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学习任务群下高中写作教学的思维训练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6777
万佩琦

  内容摘要:新课改后,高中语文写作散落在各个任务群中,旨在通过学习任务群从直觉思维训练方面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从形象思维训练方面提升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从逻辑思维训练方面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本文以“学习任务群”为基础,提出了综合思维训练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对当下写作教学如何进行综合思维训练提出了一些方法策略。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 高中语文 写作教学 思维训练

  自从新一轮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后,“学习任务群”就引起教育界各大专家以及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关注,其争议也在所难免。部分人认为“学习任务群”的提出用处不大,板块教学已经与当下的教育现状完美融合,也更适用于学生的学习,在追求素质教育的同时并不一定要完全按着“学习任务群”来发展。当然,这种考虑并非无稽之谈,因为全国各地教学并不统一,考虑到地方特色,“学习任务群”的可操作性还是较为困难的。但是,“学习任务群”提出的初衷就是打破以往的单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写作、思维训练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有助于打造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习任务群下的高中语文写作现状

  高中语文课程不像义务教育阶段的板块式的课程形态,而是一种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种课程形态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课程形态。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其内容是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这种任务群主要是由多个学习项目组成的,以自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带着一种清晰的学习目标、可操作的学习任务,完成一系列的挑战,从而取得成果。

  新课标将高中语文教学归纳为18个学习任务群,包括“整本书阅读”、“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等。i在这些看似独立的任务群中,其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往的写作专题就分布在各个学习任务群中。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写作已經不再是单纯的以写为主,它更重要的是将写作与阅读、文化、审美等结合起来,从学习写作转变为写作学习,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综合思维训练的具体方法

  写作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时长中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但是写作教学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新课标将写作任务放在高中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的各个任务群中,与各个明确的、具体的学习任务融合在一起。无论是哪一种课程,认真研讨后,我们都可以发现这其中的每一个任务都或多或少的与写作相关。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综合思维训练,从而在写作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直觉思维训练

  直觉在中国汉语中的首次应用是在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上发表的《算账》一文中,泛指人们在没有经过复杂的思索和考虑下得出的结论和结果,基本上是出自之前的人生积累和生存环境带来的本能反应模式。ii直觉思维在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时具有重要作用,它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化等息息相关,也是写作表达的体感基础。一般来说,直觉思维就是对人们头脑中所思考问题的一种直接性的、跳跃性的、个体迅速的想法和理解。直觉思维凭借的是直接的感觉,并非感性的认识,这种思维更像是一种灵感,会突然闪现在人的大脑中,常常会转瞬即逝。而在高中语文写作训练中要注意把握这种心理现象,直觉通常和人们的洞察力相关,所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多样化的视角,尤其是面对一些不明显的软事实,注意把握直觉思维,从而引发写作思路。

  以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为例,基于“文学阅读与写作”的任务群要求,学习完本单元的几篇文章后,借鉴这些文章的写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散文。在传统写作教学中,学生大多在被动地学习知识,其写作内容也空洞、无趣。比如在进行写景状物散文教学时,学生写作仅仅流于景物、事物的表面,对其并没有深度的观察和思考,所以写出来的文章没有一定的感染力。然而,基于学习任务群下的写作教学一改往日教学模式,在进行自然美景的散文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这种观察和思考其实就是我们所讲直觉思维。

  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直觉思维的训练。首先,加强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在语文教学环境中要巧妙利用师生周围一切可利用的材料,让学生广泛接触语言材料,并凭借自己的思维将眼前所接触的语言材料刻画在大脑记忆中,并将其转化为直觉思维。例如上述所讲的散文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多阅读散文佳作、多听散文赏析,注重散文写作特色,让学生在日常语言训练中加强语感,使学生通过在学生的练和教师的训之中,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成直觉思维。其次,深入生活,强化语感。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素材,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学会运用生活之文字描写心中之感触。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培养直觉思维,体会文字之美,并在生活中提高对语言语感的敏感度。最后,展开联想,增强审美。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运用到联想或者想象的手法使得自己的文章语言更加生动有趣。联想往往具有极大的跳跃性,它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更多地是存在两种毫不相关的事物之间。对于学生来说,联想是培养直觉思维的一大力量,教师应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的想象,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增强审美感。

  (二)形象思维训练

  所谓的形象思维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对某些事物的表象形成认知的过程,是对客体进行主观上的感受并且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运用一定的方法、手段、工具等对客体进行再创造的一种基本思维方法。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都是对事物的体悟,但两者又有不同,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基础,更多地运用想象对事物进行精加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形象思维是一种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性活动,写作中的形象思维不仅是感性的表达与想象,同时也是理性的分析与评价。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打破自我沉睡状态,主动亲近自然,提升审美能力,唤醒内在感受,从而增强自我形象思维训练。

  李泽厚认为,“形象思维是个性化与本质化的同时进行。”iii写作过程中形象思维始终是感性形象与精加工形象的完美结合,例如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的“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中的学习任务2: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教师可以根据这一任务进行写作教学,通过阅读《红楼梦》,体会作者着力刻画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人物,并运用形象思维就其中一个人物进行细致的分析,把握人物复杂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iv例如,贾宝玉的形象——不满出身及其贵族生活,却不知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向封建的传统文化提出质疑,但是没有从理论上否定孔孟之道;追求高尚的爱情生活,却还是夹杂着纨绔之气……通过一些生活片段以及故事情节展示,结合时代背景将宝玉的形象集中、整合起来,不仅使宝玉形象的本质意义更加深刻,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复杂性格的宝玉个性化形象。教师在分析完宝玉形象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相关作业,例如学写《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综述。在这个写作中,教师要明确形象思维的运用,注意把握全面、准确、客观、清晰的综述写作基本原则。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第一,运用图式法建构形象思维。学生在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会对其产生好奇心,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运用思维导图将新事物完整地呈现给学生,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将大量未知的、复杂的信息简单处理后转化为图式内容,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使用。例如运用图式法将《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关系理清楚,使学生对其人物关系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第二,创设情境激发形象思维。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范围设计合理的命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欲望,从而更好地开拓思想,发展形象思维。例如上述描述贾宝玉形象,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对贾宝玉身处封建大家庭的怜悯,观察贾宝玉在贾府的状态,体会人物形象,最后表达出学生的真实情感。第三,运用比较法提升形象思维。比较法可以使学生对不同的形象产生更加清楚、深刻的认知,是语文写作教学中较为重要的方法。教师可以在同一文本中理出两位典型的、不同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找出人物之间的差异,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来分析两位人物在封建社会中的不同命运。

  (三)逻辑思维训练

  简而言之,逻辑思维就是有依据、有层次地分析推理事物并表达自己内心思想的过程。写作的逻辑思维主要体现在笔者的思维的逻辑性,而这又建立在笔者对一件事情清晰认识的基础之上。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对所要表达的问题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其次能够围绕着一个主旨进行集中地表达;最后要求学生的思维能够从包裹物体的外衣逐渐深入到物体的内在本质,这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也就是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在这个具体的思维训练过程中,学生不要急于盖棺定论,首先要把概念弄清楚,面对各种材料、信息等在教师的引导,学会寻找规律性的东西,通过“是什么、为什么”,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切入,采用类比、分析等逻辑思维方法来探究事物的本质。

  以选择性必修上册的第四单元为例,該单元主要主要介绍了“逻辑的力量”。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会了解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学习辨析逻辑错误,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运用逻辑方法来构建并完善论证。v同时在单元任务中有一项写作任务:“驳论文就是为反驳某种观点而写的论文。围绕最近的社会热点问题,搜集、阅读媒体上的评论文章,选择你不认同其观点的一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驳论文。”vi从以上要求可以看出,这个单元的学习活动与写作紧密相关。首先,本单元以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为例,分析了文章中的“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等几种做法,否定这些错误的做法,从而肯定“拿来主义”的正确性,对比论证展示逻辑思维的力量。其次,以文章文本和日常话语中的逻辑错误,来让学生通过“逻辑”甄别信息与辨析谬误。接着,单元活动选取了冯梦龙《智囊全集》中的一个故事、戏曲《十五贯》中的一个断案故事以及《晏子使楚》《河中石兽》《藤野先生》等片段向学生展示了一些有效的推理形式。最后,通过文本信息介绍论证方法,并要求在写作过程中恰当运用逻辑方法,提高论证水平。从写作角度来看,该单元教学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论是议论文的搜集,还是班级辩论赛,还是驳论文的写作,都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大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评论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拓宽学生的思维深度。写作是一个建构逻辑的过程,通过思考事物本质,挖掘内在关系,从而确定行文布局,采用逻辑性话语将所思所想用言语表达出来。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采用网络平台,选择合适的写作主题,引导学生加强阅读写作的能力,学会在海量的信息中抓住关键词句,提取有用的信息进行学习迁移。另一方面,教师要有全局观念,能够清楚了解学生写作水平和能力。在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不善于对所述事物进行理性分析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多篇文章或素材中找到共同规律,在大量繁杂的作文素材中能够较为准确地分析总结,不断从他人的作品中认识语言特点和规律,进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例如,上述要求的驳论文写作,教师可以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作文范例,将此文的写作素材打乱交给学生,让学生对其进行分析,选取文章核心,组织学生重新建构此文,然后将学生所写的《拿来主义》和原文对比,分析原作者行文布局的心思,让学生有一个逻辑思维思考的过程。

  综上所述,写作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高中教材的写作任务群有多个训练,文章中所谈到关于直觉思维训练、形象思维训练、逻辑思维训练的写作教学也只是凤毛麟角。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敢于打破旧的写作教学模式,基于“学习任务群”应用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的能力、形象思维的能力等,不断进行写作训练,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进行综合思维训练,从而优化自我写作水平,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才秀加.探讨直觉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训练方法[J].商情,2018(46):199.

  [2]高建平.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 ——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文论的三次转向[J].中国文艺评论,2018,(11):35.

  [3]辛志英,王凯.关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思考[J].衡水學院学报,2022, (1):118-123.

  [4]陈军.知识·语段·练习——阅读教学发展逻辑思维例谈[J].中学语文教学,2022(4):4-8.

  [5]余多星.一体化视域学生逻辑思维培育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24):39-42.

  [6]庄越.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写作模块设计[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1,(5):15-19,31.

  [7]陈逢春.谈高中语文写作思维[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21,(1).

  [8]王军吉.初探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思维训练的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9,(70):58.

  [9]吴立荣.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J].授课教学研究,2019(40):104.

  [10]张达红.语文学科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新视角[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5(8):28-31.

  注 释

  i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9.

  ii才秀加.探讨直觉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训练方法[J].商情,2018(46):199.

  iii高建平.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 ——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文论的三次转向[J].中国文艺评论,2018,(11):35.

  iv教育部.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38.

  v教育部.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81.

  vi教育部.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88.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