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诸多贬谪文学作品。学好此类诗文,必须明确作品的情感主题,也需要了解一些贬谪诗文中常见的审美意象。笔者经过对教材的梳理,发现教材中贬谪文学作品的情感主题大体包括忧国为民之怀、乐观旷达之态、悲苦落寞之感、洁身自好之志四种,常见的审美意象有月亮、山水、草木、禽鸟等自然类意象以及酒、刀剑、英雄等人文类意象。希望通过对贬谪诗文情感主题、审美意象的梳理,能为语文教师在品析课文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 贬谪文学 情感主题 审美意象
2022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新版课标明确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回想近20年的课标,从“双基”到“语文素养”,再到“语文核心素养”,其实是在追问语文课程特有的教育价值。
贬谪文学涵纳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是语文课程教育价值体现的重要载体。远离权力中心的骚人,陶醉于山川胜景,写下千古名篇,将自己的人格魅力投入到文学作品中去。学习贬谪文学作品,不仅可以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作品中蕴含的生命感悟更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健全学生的人格,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理念。
士人大多怀有儒家的入世精神,热衷功名宦途,立志救世济民。然而士人一旦踏入政治漩涡,稍不留神就会遭遇贬谪。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贬谪”的定义是:“贬,损也”“谪,罚也”[1]。贬谪是中国历史上对有罪官吏的政治处分手段,主要有降级、改置闲官、外放三种惩处类型。外放是三种惩处类型中最主要、处罚人数最多的,李白、韩愈、刘禹锡、柳宗元、苏轼、欧阳修等文学大家都曾被列入其中。
尚永亮认为,贬谪文学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贬谪文人在谪居期间所作的文学作品;二是贬谪文人在谪居前后与逐臣送行赠答时所作的与贬谪有关的文学作品;三是非贬谪文人在与逐臣送行赠答时所作的与贬谪有关的文学作品。第一部分为贬谪文学的主体,第二、三部分为贬谪文学的侧翼。”[2]此种概括较为全面。
贬黜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一大题材,一些名篇佳作也一直活跃于各版本的中学课本中,如《陋室铭》、《与朱元思书》、《记承天寺夜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筆者把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作为贬谪文学的研究对象,本套教材也是如今全国通用的初中语文教材,以此为例研究贬谪文学作品将更有现实意义。
一.教材中的“贬谪文学”情感主题分析
失意文人在文学作品中呈现的情感主题受会到多种要素的影响,如性格思想、生活环境、生平经历、国家形势等,它是外部环境与作者内心相互交融的结果。笔者梳理出四种贬谪选文主要的情感主题,这些情感主题的划分并不绝对,可能会在一篇贬谪诗文中同时出现。语文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文本不断品味,赏析贬谪文学作品的独特韵味。
(一)忧国为民之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不仅是张载毕生为学的宏志,也是古代诸多儒者的最终追求。对为官者而言,贬黜带来的人生经历是刻骨铭心、痛彻心扉的,他们原先的生活轨迹被打乱,前路一片未知迷茫,但是他们兼济天下、为苍生谋福祉的志向并未破灭。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篇,流露出作者对战争的憎恨,对底层人民的关切之情。全诗描绘了风雨之夜,草屋漏雨的苦况。结尾处能进取譬,希望天下寒士都能因得到广厦而笑逐颜开,这种非现实的理想建立在作者忧国恤民的历史使命感之上,至此,杜甫宏大的器识和胸襟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样关心民生疾苦的还有范仲淹。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岳阳楼记》是“庆历新政”失败后所写,范仲淹又因得罪宰相被外放河南邓州。全文通过刻画岳阳楼的壮阔美景,表达了作者随缘自适的豁达心胸以及忧国为民的崇高理想。结语句言简意赅,意蕴深远,既抒发了对友人的敬仰,又鞭策自己不论身居何处都要心系苍生。
范仲淹的友人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彰显了对百姓的关怀和对理想的执着。《醉翁亭记》也是“庆历新政”失败后创作,欧阳修因替范仲淹等人辩白,被外放至安徽滁州,任滁州太守。作者借青山碧水排解谪居生活的抑塞,沉醉于名山大川和与民偕乐中。“太守之乐”已经远超山林之乐与宴会之乐,真正带给欧阳修心灵满足的是百姓安居乐业,展现了欧阳修“乐民之乐”的胸怀。
(二)乐观旷达之态
面对贬谪,有的文人悲观抑郁,借助诗文抒发满腔愁苦,而有的文人则能发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感叹,借助诗文抒发豁达胸襟。他们或远离尘世,陶冶山水;或静思冥想,禅悟人生;或以诗赠友,赠答劝勉;或对酒当歌,以酒浇愁。失意文人能通过多种方式排解低落情绪,保持稳定从容的心态。
自古以来,失意文人面对秋日总是蹙额愁眉的,悲秋也成了古诗常见主题,但刘禹锡却另辟蹊径,摈弃悲秋传统,推崇秋日之美。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秋词》(其一)是刘禹锡参加革新运动失败,外放朗州所作。全诗以议论起笔,先弃“逢秋悲寂寥”的看法,后立“秋日胜春朝”的见解,展现出昂扬向上的诗情,气势不凡。诗人通过高度赞扬秋天,隐含了自己遭遇贬谪却越挫越勇的豪迈情怀,他哀怨而不沉沦,既有锐意进取的志向,也有旷达平和的心胸。
同样保持着旷达胸襟的还有李白。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行路难》(其一)是李白离开长安深感求仕无望,满怀忧闷写下的名作。诗的开篇似乎是一场愉快的宴席,但诗人“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处动作细节又暗示了内心的不快。然而李白并不是抑郁的性格,他在迷茫之际想到了伊尹、姜尚的经历,又重新拾起信心。然而现实又一次让他感到人生道路的崎岖坎坷,情感在理想与现实间再一次回旋。但是天性乐观的李白坚信尽管人生艰难,却终能乘风破浪、横渡沧海!
苏轼则是兼采儒、释、道三家所长为己用,把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佛家的避世思想做了完美的融合,前者是他的骨,后者是他的表,有了这副坚硬的骨架,使他能缓冲一切外来打击,在曲折的人生道路上随遇而安[3]。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至黄州所作,全文情感复杂,交织着贬谪的落寞、赏月的欢愉、夜游的闲适。描绘庭院夜景时,作者并未直接写月,而是把月色比作积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动静结合,不仅透露出月光的皎洁,塑造了一个静谧祥和的意境,也折射出自身超凡脱俗的高尚人格。结尾转入议论,“闲人”一词饱含着作者仕途失意的悲凉,悲凉之余也透露出自我排解的阔达。除《记承天寺夜游》外,教材选录的《定风波》、《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也均是苏轼谪居期间所作,面对人生逆境,苏轼总能安然若素。
(三)悲苦落寞之感
贬谪的要害在于把人从熟悉而舒适的环境中连根拔起,将其放逐到荒芜的环境中,从而在环境、心理等多方面生出一种疏离感,通常以驱逐出权力中心为表现形式,让被贬者饱受凄凉孤寂之苦[4]。贬谪使得理想与现实背离,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能读到郁郁不得志的感叹。
我们从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登幽州台歌》中可以读出诗人灵魂深处的悲苦、惆怅。陈子昂满怀报国宏图无处发挥,他直言敢谏却不受武则天重用,心情怏怏不乐,因此登上蓟北楼远眺,发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悲叹,苍凉沉郁,表露了诗人狷介孤傲的心绪。
体现这类情感的还有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此词为辛弃疾谪居江西带湖所作。辛弃疾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南宋执政者屈辱求和与他的抗金主张不合,他空有爱国热情难以施展,谪居期间面对带湖美景也无心赏玩。全词通篇写“愁”,将少年不识愁苦与中年尝尽忧愁形成鲜明对比。黑暗政局下报国无门的辛弃疾只能转向文坛开拓疆土,抒发愁绪,尝遍心酸也只能说一说天气,一个壮志难酬、慷慨悲愤的词人形象呼之欲出。
柳宗元则更多的抒发凄凉落寞之感。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因拥护王叔文改革被贬至永州所作。作者通过写小石潭宁静清幽之景透露出他谪居生活中孤独寂寞的心绪。小石潭远离世俗,幽雅灵动,水清、鱼乐,给柳宗元带去片刻的愉悦。然而面对“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环境,作者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也恰恰是柳宗元谪居期间的心境写照。至此小石潭的清冷美与柳宗元心绪的清寂美构成了一种强烈的映衬,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怨愤、无奈。
(四)洁身自好之志
儒家的“君子”向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而造就理想人格的唯一途径是“修身”,即在恪守道德准则的前提下,经由自省体察,让身心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进而更好的融入自然、融入社会[5]。贬谪是一次苦难的修行,诸多被贬者认清现实后依然能不忘初心,秉持洁身自好之志。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陋室铭》是刘禹锡贬官至安徽和州所作。“铭”是一种刻在器石上讴功颂德、勉励自己的文体,作者托物言志,借居室之简陋歌颂陋室主人安贫乐道的心境和洁身自好的志趣。同时再以“诸葛庐”“子云亭”作类比,引出陋室不陋,希望自己和诸葛亮、扬雄一样荣辱不惊,成为潜心修学之士。结尾引用孔子之言,以圣贤肯定的品行志节约束自身,这也是刘禹锡对最高道德标准的探求。
同样托物言志,追求君子人格的还有陆游。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卜算子·咏梅》既是咏梅词,又是陆游的言志之作。词的上片渲染了梅花恶劣的生存困境,下片赞美梅花品格。梅花与群芳不同的是,纵使片片凋落,碾作尘泥,依然香气不改。陆游一生仕途不畅、怀才不遇,他对梅花情有独钟,将梅花作为心灵寄托以泄胸中悲愤,梅花的清冷倔强、凌寒独放也是词人洁身自好、自强不息的品格化身。
二.教材中的“贬谪文学”审美意象分析
袁行霈認为“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6]。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指导初中生从审美意象走进骚人的精神世界,掌握文本的思想主题。笔者对统编教材所有贬谪选文中的意象做了归纳,意象大体可以分为自然类与人文类两种。贬谪诗文中自然类常见意象有月亮、山水、草木、禽鸟,人文类常见意象有酒、刀剑、英雄,下面对每种意象深入剖析。
(一)自然类意象
1.月亮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不论阴晴圆缺,总是给人美的享受。佛教中有“月映万川”的宇宙观,月亮把光泽洒向山川大地,穿过不同的精神世界会生出不同的文化内涵[7]。古人望月怀感,赋予月丰富的文化意蕴。被贬者身居异地,远离亲人与国都,常常以月寄托情思,月亮也成为贬谪文学中频频出现的意象。以教材选录的苏轼词为例,贬谪文人或借月抒发孤寂颓废之态,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首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更深夜静,一轮残月悬挂疏落的梧桐树,这也是词人孤独落寞的心境写照;或借月抒发乐观豁达之态,如《水调歌头》全篇以月为主要意象,词人因宦途不顺、与亲人分离,中秋望月生出无限愁思。但他并未沉陷在消极情绪中,转而以宽阔胸怀排遣忧愁,表露对生活的喜爱,对团圆的期盼。再者借月表达保家卫国的决心,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尾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了一个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形象。
2.山水
贬谪文人远离政治中心,有更多时间领略山川名胜,大江大河,所以山水也是贬谪诗文中的常见意象。初中语文教材入选的山水题材的贬谪文学作品有《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钱塘湖春行》《采桑子》《醉翁亭记》等。贬谪文人常借山水表达恬淡怡然的心境。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既为友人描绘了泛舟江上所见的山光水色,也道出了作者面对大好河山时的悠然自得,旨在劝勉友人平息功名利禄之欲,陶醉于山川胜景中。再如欧阳修的《采桑子》首句“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绘了泛舟西湖所见美景,春水碧绿,蜿蜒曲折,展露出词人惬意闲适的心境。也有贬谪文人借山水表现磅礴气势和豪迈情怀,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气贯长虹,笔力遒劲。“雨”在贬谪文人笔下则更多的表现环境的萧条与作者内心的冷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的“风吹雨”不仅是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也是南宋时政动荡的写照,“冰河入梦”反映了现实的可悲以及作者满腔热血无法杀敌只能付诸梦境的无奈。
3.草木
“杨花”“梅”“梧桐”“秋草”等草木意象也是骚人笔下的常客。杨花轻柔多情,随风飘荡,文人墨客常以杨花传达依依惜别之情。七年级上册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便用到了“杨花”的意象。李白听闻好友被贬的不幸遭遇后,写下这首诗篇,借杨花的漂浮不定抒发离别愁绪,渲染出冷落感伤的气氛。
梅在中国文化中历来象征着高洁孤傲。南宋爱国词人陆游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道出高风亮节的情操。
梧桐在中国文学史上更多的象征凄凉萧瑟。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疏桐”意象就衬托出了周围环境与作者内心的凄凉萧瑟:谪居黄州,颓丧落魄,看到梧桐树稀疏零落的清冷景况,悲从心起,以哀景写哀情。
秋草意象在贬谪文学作品中则是饱含怀古伤今之情。草的兴衰更替见证历史变迁、世事无常,所以“秋草”意象在咏史怀古诗词中频频出现[8]。九年级上册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中的“秋草”与其他意象一起,尽显贾谊居所的荒芜寂寥,同时根据写作背景,唐王朝局势岌岌可危,贾谊的遭遇也是如今自己的境遇,凶多吉少。
4.禽鸟
贬谪文人在创作上有一种共性,把谪弃边远产生的生命创伤、拘囚痛苦通过“托讽禽鸟,寄辞草树”的方式宣泄,因此也形成了诗词中固定的禽鸟意象[9]。古人被贬之地多在南方,路程上大雁成群逐队地飞往南方过冬,偶尔会有落单的孤雁,故“雁”在被贬者笔下常表达悲苦之情,苏轼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通过“孤鸿”抒发谪居生活的孤寂、落寞。
子规又称杜鹃,传说杜宇死后变成杜鹃,哀鸣啼血,声音悲怆,所以文人往往把子规与哀怨、愁思联系在一起。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子规意象塑造寒凉凄然的意境,彰显了对友人的忧虑与牵挂。
鹤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不同凡响,古人常以鹤联想到神仙,或用鹤比喻有崇高品性的君子。刘禹锡在《秋词》(其一)中,以鹤自喻,大气磅礴,传达出诗人爽朗的品格和非凡的气魄。
(二)人文类意象
1.酒
历史上骚人与酒更是有着不解之缘。贬谪文人身陷囹圄,从繁华都市来到荒僻之地,心情一落千丈,他们或以酒解忧,或饮酒怡情,酒在不同文人笔下有了不同的意蕴。李白毕生以酒为伴,写下了诸多饮酒诗。在《行路难》(其一)中,诗人以酒意象传达出坚强自信、傲岸不羁的思想个性。苏轼借酒表达豪情壮志,如《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贬至密州所作,通过“酒酣胸胆尚开张”抒发胸中豪情洋溢的一腔磊落之气。同样是苏轼在密州所作的还有《水调歌头》,把青天当作挚友,把酒相问,显示出苏轼洒脱豪迈的襟怀。陆游则在罢官期间以酒感受希望和光明。在《游山西村》中,陆游以“腊酒”意象,道出了对淳朴农家风俗的称赞,渲染出村庄静谧、祥和的气氛。
2.刀剑
刀剑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古人豪气万丈、气壮山河的表现,壮志满怀的文人借剑抒发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但抑郁困顿的被贬者借剑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之音[10]。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通过“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四处动作细节,形象地把自己积郁多年的愁闷宣泻出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揭示了作者空有一腔热血无处抛洒的愤懑和潦倒。辛弃疾的剑本该在战场浴血杀敌,由于生不逢时,只能剑敛匣中,抚剑悲歌。
3.英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英雄人物也是频繁出现意象。不得志的贬谪文人常借英雄意象来表达对豪杰的敬仰或自身的远大志向。孙权年少有为,立足東南,江东称霸,气概不凡,故孙权典故也经常出现在贬谪文学作品中,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自比孙权,用孙权射虎的典故写出了昔日孙权为民除害的英姿以及今日东坡打猎的狂劲。
西汉名士贾谊因被权贵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不受重用,抑郁而死,其人生遭遇使他出现在贬谪文学作品中。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将自身与贾谊融为一体,通过对贾谊身世的嗟悼,抒发作者遭遇贬谪的哀恸彷徨和对现实的愤懑不满。
贬谪不仅给古人的生活带去了多方面的压力,更是给古人的内心造成了无法磨灭的伤痛。但被贬者在身心备受打击的同时也获得了新的人生体验,迸发了新的创作灵感,写下了诸多炳炳烺烺的佳作。经典的贬谪文学作品一直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有一席之地,受到编者的青睐。尽管教材中的贬谪文学在情感主题上透露出谪居者的悲苦落寞之感,蕴含着浓厚的悲剧氛围,但也涵纳了贬谪文人的忧国为民之怀、乐观旷达之态、洁身自好之志。语文教师在执教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品味文本情感主题,另一方面还要落实语文学科的育人理念,启迪学生学习贬谪文人不屈不挠的优良品格,敢于直面苦难并超越苦难,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平和的心态,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形成平稳开朗的思想性格。
此外,意象解读也是关键。贬谪文学作品中常见审美意象有月亮、山水、草木、禽鸟等自然类意象以及酒、刀剑、英雄等人文类意象。语文教师若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作品中的审美意象反复品读、展开联想,无疑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读懂文本,欣赏语言文字之美,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这也符合语文新课标对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相关要求。
总之,语文教师在教授贬谪文学时,应把握每篇课文的情感主题与审美意象,这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贯彻语文新课标的思想。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尚永亮.贬谪文化和贬谪文学——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3]任京生.苏轼乐观精神的由来[J].华夏文化,1998(4):47-49.
[4]熊国华.中国放逐诗学初探[J].中国韵文学刊,2003(1):75-80.
[5]钟怡.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作品的价值分析与教学实践探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20.
[6]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李翠萍.部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研究[D].山东:青岛大学,2019.
[8]张文婕.部编本初中语文古诗文植物意象的教学研究[D].陕西:陕西理工大学,2022.
[9]刘铁峰.论刘禹锡、柳宗元贬谪创作中禽鸟意象的情感意蕴[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1-66.
[10]陈鹏程.英雄慷慨之音:中国古代诗词中剑意象的主要意蕴及文化成因[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9-31.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