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结晶。从“1+X”阅读理念出发教学古诗词,将课内的“1”链接到课外的“X”,把握古诗词的教学重点和规律,能从阅读延伸的角度提升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聚焦议题,遴选适配的“X”,在阅读方法上讲究一隅三反和课堂育人的梯度性,构建学生的比较阅读意识,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1+X” 初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历时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瑰宝,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共编选古诗词84首,约占教材课文总篇目数的34%,其中课内教读篇目36首,课外诵读篇目48首。所选古诗词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但目前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仍以单篇阅读教学为主,且存在“模式化”的倾向,教师选取的教学内容也比较固定,未指向“这一篇”的独特之处。针对这种情况,统编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先生提出“1+X”阅读教学的方法,“即每讲一课(主要是精读课),就附加若干篇同类或者相关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读。”[1]这一阅读理念的提出为初中语文教学注入新鲜力量,为教师打开教学思路提供理论支撑和有效借鉴。教师可以围绕教材中的一篇教读篇目“1”来组织课外篇目“X”,“X”可以是单篇文章,可以是若干篇同类或相关的作品,也可以是整本的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2],教师在具体古诗词教学中灵活运用“1+X”的阅读方法能为学生拓展阅读面,培养阅读兴趣,提升文化品位,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效支撑。
一.精准定位“1”,选取适配“X”
以统编教材为依托的“1+X”阅读教学的“1”,往往是“X”的遴选的标杆,能够延展出系列的语文阅读活动。以课内的教读篇目“1”为主轴和基础,利于学生深刻理解、把握这个“1”,从而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3]
(一)以本为本,把握教学重点
“重点,即能够显示文章主旨的精华所在。”[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教学重点,课堂上要有把握得住的“干货”。因为诗词体裁的特殊性,需要用学习古诗词的独特方式来领略其深厚的文化脉搏。
除了诵读是诗歌学习的基本要求之外,意象解读、情感把握、艺术手法等都常作为古诗词教学的重点。以教材中精读篇目出现的关键意象为“1”,链接课外有关该意象的篇目“X”,能为教学提供一个突破口,有效深化学生对诗人情感的体悟。以“月”这一意象为例,九年级上册苏轼的《水调歌头》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月”入手重点分析,透过“月”去感知苏轼的情感世界。但单凭这一篇,学生对借明月抒发思乡怀人的诗句理解不深刻,教师要及时补充有益于学生理解“月”深意的篇目,用恰当的“X”深化学生对诗人情感的体悟。其次,古诗词中的“艺术手法”作为教学的重点,是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突破点。八年级上册《关雎》《蒹葭》就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诗经》重章复沓的特点和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基于这个“1”,可以将课内篇目与课外推荐诵读篇目“X”《式微》《子衿》组成“感受《诗经之美》”的主题,注重学生朗读的训练,引導把握诗歌的内在情韵,体会《诗经》的韵律美。
(二)沿波讨源,把握特点规律
教师应沿波讨源,把握各类古诗文的特点和规律,熟悉什么是“1”,做游刃有余的“庖丁”,轻车熟路地带领学生进行古诗词解读,帮助学生把握诗词的内在含义,领悟作者蕴藏的思想感情。
文字是诗歌意蕴的载体,古诗词的教学离不开对字词的分析。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很多学生对诗词的字面意思能够理解,但是对其深层意义的把握总是模棱两可,这就需要教师从字源入手与学生共读诗歌,理解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意。如教学《蒹葭》这篇课文,文中的“苍苍”一词,解释为“茂盛”“苍青”“苍黄”的都有。学生很可能产生困惑,“蒹葭苍苍”究竟是何种颜色。这个时候教师可带领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答案:在深秋之际,苇叶有青有黄,浅白的苇花随风摇曳,看起来十分茂盛。这样一来就解决了学生的疑惑,也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又如“萋萋”一词,亦作“凄凄”,理解为“萋”表示苇叶之密,理解为“凄”传递画面的凄凉之感。“徊”为“弯曲的水道”,“游”为“水的直道”,在秋水渐枯之时仍逆流而寻,可见追寻的艰辛。
二.聚焦议题生成,构建整合意识
“议题是指人们在阅读时进行深入探讨的线索或话题,这些线索或话题能够贯穿这组文本,从而把文本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5]在“1+X”的古诗词阅读教学中确立的议题要符合古诗词的特点,更要基于课堂教学目标,可以从诗词的题材、意象、语言等几方面进行选择。
(一)依据诗词题材确定议题
古诗词按主题可以分为羁旅怀乡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山水田园诗、赠友送别诗、爱国诗、闺怨诗等。根据“1”的主题,把主题相同“X”整合在一起教学,便于学生梳理诗歌内容和情感脉络,更近距离地走近古代文人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情怀。
八年级上册陶渊明的《饮酒》是田园诗的代表作,可以将陶渊明《归园田居》、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进行整合,以“闲适清雅,清丽洗练”为议题,感受诗歌中田园生活的闲适静谧,揣摩田园诗意境隽永、语言清丽洗练的整体特点。又如学习《关雎》《蒹葭》时,可循着《诗经》歌咏爱情这一主题,另外选择《诗经》中的《桃夭》《子衿》组成群文,或者选择其他朝代的经典爱情诗,如苏轼的《江城子》、李商隐的《无题》等,呈现不同诗人、不同时期对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理解。初中语文教材中爱国诗也是重要的诗歌类型之一,教师可以将“爱国”这一主题作为“1”,组成“X”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品读表现爱国思想的古诗词,像杜甫的《春望》、陆游的《诉衷情》、岳飞的《满江红》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在诵读和品析的过程中,领略作者忧国忧民、渴望建功立业的强烈爱国精神,获得充沛的情感体验。
(二)依据诗词意象确定议题
意象的掌握是学生学习古诗词不可或缺的内容,从古诗词意象出发确定议题,能让学生通过整合式的阅读领略一组古诗词的意境,促使学生从文化符号的角度探索古诗词中的意象形式,更牢固地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技巧。
古诗词中的意象可以分为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两大类。如“月亮”这一自然意象常被用来表达思乡之情,但在王维《鸟鸣涧》中,月亮以动态形式出现,以此表现环境清幽雅致,杜甫《旅夜书怀》中,月亮代表自身孤苦凄凉心情,李白《月下独酌》中则写诗人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反衬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教学中以意象进行总结,实施“1+X”的教学能清晰地让学生体悟到在不同诗人眼中,同一个意象也拥有不同的况味。社会意象“酒”也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之一,但同样的“酒”会因为诗人不同的境遇呈现出不一样的情思。酒可以是友情的象征,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酒”是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千般不舍;“酒”可以是忧愁的集中体现,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浊酒”暗喻将士门思乡却不得归乡的苦闷;“酒”也可以是闲适的情感表达,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酒”表现的是老友相聚的喜悦,农家日子的简朴恬静。
(三)依据诗词语言确定议题
品析古诗词的语言是解读古诗词文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1+X”下的古诗词阅读,可以从诗词中有特殊表达作用的动词、形容词等入手,还可以从特殊句式、表达特殊类情感的句子入手。通过对这些字句的挖掘,学生能够体味其中的深意,领略作者心灵的投射。
古詩词中的精妙字词往往对古诗词的意象和意境都有塑造作用,对这些字词进行解密,能让学生读懂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内涵,明确作者的情感表达。如杜甫《春望》中“恨别鸟惊心”中的“惊”字,将鸟拟人化,作者触景生情,传达出忧国思乡的情感。《天净沙·秋思》中分别用形容词“枯”“老”“昏”等来修饰“藤”“树”“鸦”等名词,将枯寂感、昏沉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表达了游子漂泊在外的孤寂和思乡之情。王湾《次北固山下》用了“生”和“入”两个典型的动词,“生”为“升起”,“入”为“来到”,诗人坚信新的事物必然取代旧的事物,表达出诗人乐观的心境。通过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理解字词在诗歌中的妙处,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文本探究和解读能力的生成,还能锻炼学生深度阅读能力。
三.传授方法,实现“1”与“X”互动
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有限,想要凭借初中六册语文教材达到课标所要求的260万字的阅读量远远不够,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并使学生常规化的学习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阅读方法。
(一)循序渐进,注重能力生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了对学生古诗词阅读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6]课程标准对初中古诗词的学习要求为积累、感悟和运用三步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呈现一篇篇、一组组文章,引导学生在文本共读中一步一脚印,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对文本的分析、解读与写作能力。
语文教材的编写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中的选文在深度上呈现着梯级的上升趋势。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在教师用书的教学重点中就明确提出是“初步了解古诗词的一些常识,学习欣赏古诗”[7],尤其说明了其中的“初步”二字,即不必求深,不要离开本课诗歌介绍太多知识,重点是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激发兴趣。所以在《次北固山下》时,教师要避免繁复的分析性的精讲,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可将相似性文本《过故人庄》《滁州西涧》等同类型的诗歌推荐给学生阅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山水诗的鉴赏范式。七年级下册的《古代诗歌五首》聚焦“哲理之思”这一人文主题,五首诗都蕴含深刻的哲理内涵,这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教师就要在学生理解诗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补充相关资料并联系实际生活去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的哲理。
(二)对比阅读,凸显学习深度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比阅读也是较常见的教学手法。在“1+X”的阅读理念下,意在引导广泛地阅读,运用对比阅读深化教材层次,寻找出多篇古诗词中的异同。
对比阅读可以是教材中的古诗词,也可以是课外诗词的联动。比如在教学杜甫的《望岳》时就可以引入谢灵运的《泰山吟》进行联读,比较不同诗人笔下的泰山,以及两首诗语言特点上的异同。对比阅读还可以把同一作家的几篇作品拿来对比,引导学生认识作家由于时代的变迁、人文地理的变化等因素而导致的思想内容、诗歌意境上的差异,加深学生对作者作品诗情的理解,促进其对古诗词由表及里的认识,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以杜甫的一生为例,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年少优游时期,可以选择《望岳》,该诗流露出少年杜甫蓬勃的朝气和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第二个时期是困守长安时期,可选取课外的《兵车行》,此时杜甫的政治梦在现实的打击之下破灭,诗作转向现实主义,关心国家命运;第三个时期是战乱流离时期,可选取《春望》,这首诗杜甫描写了长安的凄惨破败,饱含着诗人的哀思。第四个时期是杜甫蜀中漂泊时期,这时的杜甫诗作既抒发真情实感又揭露现实,可选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梳理对比杜甫这四个时期的诗歌,能让学生清楚地把握杜甫的人生脉络,将杜甫其人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感知其始终不变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举一反三,引导自主学习
“1+X”阅读教学下古诗词的教学绝对不是单篇基础上的简单叠加,而是要产生“1+1”大于2”的教学功效。通过这样的课内外的融通,学生能够归纳出古诗词学习的关键方法、鉴赏技巧等,从而形成“举一反三”的阅读心理模式。
比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山川之美”作为人文主题,包含有《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五首唐诗,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文描绘的意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美,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8]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初步领略组诗中描绘的不同风光,从遣词造句、意境格调等方面分析诗歌。因此,在学完这一单元之后,教师可以发挥“X”的作用,比如择选同一诗人的不同诗作供学生吟咏品鉴,提升学生对美好情景的想象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如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山居秋暝》《鹿柴》《终南山》等,这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体悟山川风物的灵秀,又能帮助学生了解王维诗歌自然脱俗的风格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尽管这些诗作的画面大多是靠学生联想与想象,但学生可以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迁移从教材中所感受的情景,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古诗词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自成体系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将作者对山川风物、人生哲思、国家命运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古代文人用它来表现自我,治愈心灵。对中学生来说,古诗词中所包含的优秀中华民族文化,关键的品格和能力以及作者情思都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在“1+X”阅读理念下,古诗词教学从“1”出发,助力“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的形成,让学生在“1”与“X”的交互作用中把握古诗词的独特性,将知识积累转化为知识运用能力,让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得到切实提升,实现古诗词教学横向的延展和纵向的延伸,帮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阅读图式。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从“吕叔湘之问”说起[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6):6.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李海红.追本溯源.寻幽探胜——“1+X”群文阅读在中考古诗文复习教学中的策略初探[J].求知导刊,2020(38):12.
[4]王文彦,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4.
[5]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06):63.
[7][8]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 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