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王君阅读教学的补白艺术探索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4819
王悦

  内容摘要:补白是语文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指教師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留白进行丰富和延伸,从而发掘出隐匿在空白之后的深意,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王君老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补白作品背景、还原言外之意、细思特殊标点、修复句中逻辑、完满人物形象等补白艺术,选点虽小,却不失精微,总在最寻常的角落探寻到意外之景,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深度阅读、灵性阅读、生命阅读。

  关键词:补白 王君 阅读教学 青春语文 初中语文

  在艺术作品中,创作者常常会独具匠心地留出空白,给观赏者提供思考与想象的空间。对作品中的留白进行欣赏,就需要运用补白艺术。补白是艺术鉴赏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技巧,具体来说是指欣赏者调动想象,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将绘画、文学、书法等艺术作品中的留白进行填补、润色,从而发掘出隐匿在空白之后的深意,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这种方法在语文学习中也同样适用。叶圣陶先生也认为,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出的,说出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至多只能够鉴赏一半;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关重要的一部分。[1]如果教师能够在阅读教学中聚焦文本留白,合理运用补白艺术,带领学生沉入文本,探寻教材文本留白的美感与内涵,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在读者与作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品味作品更丰富的意蕴,探寻作品寻常之处的美景。在语文特级教师王君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能看见她对补白艺术的独特运用,如:补白作品背景、还原言外之意、细思特殊标点、修复句中逻辑、完满人物形象等,选点虽小,却不失精微,总能在最不起眼的角落探寻到最妙曼的美景。研读其经典课例中的补白艺术,不仅能为语文教师提供教学思路上的借鉴与参考,更能在推敲留白、尝试补白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一.补白作品背景,缩短时空距离

  作品背景是指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相关资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般包括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其独有的写作风格等。每一篇课文都是时代的回音壁,是现实生活在作品中的折射和体现,包含着作者在特定社会生活中的某种思想倾向,只有了解作品背景,知人论世,才能使学生深刻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与情感价值,换言之,学生对作品背景了解的深度决定着教师阅读教学的高度。在语文课堂上,如若教师能够适时填补学生在课文创作的时代背景、作家风格上的知识空白,就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杨绛的回忆性散文《老王》,记录了文革时期杨绛一家与车夫老王之间交往的小事,语言平静含蓄,背景遥远隐晦,但是在作者无怒无恨的文字背后,却有着无尽的空白。因为文革时期距离当下的生活时代遥远,学生的背景知识缺乏,“如果教师对于“文革”和“文革”中杨绛一家的遭遇只字不提,或者轻描淡写地带过,学生就无法理解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法体会老王的人格之可贵;如果我们对于杨绛作为知识分子身份以及她的反思不做介绍,学生就无法读出作者对老王的‘愧怍以及‘愧怍的真正内涵”[2],从而造成读者与文本间的情感断裂,所以学习这一课,作品背景的补白格外重要。王君老师在教学《老王》时,就十分注重随文补白背景知识,比如在“感受老王的活命状态”这一教学环节,她通过课件出示“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这句话背后的历史事件——公私合营,反对单干,后来因为要彻底反对阶级压迫,所以干脆将三轮车全部取缔了。揭示出年迈的老王既不被组织接纳,又被社会抛弃的生存状态,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老王现实处境的艰难。在“感受杨绛的活命状态”环节,王君老师首先通过屏幕呈现文革事件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和影响,补白学生在历史背景方面的认知空白,接下来,她又补充了杨绛回忆“文革”岁月的一段文字,在低缓的音乐中,学生们沉痛地朗读,杨绛一家在当时的不幸遭际缓缓在学生们的脑海中再现。此处的补白,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杨绛“活命”状态的认识,也为“杨绛该不该为老王的死感到不安”这一疑问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补充:在那样一个时代,没有绝对的幸运者,老王和杨绛之间是只是善良者对善良者的同情,不幸者对不幸者的呵护,杨绛的“愧怍”之心是一面镜子,表现了知识分子的反思与自我剖析,照亮了人的灵魂。此处补白相关背景,既能增加学生关于文革这一事件的知识储备,缩短文本与读者的时空距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参透“愧怍”二字的内涵,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和人物的精神品质,品味杨绛平淡温暖的语言里看尽“繁华”之后的平淡与从容。

  二.还原言外之意,加深情感共鸣

  在文本中,人物语言是分析其性格特征,走进其内心世界最直接的抓手,这些语言常常言简意赅,但却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信息,总能使读者从其字面留白读出更加丰富的“潜台词”,激发读者的深层思考。并且,“不少文本的留白处都是人物处于感情激荡、欲语还休,或者是面临抉择、内心挣扎的处境”,[3]因此,在教学中适时补白人物语言的潜台词,还原言外之意,不仅能够“于无声处听惊雷”,领悟弦外之音,更能使学生理解人物此刻的心理活动,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共鸣。

  教学《湖心亭看雪》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张岱享受孤独的心境,王君老师采用了补白言外之意的教学艺术,在金陵客与张岱的对话中深入开掘,品味作者的奇情。她首先选取了“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样一个句子,站在金陵客的角度,采用“吾等均乃______之人”这样一个句式,引导学生补白金陵客在发现“知音”后言语之中暗含的惊喜、赞叹、得意。而面对如此热情的金陵人,独往湖心亭看雪的张岱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王君老师又设计了情感对立的两种独白,一个是“余亦大喜曰:“知音也!知音也!”另一个是“余心曰:“憾也!憾也!”,请同学们在前后文找出依据,思考哪种独白最贴合张岱彼时的心情,同学们根据原文中的“拉余同饮”“强饮三大杯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发掘出,张岱不是主动同饮,而是被动入局的,并且金陵人带着朋友、仆人,将湖心亭的气氛搞得十分热烈,而张岱则是只身赏雪,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他们之间话不投机,答非所问且志趣相左,此时张岱内心定是失落的、遗憾的。此处补白,还原言外之意,巧妙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细细品味张岱此刻的内心活动,通其声,感其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情感共鸣,也为下一环节“品悟奇人张岱”做好了铺垫。

  三.细思特殊标点,深挖作品主题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或者词语的性质和作用”。[4]虽然标点符号不够引人注目,但是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却不容小觑,常在表达人物情感,增强文字表达效果,延伸文本的未尽之意方面有重要意义。标点符号有其约定俗成的应用规律,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教学文章中一些标点符号却似乎与其常规用法有所出入,稍显特殊。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文章中标点符号运用的“反常”之处,补白特殊标点之后的深层含义,就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与情感的理解,加深情感共鸣,贴近作品主题。王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尤其重视文章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总是通过补白和挖掘,从最不入眼的微小标点中发现别样风景。

  《邓稼先》这篇课文,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怀念其同窗邓稼先所作的一篇人物传记,全文由六个小标题架构,紧扣人物的精神品质安排材料,聚焦全文内容,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所在。王君在教学时,就通过细思标点特殊运用的含义,引导学生感受邓稼先的爱国情怀。在品味人物形象环节,她抓住了邓稼先的一句话:“……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请同学们思考“我不能走”这句话后应该使用哪个标点符号,为何在如此紧急的境况下依然使用句号,以及补白原文中此处使用句号的深意。经过探讨,学生们认为,此处使用句号而不用感叹号,一方面与邓稼先的身份有关,作为研究院的院长,在当时那种混乱的场合,他必须通过发言的沉稳镇定来稳住当前的局面,另一方面,前文提到邓稼先的个性是“忠厚平实,真诚坦白”,具有如此平和性格的人,在面对危险时,是绝不可能歇斯底里的。此处学生对句号特殊用法的补白,不仅使原来并不起眼的标点符号变得充实,更通过这一巧妙的设计带领学生挖掘人物性格的内核,深入感受邓稼先其人的精神品质及爱国情怀,贴近作品主题,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修复句中逻辑,提升阅读能力

  “文学作品在创作上崇尚含蓄委婉,早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说”。[5]出于构思炼意,布局谋篇的需要,有些课文在叙事的过程中,省略了一些逻辑关系,形成了文本断点和空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再创造的广阔空间。“引导学生洞悉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综合思考,提升创造性阅读能力的追求。”[6]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对作品本身的逻辑进行评判,也会自然而然地强化和升华学生的逻辑思维。语文教材中不乏这样的句中逻辑关系的“留白”,教师不妨试着抓住这些独具匠心的“空白点”,引导学生修复和填补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鉴赏文本外断内连的艺术效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升阅读能力,培养逻辑思维。

  《背影》这一课,不仅因为家庭恩怨导致父子情感曲折内隐,更因其处在军阀割据,民生凋敝的社会背景下,使整篇课文基调阴沉,极具萧索色彩。初中的孩子很容易将《背影》片面理解为歌颂父爱的伟大无私,但文字中隐含的家道中落之心酸伤感,身处乱世却无力改变现状之隐痛凄惶,父子情感融合之艰难,那些欲说还休的情感波涛,都是教学的难点所在,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社会环境之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才能真正理解《背影》之爱的不寻常处。王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独具匠心地抓住了句中逻辑上的一处空白。她选取了“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这样一个句子,引导同学们为这个句子还原一组关联词,修复其中的逻辑关系。联系上文进行思考,学生们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将这句话还原为“父亲和我虽然都是东奔西走,但是,家中光景还是一日不如一日。”尽管父亲与我都在为生计努力奔波着,但社会环境复杂,各种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所以家庭现状还是没有改善,甚至是每况愈下了。“如果靠着自己的智慧、阅历、勤奋都不能改变生活现状的话,那也许就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的问题了。”[7]此时的父亲,不仅处于季节之冬,还处于事业之冬,人生之冬,社会之冬,可这一切,当时二十岁的朱自清并不理解,他暗中嘲笑父亲的迂,父子间的恩怨矛盾又使人生苦痛的父亲爱得更加艰难。王君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还原此句中隐含的逻辑关系,品读文字背后所隐含的时代阴霾,从而使学生对文中父亲“生之苦痛,爱之艰难”的理解进一步深入,从看似平常的句子中发掘出了别样的美景。

  五.完满人物形象,提高鉴赏水平

  语文教材包罗万象,课文中的人物是作家经过精心构思所呈现出的立体而多元的形象,深入地认识人物形象,对学生提高鉴赏水平、拓展思维深度、增强辨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教学中,受传统认知以及教参书的影响,阅读教学容易陷入将人物扁平化,脸谱化的窠臼。立足学生当前的精神需要,全面解读人物形象,教师可尝试运用补白法,完满性格特征,挖掘教材人物的丰富性。

  王君老师在教学《木兰诗》时,勇于打破传统认知和常规解读对木兰“女战士”“巾帼英雄”的定位,引导学生调动全部的生活积累,还原文字背后的空白,将木兰当做一个真正的女人来看。她通过投影展示“木兰不仅仅是国家的壮士,木兰还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女人。她是______!从______中,我似乎看到______”这样一个总领式的句子,引导学生开展想象,对诗句中留白的场景进行延展,发掘诗句背后木兰本真的形象特点。比如,有同学就从“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中,看到千里奔波的木兰夜不能寐,在深夜的军营望着漆黑的天空,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此时,她是多么柔弱的女孩啊。还有同学从“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中看到,木兰一到回家,做的首件事情就是先让自己“美”起来,做个俏女郎,胜过尚书郎,这是多么爱美的一个丫头呀。在师生交流整合后,大家发现,木兰不仅仅是国家的壮士,还是一个柔弱的小姑娘,恋家的小女孩,孝顺的女儿,臭美的丫头,可爱的伙伴。残酷的战争,老父幼子的窘境使她不得不代父从军,但她并未在战争中丧失自我,而是依然保持着少女的本真:爱美、爱生活,希望和家人过平凡的日子,在男性世界活出了明媚的自己,温暖了身边的所有人。这一环节,王君老师利用想象补白,更正了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贴标签式的错误倾向,引领学生冲破固有思维,主动入文入情,带入想象,相信这节课过后,木兰的全新形象已然在学生们的心中复苏。

  以上五点,是王君补白艺术在其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呈现,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谐统一地融合在王君老师一节又一节精彩的语文课之中。在教学中,王君一方面立足于文本本身,另一方面通过补白作品背景、还原言外之意、细思特殊标点、修复句中逻辑、完满人物形象,在作品看似寻常之处深入开掘,从而探寻到妙曼的美景。广大语文教师不仅要将王君的阅读教学补白艺术作为参考和借鉴,更要在语文教学中探索属于自己的教学策略,善于发掘教材留白,智慧运用补白艺术,打造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65.

  [2]胡根林.知人论世:散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支架[J].中学语文教学,2018(09):36.

  [3]郑丽娟.给补白一个好搭档——教育戏剧策略的运用[J].中国教师,2021(07):40.

  [4]卢玉华.重视标点符号教学对阅读素养的促进作用——以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穷人》为例[J].广西教育,2019(13):68-69.

  [5]毛芳萍.领略语文教学“补白处”的风景[J].教学与管理,2011(13):59.

  [6]陈军.知识·语段·练习——阅读教学发展逻辑思维例谈[J].中学语文教学,2022(04):6.

  [7]王君.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背影》再读[J].中学语文教学,2011(11):47.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