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优美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在历史长河中,古诗词因内涵丰富,审美价值高,艺术手法多样而深受人们喜爱。在欣赏古诗词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大量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运用“反弹琵琶”这种艺术技法,使古诗词诗意翻转,推陈出新,散发出一种别样的光辉,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古诗词 反弹琵琶 艺术效果
优秀的古典诗词,是闪烁在文化天幕上的一颗颗耀眼的明珠。新课程标准对各学段古诗词教学有明确目标,比如高中阶段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在积累、感受、运用古诗词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及“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今天,我们探讨的“反弹琵琶”法,就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手法。掌握这种艺术手法,能帮助学生深层次的理解诗词的内容、情感,提高鉴赏能力,找到一把通向古诗词大门的钥匙。
“反弹琵琶”原本来自敦煌壁画中的一种舞姿造型,现在喻指突破常规的思维和行为;从反面看问题,与常规事物对着干。古人写诗,很多作品运用“反弹琵琶”之法,从而使其作品脱离窠臼,别开生面,不断创新。
古诗词中有代表性“反弹琵琶”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逆用神话、典故,不与世俗同语
先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说起。牛郎织女的故事,在古人的诗词中,屡有歌咏。这是一个传统的凄美爱情故事:隔着天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短暂七夕相会怎能慰藉相思之苦?这份缠绵缱倦、相爱不能相守的凄苦曾令多少人肝肠寸断!从《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到李商隐的《辛未七夕》,包括柳永、苏轼等人作品,在涉及牛郎织女这个神话传说时,一贯沿用的格调都是“欢娱苦短”,无不充满哀婉、凄楚之情。
然而,秦观的词,同样在写牛郎织女的故事,在写鹊桥相会的传说,他却能独出机杼,反弹琵琶,逆用神话,开拓出新意。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在这里,秦观不认为织女和牛郎聚少离多值得哀怨,因为他们短暂的相会,远胜世人无数次的相聚,时空阻隔反而酝酿了他们相会的甜蜜。词人认为,只要彼此情深意长,即使不能朝夕相守,也无须黯然神伤。“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怅惘与“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豁达,形成鲜明对比,对牛郎织女传说的反向理解,正是秦观不同世俗,见解独到之处。打破传统,反弹琵琶,往往能使作品立意高远,比如秦观这首词,延伸出了人们对爱情的新见解,更有生命力。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杜牧的《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被人们深深同情的牛郎织女,在被遗弃的宫女眼中是幸福,是向往,是羡慕!在这里,“反弹琵琶”,逆向取意,使宫女的痛苦更深,作品的感染力度更强!
再看一看古诗词中逆用典故,“反弹琵琶”的例子。
李商隐是善于逆用典故的高手。他的许多咏史诗,“反弹琵琶”,折射出思想的光辉。
《贾生》一诗便是极好的例证。诗中言:“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里的“宣室问鬼神”的典故原出自于《史記·屈原贾生列传》。大意是孝文帝在宣室向贾谊询问鬼神之事,贾谊详细解答,惹得帝王“至夜半……前席”,并发出“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的感慨,最后给他加官封爵。
贾生因“宣室问鬼神”而被提拔之事,在一般封建文人眼中,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历来文人都说贾生得遇;而诗人则另辟蹊径,独具慧眼,通过孝文帝“当问不问,不问急问”的小细节,点出了贾生看似得遇实则不遇的本质。
在李商隐的观念中,一个人的“得遇”就是得到了施展抱负的机会,是自己的治国理政方面的正确主张能被采纳,然而,夜对宣室帝王“不问苍生问鬼神”,正是贾生可以安邦治国的大才不遇甚至遭到冷遇的侧面体现。世人眼中的“遇”是作者眼中的“不遇”,笔锋反转之处,正是李商隐诗作的高妙之处,也是诗人见解超凡脱俗之处。
再如黄庭坚的《池口风雨留三日》中的诗句“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句中反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成语,表达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
不难发现,古人在“反弹琵琶”之中,轻拢慢捻,不着痕迹,却产生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二.巧用主客移位,体现别样视角
我国古典诗词中有一种特殊的抒情方式,诗人本欲表现某一种情感,但在表达时却故意反其道而行之;或是一反常人的正常心理,故意从反面落笔,通过反弹琵琶的方式来表现诗人的情感。这种表现手法人们称之为“主客移位”。主要有移情于物、移情于人。
移情于物。诗人本意要表达的是对某事某物的情感,但在写作时,却故意移情别恋,将自己的情感移植到对方身上,反向表达,从而使自己要表达的情感更浓烈,更真挚,达到“倍增情感”的效果。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诗中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赋予给柳条、藤蔓、黄莺,移情于物。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作者的衣襟,不让他离去;枝头的黄莺,也跟作者是老相识了,鸣声悠悠,别情依依,不舍与作者分离。这种反客为主,“反弹琵琶”的方式,使自己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表达得更强烈,也比一般写离情别意的诗更新颖别致。
再如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诗句。诗人对蜀中山水怀有深挚的感情。初次离别,无限眷恋,依依难舍,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山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从对面落笔,将无情之物写得有情,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
移情于人。本来诗人自己思乡怀人,在诗中却撇开自己,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
代表性的作品如杜甫的《月夜》。这首诗本写安史之乱中的自己,流落到长安,望月思家,对寄居在鄜州羌村妻小无限的思念和牵挂,但作者棋高一着,技高一筹,反向落笔,从对方(妻子)角度写起,将“我情”变为“彼情”,使意思深入一层。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首联“闺中”指代自己的妻子;颔联以“长安”代指自己;颈联进一步猜想妻子在夜已深的情况下,独自凝神望月,因担忧、思念自己夜不能寐、辗转反侧、黯然伤神的焦虑、痛苦的情景。其实,这份情感就是作者“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妻小的投影。换位移情将离乱之中彼此牵挂之情、相互思念之苦抒发得淋漓尽致。
清人浦起龙谈到这首诗时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这种特殊表现手法使得这首望月思亲的诗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无独有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也用了“主客移位”法。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前两句是“直写”,使“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了最能表现客人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后两句作者采用了另一种方式——“主客移位”,筆锋陡转出新:反过来写自己“遥想”这一天“兄弟”们想念自己的情景和“少一人”的心理活动,烘托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情感曲折有致,浓郁鲜明。
这些思亲思乡诗作,运用“主客移位”达到“ 反弹琵琶”的效果,使得作者或作品中的主人公怀远或思归之情,既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又显得具体充实,富有深度。
三.抓住矛盾对立,突破传统藩篱
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当中,有这样一种艺术手法,作者故意设置前后看似矛盾,甚至违背常理的细节描写,反其道而行之,最后达到异峰突起的效果。这种手法其实也是反弹琵琶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戴复古的《江阴浮远堂》:? ? ? ? ? ? ?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这首诗抒写作者登临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丧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之情,而作者的情思在诗中表现得最为集中和强烈的是“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按常理,登高远望,人们总希望目接八方、视通万里,然而作者却独辟蹊径、琵琶反弹,埋怨因无山遮挡,使中原沦丧之地,尽收眼底让人触目辛酸。诗人通过望之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出了国耻难忘的极度悲愤的感情。
再看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卖炭翁》。诗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诗句,极具落差,写出了“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违反常情的矛盾心理,历来打动了无数人。一个极度贫困的老翁,衣衫单薄,瑟瑟发抖,按常理晴天朗日才是他急需的救命稻草;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饥寒交迫的他却“愿天寒”!因为天气奇寒,一车炭才能卖到一个好价钱,他也就能买到“身上衣裳口中食”了。
作者通过对卖炭翁这种反差、矛盾的心理描写,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揭示了人民生活的悲惨,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遭遇的深切同情。
在白居易的另一首诗歌《观刈麦》中也有同样写作手法的运用。“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骄阳似火的盛夏本应避之唯恐不及,但农民却“力尽不知热”。真“不知热”吗?肯定不是。明知酷热难耐,却又“但惜夏日长”,农民只想着能尽快割完小麦。诗人通过这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反向落笔,更突出农民夏收的繁忙,心情的焦急,生活的艰难,苦难的沉重。
抓住矛盾对立,突破传统藩篱的诗句可以说举不胜举。如宋之问《渡汉江》中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句子。写思乡之切,却正意反说,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担心听到坏消息,从而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切。又如陆游《秋思》“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的诗句,纵然是天大的事也一醉罢休,但真能“醉亦休”吗?诗人不过是正意反说,表面放达,实则抒发报国无门、难以释怀的愁苦。
四.意象翻转活用,落笔别出心裁
在诗词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意象的内涵比较稳定,如“鹧鸪”思乡,“鸿雁”传情;“牡丹”富贵,“梅花”高洁;“杨柳”寄离情别绪,“梧桐”诉孤苦无依等等。然而,有一些名家高手,他们大胆创新,不断给传统的意象注入新的血液,开辟出一片新的领地。
比如“明月”。自古以来,初生之月是缺损的,令人生出无限的怅然与惋惜;月儿圆满意喻着团圆美好,吉祥如意,是人们向往的。然而当常人皆盼月圆之时,李商隐却独独唱出了反调,其《月》一诗中吟:“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在诗中,诗人认为即使缺月也不必太过惆怅,因为月亮即使圆了也不一定就是美好的、有情的;如同有些人间的团圆相聚未必美好,也未必是人人有情的,反倒使人惆怅更深。李商隐的观点,显然与常说的“花好月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以一种“反弹琵琶”的独创精神挑战了人们观念中月亮的经典含义。
对于传说中的月中仙子嫦娥,诗人也有其独特的看法。一般而言,嫦娥在常人眼中为美貌女子,气质高雅出尘。但是在《燕台四首·冬》中,诗人却提出了大胆的质疑:“浪乘画舸忆蟾蜍,月娥未必婵娟子。”诗人的一句“未必”便将自己的怀疑尽数道出,认为嫦娥不见得一定貌美,也间接隐喻了世俗的盲目信仰。
其他意向,比如我们熟悉的“夕阳”。传统意义的“夕阳”往往寄寓的是怀人思乡的怅惘,是人世沧桑的感伤。看李白《送友人》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徐徐下山的落日美景,寄托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离情别绪,情深意切。再如晏殊《浣溪沙》中“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的诗句,词人由夕阳西下的眼前景触发的,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夕阳的陨落让人感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奈。
然而,同为“夕阳”,在部分古人的眼中却能读出不一样的风景,弹奏出不一样的声音。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中的名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就是个例外。看到落日,当有人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时,有人却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为霞满天”是落日西垂前最后的绚烂,是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乐观的姿态。
再如牡丹,传统意识中是富贵吉祥、繁荣兴盛的象征。刘禹锡在《赏牡丹》中就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但是宋代王溥一反人们对牡丹喜爱赞美的心态,发出“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的慨叹。
人们常说“山有起伏,方显其雄奇峭拔;水有波澜,才见其汹涌澎湃”。历代诗词大家不甘于墨守成规,他们勇于尝试,创新技法,于峰回路转之中展现了古典诗词的含蓄韵味之美。“反弹琵琶”只是众多艺术手法中的一种。因此,我们在欣赏古诗词时,要细心领会,兼容并蓄,古为今用,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十一初级中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