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筑了一个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没有战乱、没有剥削的理想世界,表达了他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在平静的文字下,也记录了他对理想世界的背叛与摧毁、迷失与遗忘、幻灭与缅怀,饱含着深深的矛盾和悲慨。读懂这些,就能深入解读陶渊明,读懂陶渊明作品的底色。
关键词:陶渊明 理想 《桃花源记》 矛盾 悲慨
陶渊明有很多头衔,如“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人们说他是诗人中最平静的,最具思想性的。他的文也不错,欧阳修就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他的《桃花源记》也是经典篇目,千百年来经久不衰。《桃花源记》通过记叙渔人发现桃花林、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的故事,构筑了一个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没有战乱、没有剥削的理想世界,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关于《桃花源记》的研究与讨论有很多,无论怎么讨论都离不开“理想”这个话题,本文也从“理想”这个角度出发来解读《桃花源记》,探寻深藏在文本中的陶渊明的矛盾与悲慨。
一.在背叛中摧毁理想
渔人在桃花林以及“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吸引下,一路前行,发现了一个风景优美、风俗淳美、和谐安宁的世外桃源,桃源人只在“乃大惊,问所從来,具答之”后就热情款待了他,“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没有任何戒备,详尽回答渔人的各种问题。渔人对桃花源的感受如何呢?陶渊明的语言非常简练省净,全篇只有白描,平静地叙述,我们只能从文中所呈现出来的渔人的所见所闻去感受。对于桃源的环境,他观察得很细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短时间里他把桃源的景象及特征一览无余。一般人不感兴趣,观察不仔细,没什么印象的话,就只会说有土地、小路、树、人等,而且“男女衣着”,“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源中人的衣着神态都观察得仔仔细细。从文中桃源人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推测渔人问了这些问题:“你们什么时候来到此地”,“为什么会来到此地”,“都来了哪些人”,“后来出去过吗”,“有外人进来过吗”,“还想再走出桃花源吗”……陶渊明把渔人无比的惊诧、无尽的好奇、汹涌的激动藏在了极尽简略的描写叙述之中,说明渔人觉得这个世外桃源是非同一般的,并且从渔人走出桃花源告知太守来看,他认为桃花源是吸引人的。桃源是桃源人的理想世界,也是他的理想世界。那为什么渔人却违背桃源人的意愿“向外人道也”呢,并且桃源人躲在桃花源的初衷就是“避秦时乱”,从“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我们也可以看出桃源人还是主动“不复出焉”,主动“与外人间隔”的。而渔人身处的“晋太元中”恰恰是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处处志之”,“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行为必定会让桃源人继续接通与外界的联系。桃花源如此吸引人,渔人想离开吗,不想,不然他不会做标记,并且告知太守带外人进来。渔人为什么走出桃花源呢?可能是桃源外有更难割舍的东西。违背对桃源人的承诺,摧毁桃源人的理想世界的行为,可耻吗?可耻,可是在渔人看来让外人也看到这个理想世界也很重要。陶渊明没有任何的心理描写,可是我想受到热情款待、作出承诺的渔人一定有心理矛盾的阶段,做过苦苦的挣扎,最后才成为了那个可耻的人。叶嘉莹说,陶渊明诗文“说理叙写的层次,是跟他的内心活动、内心感受结合在一起的”,“带着他深切的生活经验和感受”[1],他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不会过多阐释。所以有的时候他的诗文虽然文字表面看似很明白晓畅,但是不能理解他的逻辑层次,也惟其如此,他的诗文才能真正地打动人,是真正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难道陶渊明也做过这样可耻的事情吗?是的,他做过,他也曾经背弃过自己的理想,也在背弃与不背弃间反复横跳很多次。
说到陶渊明的背弃理想,就要从陶渊明的经历说起。“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少年时他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也是想要做一番事业的。在《拟古九首》之八中,他这样回忆自己年少的时候,“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他有闯荡天下的豪情壮志,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也会借赞美刑天来表达“猛志固常在”,也曾想象“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读书人为了实现理想的最好方式,就是出来做官。他曾五次出任,每次都失望而回。而他曾离理想那么近,晋安帝隆安年间,爆发了平民孙恩的暴动。陶渊明是江州人,他第二次出来做官是在当时的江州刺史桓玄手下谋事,陶渊明替桓玄向皇帝上表讨伐孙恩,一举成功。可是桓玄势力壮大之后叛乱,桓玄带兵打下了建康,俘虏了晋安帝。后来刘裕要讨伐桓玄,陶渊明就只好又加入了刘裕的队伍讨伐桓玄,之后刘裕也自己做了皇帝。这是陶渊明的第三次出仕。这种种的经历让陶渊明内心十分失望,在这个时代,战争是实现私利的工具,没人在乎百姓的疾苦,也没人会以恢复纲常法纪为己任。第四次是做过江州刺史的建威将军刘敬宣请陶渊明出来,他在其幕下做参军,后来刘敬宣辞职了,陶渊明也解甲归田。第一次和第五次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江州祭酒和“不为五斗米折腰”。每次都带着希望出来,每次都失望而归。最后他彻底告别官场,归隐山林。“其后茫茫,无复仿佛”[2],“违己交病”,在理想之外,有他更难以割舍的东西,如果违背自己的意愿,身心都很痛苦。对于从小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有着豪情壮志的士人来说,这不是可耻的背叛吗,这不是对理想的摧毁吗?而五进五退的挣扎正是他矛盾心理的痛苦磨砺,他借渔人把他的这番痛苦挣扎表现了出来。理想在背叛中摧毁,这是他的第一重矛盾与悲慨。
二.在迷失中遗忘理想
渔人走出桃花源后,对桃花源的探寻应该分三个层次来理解。第一层是“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渔人带领外人寻找桃花源,即便是循着以前做的标记,也再也找不到了,最终迷失在寻访理想的路途中。第二层是记叙刘子骥对桃花源的探寻,刘子骥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士人,高兴地有计划前往,也同样不能实现,“寻病终”,不久后病死了。这个“寻病终”,耐人寻味,按前后联系应当可以这样理解,找寻桃花源的理想没有实现,在找寻理想世界的过程中还生病了,郁郁而终。等到刘子骥去世后,关于桃花源,再也无人问津,这是第三层。这三层分别有着不同的含义,分别投射出不同人对理想世界的追寻。太守代表的是在位者,权势者,他去寻找桃花源,目的是什么,陶渊明没有说,也许是考察桃花源,然后建立一个新世界?也有可能是为私利,毕竟桃花源中资源富足,生活富足。因为目的不明确,所以他最后迷失在找寻桃花源的路上。前面我们提到陶渊明曾经谋事于桓玄、刘裕,这两个人最初都是打着平定叛乱的旗号,可是他们最后都成为了叛乱者,自己做起了皇帝。投靠司马氏的山涛,明哲保身的王戎……他们是否都是迷失在理想路上的人,不得而知。刘子骥代表的是道德高尚的士人,他高兴地有计划地前往,在找寻理想的途中郁郁而终。《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一》记载,“帝以毒酒一甕授前琅邪郎中令张伟,使鸩零陵王,伟叹曰:‘鸩君以求生,不如死!乃于道自饮而卒”。做了皇帝的刘裕担心“昌明之后有二帝”的谶语成真,就让前琅邪郎中令张伟带着毒酒一瓶,去秣陵鸩杀被逼退位的前皇帝司马德文。张伟感叹毒杀君王来求得生存,还不如死,于是在路途中饮鸩而亡。像张伟这样为保全理想“寻病终”的士人不一而足。“后遂无问津者”代表的则是整个时代对理想的彻底遗忘。这个结尾是陶渊明对这个时代、这个国家深深的失望,你看他构想的桃花源的世界里,甚至国的成分淡化了,一个和谐社区就足够了。阮籍“不由路径,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3],“生活在魏晋之际的黑暗、衰乱的时代之中,真是日暮途穷,无路可走”[4]。而陶渊明自己也归隐山林,用“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田园生活,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来忘却理想,来“但使愿无违”。他在《与子俨等疏》中说,“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违背理想,遗忘理想,而又使家人与自己忍受饥寒,这也是陶渊明的矛盾与悲慨呀。这个时代,人们在混乱中迷失理想,在不得已中遗忘理想,这是陶渊明表达的第二重矛盾与悲慨。
三.在幻灭中缅怀理想
无论是渔人还是太守,还是高尚士也的刘子骥都没有找寻到桃花源,桃花源就此消失了,这其实是陶渊明的清醒认知,这样的理想世界是不存在的,他在很多诗歌中都表达了同样的想法,《闲情赋》就是其中的一篇。诗中描写了一位“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这个时代所没有的美好的女子。面对这位美丽的女子,陶渊明写下了这有名的十愿,“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表现了诗人对这位女子的向往之情。但是十愿后都有十悲,悲就是落空,“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这个女子是理想的代表,即便我对你如此的渴慕,但我也知道不能永远拥有。在拟古组诗《东方有一士》中,陶渊明遇到了理想中“常有好容颜”的东方一士,他写道“愿留就君住,从今至岁寒”。为什么是“愿留”呢,大概是他也知道留不住吧。“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四),陶渊明从来都清醒地知道,这样美好的所在都是“幻化”。
清醒的陶渊明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篇《桃花源记》呢,你看他写渔人发现桃花源,忘路之远近,没有目的,没有期待,才会忽逢桃花林,才会遇见意料之外的美好,生活中也是如此,美好的境界总在不经意间出现。渔人意外发现了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一大片桃花林在溪水的两岸,其中没有夹杂着别的树,溪水清澈,花草鲜美,重点落在“鲜”,花朵盛开、小草挺立、颜色饱满、汁液丰满为鲜,如此鲜活的状态自然美丽,微风拂过,落花纷纷,也许还有水声潺潺,鸟鸣嘤嘤,暗香幽幽,多么清新恬静令人舒畅的自然生态啊!后文写渔人受到桃花林的吸引,“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当我们受到某种理想、目标的吸引时,才会想要去追寻,追寻的路上总有一段是坦荡的,“林尽水源”,可是不会一直坦荡,这时可能会有“一山”的阻挡,就此放弃吗?不,你看那山还是有小小的突破口的,“仿佛若有光”,那就继续往前走吧,“初极狭,才通人”,开始总会遇到波折,要顶住压力继续往前走,“复行数十步”,才会豁然开朗——多么勇毅而又惊心动魄的探索。他写渔人看到的桃花源的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是十足的有着人间烟火的田园景象,“平旷、俨然、良、美、之属”凸显了田园资源的丰富,人力的富足,不然怎么能把田园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派和谐宁静令人舒缓的田园景象。桃花林如此鲜美,桃花源如此淳美。渔人进入桃源后,从他的所见所闻中,我们感受到了桃源人的自如融洽。“其中往来种作”,人们有条不紊地劳作,各司其职,各尽所能;“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孩子自如满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源人如此热情淳朴,我想正是桃源人如此的不设防,才会让闯入桃花源的渔人放下戒备,“具答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停数日,辞去”,多么简单随心的交流,特别是“停数日,辞去”,桃源人坦荡热情的邀约,渔人坦荡不扭捏地停留,又毫无芥蒂地辞去,人与人的交锋只剩下两句话“乃大惊,问所从来”。王瑶说:“他们都有一种悠闲高旷的情趣,每个人都有点像陶渊明自己,这就是他的社会理想。”[5]他把过程写得越细腻,越精彩,环境写得越美好,越宁静,我们越能感受到他对这份理想的憧憬、美化、向往、怀念……而这个理想又离他愈来愈远,他的内心得多么的悲痛呀!据考证,“《桃花源记》写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时年56岁”,距离他最后一次出仕已经过去15年了,而“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黜晋恭帝,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弑杀了恭帝”[6],杀伐篡逆不断发生,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内心的波澜。“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八首》之二),时光流逝,而我的志向还没有实现,想到这里我内心悲凄,整晚不能平静。在理想幻灭中缅怀曾经的美好,“念此怀悲凄”,这是陶渊明的第三重矛盾与悲慨。
综上所述,《桃花源记》在叙写陶渊明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中,蕴藏着深深的矛盾和挣扎,潜藏着无尽的悲痛和慨叹,这是陶渊明作品的底色。认识到一点,我们会对桃源世界更敬重,会认识到陶渊明的归隐是不得已之举,他并不生来就是那么平静,静穆,如鲁迅所说,他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即便归隐那么多年,他仍旧在痛苦中挣扎。读懂了这些,我们再读陶渊明的《饮酒》《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作品,就能感受到优美田园风光下掩藏的无奈,平静叙述中流淌的悲慨,更能深入解讀陶渊明的作品。辛弃疾说“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辛弃疾是英雄豪杰,一直到去世都在为收复河山努力,陶渊明是归隐山林的居士,两人是绝不重合的两极,但是稼轩却说“折腰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他读懂了陶渊明的不堪,他的无奈,就如同稼轩自己一样!
参考文献
[1]叶嘉莹.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M].北京:中华书局,2018:38.
[2][唐]徐坚.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4.191.
[3]房玄龄等.晋书·阮籍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359.
[4]叶嘉莹.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M].北京:中华书局,2018:5.
[5]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关于陶渊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92.
[6]袁行霈.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J].中国社会科学,1990(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