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作为法国当代作家杜拉斯创作第一阶段的代表作,从小说的情节、结局、主题和语言等方面均呈现出独特的现实主义色彩,具有标界性的承启意义,为杜拉斯向“新小说”创作的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杜拉斯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现实主义
法国当代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的创作生涯开始于她在法国殖民机构任职时书写的《法兰西帝国》(1940)和她的第一部小说《厚颜无耻的人》(1943)的发表。杜拉斯一度被列入法国“新小说派”作家行列,实际上从她的创作历程来看,她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表的小说,诸如《厚颜无耻的人》(1943)、《平静的生活》(1942)、《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50)以及《直布罗陀的水手》(1952)等,从技巧到风格都属于传统小说的创作,属于现实主义文学的范畴,和罗伯-格里耶为代表的“新小说派”的创作完全迥异。
一.情节:完整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的故事发生在法属殖民地印度支那南部的朗镇平原,一位法国女教师和她的儿子约瑟夫和女儿苏珊住在一起。这位白人母亲在太平洋沿岸的殖民地中投入了她所有的积蓄,从土地管理局那些不诚实的人手里买了些根本无法种植的土地,母子三人的生活极其艰难。为了在殖民地生存下去,母亲与土地管理局展开了长期的抗争,无望之余,她又尝试在该地区农民的帮助下,特别是在她忠实的“下士”的帮助下建造能够抵挡太平洋海水的堤坝,但每逢七月海水涨潮时,已经被稻田里的矮蟹蛀坏了的堤坝,往往在一夜间会被海水毁于一旦。
诺先生是一位十分富裕但相貌平平的中国北方男子,他爱上了苏珊。约瑟夫对其评判如下:“他妈的,那车太棒了!……别的嘛,那家伙像个猴!”。而母亲似乎愿意把女儿交给这个男人。无论诺先生每天拜访多少次母亲,“母亲礼节性地对诺先生说她的家是对他敞开的,他随时可以来”,然而无论诺先生对苏珊表现得多么殷勤,他也只有在苏珊洗澡时才有机会远远看到她的裸体而已。更加矛盾的是,诺先生随后送给苏珊的钻戒礼物却损害了他与她相见的机会,当母亲把诺先生送给苏珊的钻戒藏起来,准备拿到大城市去卖掉时,她就决定不许诺先生再来联系苏珊。为了卖掉钻戒,母亲、约瑟夫和苏珊三个人去城里住了很长时间。母亲尝试进行交易时,由于钻石有一个严重缺陷“蛤蟆斑”而使之无法脱手。约瑟夫的热情终究抵御不住蛤蟆斑的瑕疵,于是他开始出去寻找女人。苏珊则和她住宿的中心旅社的老板娘的女儿嘉尔曼成为了好友,并且和加尔各答一家棉纱厂的一个叫巴莱尔的推销员在这家中心旅社进行了唯一的一次约会。母亲试图向巴莱尔出售钻戒,但约瑟夫却找到了买主,是一个爱上了他的女人,这个叫莉娜的女人花了20000法郎从约瑟夫手中买走钻石又还给了他,母亲因此得以偿还她逾期的贷款利息。约瑟夫向苏珊讲述了他在电影院与莉娜夫妇相识的那个疯狂的夜晚之后,他和莉娜离开了殖民地。约瑟夫的离去让苏珊觉得再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了,于是她决定穿上裙子,去猎人常常经过的平原小路上进行偶遇,然而碰到的却是她邻居的儿子小阿戈斯蒂,她在没有意愿嫁给他的情况下失去了她的处女之身,就在小阿戈斯蒂深深地爱上了她的时候,苏珊却决定要离开了。小说的最后,母亲死了,约瑟夫和情妇回来安葬了母亲,随后带着苏珊终于一起远离了殖民地的生活。
二.结局:悲剧
小说主人公的生活是日复一日地在同一“轨道”上的等待和重复。主人公逃离的尝试则是通过大城市展开的,主人公和母亲去大城市,既是为了卖掉诺先生送的钻石戒指,也是为了寻求那个能让他们走向真正的生活的“中间人”。小说结尾母亲的死亡呼应了小说开头马的死亡,同时也展现出主人公苏珊离开殖民地的动机。整部小说展现了一个在人生过往中惊人的悲剧故事,杜拉斯赋予了她的小说文学的悲剧故事的力量。
小说共30个小节,分成了两大部分,每一部分都包含若干小节。小说第一部分的叙述者体现着人物,对人物做出判断,在人物面前和读者面前无所不知,但读者的注意力更多地还是集中在了苏珊身上,苏珊出现在所有场景中,她的想法甚至几乎全部为人所知。法语中代词“on”的用法非常复杂,所以从小说的法语原文中往往很难区分它是指母亲/约瑟夫/苏珊三人组合还是仅指苏珊自己。当苏珊在城里的时候,读者会读到:“苏珊感到自己很可笑,她的可笑是显而易见的,自从她踏上从电车线通往上城区的公路,她就不知不觉产生出这种感觉……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走在这些街道和人行道上,走在这班贵族老爷和王子们中间。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同样的行走功能。他们看起来是走向一个明确的目标,走在熟悉的环境中,走在同类中间。而她苏珊,没有目标,没有同类,从未在这个舞台上露过面”。“关键是她从头到脚都让人瞧不起。是她那双眼睛的缘由,眼睛能扔掉吗?是由于她沉重无比的胳膊,如一堆垃圾,是由于她这颗心,像个下流的畜生”。第二部分的叙事由苏珊负责,因为约瑟夫向她讲述了他与莉娜相遇的故事,读者与她一起阅读了母亲写给康镇土地管理员的最后一封信。就像母亲在朗镇平原上修建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是一场巨大的不幸,同时又是一桩大笑料一样,这封信也是一个笑话,整整三个星期过去了,母亲连一封康镇管理员的通知都未收到。母亲去世时脸上没有孤寂,而是透出一丝嘲讽,仿佛在嘲笑她以前相信的一切,嘲笑她曾那么严肃地去做的那些疯狂的举动。
这部小说可以被认为是史诗般的小说,因为读者可以在其中发现叙事诗的特征:第一,对事件和人物的夸大,尤其是母亲这一人物被称为“破坏性的怪物”、“强大魅力的怪物”,她的孩子们害怕“被她吃掉”。第二,赋予自然力量强大的角色,有着类似“太平洋总是冲击着平原”这样的描写。小说的叙事是在极大的强度中展开的,没有任何情节的迟疑或者暂停,从头到尾充满了活力,并伴随着一系列的悲剧或滑稽场面。小说中的一切都是由母亲可怕的固执支撑的,她的两个孩子想要离开殖民地的愿望也只有在她死后才得以实现。母亲的结局蕴含了一种巨大的可悲性,但最重要的还是苏珊的悲剧,母亲用来偿还债务的钱可能来自将她的童贞出售给诺先生或巴莱尔先生。在诺先生看来还很小的女孩,在母亲眼里却是可以嫁给有钱的诺先生的女儿。“不是那么年轻,”母亲微笑著说,“如果我是您,我就娶了她”。
三.主题:自传
玛格丽特·杜拉斯从印度支那度过的童年生活中得到启发,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典型的法国家庭在越来越对他们充满敌意的故乡的生存状况。“它以二十世纪早期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为背景,描写了移居到殖民地的一个法国普通家庭的生活,其中心人物是这个家庭的母亲,她的经历、她的奋斗故事、她的形象,就是小说的基本内容”。母亲是一位小学教师,年龄不详,丈夫早逝,自己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在法属印度支那,试图在面对着中国海的土地上进行种植,未获成功。她被生活折磨地精疲力尽,固执愚蠢,逐渐地在绝望与疯狂中自我毁灭。母亲这一人物形象,是一个强有力的妇女形象,是一个被赋予了坚强性格的人物形象,她总是在徒劳地和时间做斗争,和自己的失败做斗争。这一人物实际上是来源于作者自己的母亲,杜拉斯借以通过小说中的母亲形象,通过虚构的人物展现她过去的生活和进行自我分析的同时,其实也隐秘地向读者袒露了一切。在写作这部充满了自传色彩的作品的同时,杜拉斯实际上是在自己过去的经历中的一场旅行,她通过作品中母亲的形象释放着在自己生活中那位无所不在的母亲的控制。这部小说和《情人》(1984)一起构成了作者的自传,给读者展现出杜拉斯混合着虚假中的真实,想象中的真实。
玛格丽特·杜拉斯在1990年的时候曾说过,她对《抵挡天平洋的堤坝》有着温柔的感情,因为它不是文学作品,而是太接近于自己的生活。她能对她的朋友撒谎,但是不能对她的母亲撒谎,对她的小哥哥撒谎。文中的母亲就是作者的母亲,苏珊的身上有着杜拉斯自己的影子,而她的小哥哥保罗则化身为约瑟夫。虽然对于细节的精确性的求证依然是很难进行的事情,但我们至少可以说她在小说里是展开了这种幻想,并且她的个人生活在她后来的作品中得以继续深化,因此,作为读者的我们,不能再怀疑这部小说是不是带有自传色彩了。
四.语言:现实
玛格丽特·杜拉斯在《话多的女人》中提及,这部小说是以传统小说的方式写成的,在她第一阶段的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部小说的叙述语言是能够让读者极其熟悉的日常口语。小说中描写马的死亡的句子就是典型的例证:“很快它就一命呜呼了”,它完蛋了”、“它要死了”、“它肯定要死了”,“他妈的,这家伙死掉了”。出于现实主义的考虑,这种粗俗的语言在对话中尤其得以被加强。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读者会思考这些词语或者表达是否真的被使用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是否应该属于法属殖民地印度支那的一位小学教师的孩子们的语言。
其次,小说的语言句式单一、反复。例如,小说的对话中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别说了,别说了”,“我们还有堤坝……堤坝……”,但是这些重复也是具有表达力的:“这儿的孩子们不是被老虎吃掉的,而是死于饥饿,死于饥饿带来的疾病和意外”,在这样的重复中,孩子们可怜的命运通过动词“死于”的反复出现变得令人担忧。除了重复,小说中还有不规范的或者不恰当的语言的使用现象等。
总体而言,玛格丽特·杜拉斯在这部小说中的语言风格还是极具个人风格的:1.会使用考究的语言:“侥幸地接受”、“美的无暇的机器”、“有声誉的酒店”等。2.创造新词。3.使用简洁的句子和省略句4.大量使用对话。5.印象派绘画式的语句:“突然,城市大放光明,变成了一片明明暗暗的混沌世界,人们轻松地滑进这个世界,这片浑浊每次都在小车周围散开,又在小车后面聚拢”。6.幽默格言句:“自以为养了一只小鹰,不料从桌底下钻出来的是一个小金丝雀”。7.通过一系列修辞表现焦虑的抒情。例如,通过夸张:“要长一百年的玩意,我不想时时刻刻的看见它”;通过矛盾修辞:”希望的绝望本身”、“希望的绝望者”;通过重复:“那么多电影,看过那么多相亲相爱的人,看过那么多人离家出走,看过那么多人搂抱,那么多亲吻,那么多解决办法,那么多那么多的事,那么多命中注定的事,那么多冷酷的抛弃,这抛弃是被避免的,命中注定的”;通过比喻:“这些从千年麻木中醒过来的上百农民怀着一种突如其来的疯狂希望精心修筑好堤坝,可一夜之间太平洋的海浪无情地冲毁了它,如一触即溃的纸房子惊人的毁于一旦”、“这些孩子就如同雨水、果实、洪水一般,他们像定期的潮水一样每年来到世上,或者说像收获或开花一样”、“孩子们则和太阳同时走了,人们可以听见他们从茅屋里传出的轻轻的叫喊声”。8.通过形容词、副词等对殖民主义者的贪婪予以讽刺性批判。
玛格丽特·杜拉斯这部小说独特的现实主义色彩,在小说中的母亲写给殖民地土地管理局的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封信在小说中占了整整一个小节的内容。首先,母亲是:“那天早上,我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您,就好像把我的肉体作为祭品奉送给您,好像从我献祭的肉体上要盛开我的孩子们幸福的未来”;然后郑重地抱怨道:“世界上任何人都无法在海里,在盐里种出什么东西!因为不仅仅您给了我一个虚无,而且还经常来视察这个虚无。”接着对土地管理局的人发起抗争:“不过,在这方面,您尽可放心,修筑一道阻挡太平洋的堤坝比试图揭露您的丑行要容易的多”;同时又意识到:“这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这三只老鼠后面跟着大队老鼠,杀死这三只老鼠管什么用?”绝望之后:“在我死之前,我会非常盼望看到你们的三具尸体被平原的野狗吞掉”;最后以一场真实悲剧的灾难告终:“假如我对堤坝能抵挡住潮水都不抱希望,那么我最好还是立即把女儿送进妓院,催促我儿子快走,让人杀死康镇土地管理局的那三个土地管理员”。
这不是一部想象的虚构之作,而是一本带有自传性的写实的书,小说中的母亲,就是作者自己的母亲,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基本上就是作者母亲的经历、作者家庭的际遇以及作者本人在青年时期的亲身见闻与体验。在这样一个对普通移民生存状况的写实性的形象图景面前,让读者对那个时期、那个社会现实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是杜拉斯创作第一阶段的代表作,这部完全写实性的作品为她之后充满了灵活性、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创作历程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杜拉斯.著,《抵挡太平洋的堤坝》[M].张容.译.沈阳:春分文艺出版社,2000.
[2]玛格丽特·杜拉斯.著,《话多的女人》[M].吴越添.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3]罗杰.加洛蒂.著,《论无边的现实主义》[M].吴越添.译.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4]贺祥麟.主编,《西方现实主义文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5]柳鸣九.杜拉斯创作轨迹的起点——杜拉斯:《抵挡太平洋的堤坝》[J].名作欣赏,1995(2).
基金项目:外国文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意义研究——以杜拉斯作品为例(项目编号XSYK20028)。
(作者單位: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