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课文从原著而来,或改写,或选编,可课文与原著之间却是脱离的。为解决这个矛盾,可以采用四种实际应对策略:量的積累、文本的碎片化、同主题的串联、分组合作探究。同时,三种课堂实践也能助力学生从课文走向原著。
关键词:原著 课文 阅读
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21《狐假虎威》时,书下的注释显示这篇课文是改编自《战国策》。在完成补充习题时,我带着同学们通读了原文,同学们摇头晃脑,沉浸其中。在问答中,我发现同学们也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这篇对他们来说既陌生又晦涩的文言文。这不由得引发我的思考:在小学语文的教材里,存在很多名著中精选出来的名篇,或者是改写的名篇,往往这些名篇是同学们在学习中花大力气咀嚼并体悟的,可是原本的原著却鲜有人问津,甚至将其置之高阁,造成了现在语文学习“只知名篇,不知原著”的尴尬情况。这种“管中窥豹”的情况究竟是什么?是如何造成的?又该怎么解决呢?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只知名篇,不知原著
原著阅读一直在语文学习中占有一席之地,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早就对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学生推荐了必读书目。在教辅市场上,封面上印着“必读丛书”的名著也更受家长们的青睐。不过,在实际的情况中,学生们对原著的阅读可谓少之又少,推荐书目中也是选着读,或者找题库刷题。更多的同学对教科书上的名篇很是熟悉,对于原著却很陌生。
1.课内、课外“两层皮”
“两层皮”的意思就是说一套,做一套。而我们现在的阅读教学就存在这样的问题,课内阅读一层皮,公开课的教学过程花团锦簇,教学环节丰富多彩,课后作业拓展提升,但是课外名篇的阅读其实并不到位。课外阅读的那一层皮其实有多重原因组成,老师的只拓展不延伸,为同学们提供了很多好的原著阅读的选择,但是缺少原著阅读的方法指导,让原著阅读成为一纸空文。同学们自己对于原著阅读的兴趣也不能维持,很多时候还需要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可惜的是很多家庭中空有书架,却没有培养同学们的阅读习惯,导致原著阅读的课外环境无法固定。
2.必读、选读“两层皮”
同学们对于教科书上要求的必读篇目非常认真地学习,对于书后的选读文章置之不理。名著的阅读也“不求甚解”,考试要求必看的名著得看,不做强制要求的选读名著不看;考试要求必须掌握的情节字字句句牢记心间,不是考察要点的支支吾吾。当然,要是有复习提纲或者题库的话,对名著的阅读更是少得可怜。补充阅读的名著,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更多的是为了完善整个人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修养。“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的意义不在于同学们写作文时的引用,而是告诉了同学们广泛阅读的重要性,读什么书影响了成为怎么样的人。
(二)文本和理解存在着落差
1.以文害辞,以辞害志
早在春秋时期,古代先贤就文章的理解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断章取义是要不得的。很多时候,要了解个别篇目表达的意思,必须要通过对全本的阅读才能获取准确的信息。孟子在《万章》上篇中,针对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的错误理解,指出要全面确切地理解诗的内容,读诗不能“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也就是说,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的认识。文本要表达的意思和读者的理解本身就可能因为多种原因存在较大的分歧。
2.现有的语文经验不足
王荣生认为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个基本矛盾:“一方面,课文是学习对象,学习任务就是理解、感受这篇课文;另一方面,学生现有的语文经验却不足以理解、感受。”阅读教学中的课文,为了学习阅读的需要,通常要高于学生现有的语文经验。而且,在理解这篇课文的过程中,还要学会如何阅读这一特定的课文,并使之迁移到与此相类似的课文阅读中。这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对学生的领悟、迁移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
二.原著阅读教学的方法
“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这三条路径,基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和发展,所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
(一)由“1”到“X”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提倡阅读教学的“1+X”模式。什么是“1+X”模式?“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
1.“1”是什么
温儒敏介绍到部编版语文“课文的选篇标准强调了这4点,即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同时要适当兼顾时代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出现了大量的名篇进入教材,还有大量的名家作品选入教材,比如:托尔斯泰、老舍、巴金、冰心。这些兼具经典型和时代性的名篇进入课文,本就是一件好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就课文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学活动,这也是理想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2.“X”是什么
单纯地把“X”划归为名篇所处的原著,我个人认为是比较单一、机械的理解。同一时代的其他作家作品、同一作家的不同时期的作品、同一主题的不同国家的表达、同一类型人物在不同作家笔下的差别,这都是值得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思考方向,或者可以放开手来,引导同学学会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泛化的“X”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这也能够为我们同学培养基本的语文素养,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
3.由“1”到“X”
原著阅读需要同学们博览群书。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研究什么就看什么书,只深挖一口井肯定是不行的,很多科学家文学造诣都很深。鼓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虽然不能一下子理解名著的内容,但是阅读的本身就是慢慢沉淀的过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早有论断,不同时期看同一本书都有不同的体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读书的兴趣。当然,我们不能将原著阅读功利化,不能要求阅读全都围绕写作,还要教给学生多元化的读书方法,比如精读、通读、跳读、速读、略读、写读、序例读、选读等等。
(二)实际应对策略
除了温儒敏所言的“1+X”模式,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四种常见的应对策略。
1.量的積累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进行广泛的阅读。这里的广泛指的是,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指向了数量。有很多同学一直说自己没有时间读书,所以读书的量很少。或许只有老师推荐的一两本,或者是考试需要涉及到的必备名著,自己却没有求知欲。对于书的渴求,这应该是学生自发的情感,而非老师、家长或其他方面强压下的产物。如今的小学生喜欢看书的寥寥无几,这也就是他们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没有阅读量,谈何好词好句的积累,谈何阅读能力的提升,谈何语言表达的连贯性,一切都只是海市蜃楼。
2.文本的碎片化
在一定的阅读量积累之后,我们可以帮助同学们将文本“碎片化”。很多时候,同学们并不是不想去读原著,但是却对原著的厚重产生了畏惧的心理,望而却步,进而置之高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蒋原伦认为:媒介的传播速度加快,导致信息泛滥,为碎片化阅读创造了条件。我们不可能用以往的阅读方式接受海量信息,人们处理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碎片化阅读是一种应对方式。原著阅读的“碎片化”是什么意思呢?即浏览目录,粗读主要情节,制定阅读计划,利用表格构建框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依托目录,对文本有一个基础的了解。然后可以出示阅读计划,让同学们完成整部书的阅读。同学们依托表格等媒介,对于名著的内容进行笔记和梳理。同学们最后能够在一定的情境中,感悟并演绎名著的情节内容或者表达自己的读后感。
3.同主题的串联
语文教科书的编排一般都是以单元为一个主题,进行同一类型或同一主题的深入阅读。在同学们的书籍选择中,我们也可以考虑由一个主题切入,比如“吝啬鬼”形象在名著中的展现,这样就可以串联起八本名著的阅读,并可以进行对比阅读。比如: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的老葛朗台、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此外,还有钱钟书《围城》里的李梅亭、徐复祚《一文钱》里的卢至、《庄子》里的监河侯、吴敬梓《儒林外史》里的严监生。一个主题可以带动一连串的原著阅读,教师还可以以点切入,指导同学们在阅读中发现同一形象在不同作家笔下的不同之处,同一主题在不同文本中的不同表达方式,这都是为同学们的原著阅读与积累做了奠基。
4.分组合作探究
分组学习在我们语文课堂上使用得很广泛,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进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我们也可以帮助学生用这种办法来研读名著,如果是长篇小说,可以让同学们分好章回,课后阅读后在自习课的时候讲故事;如果是短篇小说集,那么可以组织学生每人读一篇,然后进行比较阅读;如果是戏剧,那么也可以组织同学们在课间分别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进行表演,并且能让更多的同学通过观看表演的方式,引发他们对于这本名著的好奇与喜爱,从而促进更深刻的阅读。比如五年级同学特别喜爱的《水浒传》,就可以组织同学进行表演,不仅可以将书本上的文字形象化地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还能让同学们对人物有更切实的认识。
三.原著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于原著阅读教学,我们还有怎样的思考?原著阅读在现在又有什么需要大家注意的点?作为教师,我们又能为原著阅读教学做什么呢?
(一)名著的意义与价值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1)选择合适内容的名著
我认为教师在选择名著时,要符合儿童的兴趣爱好,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天性好玩,对带有故事性、科幻性的名著作品应该会更感兴趣。如果同学们发现名著中有好玩的故事情节,有他们喜欢的似乎像好朋友一样的人物形象,有他们迫切想要了解的知识,他们可能对名著的兴趣会更浓。
(2)投其所好
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差异比较大,教师要根据其特点“投其所好”,选择适合每个人特点的名著。选择之前最好多与同学们开展阅读的交流,了解同学们偏爱读某种类型的书,偏爱读某位作家的书,偏爱读某一主题的书。从而选择同学们酷爱和擅长的儿童名著,这样可以拓展他们阅读的兴趣,又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2.优化课堂教学
(1)阅读教学课:听老师讲故事
每周的语文课中,我都会选一节课作为阅读教学课,设置多种多样的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喜欢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而许多成语故事、历史故事都是由名著而来,而且这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我讲故事的过程中,有同学对于书中提到的“格列佛”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给他推荐了《格列佛游记》,这也是“以读促读”的一部分。
(2)晨会课:听同学分享故事
我们可以在晨会课上让同学们上台每天讲一个故事,让学生轮流讲述自己所读名著中的精彩故事片段,并适时抛出一些趣味问题,比如:《西游记》中你最喜欢哪件兵器?最厉害的妖怪是谁?《封神演义》中你觉得谁最厉害?……学生在交流和问答中,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其他同学也能进一步培养倾听的能力,这也让同学们更喜欢阅读名著,对名著更有探索的欲望。
(3)自习课:播放名著影视片段
现在的小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中,对各种各样的影视作品兴致盎然,而对干巴巴的文字难以提起兴趣,对名著爱不起来。 因此,我们也可以以课堂教材为依托,巧妙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带动原著阅读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很多同学都未曾读过《克雷洛夫寓言》。在播放视频后,我也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这种方式是十分直观有效的。这也引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促进了他们对名著的阅读。
(二)名篇不应该固定化
1.书单的及时更新
名著不应该是我们挂在嘴边的一个陈旧的概念,也不应该是常年不变的标准。有很多名著之所以能成为名著,不单单是因为其文学上的艺术性,有的作品是因为当时的时代性和政治性的价值而成为名著,我们应该给学生推荐名著时考虑到这个方面的因素。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能经得起时代检验的。比如现在在网络上流行的所谓“鲁迅名言”“张爱玲名句”,很多都是不明出处、牵强附会、歪曲本意的。经典名著常读常新,我们不能用旧有的眼光评判来划定,在我们推荐给同学们阅读之前,我觉得教师应该自己多读名著,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不能人云亦云,反而少了读书的趣味性。
2.版本的合理选择
即使是盖棺定论的名著作品,我们也应该具体而微地选择适合小学生们阅读的合适的版本。因为如今许多经典名著都被众多出版社出版,如果是外国名著,还会经过不同的译者之手,进行再创作,而这些出版社或译者、编者的水平层次不齐,有的改版后的作品甚至和原作者想要传达的精神南辕北辙,作品则是“面目全非”。因而,为他们推荐合适的版本就显得格外重要。比如我们最为熟悉的《三国演义》,仅仅在网络平台上搜索,就出现不同年代不同出版社出版的28个版本,而且这其中还不包括改编、改写、衍生等多种形式的《三国演义》,这无疑为家长给孩子购置书本设置了困难。如果选择了晦涩艰深的,同学们读不懂,丧失了继续阅读的兴趣;如果选择了恶搞低俗的,同学们得不偿失,甚至对经典名著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原著阅读教学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命题。我们作为教师,在其中可以合理引导、积极创设、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从而使更多的学生明白原著阅读的重要性,引得他们主动积极地在著作的海洋中徜徉。由名篇到原著,这种课内课外的连接和转变的过程当然不能只靠老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和呼吁,而且这绝非一日之功。作為教师,我们衷心地希望,在校园里看到更多的图书角,在家庭里看到更多陪伴孩子阅读的家长,在未来看到更多捧着经典原著阅读的孩子。
参考文献
[1]心理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M].2008.
[2]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M].2011.
[3]王荣生.阅读的观念与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J].语文教学通讯[J].2012(2).
[4]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课程·教材·教法[J].2012,(7).
[5]陈李娟.小学原著阅读教学活动策略研究[J].江苏教育,2016,(12).
[6]温儒敏.关于小学语文新教材的11个问题[EB/OL].http://www.sohu.com/a/214184154_356967,2018-01-0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