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主题新解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4349
张宏林

  内容摘要:丙辰中秋苏轼因人世间处处是分离、失意的人,就对宋时中秋月圆,世人团圆、世事圆满的节俗思想产生了质疑。通过探究,词人理性的认识到人有悲欢离合,人世间悲欢离合时刻共存,所以中秋月圆时刻,有人分离、失意是正常的。面对这样的现实,苏轼由宋人狂欢过中秋的思想,悟到了人要笑对“悲欢离合”的人生、人世,对宋时世人狂欢过中秋的思想给予了提升拓展。

  关键词: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悲欢离合 笑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宋代〕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教材(2018)第三单元《诗词三首》选编的一首苏轼的词。人们都认为:“这首词是苏轼政治上失意,又与弟弟分离,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对人间的热爱,对人世悲欢离合的无奈感叹,对所有离人的美好祝愿。”本人也一直按这样的解读来教学,但在教学中发现,有两个问题给学生讲不清楚。

  1.“政治上失意,又与弟弟分离而无法相聚,中秋望月怀人。”诗人的心情应该是郁闷的。但词的序言中词人明确说:“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表明词人当时心情非常好。在此背景下,苏轼的好心情从何而来?

  2.人们都认为这是一首 “望月怀人”之作,即这首词主要表达的是苏轼对弟弟的怀念之情。但词人在序言中很清楚地说是“兼怀子由”,说这首词主要表达的不是对弟弟的怀念之情,怀念之情只是兼带的。那词主要表达的是什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尘满面,鬓如霜”的苏轼在丙辰中秋有感而发的作品。从这两个疑问入手,我先对“尘满面,鬓如霜”的苏轼和宋代中秋的节俗文化做了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对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心路历程做了梳理,梳理中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主题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教学中的两个困惑也得到了解决。

  一.“尘满面,鬓如霜”的苏轼

  苏轼是大才,但人生并不顺利。1057年,二十二岁的苏轼在梅尧臣、欧阳修两位考官的惊喜中高调步入仕途,但之后就波折不断。首先是母亲程氏同年在四川老家病故,父子三人回老家守孝三年。仁宗皇帝非常赏识苏轼的才能。“尝闻仁宗以制科得轼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列传》)1063年3月仁宗皇帝崩。1065年,与苏轼感情很好的妻子王弗病逝,1066年老父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又护送父亲和王弗的灵柩回四川老家守孝三年。1068年,家中丧事结束,苏轼离蜀回京。同年神宗召见王安石,酝酿变法。从家庭变故中走出的苏轼,很快又陷入了因变法而起的政治旋涡中。苏轼因对新法持不同意见,使自己无法相融于改良派。后多人上书反对新法,要求罢免王安石,神宗贬黜群官,扶持王安石。面对这种形势,苏轼主动要求外调地方为官。1071年6月被调任为杭州通判。杭州三年期满后,回朝廷无望的苏轼,为了与弟弟苏辙近点,有机会相聚,主动要求调到密州。1074年9月苏轼调任密州知州。密州任知州的两年间,苏轼的处境异常艰难。“蝗旱相继的天灾、新法扰民的人祸、盗贼渐炽的隐患、艰辛生活的困窘,”[1]使苏轼“尘满面,鬓如霜”。直至调离密州也没能与弟弟苏辙相见。1076(丙辰)年8月15中秋,苏轼在分离、失意的积压下,思而有得写出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9月苏轼被调到河中府任知州,11月离开密州赴任。同年王安石被罢去相位,神宗亲自主持续行“新法”。朝廷斗争如此激烈,重回朝廷毫无希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还是强烈渴望早日回到朝廷,建功立业。丙辰年,“尘满面,鬓如霜”的苏轼心中淤积着厚重的人生不如意。

  二.宋代中秋的节俗文化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节俗文化也在不断的丰富、发展。

  《嫦娥奔月》的完整故事最早记载于西汉初期(公元前139年)成书的《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2]嫦娥盗食不死之药,背弃丈夫,飞到月宫。奔着理想之地而去,随后就成了孤独失意者的嫦娥形象,在西汉时已成形。

  宋代吳自牧《梦粱录》卷四记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3]

  从记载看,“宴饮玩月、阖家团圆、世事圆满”为核心内涵的中秋节俗思想在当时已经形成。中秋月圆时刻,各阶层,狂欢作乐,中秋节成了宋人的狂欢节。

  孤独失意的嫦娥,宴饮玩月、阖家团圆、世事圆满都成为了宋代中秋文化的主要元素。

  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的心路历程

  联系苏轼波折的人生及宋时的中秋文化,本人从词中的疑问入手,抓住词句,推想还原了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心路历程。

  这首词依次共有四问。第一问“明月几时有?”开篇就问,让人无法确定词人究竟问的是什么。是问中秋的圆月该在什么时候出现还是月亮在宇宙中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所以理解这首词不能常规性的从第一问开始,应从毫无异议的“何事长向别时圆?”开始。

  “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你为什么常在人分离的时候圆?苏轼之所以这样问,是因宋时的中秋节俗思想。宋时世人信仰中秋月圆的时候,世人团圆、世事圆满。但苏轼的人生阅历是中秋月圆时刻,仍有很多世人是分离的、失意的。于是苏轼对月亮发出了“何事长向别时圆?”的疑问。他质疑的是月圆不能同步人间的团圆、圆满同时出现。从这一问我们回头看“明月几时有?”,就可推定“明月几时有?”问的也是中秋圆月该在什么时候出现而不是月亮什么时候在宇宙中形成的。清楚了“明月几时有?”的所问之后,把词人放在当时的背景下,就可推想还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的心路历程了。

  一年一度的中秋在世人的期盼中又来了,中秋月圆,世人团圆、世事圆满。但丙辰中秋苏轼的心中却充满了疑惑、郁闷。自己人生波折、政治失意、与弟弟分离不能团圆,还有好多世人也是亲人分离、事不如意,可丙辰中秋的月亮却圆了、出现了。苏轼就很疑惑,郁闷地向天问出了:“明月几时有?”昭示世人团圆、世事圆满的中秋圆月,你究竟该在什么时候圆、什么时候出现呀?世人年年中秋祭拜你、祈求你,现今你又圆了,又出现了,可人们祈盼的亲人团圆、世事圆满怎么就没随你一同来呢?“月亮是天上仙界的”,苏轼又想,“人间这么多人分离、失意,可中秋的月亮却圆了、出现了,天上仙界今天是否也是中秋,是否天上仙界的仙人们人团圆、事圆满了,所以天上的月亮圆了。”“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仙界果真这样好,那我也到天上仙界去吧。”“我欲乘风归去”。但苏轼随即又有了一个顾虑。“天上仙界会不会也和人间一样充斥着分离、不如意,甚至还不如人间,自己去了,却又根本无法承受那儿的清冷、凄寒。”“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立马想到了月宫中孤寂落寞的嫦娥。“看那月宫中的嫦娥,背弃自己的丈夫,本是奔着理想之地去的,可结局却是大不如人意,如今只能永远孤独地呆在月宫,独自起舞,哀怨地赏玩自己落寞的清影。这失意、分离的景象,多么像人间呀!”嫦娥的凄苦境遇印证了苏轼的顾虑,让苏轼认识到,丙辰中秋,天上仙界也没同步丙辰中秋的月圆而人团圆、事圆满。

  在这人间、天上都有分离、失意的时刻,中秋的月亮却美美地圆了、出现了,中秋圆月这样与人间、天上对着做,难道是月神嫦娥因长期悲离心中有了怨恨,故意让圆月错位对应世人的分离、失意同时出现?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漫漫长夜,圆月亮亮地从东方升起,缓缓西移,遍洒光辉,绕过朱红色的阁楼,透过低低的雕花门窗,静静地照着处处不能入眠的人。月亮的运行很平静很正常呀,她不应该有恨!苏轼随即又否定了月神嫦娥有怨恨的念头。

  “何事长向别时圆?”那么究竟是什么事让你耿耿于怀,常在世人分离、失意的时候你就圆呢?苏轼反复念道着心中的疑问,继续郁闷地思考,最终有了答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有悲欢离合”,悲、欢、离、合不可分割的组成人生。人人都有各自的悲、欢、离、合,人人悲、欢、离、合的时刻各不相同,人与人悲、欢、离、合的时刻相互错杂,人世间悲、欢、、离合的状态就非常地复杂。这种错杂最终导致得结果就是人世间时时刻刻都存在着悲、欢、离、合,悲、欢、离、合时时刻刻共存于人世间,人世间就没有独自存在的悲、欢、离、合四个时刻。即所有世人都团圆的时刻、所有世人都分离的时刻,在人世间是不存在的。月亮按自己的运行规则,阴晴圆缺地运行。月圆时刻单独对应人世间的团圆、圆满时刻同时出现,前提条件是人世间要有独立的、所有世人都团圆、圆满的时刻让圆月来对应,但现实是人世间根本没有独立存在的所有世人都团圆、圆满的时刻。这就导致月亮在阴、晴、圆、缺的哪个运行时刻,都得同时对应人世间时刻共存的悲、欢、离、合。世人想让中秋月圆时刻与人世间不独自存在的所有世人团圆、圆满时刻一一对应同时出现,“此事古难全,”这事自古就难以周全。

  “悲”、“离”是人生无法分割的组成部分,人世间悲欢离合时刻共存,那世人该怎样面对这样的人生、人世呢?狂欢!高兴!世人过中秋的这种思想、态度就是答案呀。于是词人高兴的给出了他的答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世人都健康长久的活着,即使相隔千里也要快快乐乐宴饮玩月过中秋。

  “圆月无法对应所有世人的团圆、圆满在中秋同时出现,这是世人自身悲欢离合时刻共存造成的。我们要认清真相,不要为中秋月圆部分世人没团圆、圆满而郁闷,毕竟人世间还有团圆、圆满的世人在。世人希望中秋圆月对应所有世人的团圆、圆满同时出现是无法实现,但世人祈盼所有世人都团圆、圆满的心愿是美好的。况且人有‘悲欢离合,人生是由悲、欢、离、合组成的,‘悲、‘离只是人生组成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人生也有团圆、圆满。丙辰中秋分离、失意的人,恰好就正处于自己人生分离、失意的时刻,自己也成了人世间分离、失意的一份子。人们对自己分离、失意的性质要有正确的认识,他只是人生、人世的一部分,人生、人世还有团圆、圆满同时存在。不要只看到人生、人世的‘悲、‘离而错误认识人生、人世,更不能因错误认识人生、人世而心生悲观。要健康长久的活着,即使相隔千里,也要乐观面对。此时面对的不仅是人生、人世的‘悲、‘离,面对的更是悲欢离合时刻共存的人生、人世。面对的不仅是美人痣,同时面对的更是美人。积极乐观的态度一直要有!”“共婵娟”不仅是共同欣赏月亮,更重要的是分离状态下仍能狂欢过中秋的这种思想、态度。“千里共婵娟”不仅是分离时刻如何过中秋的思想、态度,更是对待“悲欢离合”时刻共存的人生、人世的思想、态度。苏轼从人们狂欢过中秋的习俗中感悟到了对待“悲欢离合”时刻共存的人生、人世的正确态度。

  纷扰于心的人生、人世“悲欢离合”的问题理清了;中秋月圆,人不团圆、事不圆满的事也想通了;如何对待这些问题也想通了,身心从羁绊中解脱了出来,心中深重的郁闷烟消云散,心胸豁然开朗。于是苏轼轻松愉快地赏着丙辰中秋的圆月,饮着密州美酒,“欢饮达旦”,随俗高兴的过中秋,笑对“悲欢离合”时刻共存的人生、人世。《水調歌头·明月几时有》展示了苏轼因人生、人世“悲欢离合”问题由郁闷到高兴的心路转化历程。

  四.“兼怀子由”如何说

  由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心路转化的历程可以看出,词的正文部分主要表现的是词人对中秋月圆,世人团圆、世事圆满的节俗思想的质疑、探究,思考、回答的是如何认识、面对人生、人世“悲欢离合”的问题。其间词人想到了中秋人间、天上的“悲欢离合”,猜想了月神的心思,审视了月亮的运行,思考了人生、人世的“悲欢离合”,清楚了人有“悲欢离合”、人世“悲欢离合”时刻共存的真实状态,清楚了圆月不能单独对应所有世人团圆、圆满同时出现的原因,并就乐观面对人生、人世的“悲、离”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并希望世人都能和自己一样,笑对“悲欢离合”的人生、人世。词的正文部分并没有点到对弟弟的思念,但也不能说这首词就与弟弟无关。因与弟弟分离、政治失意,词人才开始质疑并探究中秋月圆人团圆、事圆满的中秋思想,才开始思考人生、人世的“悲欢离合”,才对人生、人世的“悲欢离合”有了正确的认识,才清楚了如何对待“悲欢离合”时刻共存的人生、人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有对弟弟的祝愿与期望,加之又是激发世人思亲的中秋,所以词人特意点明“兼怀子由”。

  参考文献

  [1]喻世华.苦闷与超然——论苏轼在密州的处境、心态与选择[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8.第27卷第8期:p1-5.

  [2](西汉)刘安.淮南子(卷六 览冥训)[M].北京:团结出版社.2020.6:p194.

  [3](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 八月).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0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