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和探讨,其文章中渗透出来的主题意蕴也是异彩纷呈。《拿来主义》是一篇具有高度文化特性和强烈思政元素的一篇杂文,也是鲁迅先生杂文中形象化说理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本文试图将《拿来主义》进行文本分析,以期探寻本文中有关民族大义的文化观,从中提炼出对于当代青年的启示。
关键词:鲁迅 《拿来主义》 文化观 思政元素 启示
《摩罗诗力说》中提到关于立人的说法,“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拿来主义》不仅仅局限于立人方面,更有深层次的思想内涵。由文化交流与继承而引出的《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对于文化自信以及文化继承的一种思考,也是当今时代青年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迎接世界民族文化的重要思考点。
一.《拿来主义》的创作背景
《拿来主义》创作于1934年6月4日,时值国民党反动派对日本实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东三省沦陷。期间国民党反动派还投靠美英帝国主义,致使国家领土主权一点点丧失,随后走上了卖国求荣的路线,至此,真的是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在思想文化上,为了限制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思想的传播,国民反动政府国民反动政府还利用封建伦理道德来进行钳制,致使文化界也有一些反动文人,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的逆流。
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主要存在兩个倾向:一是对于外来文化的全面肯定,全盘吸收,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另外一种则是全盘否定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全面排斥。然而,当时的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利于我国革命文化的发展的。鲁迅先生见到如此局面,以独到的眼光和犀利的批判,揭发敌人破坏新文化发展的种种罪行,针对革命阵营内部有人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错误态度,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了两篇文章。其中一篇就是《拿来主义》,着重阐明对待外国文化遗产的态度。
二.《拿来主义》的文本梗概
想要探究清楚《拿来主义》这一篇杂文的主题内涵、文化观点、思政元素,就必须了解文本的内涵和划分,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逻辑,才能更好理解文本的内容,分析才不会有所偏颇。
1.文本梗概
文章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借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指出了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文化遗产,从而说明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必不可少的条件。
2.文本分段
第一部分:(1-2自然段)试图通过“送去主义”的描写,来揭露学艺上的种种表现和吹鼓者崇洋媚外的行径,与“一味送去”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引入“拿来”的主张。
第二部分:(3-5自然段)以“送去主义”为焦点,批判其在行为上的种种不端,阐明“送去”与“送来”是传统意义上的“礼尚往来”,其本质却仍然是一种主奴关系。与此同时分辨出“抛来”与“抛给”,从而提出“拿来主义”的观点。
第三部分:(6—7自然段)进一步阐明“送来”的本质,辨明“拿来”与“送来”的不同,从根本上揭示“拿来主义”的要义。
第四部分:(8—10自然段)在论述完“拿来”与“送去”之后,作者才将“拿来主义”的具体内涵娓娓道来,采用“破立结合”的方式,批判那些以错误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人,指出“拿来主义”就是要“占有”(拿来)、“挑选”和“创新”。
三.《拿来主义》的文本分析
人们常以《文化偏至论》中的一段话来阐释鲁迅先生的文化观:“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那么,鲁迅先生在这一时期所倡导的文化观到底是什么呢?文章中的要义又有哪些?
(一)第一部分文本分析
第一部分先交代了目前的一些背景,阐述“闭关主义”的鲜明特点就是“自己不去,别人以为不许来”,将“闭关主义”一览无余地呈现。第一段“一向”两个字,能够深刻领悟到这个“闭关主义”已经成为了固化的常态,存在已经很久了,必定会产生一些弊病:“给枪炮打破了大门;碰了一串钉子。”“什么”二字更是写出了国民反动政府卖国求荣的状态。
转而进一步论述当时有些国人在文化上的崇洋媚外,着急忙慌地想着送出去,想着能够让洋人加以认可。“大师们”着急去国外展出,想“发扬国光”,此句语言幽默,讽刺意味很强;数量词“几位、几张”则从侧面写出了大师不多,作品也不多,在学艺上的不足之处尤其之明显。一个“捧”字,将“大师们”的奴仆形象写得意味深长,一种毕恭毕敬、谄媚的形象跃然纸上。“挂”字则说明“大师们”徒有虚表,仅仅只是“挂”然后展出,没有实质性的创新突破,吸引不了别人。文中“催进、顺便、传道”,看似平平无奇的词语,却暗含讽刺意味,本身就是卖国求荣的姿态在进行展演,还有一种“天朝上国”的姿态在对待这件事。
“总之”,鲁迅先生进行总结,“进步”明显是反语,“活人替代了古董”,在传统观念上,“古董”本就是价值不菲,现在被“活人”替代了,这是一种怎样的文化堕落,在国外展出并非真实的文化交流,而是一种“送去”。“算得”一词也值得考究,一种对此行径的不屑一顾之感。
第二段开始,讨论的点就有些不一样,前面还是“送去”,现在要求“拿来”,我们一直倡导“礼尚往来”的这种传统礼节,现在面对如此情况,我们也应该按此提出“拿来”!这一部分,还是在破题。
(二)第二部分文本分析
文段一来便阐述“丰富”“大度”,这样的词语放在这里,反讽的意味着实强烈,“丰富”的更多是对自欺欺人的说法,“大度”也是“送去”的一贯表达。紧接着就是对“送去主义”与“尼采”进行类比,类比成狂妄自大的疯子,是一种盲目自大的表现。接着运用幽默的语言,描绘“磕头贺喜”的卖国贼形象,“残杯冷羹”的被迫害者们生活的情景。这就是“送去主义”最终的后果。这里的“奖赏”也并不是奖励之意,这是讽刺反动派政府的亡国灭种的无耻行径。
“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实际上就是暗指当时无能政府与美国签订的“棉麦借款”;这里“不想举出”是真的不想举出还是不让举出呢?显然为了维护反动统治,是不让举出的,进一步说明了反动政府在统治上的专制。鲁迅先生谈及此处,已不想多提,只是对于“送去主义”满满的讽刺。“鼓吹”一词与前文“丰富”“大度”相呼应,这里是贬词褒用的方法,“吝啬”一词的意味也并非本意,而是一种对于国家领土、文化遗产的一种珍惜。这一部分,选取“送去主义”进行批判以小入大。
(三)第三部分文本分析
上一部分主要描写的是什么是“送去主义”进行概念的辩驳和分析,这一部分就紧扣“送去主义”的典型例子进行阐述,以事实为依据,并无空话,讲大道理。“其实”这一句能够看出对待外来文化,不管是什么方面,都留有精华和糟粕,因此文章将“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提上新高度。
文章至此,已经对于“送去主义”“排外主义”“闭关主义”“送来主义”等进行批判,把所有的危害都罗列了一遍,随即阐述批判性的“拿来主义”观点,这种破立结合的方式,不仅条理清晰,而且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四)第四部分文本分析
根据创作背景,我们能够清晰了解到,所谓的“骗来的、抢来的”其实在含沙射影,描写的就是蒋介石这派骗取孙中山革命成果,从而进一步打压中国共产党。其后,又通过“孱头”“昏蛋”“废物”这三种错误对待文化的错误态度,指出拿来主义的第一要义就是先占有。
又通过“鱼翅”“土烟”“烟枪”“烟灯”“姨太太”等意象的描写,进一步阐述在文化遗产中,总会有精华和糟粕,所以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全盘否定,从而得出拿来主义的第二要义就是挑选。
最后一段也是全文的升华,看似脱节的写作逻辑,其实意在不管是外来文化,还是对待本民族文化,都应该有所批判,有所思考。不仅“占有”与创新的实质关系,也进一步说明了拿来主义的第三要义就是要赓续中创新。
四.《拿来主义》民族大义的文化观
通过对《拿来主义》文本的细节分析,能够清晰感知《拿来主义》的内涵,有对待外来文化的,有对待文化遗产的,最终还是在探究“为何拿”“拿什么”“怎么拿”这三个问题展开,从而感悟鲁迅先生民族大义的文化观。
(一)为何拿
1.外在因素
究其原因,正因为这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拿来”属于自我获取,是自我想要发展的一种境地;而“送来”的却是“抛给”,这是一种不适合自我发展,或者是一种强加给的东西。由此就需要我们发出主观能动性,来认清楚自己,要有“占有”意识,又要有自主“挑选”的能力,更要有“创新”的思路。
2.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是因为鲁迅先生自己的内在观察,他清晰认识到中国的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以及其中的内部发展规律。鲁迅说:“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了,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被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把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往来与世隔绝,在鲁迅先生自己看来,这是一种民族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也是一种文明的倒退。基于此,鲁迅先生才提出民族文化上不能“自我禁锢”,应该在批判之中继承。
(二)拿什么
鲁迅先生是身处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人,在接触到大量外文小说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世界文化的一种新曙光,那就是需要勇于与反封建文化的势力作斗争。鲁迅不顾反动政府的迫害和帮闲文人的诬蔑攻击,决然扛起文艺革命的大旗向前迈进,主动地“拿来”了我们革命迫切需要的东西,功绩是巨大的。鲁迅的外来文化观既表现出开放性的趋势,又表现出批判性的倾向,他在创作实践上所“拿来”的,不仅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而且中西合璧,创造性地完善了杂文形式,形成他独特的“战斗风格”。
(三)怎么拿
鲁迅先生认为,采取辩证的思维进行分析文化遗产以及外来文化是极为正确的处理方式和价值理念,也是一种对待传统和创新的正确态度。《拿来主义》这篇文章阐明在对待外来文化时,抓住的要点正是从“占有”、“挑选”、“创新”三方面来谈的。
首先,面对外来文化或文化遗产,应该要有大胆的“占有”精神。鲁迅先生对此很是清醒,他以冷静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待“鱼翅”,他说:“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不用它来宴大宾”这是一种慎重的态度,不是囫囵吞枣,不是毫不在意,只要是一种进步意义的内容,就可以大胆“拿来”,然后慢慢咀嚼、吸收,消化。
其次,对待外来文化或文化遗产,还需要具备“挑选”的能力。鲁迅先生对此是辩证的,需要有所思考是不是真的适合中国的发展,好似对待“鸦片”、“烟灯、烟枪”,他提到:“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这个“挑选”必定是有所尺度、有所标准,对待外来文化,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最后,对外外来文化或文化遗产,需要具备“创新”的精神。面对外来文化,不能仅仅是“占有”,“挑选”这不利于将世界民族文化转为己所用,转化成有利于民族发展的境地,所以鲁迅先生说:“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在前面的基础上,守正創新是一件难得的事情,是需要我们能够沉着冷静思考的问题。
鲁迅先生对于这三种不同的层面做了清晰的阐述,立场十分鲜明,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思考,也是对于文化交流的一种提倡。
五.《拿来主义》文本启示
习总书记谈到文化自信如是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通过重新阅读和分析《拿来主义》这一文本,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印象,也更为深刻认识到鲁迅先生的伟岸人格,其作品展现的民族大义的文化观,更是本文的闪光点。
(一)文化自信的内驱力
《拿来主义》开篇就提到了当时中国人的不自信,一直都是“送去”,对自己的文化也没有深刻的理解,连“礼尚往来”也不讲究了。
作为当代青年,读到这样的文本,还是需要内省自身,要努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指导专业学习,推动专业实践,增强文化自信,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做好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讲好中国故事,努力跻身世界民族之林。
(二)开放、包容的精神
1934年鲁迅在中国面临外国入侵的情形之下,对待外来文化是这样说的:“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而对于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他是既不赞同全盘否定,也不赞同全盘肯定,而是先占有,后挑选。自知民族积贫积弱,却不自卑,面对强敌,没有阿Q式的精神胜利、自诩自恋,更没有丧气消极,而是如此开放得拥抱世界。
当前,祖国已经繁荣昌盛,我们已经跻身在世界民族之林,更应该以开放、包容的精神,面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时,要平等交流,不歧视,也不鼓吹。
(三)要有批判的精神
这是鲁迅先生撰写《拿来主义》的精华所在,这是一种辩证思维,也是当今提倡的思辨意识。《拿来主义》里的批判性精神非常容易理解,具体体现在对待文化的态度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当今时代,这也是我们需要一直保持的思维精神,要有一种质疑的精神,才能面对随波逐流的大众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在这浮躁的现实世界找到一片内心安静之地。当然,批判不是事事都批判,事事都否定或者肯定,最重要的仍是那种辨别意识。
总之,《拿来主义》这一文本,在当今现实世界仍然有其教育价值和意义。这不仅仅是一篇具有对中国文化和对待世界文化中民族大义的文化观,更是一种在世做人的箴言:我们要有所思、有所想,将自己与时代相结合,将自己与国家命运相结合。不管是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在经典文本当中去认真思索经典当中的“经典”,要有自己思考的过程和汲取时的享受,这样才能在经典作品中读懂文本的价值,才能在经典中阅读出自己的强大内心力量。
参考文献
[1]鲁迅.《看镜有感》[M]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习近平.人民日报,2016.
[3]周扬.立足文化论战,解读文化观——以《拿来主义》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2(10):37-39.
[4]张慧玲.《拿来主义》中的邏辑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09):29-31.
[5]杨宏斌.《拿来主义》思辨性阅读[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31):79-80.
[6]赵瑞萍.走向理解的阅读教学——以《拿来主义》经典价值的挖掘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21(02):51-54.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