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分析钱梦龙、郭初阳、徐立峰三位名师的课例发现,《愚公移山》等文言文教学中广泛存在学生疑问难以解答,“愚公精神”难以清楚阐释,文言文教学意义不明晰等“棘手”问题。根据王荣生教授“定篇”理论,回归原始语境,探寻“安土重迁”等文化心理及列子哲学思想,便可极大程度上化解疑难;以“定篇”处理文言文,不仅有助于解决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显性问题,而且符合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深层逻辑。
关键词:《愚公移山》 文化 定篇
关于《愚公移山》的教学,以钱梦龙、郭初阳、徐立峰三位教师最负盛名,1981年钱梦龙老师在《语文战线》上发表课堂实录,采用巧妙设疑、不夸张不发挥、点到为止的“以文代言”的方式疏通字词,引发文言文教学“不串讲”浪潮;2005年郭初阳老师在《教师之友》上发表教学实录,对传统的愚公形象进行解构,引起语文教学“解构主义”的思考与辨析;此后,徐立峰老师在山东杜郎口中学进行《愚公移山》教学,展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杜郎口”模式。三位老师虽教学方法各有不同,但相似的是,在三位老师的课堂中,师生都进行了“愚公愚还是不愚”的讨论,学生也都提出了类似“愚公为何移山也不搬家”的疑问。本文聚焦于此,讨论文言文的文本解读与教学处理问题。
钱梦龙老师的处理是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愚公年且九十,并不能享受移山之利,是为子孙后代而谋之,大智若愚;侧重引导学生从“为子孙谋福”的角度看待愚公行为,得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结论[1]。
徐立峰老师的处理是“虽然有一定的盲目性,但是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不可否认的是愚公面对困难与挫折的那种毫不畏惧的勇气,那种迎难而上,有恒心、有毅力的精神”、“付出总有收获、努力总有回报”的引导,使学生倾向于肯定愚公的行为、学习愚公“不惧困难”的精神[3];两位老师都采用转折句式,对“愚公为何不搬家”的问题不作正面回答或给予保留式的回应。
郭初阳老师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在课堂上鼓励质疑,输入了“老人崇拜”、“阴谋论”等知识或观点,并引用英语外教对愚公“a crazy and foolish old man”的评价,对传统的愚公形象进行“解构”,重在培养学生的批判和怀疑精神。[4]在郭老师的课堂上,师生提出的质疑与观点大致有:“愚公为何移山也不搬家”、“移山的行为是破坏大自然”、“愚公剥夺了子孙的人生自由”、“地壳是运动的,山并非不加增”;这些质疑均未在课堂上获得解答。
可见,教师不管是引导学生接受愚公的积极意义,理解“愚公不愚,智者不智”,学习愚公“不畏困难”的精神;还是引导学生对愚公进行创新性批判,对愚公形象的判定,都存在诸多含糊之处,师生莫衷一是。
回归教材,2001年新课改后,为改变传统“一纲一本”的局面,鼓励各地各部自主编撰教材,《愚公移山》在此后编订的几版教材中均作为重要选文。具体地,被选入2009年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009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010 年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009 年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之中。最新地,2017年教育部编订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也纳入其中,放置于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并作为教读课文。
巧妙的是,《愚公移山》除从《列子》原文选进北师大版、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及部编本初中教材中外,还译为白话作为语文A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与讲述个子矮小的六个儿子靠勤劳与智慧“自己过日子”的《六个矮儿子》、一个叫“旺嘉”孩子克服困难找到“幸福鸟”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幸福鸟》以及译为浅易白话的《大禹治水》一同编订为一个单元。[5]
通过语文版A版二年级课本中的单元导读及其他选文可见,该单元篇章均是通过讲述故事以说明“努力、坚持与智慧获得成功”的寓言。去除文言体式的《愚公移山》可以说是完全作为寓言处理的,旨在使学生学习无畏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
从这一角度来看,二年级的学生已能从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内容本身学习愚公“有恒心、有毅力”的精神,若对初中学生的要求仅仅停留在“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继而在读懂故事内容后总结出愚公持之以恒的精神”,未免“小题大做、故意迂回而行”。
由此看来,若教学止于关注愚公移山的事件表层,学习“不畏困难”的“愚公精神”,在具体实施上,学生疑问未能得到充分解答;从教育教学系统上,违背了教育教学逻辑与原则。
一.“寻方问药”
王荣生教授将教材选文区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类型。“定篇”是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规定语文课程必学的篇目,文化之根、经典之作,学习和了解民族文化所绕不开的典籍。[6]
关于“定篇”功能的发挥,王荣生教授认为“定篇”的教学,应当是借助文化、文学等专门研究者对该作品的权威解说,使得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对于“定篇”解读“诗无定论”的情况,学界中所推重与认可的不同阐释,都应“一并编入教材”,所以“定篇”是倾向于“八面临风”的。[7]
初中语文课本所选文言文多为名家名篇,大多是适宜作为定篇处理的。
学习定篇即学习经典,进行“经典训练”。教材节选经典,有意于“一篇带多篇”“一篇引整本”,在学习经典节选时,适宜回到原始语境,对原典给予映射与关照。
文言文是“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一体四面的统一,“文言”是“文章”“文学”“文化”的基础,也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但不是文言文学习的终点。文言文教学不能缺失文化,正如程红兵老师所说,教育过程就是文化过程,是传承文化、创造文化的过程,教育如果失去文化,就只剩知识的位移、技能的训练和应试的准备。[8]所以,文言文教学中,不仅要学习语言形式,更要结合文本特点,开发内容方面价值。
在解读上,定篇是“八面临风”的,适宜提供学界对作品的合理阐释,使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判断。课堂应是客观的,客观提供信息、资料、各方观点;而非主观的,说服学生认可教师的主观偏向。由此,使学生获得对文本全面的、多维的理解,同时提升学生思维思辨能力。
二.“药到病除”
根据定篇理论,从社会文化心理、选文原典寻求解释,来解决文言文教学中出现的这些“棘手”问题。
相比西方,中国是内陆国家,以农耕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土地是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资源,离了土地就失了根基。中国人把土地视作安身立命之本,安土重迁观念早在西周时期便已形成,并在春秋战国时期定型。至西周时期,周人举族搬迁至周原地区,开始长期定居;悠久的农业耕作与发达的礼乐传统,使得安于故土,留恋家乡的文化心理得到充分发展;经周二百多年发展,至春秋战国时期,安土重迁意识已在社会各阶层中广泛存在。[9]
“土地之吐生物者也”,《说文解字》中收录了“塙”“墽”“壚、“垶”“垆”“垶”“埴”、“坺”“埩”“墇”等诸多描述土质、土地颜色与土地整治的文字;“城”“墉”“堞”、“堂”“垛”“基”“垣”“圪”“堵”等描述居住的外围城墙及内部屋室的文学;也可见先民对土地与家园的热爱与重视。[10]
另外,先民对土地神、社神的祭祀也可见对土地的敬爱。先秦时期的古代中国,小到家大到国,都有社,以祭土地。《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载:“诸侯祭土”;《孝经· 授神契》:“社者,五土之总神。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以及此后的土地庙、社庙、地坛,都体现了传统中国对土地的信仰。
另一方面,春秋以后,随着血缘关系被地缘关系所取代,宗法政治逐渐转化为郡县政治,“以户定籍”的户籍逐步确立,并在战国时期形成了在中国社会延续了两千余年的编户齐民制度。[11]户籍制度加深了民众与土地的粘性,举家搬迁违反政治管制。
《愚公移山》虽为寓言与神话,有“天帝”“操蛇之神”等超脱人力的神力出现,但作品所反映的文化心理、思想价值观念却是无法超脱作者所处时代,囿于作者生存状态的。在安土重迁的文化心理与户籍制度的约束下,愚公世世代代安居于此,生于斯、长于斯,这样就不难理解“愚公为何不搬家”,不难理解移走“山北之塞,出入之迂”的太行、王屋二山,实属“为子孙造福”的长远打算。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回到原始语境,殷汤向夏革询问“巨细”“修短”“同异”等哲学范畴的见解,夏革用一系列故事说明对立面之间可相互转化的观点,《愚公移山》便是其中一个故事,“愚”与“智”之对立,“子子孙孙无穷匮”与“山不加增”之对立,高山之“巨”“修”与人力之“细”“短”的对立,愚公移山的成功体现了对立面可相互转化的哲学思想。[12]
《愚公移山》与《夸父逐日》是夏革接连提出的,两个故事一前一后,一褒一贬,一成一败;原因在于愚公量力而行、顺道而为,而夸父不自量力、逆道而行。“杂然相许”、“跳往助之”,说明愚公的移山之志顺应民心,是人心所向;“帝感其诚”,说明愚公之行顺应天道。[13]“山不加增”而“子孙无穷匮”,移山虽难,却具可行性,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不急功近利,坚持不懈,必然获得成功;而夸父有勇无谋,追逐幻影,逆道而行,必然失败。[14]
《愚公移山》还蕴含着对时间的哲学思辨。“年且九十”,接近人类生命极限,是个体人生时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体现创造事业所需时间;而“子子孙孙无穷匮”体现的是无穷无尽的时间[15];个体生命有限,而人类生命无限;个体时间有度,而人类时间无穷;一代一代人共同铸造不朽事业,以大格局设计生命的存在,以超然的态度应对生存境况;这是只见个体“残年”,不见整体生命无穷的智叟所未悟道的。
有了哲学角度的参照,便知愚公移山的故事,不适宜用现实经验来阅读,“山”是具有象征意味的,“移山”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需从理论上进行思量;山高路远、人力薄微等对立面的设置,不仅是为了体现“愚公不畏困难”,更是哲学层面的思辨;“子孙无穷匮”绝非“剝夺子孙自由”,而恰恰体现了人类生命无穷的宏大时空视野。
文史哲不分,本为我国古代作品传统,对于具有哲学意味的典籍,回到原始语境,关注选文的哲学意味,不仅可突破庸俗化的泛道德化模式,而且有利于进行思维思辨训练,通过理解《愚公移山》初步理解列子哲学、道家思想,培植学生文化素养,契合新课标“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及人文精神”的课程要求。
三.反思与升华
将经典文言文处理为定篇,不仅可以解决课程及教学层面显性的“棘手”问题,而且从人的发展、教育发展、社会发展等宏观层面,也具有合理性。
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际;在后喻文化逐渐取代前喻文化、同喻文化之际,在科技高速发展乃至自发性发展之际;时代不仅召唤“人类自由”发展,还召唤着“可持续发展”;人文作为指导科学的力量,培养“未来的主人”树立起“以建立在科学性之上的人文性来规范科学、统领科学”的意识,是人文性学科的责任。落实在日常教育教学上,体现为探讨人类个体与群体心理,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加强学生对人的理解与关怀,提升人文素养。
探讨经典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思想、文化心理,观乎以往文化,知道我们的来处;分析与反思文化,规范我们的去处;观照人性、观照社会,这便是学习文言文、学习经典的内在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钱梦龙,《愚公移山》课堂实录[J],语文战线,1981年第8期
[2]名师课堂|徐立峰:《愚公移山》教学实录,https://mp.weixin.qq.com/s/-g77_
UeJ72hapgP2dRhk7Q
[3]郭初阳,《愚公移山》课堂实录[J],语文教师之友,2005年第3期
[4]史习江、李守业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M].语文出版社教材研制中心,2002年
[5]李秀亮.中国古代“安土重迁”观念的形成发展及其当代价值[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第31卷
[6]贺菊玲.从《说文解字》土部字看中国人的安土重迁思想[J].社会科学家.2008年3月第3期
[7]辛田.名籍、户籍、编户齐民 ———试论春秋战国时期户籍制度的起源[J].人口与经济,2007年第3期
[8]胡俊国.《愚公移山》:道德文本还是哲学文本?[J].语文建设.2008(09)
[9]邵国华.《愚公移山》列子笔法和战国文化解读[J].语文教学之友,2019年10期
[10]张所帅.《愚公移山》:是哲学文本,亦是道德文本[J].语文建设,2009(04)
[11]张存平.《愚公移山》的哲学化解读[J].中学语文教学,2007(02)
[1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年11月第8次印刷,第295页到346页
[13]王荣生 倪文锦.论语文教材中的“定篇”类型选文[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1期
[14]程红兵.直面教育现场——书生校长的教育反思[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
注 释
[1]钱梦龙,《愚公移山》课堂实录[J],语文战线,1981年第8期
[2]课堂实录中的徐立峰老师的处理为:“我个人认为愚公的举动固然有些盲目性,好像是有些不切合实际,但我们读文贵有收获。我想,不可否认的是愚公面对困难与挫折的那种毫不畏惧的勇气,那种迎难而上,有恒心、有毅力的精神,确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3]名师课堂|徐立峰:《愚公移山》教学实录,https://mp.weixin.qq.com/s/-g77_
UeJ72hapgP2dRhk7Q
[4]郭初阳,《愚公移山》课堂实录[J],语文教师之友,2005年第3期
[5]史习江、李守业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M].语文出版社教材研制中心,2002年
[6]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年11月第8次印刷,第295頁到346页
[7]王荣生 倪文锦.论语文教材中的“定篇”类型选文[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1期
[8]程红兵.直面教育现场——书生校长的教育反思[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
[9]李秀亮.中国古代“安土重迁”观念的形成发展及其当代价值[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第31卷
[10]贺菊玲.从《说文解字》土部字看中国人的安土重迁思想[J].社会科学家.2008年3月第3期
[11]辛田.名籍、户籍、编户齐民 ———试论春秋战国时期户籍制度的起源[J].人口与经济,2007年第3期
[12]胡俊国.《愚公移山》:道德文本还是哲学文本?[J].语文建设.2008(09)
[13]邵国华.《愚公移山》列子笔法和战国文化解读[J].语文教学之友,2019年10期
[14]张所帅.《愚公移山》:是哲学文本,亦是道德文本[J].语文建设,2009(04)
[15]张存平.《愚公移山》的哲学化解读[J].中学语文教学,2007(0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