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真善美”的教学,是语文教学一直遵循的方向,古诗词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增长。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提高了古代诗文的比例,更加重视对古诗文以及传统文化的学习,因此探寻古诗词教学中的“真善美”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显得尤为重要。借此以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为例从古诗词的“真”、“善”、“美”三个方面探寻古诗词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关键词:古诗词 美育 情感 意境 教材
“审美鉴赏与创造”[1]作为课程标准倡导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凸显出美育在当前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求真、向善、爱美是美育的具体过程表现,因此,在语文美育教学实践中应在真、善、美三个方面完成美育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鉴别能力。在必修教材众多体裁的选文中,古代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瑰宝,承载着历史的精神与情感,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文本,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不断探寻古诗词中的美感与美育因素,并结合古诗词自身特点进行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尤为重要。
一.探求诗词之“真”
所谓语文教育的真,即探索基础的知识理性,在诗词教学过程中指的则是:了解文本知识。这是诗词学习的基础,“缺乏对诗词基础知识的了解而直接对其进行审美鉴赏,是空泛而不现实的。”[2]
因此在学习诗词之前,应让学生对诗歌体裁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接下来的深入鉴赏诗词之美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第三单元收录的八首古代诗词中,分别有不受诗律限制的七言和句法严谨的律诗以及长篇乐府诗;词作的风格中同时包含了苏轼、辛弃疾词的豪放和李清照词的婉约。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古诗词时,应了结关于诗词文本的基本知识,教师根据不同的题材知识对学生进行点拨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进行整合学习,在两首词作的朗诵鉴赏中,让学生感知豪放派豪迈、雄浑的词风;在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可与豪放词进行对比阅读,在对比中感受两大词派风格的不同,并给学生普及婉约派的特点,同时向学生讲解“词”这一艺术形式的基本特点。
格律是诗歌独有的,格律知识的讲解对于学生的古诗词诵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杜甫的《登高》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如果教师能从格律的角度向学生讲解本诗,不但有助于学生诵读能力的提高,更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和作品形式的统一的理解与把握。
丰富学生对不同体式、不同风格的诗词作品基础知识的了解,更利于学生对诗词音韵的鉴赏,提高诗词审美能力。
二.追寻诗词之“善”
诗词之“善”就是:德行的修养,即追求信仰理性。作为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古诗词中寄寓着诗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阅读古诗词作品,可以跨越千古领略诗人丰富的人生,体味古人的真挚情感,获得人生的感悟与启迪,激发我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语文课上所进行的思想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意识”[3],教师在进行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要逐步对学生引导,帮助学生穿透字词句的框架,领略诗词情感的内核,让学生学习诗人在作品中传递的文化精神,让传统文化精神在新一代的生命中继续传递下去,在新时代新社会发挥作用。
部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生命的抉择”,选编的诗词作品无一不展示了古人的生命智慧与人生追求,教学时采用知人论世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诗人的基本信息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对作品精神内涵的把握,更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精神文化教育。例如,在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普及苏轼的人生经历,以及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创作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词作中蕴含的词人仕途波折的忧愤以及旷达洒脱的壮志豪情;还可以进一步给学生拓展苏轼的其他诗词,以及内心沉淀后制作东坡肉、东坡饼,与家人在东坡耕作,与朋友诗词往还的热爱生活的事实,让学生看到豁达、洒脱而又永远热血沸腾的苏轼,学习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洒脱境界,从作品中获得人生启示和哲学意义:不管失意还是得意都要向苏东坡一样,要乐观,要洒脱,要豁达,积极的学习和生活。这样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会使学生摒弃古诗词“无用论”的看法,并能逐渐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这也是学校教学进行德育的重要内容。
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德育,是对优秀传统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是对学生进行的精神的洗礼与思想升华,同时也是对他们进行三观的引导与启发,有利于学生德行的养成和发展。
三.崇尚诗词之“美”
爱美是对真和善的升华即感性中的价值理性,也就是审美情感的培养。“语文教育承担着塑造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人格”的“美”,即审美意识的增强、审美因素的领略和审美能力的提高等任务”[2]。古诗词作为教材所选文本中的佼佼者,具有多方面的审美因素,包含了语言、情感、音韵、意境等诸多方面,教师必须充分挖掘诗词中丰富的美学因素,從而不断提高受教者对美的认知感受力、鉴别欣赏力和表达创造力。
(一)语言美
一方面,在用词上,诗人往往将眼前所见之景和心中所想之人之事,用极为精炼的语言在诗词作品中表现出来,一句话、一组词甚至一个字所包含的意味常常超过文字表面的表达。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赏析字、词的精妙之处,来体味诗词语言文字的精致美感。例如在教学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可对开篇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词进行赏析,体会词人在国破家亡遭受劫难后的忧愁苦闷,在叠字中领会所包含的情感及其递进层次。再如,在杜甫《登高》的教学中可抓住首联关键的修饰词:急、高、哀、清、白、回、潇潇、滚滚,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境。让学生理解:“急风”一词不仅使身体寒冷,更让心灵凄凉,渲染出“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天高”是深秋的季节特征,此时又是重阳佳节,伸手不及的天,让诗人孤独渺小的感觉加剧;“飞鸟”,盘旋的飞鸟突出了漂泊与孤独感。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字词的辨析,例如作者此处为什么用“啸”而不用“啼”,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身临其境地感受分析诗人在景物之外所预留的空白,初步展现出一种“萧瑟悲凉”氛围,同时奠定“孤独”、“凄凉”的感情基调。
另一方面,在修辞和表现手法上,古诗词的语言具有艺术性,为了提高语言文字的感染力,诗人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修辞和表现手法上对诗词进行赏析,细致探究语言特色。例如曹操的《短歌行》,开篇多次运用比兴、中间数次引用《诗经》诗经中的诗句、结尾化用周公典故来表达对时光易逝和贤才难得的感慨,以及建功立业的宏愿;陶渊明的《短歌行》运用白描的手法,只用寥寥数笔就将内心向往的乡村日常生活的安宁、祥和的图景勾勒了出来;再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全篇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个迷离恍惚的梦境,清晰地展示了在梦中的心路历程;白居易的《琵琶行》运用比喻的修辞将琵琶声描写的淋漓尽致,看过之后其声如在耳边经久不散。
这种通过炼词炼句以及抓住修辞和表现手法的古诗词教学,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语言的文辞之美。
(二)情感美
蔡元培先生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4]这句话说明我们所进行的美育,究其根本是一种情感教育,所以教师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在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和情感熏陶,丰富情感体验。
所谓“诗言志”,古诗词作品作为古代诗人思想的精华,其中词句都是作者情感的凝结,在诗词的内部蕴藏着丰厚的情感元素。因此,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诗词的情感美,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交流共享活动来开展审美教育,给学生表达自我感受与理解的机会。通过师生间深入的交流与学习,学生会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在诗词作品中欣赏到多姿多彩的情感美,例如:曹操对人生苦短、贤才难得的忧愁和“天下归心”的豪情壮志;陶渊明对名利的淡泊、对官场的厌恶和“复得返自然”后对“故渊”的热爱,两首诗给学生展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再如,李白驰骋想象的豪迈洒脱;杜甫孤身登高望远的悲凉和“艰难”中心系国家的大悲与大爱;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世界。
另一方面,可在对比阅读中深入体会诗词作品的情感美,选取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或同一时期的作品进行联读,在系列作品的欣赏中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体会诗人的言为心声,例如在讲解杜甫的《登高》时可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进行对比阅读,在作品的描绘中体会作者生活的艰辛与潦倒,将这种境遇与作者内心的家国情怀情怀进行对比,体会诗人在人生低谷时仍心系祖国与人民的大悲与大爱的情怀。在进一步理解课文后,组织学生举办一场班级诗歌朗诵会,每个小组举荐一名代表参加,为了增强朗诵效果,可为诗词配上合适的音乐和图片,请学生上台有动作、音调起伏以及有表情变化的进行朗诵表演,强化个体感受,请其他同学从声音与情感、表情与动作、朗诵与背景音乐的配合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并请学生总结:如何朗诵本诗,才能读出味道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在进行多次的师生诵读和学生朗诵的情境中,学生会在自己的朗诵实践中形成对本诗的独特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美,提高审美能力。
(三)音韵美
古诗词在古代通常是入乐进行演唱的。尤其是乐府诗、绝句、律诗和词,如果教师能够在朗读和诵读之前对学生进行指导,那么会更利于学生体会过诗词的音韵美。所以,为了发掘诗词教学的审美功能,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的韵律和节奏美,教师可以通过个性化的诵读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在配乐朗读、诵读竞赛等环节和流程中收获美的感受,由此,古诗词教学的美育功能就能得到强化。
要想体会诗词的音韵美就要反复阅读,李吉林老师曾将语文阅读分为五部分,即:在初读时关注字词的读音与意义;在理解课文时注意音韵与节奏;反复阅读重点部分,深入理解关键字词句的意味;推敲词语时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作者意图;体会感情要有表情的读。例如,《登高》历来以音律严整,对仗工整著称,在教学时教师可从三个方面让学生感受诗作中的音韵美。一是对仗工整的诗句和富于气势的音调;二是划分方式灵活的意象群,如本诗首联中意象丰富,基本一字一顿,读来情感丰富有哽咽之感;三是诗中使用音节舒缓的双声词,“艰难”“潦倒”等双声词的使用,不仅显得声音响亮绵长而且富有力量。在进行过诗歌音韵美的分析后,教师可先进行示范诵读,再组织学生进行诵读竞赛活动,要求学生在演示中体味出诗作中的音韵美。再如曹操的《短歌行》属于乐府古题诗,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结合诗歌中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前半部分,情感基调是沉郁苍凉,可通过标注重音、停顿、语速、语调、语气节奏等,帮助学生进行朗读设计:第一遍,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己默读,扫清阅读障碍;第二遍,教师配乐示范朗读,读出情感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朗诵指导,讲解格律,指导学生注重轻重缓急的音节和张弛有度的节奏,感受近体诗的韵律美;第三遍,学生在音乐和多媒体展示的图片的配合中齐声朗读,想象诗人所处的意境,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感,体会作者情感与音乐的结合。
(四)意境美
正像王国维先生说的一样意境是诗人所处现实与理想的结合体。诗人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情感是充沛的,他们将自己所看到的一花一草一木都倾注进自己的情感,这一花一草一木就不单单是景物,而凝结成了意象,这些意象就构成了诗人所要表达情感的境界,也就是意境。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意象的分析来探究意境美,从具体的意象入手,让学生感受想象诗词的整体意境氛围。如在教学《声声慢》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找出在词作中出现的意象,然后提出问题:“词作中的意象如何表现出作者的愁情的?”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发表意见,教师进行总结如:“酒”自古以来就与“愁相伴”;“雁”有“怀念故国、怀恋亡夫”的寓意;“黄花”有“容颜憔悴”的寓意等,总之作者用深秋时节的种种意象为我们呈现了一派萧瑟凄凉的意境。又如《登高》颔联中用“萧萧落木”和“滚滚长江”两个意象,呈现出了宏阔意境,在这种意境中体会诗人面对时间流逝和历史长河时的渺小与孤独的感觉,以及诗人虽然知道人生轉瞬即逝但不祈求长生的豁达胸襟。
意境,是诗人情感外化所熔铸的氛围,它既包含了自然美又包含了情感美,是诗词独有的一种美。
总而言之,古诗词中充满了“真善美”的因素,古诗词教学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够培养他们发现美、分析美和欣赏美的能力,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诗词中蕴含的内涵。因此,为了发掘出古诗词教学的美育因素,提升古诗词教学的美育能力,教师可以从诗词教学的形式、内容、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出发,全面激发古诗词中蕴含的深厚美感,让学生在积累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收获丰富的审美感受,进而完成美育教育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杨道麟.语文教育美学研究[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2019.
[3]李吉林.情境教育:一个主旋律的三部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
[4]马雪.古诗词中的美感与美育[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
[5]夏玉庚.从知识到审美的突破--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向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2020(6).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19.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