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教学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3303
冯宜俊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道德讲堂、国学教育、读经班等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学习方式如雨后春笋般掀起一浪又一浪的高潮,各种“文化大师”异彩纷呈。大有重“文化”轻“语文”的味道。的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大,博大精深;“语文”很小,只是一门课程而已。那么,在这样的文化浪潮中,语文老师又该如何定位二者的关系呢?

  一.语文课本脱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吗

  不管目前的语文课本和语文教学是如何的诟病,但我们也必须承认,现行的语文课本,无论是哪个版本,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无一例外地都采用了选编的形式,选编的内容是什么,从《诗经》到唐诗到宋词元曲;从《曹刿论战》到《陈太丘与友期》;从《论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到《庄子》的“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从《李寄》到《窦娥冤》;从《范进中举》到《祝福》……从现代文到文言文,从改编的浅显易懂又意蕴深刻的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到原文,每一篇每一点都是编者们在近百年的课本编写经验的基础上守正与出新的心血结晶。可以说,语文课本除了个别国外作家的作品外,绝大部分都是中华5000年历史文化的精粹,是每部经典著作的精粹,甚至可以说,国外作品的译文,不也是中华文化的另一种体现吗?所以,语文课本根本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要学国学,就要先学好语文。当然,语文课堂不能涵盖所有的国学经典,因为语文课不能只读《诗经》,不能全部学完《史记》,不能囊括所有的唐诗宋词,不能专门研究《红楼梦》……但语文课堂绝对是国学经典最好的引子,因为语文课堂上有形式优美、感情热烈的《关雎》;有个性鲜明、惊险曲折的《鸿门宴》;有舒卷往复、浪漫豪迈的《将进酒》;有细腻婉转、复杂交错的《林黛玉进贾府》……

  或许也有人会认为,语文课堂不管是如何地如万花筒般繁华精彩,也逃不过高考指挥棒的魔咒。的确如此,但深究起来,语文课堂传统文化的传播与高考并不冲突,没有目的、没有压力、没有检测的学习不过是一盘散沙,很难说学生有怎样美好的享受和丰厚的收获。反过来说,哪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学生会看不懂一篇文章,会填不上几句唐诗宋词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指出:“祖国语文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1]如此,语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语文课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鲜活最有力的种子,语文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本是一家。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完美结合

  那么,怎样才能在这些良莠不齐的社会现象中去除痼疾、突破诟病,做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完美结合呢?

  1.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语文课堂的传承与创新

  其一、传承

  语文课堂永远都是主阵地。传道授业解惑只是语文老师的显性作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影响和浸润却是语文老师的隐性作用。一首《登高》,可以有很多个切入点,也可以有各种形式的教学设计,由不同的老师执教、面对不同的学生和班级还可以有无限种美好的生成,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一千个语文老师亦会生成一千种《将进酒》、一千个李白;走进《庖丁解牛》,从“所见无非牛者”到“未尝见全牛也”再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境界,学生看到的是庖丁游刃有余的翩翩风度、传承的是娴熟技艺背后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领悟的是庄子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窥一斑而知全豹,短短一篇文章,似一把金钥匙,就那么风轻云淡地牵起了学生和庄子之间永久的缘分。

  其二、创新

  《登高》之悲悲九重,在杜工部之悲的解读中,为它谱一首简单的曲子、画一幅意境悠远的画、制作几帧形象生动的动画,便是另一种体会和领悟;《将进酒》中的情感复杂而抽象,在酒精的亢奋中,在这些纠结缠绕的情感中,再写一首小诗或一篇散文,亦是一种创新;《庖丁解牛》中梁惠王得养生之道,作为一名学生又能获得什么呢?将它做成一个小短评,师生共赏,不也其乐融融!

  语文的魅力便在这里,教美文,传美德;升品味,炼气质。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语文课堂既要传承并坚守中华优秀文化,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有所开拓和创新。

  2.磨刀不误砍柴工——语文课外的拓展与研究

  既然语文课堂已经很漂亮地完成了很多名家名作的铺垫作用,语文老师只要再稍微用点巧劲,捅破那层窗户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殿堂,便豁然开朗在学生的面前。这点巧劲,就是语文课外的拓展与研究,《课标》中提出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等18个学习任务群,便是语文课外的拓展与研究的强大后盾。

  其一,走进原著,亲近文学

  在《課标》的指导下,以某个学习任务群为主题,或者由学校选定,或者由老师选定,或者由小组选定,或者由学生自己选定,《诗经》《论语》《庄子》也罢,《世说新语》《聊斋志异》《三国演义》亦行,或古或今、亦中亦外,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每个学生能在一年内完成一到两本原著的精读任务,并写出心得笔记,充分利用媒介平台,在师生、生生间进行有效地交流评选。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原著中撷取文学的浪花,在朵朵浪花的碰撞和飞溅中,传统文化的根须便会牢牢地扎根于班级间、学校里、心灵中。

  其二,亲近名师,启迪智慧

  名师并非遥不可及,在远近相宜的前提下,充分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将名师名家请进校园,请进课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名师开阔的视野、别样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往往能起到启发和引领的作用,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丰富的养料。

  其三,开展活动,放飞梦想

  《课标》指出:“建设各类语文学习共同体(如文学社团、新闻社、读书会等),在阅读、表达中探析有关文化现象,拓展视野,培养多方面语文能力;通过社会调查、观看演出、参与文化公益活动等,丰富语文学习的方式,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2]丰富多样的活动不仅是读书的另一种形式的体现,而且更为灵活、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和创造性。可诵读、可展览、可写作、可辩论、可测试……可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小型活动,也可以年级和学校为单位举办大活动,分层分类,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成长、成熟并成功。

  其四,信息助力,精彩纷呈

  在信息化手段快捷又方便的今天,我们的经典阅读也将打破曾经人手一本书的阅读模式,微课的翻转课堂,慕课的多元评价和交流,不仅可以很好地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优化学习效果。

  磨刀不误砍柴工,把握好语文课外的拓展与研究,便是萬紫千红总是春的美景。

  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语文课本应该补上的一课

  除了美文美德,古汉语知识和现代汉语知识亦是中华传统文化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课标》的第四个学习任务群便是“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并提出要积累语言知识,梳理语言现象,探究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然而,但见学生书桌上常备有各类英语词典和英语语法宝典,可是,谁又见到有学生拿着汉语语法相关的书籍去查阅呢?甚至会有学生一脸无辜,汉语还有语法?汉语还要学语法?那么,汉语为什么没有语法?汉语又为什么不能学习语法知识?这无疑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怪现象,也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当然,很多的汉语语法知识是老师穿插在课堂上讲的,因为一些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只是出现在小知识栏目或者附录里。所以,老师们只能是碰到了再讲,考试了才讲,而讲多讲少也只能是因老师而异了。学生对汉语语法知识的掌握也是零碎而散乱的,甚至可以说是支离破碎的。比如修改病句既是学生写作的一项基本功,也是从小考到中考高考的一道必考题,可是修改病句的真正依据是什么,这也许要等到高考之前才会有老师系统地进行讲解。但已经晚了,学生的痼疾已形成,很难去除,或者学生从心理上就不愿意去除。再比如这些语文课堂上常会出现的对话:“‘政治的词性是什么呢?”“词性又是什么呢?”“就是词语的性质,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哦!大概是名词——或者形容词——”;“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比喻吗?打比方——”“哦!记叙——或者说明吗——”;“‘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哦——知道了,记下了——”可是在文言文阅读时依旧不识庐山真面目。

  词语天天写,课文时时读,没有了汉语知识架构的语文学习就只能是跟着感觉走,硬生生凭着优越的语言环境和自己的语言天赋去对付语文考试。如果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大楼,语法便是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美文则是夯实基础的砖石,美德却是体现气质的精美装修。因此,汉语语法知识的掌握会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华文化里的古汉语知识和现代汉语知识实在不应该被轻视和弱化。

  对语文老师来说,做一名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播者,需要多面而深层的解读精神、需要勇敢的创新精神和不倦不怠的实践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二中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