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流浪地球》英文字幕国内版与Netflix版的异同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3095
王慧雯

  内容摘要: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媒介,其字幕翻译也是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的重点研究领域。《流浪地球》作为中国科幻电影冲击国际市场,是传播中国文化和理念的重要一步,其英文字幕引发了多方的热议。其国内官方版本的英文字幕受到了诸多诟病,主要从其语法、词语使用、意译直译等方面进行批评。但结合国内官方与Netflix(网飞)两种版本的英文字幕,從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本文发现国内官方版中某些受到批评的部分也有其可取之处,对于争取中国的话语权、传播中华文化有一定推动作用。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流浪地球》 英文字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如何才能在不被西方文化所吞噬的情况下恢复文化遗产,是一个很难回避的问题。东方译者容易受到西方文化优越的地位以及他们对东方的偏见的影响,在翻译弱势文化的文本时以归化为主,去迎合西方的审美趣味,不能够全面再现东方文本的差异性(龚雪竹2008:55)。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为在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所重建的权力话语中的不平等文化对话中的中国学者提供了借鉴(金敬红2004:1

  35-137)。后殖民理论背景下的翻译研究主要讨论一般文学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问题。它有总体指导意义,但很少涉及翻译实践。电影作为文化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其字幕翻译非常值得从后殖民翻译理论的视角进行研究。然而,目前关于电影字幕翻译的策略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于国际影响力较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其外译字幕需要更多的研究。

  一.后殖民主义及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一)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后期趋于成熟,影响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后殖民主义理论成熟的标志是1987年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的出版(陈志杰&潘华凌 2006:30-33)。“后殖民主义”是指有过殖民主义经历的相关国家中存留的一些文化现象及针对这些现象的研究。罗宾逊给后殖民主义研究下的定义是:“研究不同文化、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权力关系:征服者文化如何使被征服文化屈从其意志;被征服文化如何应对、适应、抵抗或克服这种政治高压(Robinson1997)。”

  作为一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后殖民主义研究主要从殖民时代结束后的阶级、性别和种族的角度着眼于主权国家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以便在强弱文化背景下获得平等的文化交流权利。

  (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自后殖民主义兴起以来,它与各种人文学科形成了各种交集,翻译研究也不例外。尽管从后殖民角度出发的翻译研究起步较晚,但它们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个客观的过程,不应参杂译者的主观因素及价值判断,是技术性的(龚雪竹2008:54)。在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中,后殖民主义学者认为,翻译是西方列强对殖民地进行精神统治的工具。为了达到精神上统治殖民地的目的,西方列强通过进行大量的作品外译来进行文化输出,而对于殖民地的文化作品只选译极少部分的并选择同化的翻译策略(程蒙蒙? 2019:89-93)。在西方世界向第三世界国家推行文化霸权的历史语境下,第三世界的学者为了把文化强势降低到最低程度,他们在理论研究上致力于建立新的话语体系及厘定新的翻译标准及策略,在具体的翻译策略上探讨出了三种主要策略,即杂合式翻译、食人主义式翻译及抵抗式翻译。此次研究从杂合式与抵抗式翻译策略两个方面,对案例《流浪地球》的英文字幕进行分析。

  1.杂合式翻译策略

  杂合的基础含义即混合。“杂合化”指不同种族、种群、意识形态、文化和语言互相混合的过程(金敬红2004:135-137)。在后殖民语境中,关于杂合的研究集中于这种混合对身份和文化的影响。后殖民研究中的杂合通常是指“在由殖民化产生的接触区内创造新的跨文化形式”(Ashcroft,Griffiths&Tiffin2000)。

  霍米·巴巴对边缘化的文化差异给予了应有的关注(Simon &St-Pierre2000),他认为,两个极点之间有一个所谓的“第三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翻译可以导致相互理解。该空间中的语言和文化产品是杂交的结果。

  后殖民翻译理论的“杂合”论,认为译本的杂合特性,是翻译中两种语言文化相遇的必然结果,杂合是翻译的普遍特征并于文化间的平等交流具有积极意义(张志强 2010:44-48)。但是从哪些方面,可以确定翻译作品的杂合性?《后殖民理论中的"杂合"在文学翻译中的表征》总结为,翻译的“杂合”通过词素、语法和文化三个方面表现出来(赵屹芳&范祥涛 2010:60-64)。

  2.抵抗式翻译策略

  以劳伦斯·韦努蒂为代表的异化论学者倡导“抗拒式”翻译策略(靳哲2009:204),展示外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抵抗”是指翻译实践中对民族中心主义的抵抗。韦努蒂采取后殖民的视角回顾了在各种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翻译活动,并研究了翻译活动背后两种文化之间的权力斗争(刘彦仕 2011:172-175)。他从中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权力差异所以无法实现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他认为,如果在将弱势文化的语言文本转化为强势文化语言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了驯化,则弱势文化原始文本中的异类元素将被消除(Venuti 2004)。在翻译实践中,翻译人员可以通过采用抵制策略来忠实地传达源文化的价值,从而抵制第一世界主要翻译人员用来处理第三世界文本的归化效果。一旦异质价值观进入了强大的文化领域,它将重塑两种文化的原型。安托瓦纳·贝尔曼也认为,译文只有经受了“异域的考验”,努力保持了异国情调,才能使译者“显形”(俞佳乐&许钧2004:41-45)。

  二.《流浪地球》英文字幕案例分析

  在2019年春节横空出世的电影《流浪地球》,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了中国科幻电影类型“全村的希望”,其震撼逼真的影片特效俘获了无数中国观众的心。《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故事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黄丽丽2019:12-16)。同时《流浪地球》登陆北美,总票房登顶近5年中国电影北美票房冠军。《纽约时报》称,“中国电影终于加入太空竞赛”。

  虽然《流浪地球》国内外好评如潮,然而作为国际关注度较高的一部中国电影,其国内官方版本的英文字幕受到了较多的批评。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重要作品,《流浪地球》肩负了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重要责任,如何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中国理念,需要在字幕翻译时采用细致恰当的翻译策略。

  (一)抵抗式策略

  例1(原文):再见了,太阳系。

  国内:Farewell,solar system。

  网飞: Goodbye, solar system!

  “goodbye”、“see you”与 “farewell”都可以表示再见,但是“farewell”带有永别的含义,常常在葬礼中出现,有对逝去者的告别,也有对生命的敬畏。《流浪地球》中,太阳威胁到了人类的命运,人类只能带着地球流浪。因此这句告别应该蕴含着不舍与留恋,同时整个电影也传达出一种对人类未来仍抱有希望的憧憬。太阳虽死,人类仍在,希冀仍存。因此,“farewell”更能体现电影人物的心理以及整个电影传达的情感与主题,更能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是中国近年来一直想要传达的理念。《中国和平发展》白皮书(2011)中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如何、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之中”。因此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这一理念显然也是《流浪地球》想要表达的主题之一,在未来的地球,人类的命运被绑在了一起,只有共同的努力才能拯救地球。

  例2(原文):十三幺,和了!

  国内:Shi San Yao! I won!

  网飞: Thirteen Orphans! I won!

  麻将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产物。“十三幺”是麻将获胜的一种牌型方式,如果直接将“十三幺”进行音译,对于不了解麻将规则的观众来说,将会产生困惑。但是网飞版本的“Thirteen Orphans”对“十三幺”进行了意译之后,似乎更容易造成观众的误解,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来联系上下语境。此时的电影场景是四人围坐在桌子周围打麻将的场景,大部分观众可以直观感受到这是一种游戏,并且下一句台词为“I won”,所以可以推断出“十三幺”是一种获胜方式。因此,最好的方式应该是直译并加注,让观众在短时间内接收信息快速理解。同时,直译可以更直接地展现麻将这一中国特色文化产物的魅力。

  例3(原文):吃个屁。

  国内:Shut up.

  网飞: Come. All you think is food!

  虽然网飞版的翻译更贴近原文的字面意义,但失去了原文中转着弯调侃并带有嘲讽和溺爱的意味。其实关于这句话的翻译,最初的版本使用的是“eat dirt”。国内部分观点(杜宇萌2019:103-104)认为“eat dirt”的真正含义为忍辱负重,所以这里属于误用短语。然而对于专业的翻译人员来说,“eat dirt”的真正含义应该并不陌生,应该不属于误用,并且如果单纯按字面翻译也不会使用“dirt”,因此笔者认为国内的翻译似乎采用了抵抗式翻译,因为配合上下文,观众其实很容易明白“eat dirt”在这里是对韩朵朵想要嚼口香糖的想法的调侃。

  (二)杂合式策略

  例4(原文):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国内:Roads are countless. Safety is forest. Unregulated driving. Loved ones end up in tears.

  网飞: Routers are countless. Safety is foremost. With unregulated driving, your loved ones might end up in tears.

  对于这一段的英译,国内有很多批评的声音,大部分观点认为此处应该意译。例如有的观点认为可译为“There are many ways to get where youre going, so put safety first. Unsafe driving destroys families.”這一翻译相对于国内版本的确逻辑更为清晰,然而联系语境以及电影想要传达的语言效果,这里可以看出原版标语式的短句更为符合。并且在西方国家,交通标语也是多采用短句的形式,因此从杂合式策略的角度出发,网飞版本的翻译更为恰当,并且也能体现其逻辑关系。

  例5(原文):你行不行阿!户口。

  国内:Can you drive? Hu Kou.

  网飞: Can you even drive, Hu Kou?

  《流浪地球》中韩朵朵常叫男主刘启“户口”,这对中国观众来说非常容理解,因为“户口”就是将汉字“启”拆分开来。两版英文字幕都直接将“户口”音译为“Hu Kou”,但对于异语文化者来说,并不一定能明白为什么“刘启”变成了“户口”。因此,音译加上注释的方式更容易让异语观众理解,同时,也体现了本国的主动权,也增添了让异语观众更了解汉语文化魅力的机会。

  通过对比《流浪地球》国内官方版与网飞版的英文字幕,可以看出从文化平等交流的角度出发,国内官方版是采取了杂合式与抵抗式的翻译策略的。虽然部分翻译从传统的翻译理论视角来看,对于国外受众来说可能需要更详细的语境提示,但可以通过添加注释及增强语境提示的策略来达到。如果一味地采用归化的策略进行电影字幕翻译,则会使电影人物性格的表现力、电影主题传达的效果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播效果都大打折扣。

  从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出发,采取更恰当的翻译策略,可以抵抗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争取弱势文化的话语权力,促进多元文化的健康发展。但是,译者也必须尊重文化交流和电影字幕翻译的一般规律,注意把握杂合与抵抗的度,防止出现过分异化的台词。

  参考文献

  [1]Bill Ashcroft,Gareth Griffiths &Helen Tiffin (2013).Post-Colonial Studies: The Key Concepts. Taylor and Francis

  [2]Douglas Robinson. (1997). Translation and Empire. St Jerome Publishing.

  [3]Lawrence Venuti. (2004).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4]Sherry Simon, & Paul St-Pierre. (2000). Changing the Terms: Translating in the Postcolonial Era. Ottawa: 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

  [5]程蒙蒙.由《詩经·硕人》英译看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的影响[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3(04):89-93.

  [6]杜宇萌.华语电影对外传播中的译语话语权——以《流浪地球》字幕翻译为例[J].汉字文化,2019(15):103-104.

  [7]龚雪竹.后殖民文化语境下的翻译策略[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03):53-56.

  [8]黄丽丽.新主流大片之中国国家形象聚焦[J].电影评介,2019(18):12-16.

  [9]金敬红.后殖民主义翻译策略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135-137.

  [10]靳哲.略论译论家韦努蒂的抵抗式翻译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2):204.

  [11]刘彦仕.后殖民语境下辜鸿铭的译者文化身份及其翻译行为[J].社科纵横,2011,26(10):172-175.

  [12]陈志杰,潘华凌.凸显差异,诉求普遍——评孙会军博士的译论专著《普遍与差异——后殖民批评视阈下的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6,27(6):30-33.

  [13]俞佳乐,许钧.翻译的文化社会学观——兼评《翻译文化史论》[J].中国翻译,2004(01):41-45.

  [15]张志强.后殖民翻译理论观照下的赛珍珠《水浒传》译本[J].中国翻译,2010,31(2):44-48.

  [16]赵屹芳,范祥涛.后殖民理论中的"杂合"在文学翻译中的表征[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60-64.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R].2011-09-06.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