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的叙事特征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2985
杨霞 季成

  内容摘要:022北京冬奥会掀起了全民参与冬季运动热潮,冰雪运动项目进一步走进大众视野。北京冬奥周期,以“冬奥”为背景的文学创作和图书出版活动应运而生,其中以青少年为主要阅读对象的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是其中的分类之一,因其具有明显的创作意识且有一定的文学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关注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这一题材,对其叙事特征展开研究探讨,并结合具体文本,尤其是冰球主题类小说进行阐释,以期厘定对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的认识,凸显这一类创作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冰雪运动 成长小说 叙事特征 冬奥主题

  北京冬奥会引起了大众对冰雪运动的广泛关注,社会层面不仅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也掀起了文化领域的冰雪热潮。大量以冬奥会为背景、冰雪运动为题材的成长小说爆发式涌现,这既是一种市场行为,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来看,文学又是一种艺术的生产方式。文学创造实质上就是文学生产”[1]。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创作不是作者一个人的活动,而是作者和读者合作的产物,它被读者的需求所影响。家长和青少年读者的需求决定了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面世,走向市场并接受读者的检验。同时借北京冬奥这一新契机,为讲好冬奥故事,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的创作、出版、宣传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政策支持,鼓励了此类小说的创作。除此之外,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满足社会文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求,因而出现了创作、出版热潮。

  根据中央宣传部出版物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至2022年间,全国共出版冬奥相关的图书413种,按照中图分类,文学类图书有62种。[2]其中涉及青少年成长的代表性作品众多,如《冰上飞驰》、《南国之冰》、《冰球少年》、《教练!我想打冰球》等等。对比这些小说,我们可以发现,小说题材的选择上作者更倾向于冰上项目,以雪上运动为题材的作品少之又少。相较于现代滑雪,现代滑冰运动自20世纪初传入我国,在滑冰竞技运动上成绩不断提升,形成了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冬奥会优势项目,同时滑冰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国内培训市场发展稳健,青少年培养也颇具规模,因此作者在创作以青少年为受众的小说时大多会选择冰上运动以达到更好的激励作用。其中冰球运动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和观赏性,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中有相当一部分创作是以冰球运动为主题,因此我们可以冰球主题成长小说为代表横向对比研究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的叙事特征。

  一.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的叙事特征

  1.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通过对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的阅读,可以发现书中描写的人物较多,但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仍有所侧重,成长主人公和引路人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学形象。

  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大多以当下冰雪运动发展状况为故事背景,为了折射社会文化环境,作者将主人公设定为热爱冰雪运动的青少年,因而主人公具有时代性特征。比如《冰上飞驰》的叙述背景設定为北京冬奥会举办前一年,主人公唐一冰所在的建国中学选拔了十八名同学组成冬奥宣讲团,向全校师生普及冬季运动,唐一冰和其他两位同学组成了“建国冬奥组”,搜集学校的冬奥故事,他们认为能够参与其中是令人骄傲的事情。小说借主人公形象塑造无形之中反映了时代特征,响应“三亿人上冰雪”的政策,达到冰雪文化宣传作用。

  这类小说的主人公还具有一些形象共性,如对冰雪运动有天赋潜力、性格敏感多思、坚强善良等等。除此之外,为了增强文学感染力,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主人公的设定多为生理或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问题的青少年,他们在成长路上与冰雪结缘,追求冰雪梦过程中克服了身心上的困难,完成个人的成长蜕变。《教练!我想打冰球》一书中的主人公费林有先天的右腿残疾,家里无力治疗。因为这条走起路有些跛的右腿,费林受尽嘲笑,在学校总跟别人打架,性格也因此变得敏感易怒。但一次放学回家的晚上,费林凑热闹去家附近的一个公园湖面冰场。冰场里有一块区域用来做冰球项目推广,未成年人可以免费体验十分钟。他发现自己穿上冰鞋加上球杆的支撑,右腿短一截的毛病完全看不出来。这让主人公欣喜若狂“爱上了这个能让他获得平等的运动”[3]。在后续训练中,他右腿的小缺陷甚至成为了赛场上的优势,“那条略短的右腿会让他的身体重心略微偏移,从而在行进中滑出一个很诡异的弧线”[3],经常让人防不胜防。作者让主人公的缺陷在冰雪运动中变成优势,意在强调冰雪运动在青少年成长路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塑造了典型形象。

  在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中,作者以第三视角,描写主人公的所见所闻所感,又使不同的引路人交叉上场,提供多种人物叙事,丰富主人公人物形象和生活经历。这类小说的引路人形象由两组人群构成,一组是比主人公年龄大的年长者,另一组则是和主人公年龄相仿的同学或朋友。年长者大多有经验有阅历,能够在主人公迷惘时以各种方式帮助主人公走上正轨。他们的身份和性格往往比较特殊,与主流社会有一定的距离感,没有被其所同化,大多也属于社会边缘性人物。[4]如《冰上飞驰》里的赵孟教练是“冰球大神”,又和主人公唐一冰的父亲是旧相识。以及《教练!我想打冰球》中的教练刘登云和李恩泽,二人就算不被主流所理解支持,也始终保持着对冰球事业的热切追求和克服万难的勇气。引路人中的同龄人虽然不能指导主人公的前进方向,但始终陪伴主人公成长,并进行思想碰撞,从而引发主人公新的思考和认识。比如《冰球少年》中的主人公安驭飞和同桌徐霆巍两人一起学习一起打球,互相给予陪伴和帮助。无论是年长者还是同龄人,都从正面引导或帮助主人公明确自我定位,找寻个人价值。作为成长小说重要建构要素之一的引路人形象,在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中具有典型同质的特征。

  2.特定成长困境

  成长困境意为青少年在青春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来自外界的压力和阻碍。在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中,主人公的特定成长困境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家庭困境、校园困境以及社会困境。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个外部环境,满足其物理和心理两方面需求。家庭环境能够极大地影响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和性格变化。在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中,家庭困境体现在作者会给主人公设置父母 “死亡”或“缺失”的家庭。[5]“死亡”指的是成长主人公的父亲或母亲因死亡而离去,呈现为物理和心理同时缺失的家庭困境。在这样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会有更沉重的心理负担,在成长过程中也更容易陷入迷惘的心理困境,用冷漠坚强的假面隐藏自己敏感孤独的内心,易被触发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冰上飞驰》的唐一冰缺失父亲的爱,父亲因救他而去世这件事像一块沉重无比的石头压在唐一冰的心上,《教练!我想打冰球》的费林六岁时就失去了母亲,他母亲心脏病去世使家里的经济状况更加拮据,从而影响到主人公的成长路径。“缺失”指的是物理存在但心理缺失,如《冰球少年》中的安驭飞因为爸爸的工作原因无法到场观看决赛,主人公缺乏关心,从而情绪失控没有安全感。父母“死亡”和“缺失”的家庭困境给主人公带来了实际的物质或精神影响。

  学校环境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伴随着青少年成长同时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园童年书写中,成人作家以对当下校园儿童的生活日常、人际关系和价值碰撞为表现对象,寻找具有时代感的儿童生活物象,营造校园空间的符号”[6],同样的在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中,作者在描写校园生活时,也着重表现了青少年的校园日常以及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展现了主人公在校园中的成长困境。一方面,尽管我国已经提出给学生减负,要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但分数仍然是很多家长和学生不懈追求的对象。教育的极大压力使青少年在追求个性时背负着沉重的枷锁。《冰上飞驰》中就写到在建国队输给对手后,守门员十分愧疚,他爸爸认为每周花很长时间训练又看不到效果还不如拿来学习,恰好碰上输球,他就放弃了这项运动。主人公唐一冰也因为冰球训练成绩下滑而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处于校园环境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人际交往,而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找寻他人认同,从而会带来心理焦虑或自卑等问题。《教练!我想打冰球》中的费林在学校因右腿残疾而备受嘲笑,从此他变得“敏感而易怒,稍微受到一点儿刺激就会疯狂爆发。越是这样,他就越不受人待见,性格也是越来越内向,越来越极端”[3]。如果冰球没有走进他的生活中,他的性格可能会一直朝不好的趋势发展。

  社会大环境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选择。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中的社会背景设置多为北京冬奥会前后,这期间,青少年的冰雪运动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比赛少、奖金少、费用高,区域间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以上在书中均有提及。这些限制条件阻碍了主人公的个人发展。如《教练!我想打冰球》中的主人公费林本想进少儿冰球培训班,但一套冰球装备就要六七千块钱,更不用提学费,家里的经济状况无力支持他追求冰球梦想。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主人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经历更多的磨练才可能化茧成蝶。

  家庭、校园、社会三种困境,形成了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主人公特有的三重压迫,使主人公在成长道路上陷入自我怀疑和迷茫的境地。

  3.“迷失—觉醒—成长”的叙事模式

  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中,主人公成长过程叙事大致按照“迷失—觉醒—成长”展开。在个人意识觉醒的成长初期阶段,主人公往往会经历情感迷失。《冰上飞驰》主人公唐一冰因为比赛在即,急于练习冰球,偷偷进入因结冰厚度不够而未开放的冰场,又不慎掉入钓鱼者偷凿的冰洞。他的父亲恰巧在附近冰上巡逻,为了救他而意外去世。自此唐一冰妈妈也不再支持他打冰球。可是他那样爱冰球,“试图用才华、骄傲和锋芒,掩饰着无力改变的苦楚”[7],但都无济于事。他所热爱的是害死爸爸的凶手,并且在热爱的领域他无法获得冠军,这些让唐一冰陷入了迷惘的境地。在《教练!我想打冰球》中费林也经历了同样的迷茫阶段。他在学校上课时接到消息说他父亲因为劳累过度晕倒了,他见到病床上脸色惨白的父亲心中十分自责,认为自己每天放学之后去打冰球如同一种“罪恶”,应该去赚钱贴补家用让爸爸轻松一些,于是连着很多天没参加冰球训练,不得已放弃自己的热爱。处于迷失阶段的主人公,痛苦掙扎而又无可奈何。

  然而,作者并没有让主人公就此沉沦下去,而是安排了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其中的年长者引路人带领他们改变自我。这类引路人的作用分为两种,一种是理性的精神指引作用,另一种则是感性的情感支持作用。《冰上飞驰》中,赵教练就是唐一冰的精神指南,让唐一冰慢慢理解更深层次的东西,他所追求的金牌固然重要,但初心、友情以及过程中收获到的更好的自己更为重要,赵教练也解开了唐一冰关于爸爸的心结,带领他走出困境改变自我。而唐一冰的妈妈则在二人关系缓和后提供了情感支持,这让唐一冰觉得“内心充满力量,无论前方是荆棘险滩还是悬崖峭壁,在家的方向,都有一盏橙黄的灯为他而亮”[7]。《教练!我想打冰球》中刘登云教练在得知费林想要放弃后主动找到他并尽心尽力地劝导,终于让费林有勇气重拾冰球梦走上正轨。另一位教练李恩泽是球队最开始的领头人,一次他为球队的孩子们争取场地时晕倒被送去医院,偶然检查出已是肝癌晚期,李教练对队员们的好唤醒了费林心中柔软的部分,在比赛时“为李教练而战”是整支球队的信念支撑,他充当了主人公成长路上发挥感性作用的引路人。

  “成长小说中那些表现人物瞬间的‘顿悟、‘觉醒、‘顶峰经验的时刻,通常反映了情感认知、智慧认知、道德认知、社会认知、自我认知和环境认知中的某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次实现”[8],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主人公的成长往往体现在情感认知和自我认知两个方面,以主人公收获友情和自我价值认同为成长标志。在小说的最后,主人公都会完成自我蜕变,走向成熟。《冰上飞驰》的唐一冰最后对自我和他人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从个人英雄主义走向融入集体,成为了国家青少年冰球队的一员,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翻开了人生新篇章。《教练!我想打冰球》的费林在成长过程中收获了队友的信任,自信地向更高的巅峰迈进,完成了个人的成长仪式。

  二.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的叙事价值

  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的创作富有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从其叙事特征中我们可窥得一二。小说与特殊的冰雪题材相结合,塑造出一批新时代冰雪运动热潮下的青少年形象,形成了特征鲜明的成长困境和成长路径,引起读者大众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关怀,其叙事创作实现了文学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这类作品又迎合了冬奥周期社会对于冰雪运动相关文化作品的社会需求,创作融入大量冰雪知识,平衡了文学性和科普性,其叙事内容凸显出冰雪题材的背景与细节。同时小说的叙事模式为青少年读者、家长及教育工作者带来思考与启发,呈现出成长小说的教育价值。综上所述,本文置于叙事特征的分析视野中对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进行了初探,未来将进一步加深研究,在体育成长小说的场域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认识。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97.

  [2]刘嘉淇.出版行业大数据 带你围观纸上冬奥——冬奥图书出版物盘点[J].全国新书目,2022,(02):94-104.

  [3]刘新剑.教练,我想打冰球[M].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21:215,205,214.

  [4]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6.

  [5]季成.中韩当代成长小说中“父亲缺失”母题的文本表现与内在涵义[J].当代韩国,2017(03):107-116.

  [6]山丹.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21:45.

  [7]顾一灯.冰上飞驰[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22:115,164,43.

  [8]芮渝萍,范谊.认知发展:成长小说的叙事动力[J].外国文学研究,2007,(06):29-35.

  基金项目:北京体育大学青年创新项目“比较视域下的冬季奥林匹克文献学研究”(项目编号:2018QD1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