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关于20世纪的记忆当中,南京大屠杀是最难以忘却的人道灾难之一,有三十万无辜的中国人民在南京大屠杀中遇害。这次惨绝人寰的屠杀以伤痛的姿态永久留存于中国的公共话语空间和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永不能磨灭的国殇。《拉贝日记》是一个纳粹党人对日军暴行所作的原始记录,通过对历史的还原让世人见证了南京历史上的一次巨大创伤。在日记中,拉贝“他者”视角的叙述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主观感情色彩,增加了所述事实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丰润了历史真实感和悲剧震撼力。《拉贝日记》让我们得以在文本呈现中进一步触摸和感受人类历史上的巨大伤痛,从而珍惜和维护世界和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拉贝日记》 拉贝 创伤 他者
本雅明认为,历史不是现在的过去,而是置身于现在之中。在关于20世纪的记忆当中,让人最不能忘却的人道灾难,就是南京大屠杀和犹太人大屠杀,有三十万无辜的中国人民在其中遇害。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最终以伤痛的姿态永久留存于中国的公共话语空间和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永不能磨灭的国殇。安妮·怀特海德在《创伤小说》中指出:“类似于二战、大屠杀这样的创伤经验,包含一种令人不知所措并抗拒语言或表达的力量。”①对于中国人来说,南京大屠杀事件已经成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创伤性集体记忆,这记忆中包含着对遇难同胞的沉痛哀悼,也包含着对人性之恶,以及如何避免类似惨剧再次发生的思考。《拉贝日记》真实记录与再现了南京大屠杀事件,作者拉贝以一个德国人的独特视角,将自己当时在南京的亲历亲见亲闻详细地记述在日记里面,对日军侵华战争中南京老百姓被凌辱、侵害和虐杀的现实进行了细致地刻画,他的创伤书写呈现了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真相。
一.创伤书写与《拉贝日记》创作
《拉贝日记》的问世再一次向世人证明,历史的真相不会永远被埋没,经过时间的淘洗,终会以最真实的方式铺陈于世人面前,让人们了解真相,铭记历史。拉贝记述在日记里的内容,将那段血淋淋的历史真相一一重现,由我们审视,引我们深思。
约翰·拉贝(John H. D. Rabe)1909年到中国工作和生活,屠杀事件发生的时候,他在西门子公司南京分公司任职。1937年在日军进攻南京的时局下,拉贝和二十多位国际友人,共同努力,为中国百姓建立了一个国难下的庇护所——南京安全区,他本人也被推举为安全区的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和朋友们为保护区内的中国人四处奔走,用尽全力护佑中国难民。《拉贝日记》是公认的近年来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记述数量最多的史料,内容非常详细,保存也最为完整。南京市档案馆战后秘书处档案中记载的战后调查统计显示,在南京沦陷最初的两个月,有20多万难民受到了拉贝和国际安全委员会的救助,数万名妇女在拉贝和友人的全力庇护下幸免于日本士兵的侮辱蹂躏。同时,在如此艰难的战争环境下,拉贝于1937年9月到次年2月的短短6个月时间内写下了2460页日记,记录了日军在南京施行的500余件暴行,对日军进入南京之后犯下的滔天罪恶进行了详细地记述,时间、地点、对象、事件等都极其详尽,日记内容的真实性是无需置喙的。
《拉贝日记》通过拉贝对自我创伤记忆的表述,将读者纳入创伤见证的环节,形成了创伤书写的交流和沟通。拉贝将宏观的大屠杀历史置于个体小人物的记忆阀域内,在瓦解宏大叙事的同时,为故事叙述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作为一名受过良好教育、虔诚的基督教信徒,一个纳粹党人,拉贝特殊的身份和背景使他的视野更加多元化,正是如此,使得这本日记具有多声部的复调色彩。这种“当事人的立场”帮助我们更加靠近真实历史,得以深入了解当时南京城内发生的惨况,构成了集体创伤书写,而这种集体性创伤书写的最终目的则是促使我们对该历史事件进行反思。
二.日记中的战争创伤书写
1937年12月,南京城在日军猛烈攻势下陷落之后,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对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短短几个星期时间,残暴的日本军队有计划地对30多万中国平民和士兵进行了大规模的烧杀抢掠,此次屠杀灾难中遇害的中国人民数量,比原子弹爆炸造成的日本广岛和长崎死亡人数的总和还多。然而,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并没有在世界上引起重视,与犹太人经历过的大屠杀相比,世界对中国南京大屠杀的真相知之甚少。在《拉贝日记》中,作者记录下了一个个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亲自调查核实的真实事件,通过这些实录为我们展现出了那个血与火交织的动荡年代的残酷现实,“它以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使人们重新审视在南京发生的暴行,通过它,人们能够了解每一天的事情,给早已广为人知的南京暴行增加100到200个故事。”②
民众永远是战争中受伤最广、最深的群体,在《拉贝日记》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创伤主要通过南京城的民众来呈现。拉贝通过叙述南京陷落后老百姓朝不保夕的生存状态和时刻面临的生命威胁,控诉了日本法西斯的罪恶与凶残。在日军侵占南京城期间,暴行每天都在上演,各种规模屠杀、对中国女性不分老幼的强奸、对人民财物的抢劫等,数不胜数。为了遮掩他们犯下的无人道罪行,在暴行后日军往往烧毁犯罪现场,几乎将整个南京城烧成了废墟。拉贝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1937年12月19日日本军队在城中大规模纵火的恶行,而这样的情形直到1938年2月拉贝被迫从南京离开的时候还在继续。
作为日军侵华战争的真实记录,《拉贝日记》不仅描写了日军的暴行以及中國人民遭受的屈辱,还记述了士兵在战争中的坚毅不屈,表现出中国人英勇抗争、绝不屈服的强烈意志,这也是中华民族遭遇危难时自我拯救的象征,中国人英勇卫国,无畏无惧的壮举更让拉贝深受感动。在视死如归的中国士兵、坚毅顽强的中国百姓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民族历经苦难后的曙光和前途。
三.他者视角与人道精神
《拉贝日记》的珍贵之处在于其写作者的第三方身份与独特的“他者”视角。拉贝是德国人,同时也是一个纳粹党人,而纳粹党在二战期间正是日本侵略军的盟友。因此,拉贝更为客观的“他者”叙述就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主观感情色彩,彰显他日记中记录事件的客观、公正,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感和震撼力。
从日记中可以看到,由于身份的限制,拉贝对中国人和日军暴行的态度存在一个转变的过程。拉贝并不是最初就是一个“活菩萨”形象,刚开始他更多是以一个事不关己的“局外人”的眼光看待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的。他没有选择离开南京是为了维护西门子公司的运营,以及“不忍心在这样的时刻对洋行的职工、佣人及其家属弃之不顾”。所以当新到任的西门子中国区总经理弗里斯问拉贝:“你做这么多,就是为了中国人?”他的回答是“为了西门子”。但慢慢地,拉贝对中国人的感情发生了变化,由保护西门子公司的员工转向为保护整个南京城的百姓而四处奔波,甚至拒绝了政府、公司以及家人和朋友要其离开的请求,勇敢地和受难的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实际上,拉贝并没有义务一定要留下,但强烈的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促使拉贝不能抛下这些依赖着他的中国百姓,毅然把数十万难民的安全责任担在了自己的身上。正是这样的选择,使拉贝亲眼目睹了这场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血腥浩劫,也改写了他的一生,“他的下半生将因此而增添许多麻烦和不幸,他也因此而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世界将因此而永远铭记他对人类的贡献,因为他和他的委员们不仅拯救了众多的生命,也捍卫了人类的真理和正义。”③跨越国界、超越种族的人道主义精神促使拉贝为拯救生命不断穿越苦难并进行自我磨练,在这个过程中,拉贝自己的生命内涵与生命意识也获得了极大的丰富与升华。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现代史上无法愈合的创伤……有着巨浪滔天似的鲜血和泪水,多少凄惨哀嚎,多少生离死别,多少活生生的个体在毁灭、耻辱、痛苦和恐惧里沉浮,仿佛是纷纷扬扬的雪花那样数不胜数,每一片雪花都是一个悲剧。”④南京大屠杀不仅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伤痛,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残暴的恶行和最值得反思的事件。南京大屠杀的记忆是亲历者的创伤记忆,也是国家民族的创伤记忆。“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和任何一个人都有责任确保记忆被保存下来”⑤,忘记历史的人必定要重蹈覆辙。《拉贝日记》通过历史的文本化见证了南京和中华民族的创伤经历,通过对历史的真实记述,让世界再次直面南京历史上由侵略战爭造成的巨大创伤,它的存在能够让生活在和平时代的人们在历史的文本呈现中进一步触摸和感受人类历史上的巨大伤痛,从而珍惜和维护世界和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孙歌:《主体弥散的空间——亚洲论述之两难》,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英]安妮·怀特海德:《创伤小说》,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美]哈金:《南京安魂曲》,季思聪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4][德]约翰·拉贝:《拉贝日记》,《拉贝日记》翻译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5]赵静蓉:《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北京:三联出版社2015年版。
[6]黄慧英:《拉贝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注 释
①[英]安妮·怀特海德:《创伤小说》,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9页。
②黄慧英:《拉贝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38页。
③黄慧英:《拉贝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47页。
④[美]哈金:《南京安魂曲》,季思聪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
⑤赵静蓉:《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北京:三联出版社2015年版,第97页。
项目:2017年度牡丹江师范学院地方语言文学项目(项目编号:DF-2017-10233-牡丹江师范学院-01-地方语言文学);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南京大屠杀的文学记忆研究》(项目编号:18YJC751057)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