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语言学视角下的相扑力士四股名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2701
内容摘要:名字是一种语言符号,也是一种社会象征,更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扑作为日本的国技,深受人们的喜爱。热爱观战相扑比赛的日本民众都有自己喜欢和支持的相扑力士。本文聚焦日本职业相扑力士的名号,即四股名,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其结构特征、用字状况等进行解读分析。其中用字状况又从字的来源、用字频次、词性结构三方面相继展开。

  关键词:语言学 相扑 四股名

  一.引言

  学术界对人名的研究不少,像纳日碧力戈(2000)从姓名构成、社会功能及语言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萧遥天(2007)从语言学角度对人名进行了详尽的探究;王建华(2010)则从文化、语言、社会等视角对人名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但目前对日本相扑力士四股名的研究并未多见,且从语言学视角展开的研究仍然属于一片空白。从语言学视角对日本相扑力士四股名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总结出四股名中所蕴涵的规律特质,还能反映出日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

  二.四股名的结构特征

  从结构上看,相扑力士的名号(下均称“四股名”)可以分为由一个要素构成的、两个要素构成的、三个及以上个要素构成的这三种。例如,相扑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朝青龍”,这个四股名就可以拆分为“朝+青龍”的形式。“出島”是力士其本姓,因此视为一个整体,不可再进行拆分。在本文中,“の”“ノ”“乃”均视作连接符号,不当作具体构成要素,因此“豊ノ島”这个四股名是由“豊”和“島”这两个语言要素构成。

  例如,针对历史上著名的力士和这些年来成绩较突出的力士,构成要素为1个的四股名有:垣添、出島、岩木山、黒海、白馬、把瑠都、普天王、光法、海鵬;构成要素为2个的四股名有:朝青龍、千代大海、白鵬、琴光喜、時天空、雅山、稀勢の里、土佐ノ海;构成要素为3个的四股名有:旭天鵬、安美錦、豊真将、白露山、寶智山、豪栄道、武州山。

  上述四股名中,“琴光喜”中的“光喜”,为“光る相撲で客を喜ばせる”之意,在此二字是做为一个要素而存在。“北勝力”中的“北勝”一词并不存在,但因为取自其师父“北勝海”一名,因此这里也视作一个要素。相反,“白露山”中的“白露”一词虽然在日语中存在,但此处的“露”并非露水的意思,而是俄罗斯之意,因此“白露山”这一四股名可拆分为三个要素。

  三.四股名的用字分析

  经统计可发现,四股名的构成以两个要素构成的占多。因篇幅受限,这里主要对此类四股名进行用字分析,且在分析时采用前后两部分拆分来分析的方法。

  (一)前半部分

  首先,对四股名用字进行分析后发现,由前后两要素构成的四股名其前面部分往往取自其部屋、出身地名、人名、古汉语/熟语、接头辞等。

  四股名前半部分来自部屋的,还可细分为来自其部屋名和来自其师父/前辈名。比如“安(安美錦)、駒(放駒)、春日(春日野、春日山)、出羽(出羽海)、武(武蔵川)、時·時津(時津風)”等,就来自所属部屋名;而“琴(佐渡ヶ嶽)、鶴(井筒)、玉(片男波)、貴(貴乃花)、栃(春日野)、千代(九重)、大翔(追手風)、北勝(八角)、隆(鳴戸)、豊(時津風)”等就与其师父和前辈相关。

  四股名前半部分来自地名的,还可细分为现地名和旧地名等。比如“三重(三重ノ海)、栃木(栃木山)”就是现地名的典型代表;“土佐(土佐ノ海)、須磨(須磨ノ富士)、武蔵(武蔵山)、肥後(肥後ノ海)”就取自其家乡的旧称。另外,类似“露鵬”也可算作此类四股名,因为“露”表示的力士的故国俄罗斯之意。还有一类就是四股名中使用到方位名词“东、西、南、北”,如“北の富士、北天佑、南海龍”便属于此类。

  四股名前半部分来自人名的,还可细分为来自其本人的姓、其本人的名、其师父/恩人的姓等。比如“大内(大内山)、濱(濱ノ嶋)”就取自力士的姓;“雅(雅山)、豪(豪栄道)”则是取自力士的名。

  四股名前半部分来自熟语的,比如“稀勢の里”;使用到接头辞的,比如“大乃国、大翔山、大翔鳳、大若松”等。

  (二)后半部分

  而对四股名用字进行分析后发现,由前后两要素构成的四股名其后面部分除了取自其部屋、出身地名、人名等之外,很多与大自然、动物、个人志向等相关。四股名后半部分来自大自然的,又以“山、川、海、花、島”等为代表。

  “山”:雅山、武州山、白露山、双葉山

  “川”:徳瀬川、男女ノ川、若瀬川

  “海”:時津海、千代大海、土佐ノ海、北勝海

  “花”:貴乃花、栃乃花、若乃花

  “岛”:豊ノ島、安芸乃島

  “其他”:栃乃洋、北の湖、白乃波、北桜、琴風

  其中,历史上力士四股名中含有“山”一字的,据笔者统计,多达261人。而力士们之所以如此偏好此字,应该是与“山”字给人“巍巍耸立,屹立不倒”的印象有关。与之类似,“海”给人的印象就是“广阔、大”,这与大相扑的印象完美契合。“花”之所以受欢迎,原因之一在于其美好寓意,更重要的可能是因为历史上出现过“貴乃花”这一著名力士。另外,还有些四股名后半部分取名自“光、峰/嶺、浜、濱、森、音、城、響、潟、浪、富士、吹雪、嵐、谷、稲妻”等自然事物。

  四股名后半部分来自动物的,最多的是“竜/龍”字。以“鶴竜、闘竜、朝青龍、朝赤龍、琴龍、玉龍、戦闘竜”等为代表。而其他动物主要有“馬(安馬)、鳳(霜鳳、出羽鳳)、鳥(玉飛鳥)”。同样“竜/龍”作为非现实中的动物能受到偏爱,与其代表的“勇敢威猛”及“龙腾”所蕴涵的良好寓意分不开。

  四股名后半部分表示个人志向的,主要用到“王、皇、力、将、登、盛”等汉字,如四股名“普天王、春日王、魁皇、龍皇、北勝力、貴闘力、豊真将、高見盛、松登”等。

  四股名后半部分来自地名的,同样还可进行细分。比如“欧洲(琴欧洲)、秩父(若秩父)”就是命名取自其出身地名的典型代表;而“栄(栃栄)、響(豊響)两字所代表的则是其毕业的学校名。还有一类就是四股名后半部分中使用到方位名词“东、西、南、北”,如“旭南海、栃東”便属于此类。

  四股名后半部分来自人名的,比如“菊(琴奨菊)、丸(武蔵丸)、浜(貴ノ浜)”等。

  (三)用字频次

  就四股名命名所使用汉字的进行统计后发现,四股名中出现频次最多的汉字是“山/261(雙葉山、羽黒山、千代の山、佐田の山、豊山、増位山、武双山、雅山、高見山、黒姫山、栃煌山、碧山、松鳳山、朝乃山等)”,其次依次为“大/117(大鵬、大乃国、大麒麟、千代大海、大錦、大潮、大徹、大翔山、旭大星等)”“海/86(安芸ノ海、栃ノ海、玉の海、三重ノ海、土佐ノ海、隠岐の海、御嶽海、舞の海、佐田の海、志摩ノ海等)”。第4至10名分别为“錦”“若”“竜(龍)”“川”“花”“富”“士”几个字,代表性的四股名有“玉錦、栃錦、若乃花、若嶋津、朝青龍、鶴竜、男女ノ川、清水川、貴乃花、常ノ花、富ノ山、富田浜、千代の富士、東富士”等。

  需要指出的是,排名第10的“士”字均以“富士”的形式出现,四股名中并未发现单独出现的“士”字。可见富士山在力士心目中极具地位与象征意义。除上表以外,使用频次超过20的四股名用字还包括“栃、琴、国、島、岩、羽、田、光、天、里、玉、洋、瀬、風、豊、北、松、千、朝、代”等。

  另外,如果将“ノ、乃、の、之、ヶ、ツ”等连接字符也列入正式用字,那么下面这些也都属于四股名取名的高频字。

  “ノ”:西ノ海、照ノ富士

  “乃”:若乃島、朝乃山

  “の”:千代の海、稀勢の里

  “之”:浪之花

  “ヶ”:琴ヶ浦、鶴ヶ嶺

  “ツ”:双ツ竜、四ツ車

  其中“ノ”、“乃”、“の”、“之”四字读音一致、意思一致,加起来共出现280次,超过“山”排名第一。

  (四)词性结构

  通过对四股名用字的词性分析,可大致了解相扑力士四股名的用字习惯、以及民族特性。在这里只考查由前后两个要素构成的四股名词性特征,因此会出现“名词+名词”、“形容词+名词”、“数词+名词”等组合形式。

  (1)名词+名词:四股名中前后两者都是名词的占绝大多数,名词在取名时具有选取方便、易于被接受等特点,故受到众多人偏爱。例如:“西ノ海、琴ヶ浦、東富士、北桜”一类,为前面名词修饰后面名词,或表示所属关系;“鶴竜”等,前后两名词则呈现出并列关系。

  (2)形容词+名词:此类结构一般为前面形容词来修饰后面的名词。例如:“若乃島、貴乃花、大鵬、大乃国、白乃波”等,在此可以将其视为偏正结构。

  (3)数词+名词:此类结构的四股名有“双ツ竜、四ツ車、一木”等

  (4)名词+动词:这一类四股名并不多见,类似于“勇輝”。其中“勇”作为名词,表示“勇气”的意思,“輝”作为动词,表示“光彩夺目”的含义,因此可以将其理解为主谓结构。同时,该四股名与日语中“勇気”一词谐音,这也是该名产生的一个重要缘由。

  四.结语

  以上是本文从语言学视角对日本相扑力士四股名进行的简单分析。在尚武的国度日本,相扑是一项男人的运动,因此四股名在取名时多采用体现男人“勇敢、威猛”的字词;同时这也是一项尊重传统、注重礼仪的运动,因此四股名又常用跟“故土、故国、出身、前辈”等相关的字词。目前虽然以四股名为研究对象得论文并不多见,但因笔者能力有限,研究分析还不够深全面,希望在将来的研究中能够在更多数据的支撑下对四股名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考察。

  参考文献

  [1]日本相撲協会公式サイト.[DB/CD].東京:http://sumo.or.jp/ResultRikishiData/search/.2020-05-21.

  [2]刘伟军.从语言学角度浅析日本人姓名特征[J].科技信息,2010(11):626.

  [3]萧遥天.中国人名研究[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4]刘艳.从语言学角度论东北方言中的人名异称绰号[J].鸡西大学学报,2015,15(02):151-153.

  [5]王建华.人名文化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介绍:童江宁,湖南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汉日对比语言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