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文学翻译是人类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是不同背景,不同信仰,不同地域,不同语言族群或民族实现思想文化交流的最佳平台之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交流与融合得到了进一步加深,英美文学翻译有了新的作用和地位。全球化语境下英汉文学翻译必须正确处理好两大问题:翻译过程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和文化交互融合中的文化渗透问题。
关键词:全球化语境下 英美文学 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交通的高度发达拉近了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距离,通信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大大方便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方位开放的时代,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标志。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无论什么种族、信仰或者肤色,也不管生活在地球上的哪个角落,都无时无刻不处在全球化的影响之中,享受着全球化带个我们的美好生活。我们开着德国产的汽车,带着瑞士产的手表,吃着巴西的牛排,住着西班牙巴洛克风格的房子,异国他乡的风味已经进入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在我们社会生活全球化的背后,隐含的是经济、金融、语言、文化等各个要素的全面全球化。文学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一部分,也同样面临全球化的挑战。本文将就全球化语境下英美文学翻译的汉译策略进行探讨。
一.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翻译
翻译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旧约·创世纪》第11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所有的人都讲一种语言,因此也无需翻译。当时的人还是过着游猎生活,他们在东迁的过程中走到了一个叫示拿的地方,发现了一片水草肥美的平原,就住了下来。他们计划修建一座高塔,可以直达天庭,这便是传说中的通天塔。这件事情惊动了耶和华,为了阻止人们修建通天塔,某一个夜晚,他施以魔法,变乱了人们的语言,第二天大家发现彼此已经无法沟通,通天塔的修建也就失败了,自此以后,便有了翻译。美国著名文艺批评大师与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的著作《通天塔之后》探讨的就是翻译问题,其书名也来源于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当然只是传说,在西方的真实历史上,最早对翻译进行系统阐述的是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Cicero,公元前106—43)。公元前46年,他在《论演说术》中就阐明了“不要逐字翻译”的观点。在我国成书于西汉时期的《礼记·王制》中说:“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北方曰译”,这大概是我国对于翻译最早的论述(王克非,2000: 1)。达志通欲,讲的是翻译的目的,要认识翻译的本质和内涵,就必须将其置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来考察。
文学翻译是艺术创作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然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认识是截然不同的。罗马时期的哲罗姆(S.Jerome,340-420)认为,“译者将原文的思想内容视为囚徒,用征服者的特权将其移植入自己的语言之中”。(Schulte, Rainer & Biguenet, John(eds.), 1992:12)这种翻译思想正是罗马帝国时期各民族之间的社会政治关系的体现。罗马人凭借其军事优势和政治垄断地位,对希腊文化采取的是掠夺和利用的态度。因此翻译就是征服原文、利用原文、超越原文、从原文中吸取灵感和养分,然后根据其社会历史需要进行再创作。五四时期,中国正处于极度落后的状态,开智益民成为翻译的主要目的,因此鲁迅将翻译革命的文学作品比作是“从别国窃火”。既然是“盗取”,当然显得有些落魄和心虚,但为了救国护民,从而实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翻译的取向自然就是“宁信而不顺”了。
二.全球化语境下的英汉文学翻译
然则将英汉文学翻译放于全球化的语境之下,又会有什么样的内涵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全球化这个概念。虽然目前学界对全球化的定义诸多,但总的来说,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通常意义指全球联系日益加强,人类生活的范围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不断增多,国与国之间政治上的相互制约、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以及文化的同质化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然而,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全球化势力在全球范围的不断扩张,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本土化和全球化之间的矛盾也日益体现出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文化本土化、多元化的呼声也此起彼伏。但是,由于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和语言的影响力差别巨大,文化领域的全球化交流出现了完全不对等的状态,强势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不断侵蚀着弱势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全球化体现一种社会不平等和西方全球霸权主义”。(Tikly,L.2001:155)
英语和汉语都属于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但在近代社会的几个世纪中,西方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已及殖民主义盛行早已把英语推上了语言霸权主义的巅峰。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将英语确立为官方语言,并在另外20多个国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邮件是用英语写的,在全世界的信息检索系统中,80%以上的信息都以用于的形式传播。由于英语的霸权地位,英汉文学翻译中往往自觉或不自觉的将英语文化强加于汉语之中。张静认为,“发展中国家在谋求发展时,最初往往对自己的文化感到不满和自卑,于是竭力抛弃自己的文化,把西方作为自己发展的前景来追求,这时使他们主动接受西方文化.”(张静,2002:57)
三.全球化语境下英汉文学翻译策略
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的带动了文化全球化,在大众文化日益趋同的全球化背景下,保护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与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学翻译是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和沟通、消融隔阂与偏见、了解异域风情、共享不同民族文学的精神食粮的最佳平台之一,其策略选取对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取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正确处理英汉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文学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文学翻译中对原语文化要素主要有两种处理方式:归化和异化。归化翻译以目标语为导向,以目标语读者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模式表达原文的内容,表达上不断向目标语读者靠近,对于那些与目标语文化冲突的源语文化因素往往加以归化改造。异化则以原语文化为导向,采取不断向原文作者靠近的策略,对于原语中的文化因素,尽量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异化翻译对于保护原作的文化,丰富本土文化的多样性是有益的。但过度保留英语的强势文化,有时也可能挫伤本土文化的自信,这与“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是不无冲突的。以milky way的翻译为例,当年赵景深不知道milky way就是“银河”,将其翻译成“牛奶路”,被鲁迅先生作诗嘲讽:“可怜织女星,化为马郎妇。乌鹊疑不来,迢迢牛奶路。”并指如果译为“牛奶路”,还不如译作“神奶路”,因为在希腊神话中,milky way是英仙座珀修斯的孙女阿尔克墨涅的乳汁泼洒而成。“银河”是个不錯的翻译,但是如果放在全球化背景下,特别是在当下我国“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是否还会这样翻译呢。其实milky way是指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在古代的中国称之为天河、河汉、银汉、星河、星汉、云汉等,要用归化的翻译策略,直接译为天河也是再好不过了。西方人以那条亮带的颜色特征(乳白色)来命名那条亮带当然符合西方的文化规约,同样对于重视风水,重视地理位置的中华民族,以那条亮带所处的位置(在天上)为主要命名依据不也非常贴合中国人的文化认知吗?
2.正确处理英汉文学翻译中的文化渗透
语言有相对稳定地属性,但语言的本质是一种交际工具,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促成语言发展的因素可以是语言内部的因素,也可以是外部的因素,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交流是促成语言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和渗透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但是,文化的渗透具有两面性,在不断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的同时,一些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格格不入的文化因素也会乘机而入。作为翻译工作者,我们既要考虑“对原文语言风格、文化的坚守”(魏韵玲、姚艳萍、丁婕,2019),也要表明自己的原则立场,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作用,作一面垃圾文化渗透地防火墙。 比如,2019年末出现的“新冠肺炎”,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都将其命名为“COVID-19”,但也有个别国家领导人处于狭隘的个人私利故意将其称为“武汉肺炎”、“武汉病毒”,以达到污名化中国地目的,如果我们在翻译中遇到这类的表述,就应该旗帜鲜明地对其加以批判和改正。
文学翻译是一个语言转换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冲突、交互与融合的问题。文化层面的全球化在关注文化趋同的一面的同时也要注重保留文化的多元性。因此,英汉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要合理地处理好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在恰当引进优秀的英语文化的同时,更要注意彰显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旗帜鲜明的反对英语文化霸权,谨防英语中不良文化的渗透。
该文系浙江省社科联年度课题 “N+N概念合成名词的构式语法研究”(2013N052)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