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三维汉字之功能略说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2764
王新建

  内容摘要:历史悠久之华夏文明,以象形、会意、指事文字为载体,通过假借、转注、谐音、形声强化了文字信息化功能,为思想文化之资源性工具,储存人类知识智慧之宝库,人际交往之媒介。

  关键词:汉字 三维 功能

  历史悠久之华夏文明,以象形、会意、指事文字为载体,通过假借、转注、谐音、形声强化了文字信息化功能,为思想文化之资源性工具,储存人类知识智慧之宝库,人际交往之媒介。莱布尼茨认为:“汉字在本质上是世界通用语言最理想的基础”。

  一.汉语是表达思想意识之完美符号

  古汉语简洁明了,没有刻意语法、词汇形态之人为编造痕迹,表形、表意、表音三位一体,属于三维自然语言体系。特点有五:

  一是对宇宙万物进行归类、聚合,以宇宙万物之特有属性,归纳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特性;以人类五官四肢之眼耳鼻舌身之功用,辅以偏旁,全面反映宇宙万物之形态,深刻体现天地人合一之思想,具有厚重文化承载力,使所表述之宇宙万物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情景化、人文化;并隐含五行数理概念[繁体字],这是拼音文字望尘莫及之处。象形自然文字之汉语是根基,以拼音代替形声字属于糟蹋文字,断送文化。

  二是没有人为繁杂化之内部结构、形态、语法,但有着全面、细腻、精确之字义与具象表达功能;具有强大造词能量;一词多义,还同时表示偶然性与必然性[缘分]。单字可组合构成惟妙惟肖、细致入微、丰富多彩之巨量词汇,同时拓展了人类触类旁通、彼此联系之思维模式,避免一词一义,词汇庞杂,思维孤立、单一而缺乏统一联系性;非此即彼、不好就壞之对立片面性。

  三是字、词,可以“工笔”描述客观事物,可以“大写意”抒发胸怀。所表达之自然、人为现象简洁明晰,寓意深刻,意境深远。

  四是字型优美、字义丰富、词汇活泼、篇章隽永、诗歌浪漫,不仅记载、传承了中华文化、历史,同时陶冶、熏染后辈情操,而且教育、激励来人。

  五是拼音文字不具有表形、表意作用,故而以概念定义来解释音节;概念庞杂却无法周全诠释所表述之事物,且不具有感性、具象色彩,从而造成论述累赘、冗长、歧义、刻板而不简明、形象、精确、生动;更不能产生与天地万物和谐统一之联想,且易产生失读症。此外理论文章、法律条文常常艰涩、绕口、繁杂,而不清晰、明了、简捷。

  二.文字与思维

  拼音文字不具有表相功能,思维习惯与方式难以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因此以主体面对客体形成二元对立之理念;以概念解释概念,彼此纠缠。其特点是:常用左脑之理性思维,为解释清楚客体对象,故而容易产生二元对立观念;屏蔽右脑之灵性智慧,陷于理性思维之樊笼,与宇宙万物割裂对立,故而无法体悟天地大法,无法洞悉宇宙万物之本质,难以开启灵性智慧。故而西方之思想理论就没有上升至生命本体界——道德高度,惟有感性、理性思维与分析、逻辑推理与判断,且严重障碍本源性认知,使人类陷入二元对立、征服改造一切,从而本性难以觉醒,最终落入追逐物质现象界之财富与物欲享受之火坑,对抗战争之陷阱。

  历史悠久之华夏文明,以象形、会意、指事文字为载体,通过假借、转注、谐音、形声强化了文字信息化功能、为思想文化之资源性工具、储存人类知识智慧之宝库、人际交流之媒介。与易经八卦、阴阳五行一起,内表意、外表相,描述宇宙万物;推演客观事物演化运行规律;描写主观思想意识活动行为;以人为本,取相比类,认知、表述、推演天地万物、人生百态、社会百科、自然变迁、历史文化、科技人文发展及人类本源。

  一是可直接表万物之“体、相、用”;情感之“喜、乐、悲”;精神之“觉、正、静”;宇宙万物发展演化之规律;无上大道之本元;且为人类之思维工具,交际方式,文化载体,认知手段。而非着眼于语言之研究,语法之探讨,概念之解释;而为知识之交流、智慧之开发、觉悟之启迪、宇宙万物沟通之媒介。属认识论、方法论之范畴,亦为思维之依托、文化知识之宝库。

  二是言语、文字,就知识层面而言,为解决人类物质需求之交流工具;就智慧层面而言,为解决人类精神追求之钥匙;就觉悟层面而论,为提升人类文化思想之指南。语言文字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切物质、精神文明之总代理。

  庄子曰:“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大脑感性、理性产生之思想意识及宇宙万物发出之信息,以微粒子形式,发出电磁波,在人类降临地球之初,灵性卓然,具有“读心”[他心通]能力,可即时察觉、接受并做出分析判断;随着人类物质化加深,思想意识私欲化加重,个人意志情绪化波动强烈,盲求瞎拜失去自性,则灵性智慧逐步暗淡,已无法直接接受宇宙万物发出之各类信息。

  天地间发生之各种巨大事件,都会提前发出信息或给予提示性征兆,惟有野生动物等能够觉察并随之发出预警,或逃避、或惊慌,而人类昏然不觉,坐以待毙。鉴于人类粗大之身体无法直接接受宇宙信息、彼此之思想情感、劳动生产之分工协作、人类社会经济之发展与规划、文化艺术之弘扬与传承,故而人类以音、相、语言、肢体、文字、图画等方式,交流信息、情感、思想、理念、规划、方略;借助科技手段,接受、分析、判断来自宇宙万物之各种信息。鉴于目前人类科技水平所限,人类还不能完全接受、掌握宇宙万物之各种奥秘。

  生命本体界——“无”之精神大用,无可限量,人类一旦进入物质现象界-“有”之物质层面,仍有其大利,然而其发挥出之能力十分有限。若之,人类使用语言思维阶段,不但缓慢,不精确,不全面,而且依赖所谓辩证法判断,逻辑推理,似乎过程完美,常常漏洞百出,导致人类屡屡犯错。人类使用语言种类繁杂,但表达之精确性、完整性不足;人类语言表示意义的速率基本相同。汉语为语言音节短,结构简单之语言,表达内容更清楚迅速。

  四.《文心雕龙》宗经梳理

  经,言天地人三才之恒久道理,其书曰经。经乃圣人之洞天地、人文之道理、之文章。《三坟》《五典》《八索》《九邱》皆古人之经典,然年代久远,原文散佚。夫子删诗述书,使之咸耀。《书》《诗》《礼》《春秋》皆同时熔铸性情与文字,故后人谓之为经典,传诵不衰。《易》探究天理,其文精细深微,言理晦涩深奥。《书》之文字古奥典雅,然通乎《尔雅》,其叙事简洁明了。《诗》之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文采斐然,又有温柔敦厚之情志。《礼》之说理清晰严密。《春秋》言简意赅,一字见义,寓褒贬于叙事中。《尚书》文辞深奥,然其意明白晓畅,《春秋》文字浅显,然其意幽微。故圣人之文章虽年代久远,然于今日之事仍有新意,“后进追取而非晚,前修文用而未先”。

  《易》《书》《诗》《礼》《春秋》皆为后世各种文体之典范,故圣人曰经典,若文能宗經,则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五经蕴含文采,性情见于文字,而文字又以性情立言。

  刘勰曰:“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图》孕乎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诗三百[诗情画意,充满生命情感],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五.古之“卍”字

  该字见于刻划在六千年前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陶器及古钱币上,所体现之“三维汉字之功能”:

  一是揭示银河系,带四条旋臂、旋涡型之框架结构。二是揭示银河系整体运行方向及规律。三是揭示强大能量聚合体-星河,整体有规律运行-左旋;且向外释放能量-发光、发热。四是太极图,揭示阴阳相对平衡之宇宙万物稳定状态;“卍”字符号,揭示阴阳趋向平衡之宇宙万物运动状态。五是人与宇宙万物不贰,倡导天地人合一;法轮常转,生命不息。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是对“逻各中心主义”和“语音中心主义“的一种批判,逻各斯中心主义是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就开始的一种传统。“中心”,是指在二元对立中表现出的一种“中心”,二元对立是西方哲学的传统,如:现象和本质、主观和客观、真理和谬误、唯物和唯心,文字和语音等,在西方语言学里面,语音是意义的一种表达,语音和意义是统一体,而文字只是一种附属,这种观念就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一种表现,在语音和文字的二元对立里面,语音是主要的,而文字是次要的。而从本质上说,解构主义就是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思想的消解,也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哲学立场。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