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适切的教学内容,精心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学的活动”基础上。本文试图探究限定性选修模块《<论语>选读》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实施策略。教师的作用在于掌握“学习状态”,教师可运用专题研讨、虚拟情境、因声求气、慎思明辨和多重对话等手段获得任务完成的“学情”,然后“以学定教”。
关键词:学的活动 体验 表现 内化
课堂教学活动,应具有言语实践性,帮助学生涵泳语言、积累语言、创造语言,发展言语感悟与表达能力。而且,言语,是一个言意结合体,必须有情感体验和思维感悟的融入,才能会意、转换、内化,也就是说,活动必须与体验、表现结合在一起。“体验”和“表现”的介入,可以实现人与客观对象发生关系进而实现人与自己发生关系,可使言语内化更加深入,更具生长性,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章句解读,专题研讨
规定一个文化主题,以课文选段为主材料,适当精选外围材料丰富改善自己的看法,整合课内外资料形成观点与思路,阐发内容,探讨该话题的文化意义。根据教材,我确立了诸如“孝行”“忠恕”“德政”“文质”“君子之风”“智仁勇”“出世与入世”“感人的师生关系”等研讨专题。其学习研讨过程一般是章句解读,专题研讨,课外文选泛读,联系现实思辨,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活动案例1】《〈论语〉选读》之孝文化探究
(1)回顾旧知,打通课文的藩篱,帮助学生系统疏理有关“孝”的论述。
(2)圈画阅读相关文本,初步感知“孝”的表现形式,进而探究交流“孝”文化内涵。
(3)通过对“孝”的品读交流,学生对传统孝道会有更深的认识,在精神上得到共鸣的同时,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从而提升精神境界。
2.虚拟情境,多元体验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典籍。独立的语录,使其缺少具体的语言环境,加之跨越千年,学生很难真正领会、揣摩其中的思想精髓。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适时、恰当地创设情境,运用角色模拟、意境体验、对比体悟等方式,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参与知识的建构。
【活动案例2】学习《仁者爱人》15﹒42章
为了体会理解孔子对师冕的所言所行,深入探讨“仁”的本质,老师采用创设情境角色扮演法:一个同学蒙住眼睛从座位走到门,另外一个同学再现孔子当时的言行举止。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且思考:为什么孔子对师冕说的话是那么不厌其烦、详尽至极,对师冕做的事是那么尽心尽力、细致入微?随后请那位蒙住眼睛的“盲人”同学说说:作为一个盲人,初到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中,困难重重,而孔子由“阶”至“席”,一路走來,亲力亲为,及至入座,依然详细介绍在座的人,你是什么感受。以此方法深度感受孔子的仁爱灵魂。看来导盲不仅是一件善事,更是换位思考之后的自我认同,是“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一种竭力为人的思想表现。表演后同学也深刻地感受到本章的记述越是具体而微,越能呈现孔子的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越具有感染力。
3.因声求气,再现情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这方法同样也适合现在的《论语》学习。学生通过反复吟诵,在培养语感的同时,再现画面,体悟具体生动的形象,提升精神境界。
【活动案例3】学习《高山仰止》11﹒9章
为深入体会孔子和学生颜渊的关系,我让学生对读交流“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11.9)一开始或许是因为难为情,或许是因为情感把握不到位,学生读得很平淡。后来我就引导学生:在孔门十哲中,颜渊非常聪明,为人谨慎克己,孔子在他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他是最器重颜渊的;现在颜渊死了,那就意味着能够继承发扬学说的人没有了,这让孔子情何以堪啊!为学生创设一个与孔子“对话”的空间后,让同学设想此情此景下孔子的神态语调再读。有的学生觉得这时的孔子痛失爱徒,他的情感可以说是悲痛欲绝的,想象一下他的神态应是呼天抢地、撕心裂肺的;因为他把特别的爱给了特别的颜渊,所以他肯定特别的伤心惋惜。有的学生想这时的孔子肯定很失态,因为他期望颜渊太重,所以他要反复指责天道不公:“老天爷要了我的命!老天爷要了我的命!”有的学生觉得对于一个历经磨难的老人而言,爱徒的英年早逝对他打击很大,所以在泪流满面的同时他可能会捶胸顿足可能会仰天长叹。有的觉得“噫”这个叹词应该读得很低沉很低沉,似乎声音是从喉咙底发出来的,或许甚至应是从牙缝中挤压出来的。学生边朗读边表演孔子之痛:先压抑后撕心裂肺,抑扬起伏,整个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反复多次层次不一的朗读,加深了对人物情感的把握,也带动了鉴赏的乐趣:透过孔子生命片断中的只言片语,感受一个不平凡的普通人发自肺腑的恸哭与哀伤,源于骨髓的爱惜与赏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活灵活现的“真孔丘”。
4.切磋琢磨,慎思明辨
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细心地探究《论语》中的观点与传递的价值观,才能发现经典中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社会。我们要引导学生凭借阅历和积淀在饱满的思维空间中理解鉴赏作品。
【活动案例4】学习《仁者爱人》10﹒17章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
同一段文字,《论语》与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断句不全一样,哪一种处理更好呢?有同学认为第二种更能体现孔子的博爱思想,又有学生质疑,为什么不问“伤人马乎”?学生引用材料——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马和羊都是祭祀的牲畜,是“礼”的载体,马更是当时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伤人马乎”不是更能把马提到生命的高度,更能体现夫子的轻财博爱吗?学生的解读有其积极意义。其实不同的断句涉及到孔子对人、马不同的态度:贵人贱马和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从理性的角度剖析,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所以,“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
5.深入探究,多重对话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指教师、学生、文本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文本言语为中介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交流,最终促使学生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当然这多重对话是以每一个学生个体作为阅读主体与文本的对话为中心的。这就要求我们把教材视作“活的生命体”,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去触摸语言、体验情感,尽情地诵读、玩味、揣摩,引发与文本的高质的“对话”,生成独特的理解体验,在感悟文本的同时感悟生命。
作为教师而言,要寻找能促使主体间精神对话,有利文本意义建构与敞开活动的话题。也就是说,确定教学内容,需要考虑内容的价值取向。
【活动案例5】学习《君子之风》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课堂上我大胆地放开,让学生根据自身对文本的理解畅所欲言:“從文中节选章节看,你认为有哪些君子个人修养的内容和要求?请你选择最有感触的一章来评点。可任选一角度评论,可整句评说,也可只评论其中的一点,可以从文字内容上较真,也可以联系现实生活,独立思考,言之成理即可。”学生的点评可谓精彩纷呈。
点评1: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文本意思大致是君子不应吃穿不好而感到耻辱,而应该追求正道。这与现实相联系,意义在于一个人不必过多得装扮自己的外表,也不必为了面子,装出“吃好的穿好的”的样子,这些都是虚华的外表,更重要的是要有一身正气,要能散发出人格魅力。只要品格高尚,行为儒雅,自然有人会欣赏你,看得起你。真正的君子也应该朴实无华,对身外之物没有太高要求,心如平镜,宠辱不惊。
点评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要想成为一个士人,必须要具有两种涵养,即“弘”和“毅”。“弘”的意思就是弘大,胸怀宽广,气量大,能包容别人,正是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说一个有才能的人,他的心胸一定要大,不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怀恨在心,若没有“弘”,此人难成大器也。而“毅”讲究的是刚毅、果断,对处理事情有见解,同时又不是固执,爱钻牛角尖,还需要有超强的忍耐力。
《论语》教学要引导学生去探究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同时可自主选择阅读信息,满足主观阅读愿望。学生通过潜心内化,通过与文本的视界融合,渐进动态地生成意义。只有当学生依据自己的“前理解”与文本不断交换和交流,甚至达到解读融化,创造性地生成意义,才能赋予文本以生命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陈楚周.粤教版《〈论语〉选读》教学五法[J].广东:语文月刊,2013(1):33-36.
2.袁菊.中学语文“活动体验”教学操作新论[J].陕西: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12):05-07.
3.潘双林.“学的活动”的有效性策略 [J].陕西: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10):20-21.
(作者单位:浙江省萧山中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