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之一,是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这门课程的学习,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文学欣赏,就是通过教材或其他优秀的文学作品载体,启发和引导学生以审美的方式感受本民族的、传统的、现实的人性美、自然美、社会美,从而感染、影响、熏陶和塑造自我,完善自我,使自我成为美的心靈、美的精神、美的道德情操的载体。那什么是文学欣赏,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也就成了此门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欣赏 文学欣赏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是传播、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及鉴别鉴赏水平的重要载体。而文学作品的丰富的想象性、情感性、思辨性、发散思维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些知识、技能的获得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欣赏能力。文学欣赏活动在学生心灵成长、人性完善和人格构建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而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
一.什么是文学欣赏
那么什么是文学欣赏呢?一般说来,能读懂文学作品并被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哲理所打动就是一种不错的欣赏了。比如我们读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时的怦然心动;读到李白“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的深深愤慨,读到李商隐“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时的无奈无助;读到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凉伤感,读到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时的乐观旷达……
但是文学欣赏又不能仅仅停止于此,它还应该有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知道文本表层的意思,还要力求透过文本的字面意思去理解文本背后的真义,不仅能细致地体悟文字中所蕴含的情趣、意味;还要能通过作者的遣词造句去领会作者的独具匠心。例如读陶渊明的《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写的是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于悠然自得之中望见了远处的南山。就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动作而已。诗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是,这里确实又有一些需要仔细揣摩的地方。譬如,“悠然见南山”中“见”的字,是可以理解成“看”或者“望”的,将“见”换成“看”或者“望”也并不影响字面的意思,而且从一般的表情达意的角度看,“望”比“见”还能更加准确些,因为“望”本身就是向远处看的意思,可是诗人为什么偏偏不用“看”或者“望”呢?仔细品味,我们就会发现这正是诗人要求我们要注意的地方。这两句实际上写出了一个已经完全融入自然而超凡脱俗、超然无我的诗人形象。一个“见”字,突出了无意之中的一种遇合,微妙地传达出诗人在漫不经意中深得自然之趣的悠闲自得,如果换成了“看”或者“望”,无意中的“见”便成为有意识的远望,味道就不一样了。另外如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南朝民歌《西洲曲》中“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中谐音双关手法的运用,“莲”谐音“怜”,“怜”就是“爱”的意思,把一个女子对于一个男子深沉而热烈的爱含蓄委婉地表达出来,比直白的表达显得更加的情深意浓,情义隽永。
当然,文学欣赏还不尽于此,除了一般性的阅读,一定程度的细读,还要求对作品的美学趣味、社会意义、审美价值作出判断和分析,比如对于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解读,了解唐明皇和杨贵妃生活的时代,以及白居易和当时人们对李杨爱情的价值取向,还有白居易自身的情感经历等等,我们才能对其主题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二.文学欣赏应具备的素质
要欣赏文学作品,体悟文学的魅力,进入文学的世界,是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的,否则,欣赏主体将很难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1.良好的艺术感受力
我们要认识一个事物,首先是从对事物的感知开始的,我们的感觉越是敏锐、越是精细,我们对事物的特征把握得也越精确、越全面。文学文本的解读作为一种理解活动、认识活动,当然也离不开对艺术对象的感知。对于文学欣赏者而言,所谓的艺术感受力,指的是读者对于文学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特别是对特殊语境中词语的特殊意蕴、情味、旨趣、色彩、意象等的领悟能力,当然这里也包括对于文学语言的音韵、节奏,以及由此形成的语言的整齐美、抑扬美、回环美等形式的感受力。比如,读到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下就能感觉到是写出了沙漠的壮美;读到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就能感受到花落去的无奈感伤,和燕归来的欢喜愉悦,以及对仗的工整。
2.一定的艺术推想力
所谓的艺术推想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联想力。我们要欣赏文学作品,要体会作品的内涵,就要运用想象把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成形象的艺术符号,变抽象为形象,化理性为感性。比如对于马致远笔下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如果没有想象力的发挥,仅仅是把几个意象简单的叠加,不对这些描绘加以补充,根本感觉不出马致远选取的这些意象有什么特别之处,更别说有什么美感可言。可是,如果加进去想象,想象这些意象共同组成的画面,并且是想象成一幅流动的画面,漫漫的古道,瑟瑟的秋风,孤单的游子,枯瘦的马儿,将落的太阳……一个辽远、荒凉、单调、凄凉的意境,游子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游子的落寞、失意、无助,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再如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如果不运用想象,这几句合起来根本就读不通,“人”和“花”比起来很好理解,古人经常说“美人如花”,可是李清照在这里说“人”比“花” 瘦,就有些费解了,说人瘦还可以理解,可是说花瘦就很难理解了,其实,运用想象,李清照前面说到“莫道不销魂”,她瘦是因为什么呢?她到底为何事而“消魂”呢?原来是思念身在外地的丈夫,思念的煎熬让她憔悴不堪,正所谓“为伊消得人憔悴”,而后面又说“帘卷西风”,“西风”就是秋风,“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而为霜”,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经过秋风吹打过的“黄花”,相比也不如以前丰腴,花瓣儿也不知零落了多少,因思念煎熬而消瘦的词人与经过秋风摧残过的花儿有相似之处。如果继续想象,会发现,李清照把自己比作“黄花”,除了借黄花形象地写出自己的消瘦之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借菊花的凌霜傲雪写自己对与丈夫赵明诚感情的坚贞。所以,文学欣赏很多时候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获得美的享受。
3.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
我们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是我们判断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性,艺术描写的生活性的很重要的依据,也是我们理解和体验作品情感的必不可少的基础。你有过等人,望眼欲穿,人却不来的经历,你才会深刻的理解温庭筠笔下“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中女子的希望中交织中失望,失望中又纠结这希望的复杂微妙的情感;你有过对心上人深深思恋,眷眷情深,默默付出,你才会懂得张爱玲所说的“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而我们所说的知识储备,所要強调的主要是相应的文史知识和关于文学语言、文本的知识。比如关于诗歌的比兴、双关、比喻、用典等修辞手法,小说的叙事方式、人物刻画方法、环境的描写,散文的结构、戏剧的人物形象、矛盾冲突、结构线索等等。比如古典诗歌中“草”这个意象,从《楚辞·招隐士》中“芳草生兮萋萋,王孙游兮不归”以来,“草”就与离别思念有了关系,后来,有离别,好像就有草,如江淹的“闺中风暖,陌上草熏”,乐府诗“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白居易的“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欧阳修的“楼前乱草,是离人方寸”、“艳阳刚爱挫愁人,故生芳草碧连云”……当然,古典文学中这样的具有人文色彩的意象还有很多,比如“杨柳”、“梅”、“夕阳”、“飞鸟”、“剑”、“月”、“桃花”等等,这些都需要慢慢的累积。
朱熹《读书偶感》中曾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学中自有“天光云影”等你去发现等你去体悟,当你感受到的时候,心灵自在自足,神清气爽,让你的心灵在文学的世界中去远行,穿越时间,穿越空间,和古人对话,和知己谈心,观潮起潮落,看云卷云舒。
参考文献
[1]徐中玉.大学语文(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887.
[5]叶嘉莹.叶嘉莹说诗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5.
[6]康震.康震评说李清照[M].北京:中华书局,2007.
(作者单位:西安工商学院;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