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深度学习,是相对于之前浅层次的学习而言的,也是当前各个学科教育教学一直在追求的境界。对于初中语文文言文教育教学而言,很多教师习惯性的以灌输的方式来进行,多数情况下都是浅层次的教育教学,未必可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用。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本文倡导以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导,积极主动的实现初中语文文言文教育教学的改革,确保可以不断提升文言文教育教学的质量,继而步入到理想的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格局。
关键词:深度学习 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育教学在新形势下,必须依照核心素养发展的诉求,步入到深度教育教学的状态。显然要想实现此目标,就需要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更加理想的教育教学策略,改变之前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思维。
一.实现学习支架的搭建,形成文言知识体系
文言文的教育教学,需要将基础点放在文言词汇语法系统的建立上,这样才能够循序渐进的进入到深度学习的格局,很明显在此过程中就需要改变之前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灌输。初中生文言词汇量要进行积累,在此基础上关注阅读语感的培育,由此过渡到文言文审美鉴赏的版块。当然,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文言文词汇,文言文语法,都应该成为实际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够确保文言文进入到理解性学习状态。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在文言文教育教學中,就需要采取如下的策略:其一,关注文言文诵读工作的开展,确保学生可以实现良好文言文语感的培育。诵读是有程序的,一开始的诵读是以熟读为基础,确保文言文的大意能够得到疏通,此时的目标是比较简单的,需要读懂字音,因为很多文言文中的字音与现代字音是不一样的,比如在“《论语》十二章”中,有一句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说”应该是第四声的yue,再者在《马说》中的“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旦”这里“旦”是第四声的dan,这些细节的关注,将是学生读懂文言文篇章的前提和基础。再者就是美读,就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融入对应的情感去进行朗读,比如在《答谢中元书》文言文学习的时候,有这样一段比较优美的表述“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澈见底”,这是一幅很美的山水意境画,可以鼓励学生去进行想象,比如尝试以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样的美景,在美景描述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反复诵读,确保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身临其境,由此在字里行间去理解自然山川之美好。其二,要能够做到追本溯源,实现完善词汇系统的架构。也就是说要学会从字形,上下文语境的角度入手,学会进行文言文词汇知识的归结,做好类别划分,确保对于文言语用元素形成系统化的认知。比如在初中文言文中很多篇章中都出现过实词“绝”,可以鼓励学生以类比的方式去进行鉴赏,看看不同的文言文篇章中的绝,各自是什么意思,由此实现知识梳理,确保对于实际文言文词汇知识的理解进入到更加系统化的状态。在《三峡》中的“绝”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这里的意思是隔断,第二次是“空谷传响,哀传久绝”,这里的意思是消失;再者《与朱元思书》中也有两处,第一次是“婵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里的绝的意思是停止,第二次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里的意思是绝妙。
二.注重语言问题情境的构建,提升学生的文言思维
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这也是深度学习的基本诉求,因此在实际初中语文文言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将学生的文言思维锻炼作为重要目标之一,而此时就需要构建理想的语言问题情境,这样才能够进入到理想的文言文学习格局和环境中去。在此过程中,需要采取的教育教学策略主要有:其一,依照实际情况设定主问题,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入到深度思考的状态。很明显这个主要问题,是与文言文主旨或者作者情感是关联的,是文章的核心所在。比如在《出师表》学习的时候,教师设定的主要问题为: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刘婵提出了哪些建议?在众多建议中,哪一条是最为主要的?请阐述其中原因?很明显这样的问题是有层次的,其最终围绕的是主要问题,是整体性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学生需要对于几个建议进行分析,把控其中的内容,确保对于文本有着一定感知,一开始可能是浅层次的内容梳理,但是接着就是深度的学习和探究,在这样的问题探讨中,学生会进入到自我判断的状态,学生的思维处于被激发的状态。其二,找到文言篇章中的冲突点所在,然后鼓励学生进入到批判性思维的状态,这也是思维锻炼的重要路径之一。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是当前初中生思维品质提升中的重要节点,依靠此方面思维能力的锻炼,可以使得学生信息评估,信息比较,信息分析,信息批判,信息综合的素质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比如在《小石潭记》学习的时候,前两段中有这样的内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但是后面却有这样的表述“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为什么在同样的地点,看到的是同样的景色,为什么会有着这样的心理反差呢?很明显这样的问题就是依照矛盾点设定的,这样的冲突,可以使得实际的批判性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对于教师而言,在实现对应问题设定的时候,就需要找到文本中的冲突所在,然后依照这样的冲突来进行优化,由此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更好的发挥其在锻炼学生思维中的效益。
三.关注语言运用,进入审美鉴赏的状态
深度学习状态的达成,意味着在文言文学习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理解的层次上,还需要进入到语言运用的状态,积极开展审美鉴赏活动,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对应的语言情境中,正确使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互,由此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格局。在此过程中,作为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文言文教学设计中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引导学生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咬文嚼字,由此才能够不断领悟文言文的语言之美。比如在《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教育教学的时候,这是一篇典型的情景交融的散文,文章中很多词汇都值得进行推敲,比如“闲人”两个词汇,其表达出了赏月的欣喜,也展现出对于人生的感慨,更加展现出被贬的悲凉,这是比较复杂的情感状态,鼓励学生对于这个词汇进行肩上分析,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去理解眼前的景色。其二,关注思想的品味,引导学生进入到文化体验和文化感受的状态,这也是实现文言文深度阅读的重要策略之一。也就是说在文言文中,很多展现出作者的优秀人格魅力,有的展现出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都是我干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实际文言文阅读的过程中,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从字面内涵理解过渡到实际的思想内涵领悟的层次,这样才是深度的文言文教育教学历程。比如在《陋室铭》中,初中生可以感悟作者高洁的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这样的价值观,这样的精神追求,可以使得学生的思想也朝着更加深邃的方向发展,这些文本对于学生未来人生道路的选择,面对逆境的态度,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注重知识迁移运用,打造深度学习环境
很明显,迁移运用也是深度学习的基本特点之一,其在实际文言文学习版块,就是需要将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作为目标来进行教学改革,继而确保实际的文言文学习进入到深度学习的状态,唯有这样才能够使得素养的培育,进入到更加合理的状态。在此环节,需要积极主动采取如下的方式来进行优化:其一,注重规律的探讨,确保可以实现方法的迁移。也就是说要确保初中生可以对于不同文言文文体有着深刻的理解,继而将其与审美鉴赏活动关联起来,由此进入到文化传承的状态,这样才能够确保文言文教育教学朝着针对性的方向进展。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在文言文教育教学中,积极主动的使用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主题学习方法,拓展训练方法,在这样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中,使得学生文言文的知识体系得以构建,引导学生可以从方法的维度来实现迁移运用,增强理解,继而为以后更加深度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其二,做到活学活用,鼓励学生在充分了解文言文行文规律,描写方法的基础上,尝试将对应的方式方法使用到语言表述中去,由此使得实际的写作与阅读关联起来,这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继而进入到深度的文言文学习格局。比如在《三峡》文言文学习的时候,其中描写景色的手法是比较经典的,鼓励学生对于这样的内容进行鉴赏,掌握其描写的方法,然后尝试依靠这样的方法去进行写作。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言文深度教育教学意境的构建,并非简单的事情,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能够有这样的挖掘能力,整合能力,优化能力,反思能力,继而确保实际的深度教学内容,深度教学方式朝着更加优化的方向发展,而这些将驱动实际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育教学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进展。
参考文献
[1]冯现娟.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136+140.
[2]田丽娟.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文言文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237.
[3]苗盼盼.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探索,2019(06):39-41.
[4]孙玉乔.微课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3):130-131.
[5]張君.谈如何有效开展初中语文中的文言文教学[J].华夏教师,2019(36):84.
[6]陈美娥.文以载道 以文化人——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J].华夏教师,2016(07):32-33.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羊亭学校)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