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作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旨和精华,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一切教学中,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永远没有生活实践经验来得直接具体,令人印象深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同生活就是教育的根本原因所在。纸上谈兵是毫无意义的,只有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里,才能真正“学习”。
关键词:陶行知 生活教育 初中语文教育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与无奈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作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旨和精华,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不难发现,这两者是不谋而合的。语文即实践,生活即语文,社会就是一个最大的学校,也是一个最大的语文课堂。
国家各级教育部门都意识到语文实践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失性,不断加强了对实践教育的重视。笔者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也尝试结合生活教育理论,现结合一些教学经历,对生活教育理论对初中语文教育的影响,谈谈以下一些看法。
一.生活化语文让学生学会感知
海伦·凯勒在她的自传体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道,她在学习拼写“水”这一单词时,她的老师莎莉文带她来到水边,让她感受水从她手心手背滑过的感觉,她顿时领悟,原来这就是水。那流动的、凉凉的感觉,让她的心也似乎快活了起来。在一切教学中,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永远没有生活实践经验来得直接具体,令人印象深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同生活就是教育的根本原因所在。纸上谈兵是毫无意义的,只有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里,才能真正“学习”。
语文课本里涉及到的一切地名、人名,只是一种名词,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之中,是作為一个考点符号,保存在学生的大脑中,而这种保存又是很快会消失的。于是,学生需要不断重复记忆,苦不堪言。
陶行知说过:“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教师只有把书本上的冷冰冰的名词,化成活生生的生活现象,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就像海伦凯勒的老师那样。
例如,在教朱自清《春》一课时,对于其中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个比喻句,我发现很多10后的学生,连花针是什么也没有见过。家家户户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少再有家庭用绣花针来进行缝补衣物了,现在的小孩子没有见过也不奇怪。于是,我就从家里带了绣花针,让学生亲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知它的纤细、银亮、闪光,从而进一步理解春雨的特征。
再比如,在教朱自清《背影》一课时,笔者所在的农村初中,很多孩子没有见过火车站,也不知道月台为何物,更难理解“父亲”为什么要爬月台,为什么爬得那么艰难。现实条件不允许我带着孩子真的去火车站,只能在生活中找到类比物。于是,我让学生站在教室的窗户边,比量窗户的高度,把窗台比作月台,要想翻越窗台,就势必要“两手撑着月台边,身子努力地往上耸”,再请一位稍胖的男生,去试试爬上窗台,果然他们感觉很吃力。再请学生们回忆一下,家人有没有遇到过这中情况,父母有没有吃力地去翻越什么高台之类,从而进一步体会课文中“父亲”这一形象,感悟父爱。
在《溜索》一课中,有一个形容词活用的例子,“只见他们一个个小过去”的“小”,这种悬崖溜索的情景我远离我们学生的,我只能从网上找来一些视频资料。有贵州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途中必须滑过大江上的绳索,材能到达彼岸的事例,是活生生的、震撼人心的,学生看着视频中的惊心动魄的画面,更加感知了这样的生活,是真实存在的。
通过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学生达到自我感悟,加深记忆,并触类旁通的层次。
二.生活化语文让学生善于表达
传统的语文教育,不是让学生背诵就是让学生抄写。老师在讲课文内容分析,学生在埋头记笔记,如果语文课堂,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填鸭,学生亦步亦趋跟着抄抄写写、背背记记,那么,势必会导致学生的反感。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语文知识,或者说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
陶行知认为: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生活决定教育,其实质就是生活需要教育,什么样的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同时,教育既服务于生活,又在改变着生活。中国语言文学经历了千百年,时代在变化,语言也在变化,语文教育也跟着变化。但是有一样基本没有变化。那就是“语文”的基本功能,即表情达意。
我们平时的语文教育,就应该像陶行知主张的,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加强实际生活能力的培养。其中,最基础的能力,就是与人沟通的能力。当今社会力创和谐,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和谐包容,小到家庭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体谅。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很多学生沉溺与虚拟的网络世界,忽略了与生活中人的实实在在的沟通于交流。所以,网络时代下,中学生提高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更加迫切地有待提高。
当代中学生与人交往沟通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与父母的沟通,与同学的沟通,与老师的沟通,还有与生活环境中陌生人的沟通,包括门卫、摊贩、店主、行人等。笔者发现,很多中学生不仅语文成绩低下,性格也内向,为人木讷寡言,缺乏朝气和自信。更有甚者,出现了心理问题。长期下来,教师和家长都不由得为此担忧。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了这一存在问题,积极尝试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指导学生提高语文实践能力。例如,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经常在课堂上举行朗诵美文、背诵古诗词、解读浅显古文等活动,并提出口语表达的要求和标准。再比如,设置课本情景剧,让学生进入角色,用口语表达出人物内心和人物性格。或者,直接下达任务,如指派学生去学校某老师处取东西、转述事情、邀请等,指派学生去完成一个必须开口说话的任务,创造一个机会让他与人接触。有些胆小内向的学生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完成任务,每一次的完成,都是一种磨砺,很好地锻炼了他和周围人打交道的能力。
再比如,让学生积极与父母沟通,定期布置目标任务。比如写一封信给父母,或者回家给父母提一些意见,也可表达对他们的感激,或者与父母合作完成某一个任务。一段时间以后,有些父母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孩子愿意说话了,愿意和他们亲近了。
没有学生天生能说会道,教师只有培养、锻炼他们,才能让他们与他人更好地沟通,才能在沟通中学会遣词造句,学会表情达意。
三.生活化语文让学生学思结合
当下,应试教育依旧主宰着大片教学高地。这种传统教育把学生和教师,禁锢在课本里、试卷里、题海里、教室里。学生死读书、读死书,部分学生被分数和排名搞得疲惫不堪,却又毫无进步。陶行知反对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
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教师和学生一起只做读书机器、教书机器,那么我们的教育永远无法进步,一代一代的学生头脑永远是被禁锢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课堂可以紧密结合社会与生活,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思辨,让学生的目光从书本里走出来,射向广阔的生活和社会。
笔者在教《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时,设置了一个问题,唐雎是古代“士”的一种代表,你能给他贴上标签吗?我事先给学生出示了一个示例:他是一位勇士。面对秦王的无理要求、野蛮粗暴,唐雎挺身而出,不畏强权,抱着同归于尽的心理,迎难而上。接着,各组学生就开始积极思考起来,纷纷回答“谋士”“忠士”“卫士”“辩士”,而最后一个组回答了“国士”。他们联系了当今中国的爱国志士、疫情专家钟南山,称赞唐雎心中装着国家,不顾个人安危,是“大国重器,国士无双”,就像钟南山一样。这组回答超出了笔者的预设,完全是学生自己学思结合的产物,令人惊喜。只有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的学生,才能有所積累,视野开阔。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他说“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力量,同上,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含的领域,使说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当一堂语文课,能让学生从古代联系到当下,从唐雎联系到钟南山,从英勇联系到爱国,这堂课无疑打开了学生心智的大门,点燃了思维的火花。
学校应该突破围墙之限,把“生活”请进校园来,让“生活”走进来。同时,要让学生走出校园,突破书本,打开视野。真正地学好语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笔者曾经搞过一个试验,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接受任务:观察上学路上和放学路上的所见所闻,哪怕是花草树木,哪怕是商家店铺、行人路人。另一组则不做任何要求。两周后,布置学生写一篇随笔《放学路上的所见所感》。未有任务的那组明显素材单一,缺乏深度。而接受任务的那一组,涌现了很多带有思考性的文字。比如有学生写到了校门口的那家小店铺,又换了老板,经营他物了,是什么原因让上一家店铺“关门大吉了”?是现在人们收入少、不好赚钱了吗?还是当初开店的时候盲目跟风了?作为初中生,能在作文里有这样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不得不让人赞叹。他的作文来源于生活,加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使得这篇文章立刻产生了思想意义,立意有了深度。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初中语文教育的影响巨大,我们语文教育的落脚点是在生活这个中心上,只有牢牢站稳生活,语文教育才是成功的、贴切的。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人民教育出版社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1991.四川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鹤城初级中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