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的层次与境界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2558
刘宝玉

  内容摘要:中国的文人墨客对于大自然山水的欣赏有三重层次:其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其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其三是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这三重层次,既是三重境界,同时又往往是诗人历经的一个过程。

  关键词:层次 境界 过程 托景寄情

  中国的文人墨客对于大自然山水的欣赏正如禅师参禅的过程一样,有三重层次:其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其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其三是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这三重层次,既是三重境界,同时又往往是诗人历经的一个过程。具体来说,第一层次是,把存在于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作为客观存在的“外物”看待。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山水的形态不会以人的意志而改变,山水和人彼此之间是孤立的、毫无内在联系的存在。在人们的视野中,“山水”只是自然风物之“形态”在人头脑中的“成像”而已。对山水形、声、色等诸方面进行文字的描绘,其实就是在照相机没有发明之前而用文字为山水“照相”,它往往是一种客观实景的描绘,没有人的情感参与。第二层次则是人类所特有的情感意志的彰显与融合。在这一层次里,诗人通过对山水形、声、色等诸方面的“所见”,让诗人内心的情感产生了“波澜”。人对山,人对水,在这一时刻就会依据诗人内心情感的喜怒哀乐而滋生相应甚或相反的情感共鸣,同时也会依据自己内心的情感共鸣而对眼前的山水有所取舍,有所侧重的选择。诗人或触景生情,或因情选景,或情景交融,或托景寄情。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当眼前之景和诗人的心情一致时,诗人就会愉悦、兴奋、满足;但倘若与诗人的心境不一致时,诗人内心情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活中的坎坎坷坷,人生的浮浮沉沉,仕途的起起落落等种种人生际遇,就会在诗人面对山水时因内心情感的不同而滋生不同的感受。这样,即使是相同的山水却因观赏山水的人的不同而有不一样的描绘;抑或相同的山水在不同的时期在同一个人眼里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时山水和人之间便有了心灵上的“通感”,山水往往内化成为诗人排遣倾诉、发泄释放内心情感、寄寓内心情怀的“对象”,也成了诗人诗文中刻意追求和表达“意境”的“意象”;这时的山水和诗人在情感上是相通的,是诗人情感外化的形态表现。第三层次是说,不论山水有多么美妙、壮丽,也不管诗人如何欣赏山水,寄寓情怀,但最终人还是人,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他们是不同的外物的存在,人和山、人和水最终还是要分离的。他们的相处只能是诗人短暂的停留,而不是诗人永久的归宿。因为山水没有企求,而人呢,则有太多的企求欲望,他不能长久与山水相伴,他有他的家庭,他有他的事业,他有他的生活,他有太多的凡尘俗事要等着他去做,他不得不离开山水。所以呀,最后只能是山亦然是山,水亦然是水,人亦然是人,山水依旧在,人事却轮回。

  这三个层次在山水诗词作品中往往是同时兼备、合而统一的。我们欣赏这样的作品时,只有品读出蕴含于其中的这三重层次,才可谓是真正读懂了诗作、获得了真知,走进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进行了穿越时空的情感交流。在此请看,这三个层次在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首诗里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对于一座山,在我们普通人眼中,也许只是大自然的一座山而已。我们可以远离它,走近它,欣赏它,描摹它。山形、山色、山势、山姿,都是客观“外物”的存在。这一点,其实对每一位诗人来说,在起初的时候诗人所看到的映入眼帘的以“外物”形式存在着的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即自然风物、客观存在也是和我们普通人一样的。就像李白,在孤独寂寞的时候,一个人走进自然,看到了天上的孤云,看到了一飞而过的众鸟,看到了眼前的“敬亭山”。山是静态的,而“孤云”和“众鸟”是动态的,“敬亭山”飞不了,走不远,而“孤云”和“众鸟”则可以悠闲离去,一掠而过。这个画面,从古至今,所见此景者,曾恐有千千万万,绝不仅仅只有李白一人。然而在那些凡夫俗子的眼中,敬亭山只是一座山,是一个“物质”的自然风物的客观存在。山是山,人是人,山和人是两个不同的“物质”形态,二者之间没有语言上的沟通,没有情感上的关连。所以,此时,我们看到的眼前之景,和一千多年前李白所见之景是一样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便是山水的第一层次。

  可是李白,他毕竟是诗仙,他就是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樣。在他笔下,不论是什么山山水水,不论是怎样的花花草草,只要经他恣意挥毫,泼墨描绘,于是这山便有了灵气,这草便通了人性。也许是天意的安排吧,让李白一生七次登临敬亭山。这七次的登临,山是一样的山,但前六次却与这第七次的登临在情感上却是截然不同的。天宝十二年,距他离开长安整整十年了。长期的漂泊生活,让他饱尝了生活的辛酸滋味,看透了人世间的炎凉冷漠,从而加深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内心的孤寂愁苦。这一点,也许正是他要在《独坐敬亭山》这首诗里体现的主旨思想。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诗的题目“独坐敬亭山”,“独坐”二字让人自然明白,诗人是一个人,所以用“独”,也正是由于一个人,所以孤独。解题出来便是“一个人孤独的坐在敬亭山上”。但如果只是这样解读诗题,其实还根本不够,因为这样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我们所说的第一层次里,仍然是以“我”为中心,站在“人”的角度来看山的。把山只是看作是“坐”的对象,山是死的,静态的,没有生命,不能与人的心灵相通,而“坐”也只是人的一个简单动作,看不出什么深刻的含义。而依我看,应该这样理解,孤独的李白在离开长安十年后,经过长期的漂泊生活,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滋味,看透了世间的炎凉冷漠,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内心的孤寂凄凉。此时他再次来到宣城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那么的孤单寂寞。他感到没有人陪他说话,没有人听他倾诉自己的衷肠,没有人理解他的心意,没有人排解他内心的抑郁,更没有人把它当成知己朋友,那么他该怎么办呢?他多想找一个倾诉的对象,他多想排解心中的郁闷和苦恼,他的内心好难受好痛苦呀,而就在这时,他看到了眼前和他一样“孤独”的敬亭山,他的心里顿时豁然一亮,情不禁然地将眼前的“敬亭山”幻化“活”了,从心底里发出:“呀,这不正是我的老朋友吗,这不正是我的知音吗?我们俩都是被命运遗弃的孤儿……”他深情的“望”着“敬亭山”,坐下来,对着“敬亭山”温情柔和地说“来来来,老朋友,好知己,我们两个坐下来,说说各自的心里话吧。你看,那么多的鸟,它们都毫不留恋的无情无义的飞走了;那朵云,看起来是那么的悠闲自在,独自逍遥,它们都离我们远去了,它们不会留下来,陪我俩说话。只有我们两个飞不起,走不掉呀。所以,就让我们俩坐下来,我要和你屈膝长谈,我要让你成为我的知己,我要让你成为我的知音。你就是我的,我就是你的。我不会看不起你,我也不会嫌弃你,更不会离开你,那么你也同样不要看不起我,不要嫌弃我,更不要离开我,好吗?你是我心灵的净土,我是你沦落的皈依呀……”由此可见,李白浪漫的想象和孤寂的情怀。他才华横溢,却一生蹭蹬不遇,发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感叹。他洒脱、爽朗,充满豪情,在他每每幻想破灭,仕途无望时,便会漫游祖国山河,喷薄他的浪漫飘逸之手法写出了诸如《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一次,当他再次漂泊来到宣城,内心失意的他找不到知己倾诉苦闷时,自然就会想到敬亭山,自然就会来到自己头脑中早已熟识的敬亭山。所以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这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但这首诗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众鸟”、“孤云”之景,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个性化。将自己定格在纯净的时空里,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进行着精神上的交往,将诗人内心情感完全与敬亭山的神貌融汇在了一起,将自己的孤独失意和怀才不遇,寄托给了眼前的山水,寻求一丝的安慰和精神的洒脱。在诗人眼里,这时的敬亭山不再是一座山,而是一座同自己有着相同境遇的具有人的思想的“知己”和“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密友。人与山之间脉脉含情,相对而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此情此景,便是诗歌的第二层次: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然而,我们又都知道,山水和人毕竟是不同的“物”的存在。人不能永久停驻在山上,亦不能长期与山水相伴。人是要活动的,人是有生命的。诗人有割舍不断地家庭、事业,有未实现的理想、抱负。他有太多的凡尘俗事不容许诗人在此长久的停留,所以当他眼看着众鸟飞尽,孤云远去,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排解了心中的孤独寂寞、愤懑不平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不得不再一次回到残酷的现实中,“挥手自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挥一挥衣袖,告别敬亭山,再次湮没在了茫茫的红尘之中,人离开了山,山却依旧在原地默默的矗立……此即第三层次:山还是山,水还是水。这三个层次,在山水诗的写作中,往往是或明或暗,相辅相成,有序统一的。由此可见:“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一层次往往是诗人用自己的生花妙笔,佳词妙句对眼前的美好山水之“外象”进行缘情绘景,即所谓的描摹“画意”。其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一层次便是在第一层绘景描摹的基础上抒情阐理,即所谓的“托景寄情”。这时,诗人与眼前之景往往合二为一、物我两忘。只有这一层次具备了,山水诗才便有了灵魂,也才能触动读者情感之共鸣。其三是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这一层次,在诗文中可能并不常出现,而是要求读者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以意逆志”,结合时代背景,结合诗人的人生际遇,做出合理的联想与想象,让客观的“山、水”从主观的诗人“意象”中分离出来,“山水依旧在”,“人去则楼空”。

  总之,这三个层次,在山水诗中往往是诗人情感历经的过程,所以我们在阅读山水诗的时候,若能鉴赏品味出这三个层次,便可谓掌诗之肯綮,悟诗之真谛。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