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乌鸦谚语的汉日对比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9952
郝晶玮

  

  

  内容摘要:谚语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各民族人民生活方式的反映。乌鸦对于中日两国人民来说是较为熟知的鸟类,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和乌鸦有关的谚语。本文主要对汉语和日语乌鸦谚语从外在特征、习性特征、预知能力和品性特征四大方面进行分别归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分析得知,汉语乌鸦谚语更多地表现了乌鸦的预知能力;日语乌鸦谚语更多地表现了乌鸦外在的具体特征。

  关键词:谚语 乌鸦 汉日对比

  谚语是长期流传下来的寓意丰富、文词固定简练的古训、俗语。i它们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和看法。所以不同民族的谚语既有共性,也有因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性。乌鸦在中日两国都是人们比较熟知的一种鸟类,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有特色的乌鸦谚语。它们之间也必然存在着相同点和不同点。

  关于中国的乌鸦,王二杰,周舒娟(2012),杨柳(2014)论述了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乌鸦不断变化的形象,文化意义以及其原因。关于日本的乌鸦,李燕(2004)从日本的故事、谚语、俳句出发,对乌鸦在日本的形象做了介绍。关于中日两国乌鸦的对比,彭仁煌(2012),潘路加(2017),蔡冰(2019)通过对比分析中日两国不同的乌鸦形象,反映了乌鸦在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内涵。

  目前关于汉语和日语乌鸦谚语的先行研究数量较少。具体而言,目前没有收集到关于汉语乌鸦谚语研究的相关文献。关于日语乌鸦谚语的研究,王玥(2017)通过对日语乌鸦谚语的分析,从乌鸦的特征和与乌鸦有关的民间传说两大方面来探析乌鸦的文化内涵。关于汉语和日语乌鸦谚语的对比的研究,任小凤(2018)从五个视角對汉语谚语和日语谚语中的乌鸦形象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文章中的乌鸦谚语以中日两国的谚语辞典为语料,共列举了42句。从语料来说,还可以列举数量更多的例子对汉语和日语中的乌鸦谚语进行分别归类,再对比分析。

  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从中日两国的谚语辞典中收集和乌鸦有关的谚语。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汉语和日语中的乌鸦谚语进行归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汉日对比。本文的汉语谚语取自《中国谚语大全》(温端政,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共收集44句。ii日语谚语取自《日语谚语辞典》(臼田甚五郎,日东书院,1971)和《日汉惯用语谚语辞典》(陶元山,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共收集35句。iii

  一.汉语乌鸦谚语

  汉语乌鸦谚语从辞典中共收集44句。谚语的产生源自于人们对对象事物特征的认知。根据谚语对这种不同特征的反映,将汉语中的乌鸦谚语分为如下几类。如表1所示:

  1.外在特征相关

  整个身体

  例:天下乌鸦一般黑;乌鸦擦粉原样黑

  这类谚语源自乌鸦身体呈全黑色的特征。

  2.习性特征相关

  1)饮食方面

  例:苍蝇爱臭蛋,乌鸦爱死尸

  这类谚语主要源自乌鸦作为腐食动物,喜欢吃腐肉的饮食习性。

  2)栖息类聚习惯

  例:小人见人就吵,乌鸦无树不落;孔雀乌鸦不同林,好人坏人不合群

  乌鸦喜欢停落在树上,又因为乌鸦身体呈全黑色,给人以不好的印象,因此乌鸦与其他鸟类相对比,有类聚的习惯。所以产生了这类谚语。

  3.预知能力相关

  1)节气天气

  例: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乌鸦叫风,喜鹊叫雨

  这类谚语主要源自在古代,乌鸦被看作是“神鸟”,人们把某些自然现象看作是带有神力的动物所发挥的作用。

  2)凶兆,厄运

  例:喜鹊叫,好事到;乌鸦叫,坏事到;乌鸦当头叫,霉头总触到

  这类谚语主要是源自乌鸦叫声凄惨,赋予了它不祥的象征。

  4.品性特征相关

  1)孝顺

  例:羊羔有跪乳之情,乌鸦有反哺之恩;燕子养儿空劳力,乌鸦反哺尽孝心

  这类谚语源自在古代,乌鸦被认为是孝鸟。

  2)互助

  例:乌鸦不啄乌鸦眼

  乌鸦在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互相理解。

  3)自不量力

  例:老鹰不在家,乌鸦称大王;寻死的乌鸦找鹰斗

  老鹰比乌鸦凶猛得多,这里把乌鸦和老鹰作对比,表现了乌鸦的自不量力。

  二.日语乌鸦谚语

  日语谚语从辞典中共收集35句。同样,将日语中的乌鸦谚语分为如下几类。如表2所示:

  1.外在特征相关

  1)整个身体

  例:闇夜に烏雪に鷺(黑夜中的乌鸦雪上的鹭);烏百度洗っても鷺にはならぬ(乌鸦不管怎么洗都变不成白鹭)

  2)身体部位及相关

  例:烏の頭白く、馬角を生ず(等到乌鸦头变白,永远等不到);烏の白糞(乌鸦的白色粪便)

  3)雌雄

  例:誰か烏の雌雄を知らんや(无法辨别乌鸦的雌雄)

  4)表情样态

  例:今泣いた烏がもう笑う(正在哭的乌鸦立马又笑了);早まる烏は団子一つ(着急的乌鸦乱成团)

  这类谚语主要是源自乌鸦身体黑的特征。乌鸦在日本随处可见,因此产生了一些与乌鸦外在具体特征相关的谚语。

  2.习性特征相关

  1)饮食方面

  例:烏の埋め食い(乌鸦埋藏食物)

  这类谚语主要源自乌鸦喜欢埋藏食物这种饮食习惯。

  2)栖息群居习惯

  例:猫の居るのは屋根の上、烏のいるのは木の上(猫居屋顶,乌鸦居树);

  大勢の烏にや鷹もかなわぬ(只要乌鸦多,鹰也胜不了)

  这类谚语主要源自乌鸦喜欢停落在树上,并喜欢群居的习性特征。

  3)行为

  例:権兵衛が種蒔きや烏がほじくる(好不容易播的种,被乌鸦挖出来吃掉);烏の行水(乌鸦洗澡)

  这类谚语主要源自乌鸦喜欢下水扑棱,长喙擅长挖出东西的行为特征。

  3.预知能力相关

  凶兆,厄运

  例:烏鳴きが悪いと人が死ぬ(乌鸦恶叫,人要死亡);因果な烏は盆に霍乱する(不幸的乌鸦盂兰盆节病倒,预示运气特坏)

  这类谚语主要是源自乌鸦叫声凄惨,赋予了它不祥的象征。

  4.品性特征相关

  1)孝顺

  例:烏は親の養いを箱ごみかえす(乌鸦反哺);鳩に三枝の礼あり烏に反哺の孝あり(鸠鸽有三枝之礼,乌鸦有反哺之孝)

  在中国古代,乌鸦被认为是孝鸟。这种文化从古代就传入了日本。

  2)互助

  例:烏は烏の眼をほじくらない(乌鸦不啄乌鸦的眼睛)

  乌鸦在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互相理解。

  3)自不量力

  例:鵜の真似をする烏に溺れる(乌鸦模仿鸬鹚溺水了)

  鸬鹚比乌鸦厉害得多,这里把乌鸦和鸬鹚作对比,表现了乌鸦的自不量力。

  4)爱子

  例:烏はわが子を鳥の中で一番美しいと思っている(乌鸦认为自己的孩子最美)

  5)健忘

  例:烏の雲だめ(健忘,不可靠)

  乌鸦以云为标记埋藏食物,表示健忘,不可靠。

  三.乌鸦谚语的汉日比较

  1.外在特征相关

  与乌鸦外在特征相关的谚语,汉语中有5句,占总数的11.4%;日语中有17句,占总数的48.6%。

  1)相同点

  中日两国辞典中对乌鸦的解释都是“嘴大而直的黑色鸟。”从谚语中看,中日两国乌鸦都是身体呈全黑色,这是中日两国的共同认识。

  2)不同点

  日语中与乌鸦外在特征相关的谚语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大约是汉语的四倍。中国人对乌鸦的观察只停留在“乌鸦是一种整个身体呈全黑色的鸟类”。日本人不仅认识到了这一点,还注意到了乌鸦的其他外在特征:乌鸦的雌雄,身体部位及其他和表情样态。由此可以看出,在外在特征这方面,日本人比中国人观察得更加仔细。

  2.习性特征相关

  与乌鸦习性特征相关的谚语,汉语中有9句,占总数的20.4%;日语中有6句,占总数的17.1%。

  1)相同点

  汉语和日语谚语中都表现了乌鸦在饮食和栖息习惯两方面的习性。乌鸦是杂食性鸟类。它们常常停靠在树上环顾四周找食物,巢也建在树木上。这是乌鸦共通的习性。

  2)不同點

  由于乌鸦的身体呈全黑色,而且声音也不能说很好听,所以一般认为乌鸦有着成群吃动物尸体的习性等不好的印象。中国人正是从乌鸦的饮食喜好这一点来观察的。乌鸦会把食物藏在树洞里,在食物少的时候取出来吃。日本人是从乌鸦的饮食方式来观察的。关于乌鸦的栖息习惯,中国人主要是从类别的角度来观察,在汉语的乌鸦谚语中体现了乌鸦类聚的习性特征。日本人主要是从数量的角度来观察,在日语的乌鸦谚语中更突出体现了乌鸦群居的习性特征。其次,在日语乌鸦谚语中还体现了乌鸦喜欢下水扑棱,长喙擅长挖出东西的行为特征。这在汉语乌鸦谚语中并没有体现。

  3.预知能力相关

  与乌鸦预知能力相关的谚语,汉语中有19句,占总数的43.2%;日语中有3句,占总数的8.6%。

  1)相同点

  在汉语和日语乌鸦谚语中,都体现出乌鸦预示凶兆,厄运。

  2)不同点

  汉语中与乌鸦预知能力相关的谚语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大约是日语的五倍。汉语乌鸦谚语还更多地体现出乌鸦可以预知天气气节。这可能源于在原始时期,先民的生活要依靠大自然的馈赠。乌鸦的神鸟形象寄托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先民通过祭拜自然,祈求生活风调雨顺。(蔡冰,2019)而这一点并没有在日语乌鸦谚语中体现。

  4.品性特征相关

  与乌鸦品性特征相关的谚语,汉语中有7句,占总数的15.9%;日语中有6句,占总数的17.1%。

  1)相同点

  汉语和日语谚语都体现了乌鸦正反两面的品性特征。在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乌鸦被认为是一种孝鸟。《说文·乌部》:“乌,孝鸟也,谓其反哺也。”《小尔雅·广鸟》曰:“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广雅·释鸟》:“慈鸟,乌也。”(杨柳,2014)在日本《三省堂·大辞林·第三版》中对“乌鸦反哺”谚语的解释是:最早源自梁武帝的《孝思赋》。乌鸦长大后,会含着食物送到母乌鸦嘴里来报答养育之恩。用来比喻孩子孝敬父母。v可见,“乌鸦反哺”的文化是从中国传到日本去的。汉语和日语谚语中都体现了乌鸦“孝鸟”的形象。同时,在汉语和日语中都体现乌鸦“互助”品性的两个谚语,不仅意思表达相同,而且形式上也完全一样。这是在两国都呈现出的乌鸦正面的品性。从反面来看,乌鸦在汉语和日语谚语中都呈现了“自不量力”的一种形象。

  2)不同点

  日语谚语中体现的乌鸦品性比汉语谚语中稍加丰富。从正面来说,在日本,乌鸦还体现了“父母疼爱孩子”的形象。从反面来看,乌鸦以云为标记来隐藏食物,表现了乌鸦健忘,不可靠的品性。在日语大辞林辞典中对乌鸦的解释中也指出,乌鸦可代指与其性质相近的人:极健忘的人。而这两点在汉语谚语中没有体现。

  本文把从辞典中收集到的与乌鸦相关的谚语,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汉语和日语乌鸦谚语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分析得知,在“乌鸦是嘴大而直的黑色鸟”、“乌鸦喜欢停靠在树上”、“乌鸦预示凶兆、厄运”、“乌鸦既有‘孝顺,互助的正面品性,也有‘自不量力的反面品性”这几方面,中日两国是相通的。不同点在于汉语谚语中更多地体现了乌鸦预知天气气节的能力;日语谚语中更多地体现了乌鸦外在的具体特征。其次,在日语谚语中乌鸦的习性特征比汉语谚语中丰富,还表现了乌鸦“洗澡、挖东西”的行为。最后,在日语谚语中乌鸦的品性特征也比汉语谚语中丰富,还体现了乌鸦“爱子、健忘”的形象。

  整体看来,虽然在所能收集的语料中,日语乌鸦谚语的数量少于汉语乌鸦谚语。但是在日语谚语中体现的乌鸦形象更加丰富、细致。这或许是因为乌鸦虽然对中日两国来说都是比较熟知的鸟类,但是在日本乌鸦随处可见,生活在人们的周围,与人的关系更加密切。而在中国,乌鸦在森林和山野间居多。其次,或许也和中日两国人們的审美意识有关。中国人喜欢“宏伟壮大”,日本人更喜欢“精致小巧”,因此侧重从细节观察事物。

  先行文献彭任煌(2012)李燕(2004)都提到在日语中,也有很多体现乌鸦预知天气状况的谚语,但是因为本次收集语料的限制,在论文中未能体现这一点。其次,先行文献彭任煌(2012)还提到在日本人的眼中,乌鸦是非常聪明的,这一点也曾听日本外教提到过。但在这次收集的日语乌鸦谚语中,没有反映出乌鸦聪明的这一印象。主要原因仍然是语料的不足,未能全面体现乌鸦的特征。还有可能是因为这是近几年人们对乌鸦形象认识的改变,因此反映乌鸦聪明的谚语还未收入辞典里。这些将作为今后的课题,再扩大语料继续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臼田甚五郎.日语谚语辞典[M].东京:日东书院,1971.

  [2]温端政.中国谚语大全[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3]李燕.乌鸦在日本[J].日语知识,2004(08):34.

  [4]陶元山.日汉惯用语谚语辞典[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5]王二杰,周舒娟.“乌鸦”象征意义的流变[J].四川教育学报,2012,28(08).

  [6]彭仁煌.从乌鸦形象内涵看中日文化差异[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2).

  [7]杨柳.“乌鸦”的文化意义解析[J].语文学刊,2014(04):83.

  [8]潘路加.中日文化中乌鸦的形象对比[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2).

  注 释

  i.见《现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ii.在《中国谚语大全》中查找到的乌鸦谚语共有62句。其中,意思相同,只是表现形式稍有差别的谚语,只选择一句作为研究对象。如“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和“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只选择“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作为研究对象。此类的谚语共有14句。不是以乌鸦为主语的谚语共有4句,这里暂不列入本次研究对象中。如“凤凰不入乌鸦巢”。

  iii.《日语谚语辞典》和《日汉惯用语谚语辞典》中意思相同,只是表现形式稍有差别的谚语,只选择一句作为研究对象。如:「何処の烏も黒さは変わらぬ」「何処の烏も黒い」(天下乌鸦一般黑)只选择「何処の烏も黒い」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除去两部辞典中重复的谚语,从《日语谚语辞典》中取例26句,从《日汉惯用语谚语辞典》中取例9句,共计35句。因为收集的日语谚语数量有限,所以这里对日语中的惯用语和谚语不作区分。

  iv.“其他”此项是指没有体现乌鸦特征的谚语,这些谚语不纳入本次的研究对象。

  v.[EB/OL]https://www.weblio.jp/content/烏に反哺の孝あり笔者自译。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外语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