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中语文试题命制的理与法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0014
刘雍

  内容摘要:语文科的试卷命制是一项冗杂繁重的工作,由于普通高中的大多数语文老师接受系统化的试卷命题培训较少以及自身命题经验不足,导致高中语文试卷经常出现脱离课本,创新性不足,区分度较差等问题。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从命题的学理依据与方式方法着手,以考纲、新课标与高考评价体系为出发点,为高中语文试卷的命制提供了科学的策略与路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试题 命题依据 命题方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中对测评与考试的目的有这样的界定:“测评与考试是语文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真实反映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与现有水平,准确判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原因,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发挥积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1]命题是一项科学而又严密的任务,一份语文试卷的编写应该有着充足的学理依据与合理的逻辑起点,而不能单凭命题老师的喜好、优势、习惯乃至感觉去判断一道题的录入,一张卷子的定向,而要充分考虑高考考试大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学科要求以及学生学情等多方面因素,横向比较,多方权衡,追求试题考查与高考指向的一致性。与此同时还要落实到命题的方式方法上来,实现命题理论与命制技术相结合。一份好的试题不应该是让所有考生都难以下咽的苦果,而应该是一道让所有学生在“品尝”时,能不由自主地有话想说,有话要说的“佳肴”。因此,一份高中语文试卷的命制不仅需要扎实的学理依据作为支撑,更需要科学的命题方法进行综合考量。

  一.高中语文试题命制的现状 ?命题作为一项耗时耗力的复杂任务,大部分中学指派这一任务时,一般是由年轻教师来承担的。但一份语文试卷的编写往往需要大量的素材积累,这对年轻语文老师的命题知识与命题能力是一种极大的考验。而且在课时任务重,编写素材少,命题数量多等因素的影响下,年轻老师自然不能很好把控试题的质量,导致马虎应对,缺乏新意。

  大多数年轻语文老师的试题素材取自于智学网的试题库。智学网的试题库中包含了全国各地上传的最新试卷,可以根据需求随意选取,自由组卷,这对于命题老师来说确实一个福音。他们只需从各份试卷中选取出一道道适用的题目拼接组合成一份试卷即可,不用搜肠刮肚地去寻找试题素材,逐题编写题干,既省时又省力。但是且不论这样的做法能否提高老师的命题水平,这些“复制品”试卷是否适合我们的学生也仍是一个未知数。按理来说,我们的老师应该是最了解,最清楚学生学情的人,由任课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亲自设计一份连贯化、系统化的试卷毫无疑问能更好地检测出学生近期的学习状况。但这样拼接而成的“复制品”试卷,很难百分之百地贴合学生立场,不利于学生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一份精品试卷是通过遵纲守本,多方取材,仔细打磨而成的,从素材到题干、到答案、甚至到答题卡都需要我们老师细心雕琢,反复品味,如此才能做到评测精细化,考试高效化。

  二.高中语文试卷命题的学理依据:命制什么

  (一)语文考试大纲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明确提到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认知能力,但这些能力尤其是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一个由了解到理解,由理解到掌握,最后再到运用的适应性过程。

  在现代文阅读类题目中,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以及文学类文本所考查的能力虽然互有交叉,但试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趋势。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一般来说,只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的含义以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即可,但后续的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则会涉及到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甚至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等等。在古代诗文阅读类题目中,一般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常见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等。在语文表达与应用类题目和作文中,更多的是对学生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考查学生是否能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是否能文从字顺地表情达意。

  纵观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列出的各类题目的能力考查范围,从识记到探究这是一个能力不断向上攀升的过程,我们的命题老师应该了解并注意这六个能力的考查指向,在试题编写过程中依据考纲对每道题的能力要求,做好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这就是命题老师编写语文试卷时应该把控的一个度。

  (二)语文课程标准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针对语文科的四大核心素养,新课标为学生量身定制了一份学业质量标准。关于学业质量标准,新课标是这样阐释的:“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2]在此基础上,学业质量标准还将学业质量明确地划分为了五种不同的水平,并分别描述了五种不同学业质量水平的具体表现。而且新课标在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中明确表明:“水平二是语文学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依据,水平四是高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3]毫无疑问,这为高中阶段语文试题的命制提供了更加精細化的操作性指导。

  精读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学业质量的水平二与水平四分别从四个方面照应了十二个语文课程目标,“语言积累与建构”、“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梳理与整合”可归为第一个方面,考查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可归为第二个方面,考查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鉴赏文学作品”、“美的表达与创造”可归为第三个方面,考查学生审美的鉴赏与创造;“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多样文化”、“关注、参与当代文化”则可归为第四个方面,考查学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因此我们的高中语文试题编写思路和命制指向可以从这四个方面着手,依据不同阶段高中学生应该达到的不同学业质量水平,以语文课程目标为导向,呈现出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相契合的语文试卷。

  (三)高考评价体系

  随着2020年初《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正式发布,高考评价体系与語文课程标准将成为高考语文的两架新马车,齐头并行,共同推进高中语文考试内容的改革。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的内容组成,而“四层”中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是高考评价体系明确规定的命题考查内容。

  其中“关键能力”被称为“落实命题立意的平台和中枢”[4],既是高中阶段语文试题向高考题靠近的标尺,也是语文试题要求的最终落脚点,语文“关键能力”由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两部分组成,落实到试卷中,命题人主要以情景活动与情景任务作为试题的主要载体,考查学生面对仿真问题情景时处理日常化真实性问题的能力。如高中语文试卷的语言表达运用部分设置有日常生活中敬语的正确使用,新闻语段的压缩,看图概括大意以及填充逻辑连贯的文段的空缺处等多种类型的实用文体类题目,这些问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将语文科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情景的能力,检验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三.高中语文试卷命题的方式方法:怎么命制

  (一)控制量化指标,预设双向细目表

  一般来说,一张语文试卷包含的量化指标很多,不过在对试卷进行质量分析时,通常采用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四项量化指标来保证试卷测量的科学性。这四者是命题者在试卷命制时确定试卷基调的重要参考指标,那么如何帮助命题者兼顾这四方面的指标,制作出一套规范合理,科学严谨,具有适当的难度与较高区分度的语文试卷呢?双向细目表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条件。

  所谓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试内容(知识点)与考查要求相互关联的预设表,主要包括每一小题的题型、题号、考核内容、认知层次要求、题目出处、赋分、试题难度系数预设、试题区分度系数预设。它可以说是命题者的试卷蓝图,是命题、审题、组卷的直接操作依据,是保持试卷结构合理规范的关键步骤。一份好的双向细目表就像是我们的眼睛,能给命题指明方向,帮助我们避免命题、组卷的主观随意性。没有双向细目表的命题是盲目的,很容易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所以,极有必要在正式命题前设计好双向细目表,精细落实每一道小题的知识考点和难度预设,以此为指南命制试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勇展卷,喜执笔,重拾对考试的信心。

  (二)合理选择语料,搭建命题素材库

  如果说双向细目表是命题者的设计蓝图,那么丰富的命题素材则是命题者搭建这份试卷的砖块。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份语文试卷需要的语料量极其之大,无论是各种类型的文本阅读材料,还是语言文字运用题,甚至是作文,都需要命题者有着扎实的语料积累。所以一位优秀的语文命题老师的另一个身份应该是善于阅读,留心生活的有心人,上到名人轶事,经典名篇,下到街边广告,日常对话都能化用入我们语文试卷的不同题型之中,成为命制试题的材料来源。

  但是选材不能乱选,我们需要把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素材根据语文命题的标准进行一定的筛选。一方面所选取的语文试题素材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的标准。语文试题肩负的不只是选材育人的任务,还有传承文化的责任。在考察的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要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使我们祖国的优秀文化能借此传承。另一方面,所选取的语文试题素材要与学生保持合适的距离。过于高新尖,会导致学生考试时产生陌生感与紧迫感,不利于学生发挥。过于课本化,会使学生直接从所背知识获益,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考查要求。因此选择的材料应秉持以课外材料为主的原则,但同时要注意课内外的双向联动,使学生实现知识能力的迁徙。

  语文命题素材库的搭建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除了需要广泛阅读,积极储备,更需要我们的语文老师做好材料分类,将有命题价值的资源进行有序储存,这样有助于我们在命题时得心应手,顺手拈来。

  (三)考虑学生立场,试题命制情景化

  新课标中明确提到:“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5],其中具体的情境主要分为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等特定情境。因此,在语文试题的命制表述中,通常是选取、援引和改编一段连续性文本或非连续性文本,根据这段文本来设置一组多样、综合、开放的任务性题目,让学生在模拟的试题情境中,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三个方面实践活动的考查下,充分调动自己的语文学科素养能力,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与作答。由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考查的内容不尽相同,因此不同板块的题目所设置的情境材料与典型任务也有着不同的区分,例如情景化默写题,篇章语用题和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就是不同题型情景化设计的一个很好写照。

  情景化认知理论在试题命制中的一个重要准则是:“超越了学校教育情境的限制,把研究的视野扩展到更广阔的人类学习现象中,试图由此去发现人类学习的本质”[6],2020年全国卷Ⅱ卷的作文题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2020年全国卷Ⅱ卷的作文材料紧跟时事,介绍了疫情期间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事例,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作文指向,从贴近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创设了一个在“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上作演讲的真实场景,调动学生对自己所亲身经历过的疫情情境进行思考,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生发认知,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该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指令所创设的情境贴近考生实际,在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写作欲的同时能很好地引导他们对真实情景进行辨析,对现实事例进行说理,这正是情景化命题所要达到的目的,即:“学习的知识、思考和情境是相互紧密联系的,知与行是相互的——知识是在情境中并在行为中得到进步发展的。”[7]

  高中语文试题的命制是一个连接教与考,检验理与法,消耗心与力的过程。每一份语文试题的命制,指明的是莘莘学子们的前进方向,容不得半点马虎与随意。因此,我们在命题时不仅要懂得“命制什么”,把握好考纲、课标与高考题,还要学会“怎么命制”,制定好命题前的命制大纲和预设框架。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一份语文试卷的科学性、规范性、公正性,提高语文试卷试题的质量,使我们的学生“寓考于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0.

  [4]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21-2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8.

  [6]周文叶.中小学表现型评价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8.

  [7]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2(1).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