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个场合提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提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因此,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糅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势在必行。
关键词: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担当 进取意识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西方的文化观、价值论进入中国,使得社会价值观呈现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之才,成为文化抵制与冲击最典型的代表。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历经数千年的社会变迁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2016年12月7日,習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让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教育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思考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又不忘弘扬和繁荣中华文化,在教学中坚持“文化自信”,在课堂中糅合国学精髓,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献一份绵薄之力。
一、民族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特征,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体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精神。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责任担当的论述,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尽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都是对中华民族勇于承担责任的深刻诠释。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伟大民族精神的坚定传承者,中国共产党不断赋予责任担当以新的内涵,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都深刻诠释了责任担当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了责任担当的精神领域[1]。
(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进取精神的阐述。无论是孔夫子曾说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还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均强调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无论是春秋时期《周易》中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还是《孟子》所提倡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礼记·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亦或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诗句,都是对中华民族勇于开拓进取精神的深刻诠释。进入二十一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局势下,中华民族的复兴前行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两条精神命脉,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
(三)“学而不已,阖棺乃止”的终身学习意识
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知识更迭周期越来越短,知识总量呈现指数级增长的时代,无处不在的4G网络,手机、pad等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让人们可以通过输入几个关键词获取海量知识;以kindle为代表的电子书设备的出现,让人们随身携带一个小型图书馆的梦想不再是天方夜谭;自2011兴起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 慕课)平台更是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获得全球顶尖大学的教学资源,终身学习成为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国家为构建“处处可学、人人皆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中国教育梦目标。早在三千年前,中国的思想家、教育家们就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观念。孔子曾说:“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庄子认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荀子在《劝学》中提到:“学不可以已”,汉代乐府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终身学习的思想,依然在现代散发出璀璨的光芒[2]。
二、当前民族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现实困境
“90后”的大学生是吃着汉堡包、看着日本动漫成长起来的一代,深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不够,认可度不高,另一方面高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渗透力度不高,最终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传统观念意识淡薄。
(一)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低
受当前社会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对英语、计算机等实用性知识的学习热情较高,相比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不受热捧。受困于当前高考的文理分科现象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中小学阶段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学习考试相关知识,在大学阶段则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各种专业知识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备考中。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少大学生甚至没有读完四大名著,对《论语》、《孟子》、《中庸》、《大学》等中国传统经典著作更是知之甚少。同时,当代大学生热衷于各种西方节日,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高度认同,而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同度较低,这些都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认真反思。
(二)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渗透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治主干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四门课程为主,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有限,渗透力度不够。加之高校中盛行的“重技能、轻人文”的育人方向,不少高校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底蕴的培养,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要么作为选修课供学生自由选择,要么以讲座的形式开展。高校对传统文化思想的不重视还体现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政治和英语是必考科目,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一席之地。这样重技能、轻人文的育才倾向,让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的理论核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石,理应在高校的思政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加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的课程建设、提高思政工作者传统文化素养,利用传统文化构建校园育人新环境[3]。
(一)加强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渗透
正如杜甫诗中所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般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首先,课堂是当代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在课堂中,教师若能有效的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将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与党和国家提倡的“八荣八耻”完美结合,举办一个“八荣八耻”的专题讲座。例如在“热爱国家为荣,以危害国家为耻”时,岳飞的精忠报国与秦桧的投敌卖国,史可法的“头可断,身不可屈”,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例子,是中華民族爱国精神的生动体现;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贵君轻”、“君人者以百姓为天”、“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等思想讲解八荣八耻中的“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等。
(二)提高思政工作者的传统文化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到,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占领高校思想政治高地,引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的建设工作。高校思政工作者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教育责任,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高校思政工作者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用传统文化思想指导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推动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教师要先学先行,入脑入心。高校思想政要自己学深、学透、学活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做好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首先要做到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要学会运用传统文化思想武装头脑,用传统文化充实课堂教学,用传统文化思想提高自身的人文底蕴。其次要学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待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要坚持“古为今用”的思想,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会将马克思主义观念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最后,活学活用是关键,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减少枯燥说教,糅合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各种生动事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灵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理论联系实际,让思政工作发挥引领学生思想前行的巨大威力。
(三)利用微媒体构建校园传统文化教育新环境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度,“微时代”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也必须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地,通过官方微博、官方公众号等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融入传统文化精神,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设班级微博、公众号等形式,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抢占线上阵地,夯实线下教育,冲破固有的教育方式,扩展现在政治教育的方式和理念,利用自媒体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信息传递等功能,做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工作的结合工作,通过“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精神价值的倡导,构建高校育人新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莹.重续传统文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报,2014(5):13-18.
[2]刘淑霞.中华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之实然状态与应然态势[J].唐都学
刊,2013(7):43-46.
[3]王文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学习,2013(7):21-24.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