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培养与渗透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9019
内容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面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本文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培养与渗透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策略,以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教学 文化渗透

  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关的

  语言会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变化,同样,文化也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够进行表达。大学英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有关中英文化的学习,了解不同语言中渗透的文化因素,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真正做到在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了解西方的目的语文化,也要将中國的本土文化融入其中,实现不同文化的双向交流,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与文化意识。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培养与渗透的意义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同文化的相互渗透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大学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具体的语言教学实践中,实施文化教学是达到语言教学目的的关键。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就很难正确理解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教师要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通过和借助正在传授的英语国家文化,来帮助学生更加得体有效地运用语言。使之具有国际化视野,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来进行跨文化交流,更好地服务社会。

  从服务“文化强国”战略的角度出发,文化教学其实是和我们的民族精神、与提高我们国民素质有着密切关系的。学习外语以及与此相关的外国文化将有助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认识世界、观察认识自己,有效掌握所学语言。为了更好地让中西方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能够全面的掌握和了解中西方文化,从本质上真正的了解和掌握所学的语言,得体的使用语言达到交流的目的。在全球化的语境下,突破地域化的限制,本民族文化的限制,加强文化领域的交流。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培养与渗透的策略

  (一)增强教师教学中的语言文化意识

  作为大学英语课堂的组织者,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创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在大学英语的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合理安排课堂,优化教学环节,对所涉及和文化相关的内容要做背景知识介绍,以及相应的文化延伸,鼓励学生的跨文化思维,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注重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创设文化情境,使学生真实感受并融入到场景中,加强对文化现象的理解。通过文学作品的介绍去了解不同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及民族语言的精华,同时又给语言学习者提供了生动的语言环境。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围绕不同文化主题制作出内容丰富、有趣精美的教学视频,让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教学中运用多种文化导入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导入,根据教学话题,教师课前准备相应的文化渗透材料,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文化内容,以激发学生已有的文化图式,使即将学习的内容和已存在的原有知识建立联系,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激活了内在知识储备。课中补充,阅读中隐含了很多文化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文化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地扩充,补充文化的方式要不拘一格,简单易懂的文化点可以用口头讲述的方式,学生熟悉的话题可以鼓励他们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网络、报刊、杂志、文化书籍进行查阅,小组讨论,归纳总结,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文化学习中来,调动了他们对文化渗透的兴趣。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表演具有文化特色的短剧,在参与表演的同时,深刻体会到文化的差异,还有英语演讲,观看原声英语电影,增加了对文化学习的趣味性。教师根据文化内容的不同让学生组织各种活动,提供给他们语言操练,体验文化的机会,提高对文化差异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语言文化意识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除在课堂讲解外,还应鼓励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加强对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视,紧跟教师授课节奏,密切配合课堂安排,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此外,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不仅局限在课堂之上,课外活动,社会活动等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其中,大量书籍的阅读是塑造心灵的直接途径。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图书馆是他们获得阅读机会的主要途径。大量的阅读可以弥补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学校应该加大投资,满足广大师生的阅读愿望,从书籍中获得课堂教学中不增拥有的知识体验。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当今的信息资源,多渠道的搜集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在自主阅读中关注文化差异,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排除偏见,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不同文化,增强自身的语言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融合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宗教、信仰、习惯、制度等方面都会有差异,而文化的差异会表现在言语和行动使用规则上,因此,文化背景知识的培养与渗透是不可忽视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称谓、称赞、道歉、致谢以及委婉语和禁忌语等方面。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西方人见面不管认识或不认识,见面谈天气成了英语中一种独特的交流方式。而中国人熟人见面时免不了要问一句招呼语“你吃了吗?”如果让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听到这句话,就会产生误解,以为你想请他吃饭。透过人际交往中的这些表层现象,我们会发现特定文化价值在语言中的体现,因而也会更容易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中迥异的文化现象。同样,很多英语词汇在其长期的使用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无不涉及到西方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时要坚持文化平等性原则,把握至关重要的中西方文化教学的相关性,实用性原则。学生在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内容后既能吸收西方国家文化的精华,又能结合中国本土文化,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准确地用英语表达出来,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

  (四)学校应多为教师提供接受语言培训的机会

  教育观念影响着整个教育过程,文化教学意识淡薄或自身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素养的教师往往在语言教学中忽视文化教学的存在。有过语言培训经验的教师对待文化渗透的态度是相对严谨的。这些教师认为文化渗透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离开了文化的语言学习是不存在的。世界在改变,语言也随之变化。学校应为教师提供不断外出学习深造的机会,以更新陈旧的教学观念,学习新颖的教学方法,与不同地区、不同知识背景的教师同仁增进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改进教学。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广泛参与,大量优秀的外语学习人员的培养成为必然。一名出色的外语学习人员不仅有丰富的语言基础知识,还必须能正确理解和处理在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差异。这就要求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渗透教学同时进行,缺一不可。面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增强学生对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的认识,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将文化素质与交际能力相结合,通过不同文化的渗透,豐富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提升自我修养;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要,为我国的经济文化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杜瑞清.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9.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吕晋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融入[J].文教资料,2018.9.

  [4]王晓燕.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兼容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版),2016.2.

  [5]徐红燕.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渗透[J].科技视界[J],2015.12.

  [6]张欣叶.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2.

  [7]赵丽.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8]朱艳菊.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11.

  2019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研究(编号:2019-ZZJH-677)

  (作者介绍:薛美薇,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化,英语教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