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体会从一个故事开始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深处有一片美丽的绿洲,这里的土著老百姓,几千年来从未走出过这片沙漠。他们尝试过无数遍,但就是走不出去。一位英国的冒险家很奇怪这种现象,因为他用了三天就从外面走了进来。为了解原因,他让土著人牵驼带粮,寻找道路,自己跟在后面观察。结果土著人走了15天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这位冒险家明白了,土著人之所以走不出去是因为他们一走进沙漠就失去了方向,一直在原地打转。他告诉土著人,每天晚上朝着北斗星的方向前进,永远不要偏离那颗星星。结果三天以后,土著人就走出了沙漠。这个故事是西安小学吴积军校长讲给我们的。
启示:目标方向明确,并向这个目标不断前进,就会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二.我的思考由一个理论强化
这个理论是10000小时理论。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这个理论我是从冉胜利教授那里听到的。
启示:人人皆可成尧舜,要持续不断的为你的目标努力,你就会在你奋斗的领域有成就。
三.我的实践从一个思想启发
这个思想来源便是知行合一与行知合一。知行合一着重在读书,它使我们的认知让广度拓展。阅读经典,跨越时空与经典对话,与大师圣人交流,阅读不光求近利,还要谋远功,远近结合的阅读,造就幸福的职业人生。行知合一着重在思悟,它使我们的感知让深度延伸。“行”从每天一个故事开始。每天创造一个精彩故事,每天记录一个精彩故事,每天传承一个精彩故事。人类最聪明的举措便是学习,人生的经验和智慧便是借力。要想成为人民教育实践家,便要做到两个合一。我是从梁朝阳教授那里习得了这样的思想,得到行动的启发。
四.我的感悟从一个教育家谈起
去年10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在南通举办的全国骨干教师国培项目,在桂花飘香的南通师范校园我见到了传说中的“中国的霍姆林斯基”,聆听了他人生不断成长与蜕变的精彩故事,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他阔大的书房,以及他与自己著作的合影,将书与自己的身高对比,真可谓著作等身。而他今天的成就根本来源于他的知行合一与行知合一。读书、实践、思悟,笔墨化的坚持。那次见面之后,我便加入了他的一个公众号“镇西茶馆”,在这个平台上,几乎每天晚上12点刚过,他都会推出的一篇或教育实事评论,或教育人物故事或国内外教育见闻……每一天,每一年,笔耕不辍。他的著作就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日子汇聚笔端,他的每一个思想的火花就在新教育的不断实践中激发,他的每一个教育与人生的智慧便由行万里路而来。李镇西,我的榜样,我的人生从南通与大师邂逅便已不同。
感谢西安文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感谢授课的专家团队,这次的校长任职资格培训,让我可以听到北斗星的故事,让我可以重拾10000小时理论,让我可以在知行合一,行知合一,这样的光辉思想里重新定位自己。我是一名副校长,我也是一名副高级的语文教师,因为我从来没有停止过自己的专业成长与进步。校长首先是教师,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是我们必备的修养。其次我们还是校长,我们还要做筑梦人,不但要筑自己的专家梦,还要筑教师的成长梦,更要筑家长望子成龙的梦;我们还要做超越者,“能创第一尽量创第一,不能创第一创唯一”;我们要做领航者,引领学校精神状态、价值理念;我们要做卓越者,宝剑锋从磨砺出:“一个校长的成长,除了要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外,还得注意科学、合理的工作方式。其中读书、反思、实践、研究和写作,就是最好的工作方式”。今后我将一抓自身,二抓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圆教师职业梦想。
如今未央教育改革风生水起,在区域教育形势良好的发展态势中,我已经全情投入,并将继续深情执守。EEPO课堂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我主管的课改工作得到区教育局的肯定,连续三年我撰写的的EEPO论文在区上获奖并刊载。学校获得“优秀课改实验学校”的荣誉,我申报的省级课题“EEPO有效教育课堂实践研究”等待立项。找到属于自己的北斗星,朝着自己目光的方向,坚持是我行走的方式,借力是我前行的战车。“我的未来不是梦----当我们启动自己全部的激情去學习、去工作、去生活,我们对学习、对工作、对生活的爱就如朝阳一样喷薄而出,冉冉升起在我们生命的天空中,我们就会蔑视失败,渴望成功,拥抱胜利!”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南康村小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