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留学,特别是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使得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成为了重点研究课题。本论文针对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及对策进行探究。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 汉语 学习动机 对策
中国经济的崛起,使中国传统文化被世界诸多国家所关注,基于此吸引了很多来华留学的学生。虽然相关问题已经进入研究层面,但是,针对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方面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本论文针对这部分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进行研究,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学习策略。
一、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界定
所谓的“学习动机”,就是一种心理过程,即在心理的促动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维持下来,而且确保学习活动符合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1]。虽然学习动机是潜在性的,是一种心理作用,但是,有了学习动机,即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会采取各种措施克服,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分类
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学习,主要的目的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入了解。语言本身就是传递文化的桥梁,来华留学生通过学习汉语,就可以理解汉语文化,进而对汉语文化进行研究。纵观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可以划分为两类,即工具型汉语学习动机和融入型汉语学习动机。
所谓的“工具型汉语学习动机”,就是来华留学生在进行汉语学习的时候,更多的是为了获益,即通过获得良好的考试成绩获得奖学金,以具备汉语言沟通能力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达到晋级的目的。工具型汉语学习是从语言的实用性角度出发,通过努力学习获得高分。
所谓的“融入型汉语学习动机”,就是来华留学生在进行汉语学习的时候,为了促进汉语言交流学习汉语。基于此产生汉语言学习的目的,并试图被目标语群体所确认。融入型汉语学习动机不仅需要学习者在汉语学习中勤奋努力,还需要进一步了解目标语说话者的心理状态和主观想法,以运用汉语言进行有效交流。
二、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对策研究
对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就可以将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相结合。通常留学生所采用的学习对策包括有四种,即采用记忆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提高认知度进行学习、从情感的角度出发进行学习、以社交为渠道进行学习。
将来华留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四种学习策略相融合,可以明确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即来华留学生在进行汉语学习的时候,如果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就会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而且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效果也会显著提高。
本人通过对大连师范大学的韩国留学生、德国留学生、日本留学生为研究对象,这些留学生的专业分别是电气专业、社会学专业和儿童教育专业。所调查的内容包括留学生的个人资料、所属学习动机类型、所采用的学习策略以及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之间的关联性[3]。通过调查可以明确,来华留学生的学习动机,无论是属于工具型汉语学习动机,还是融入型汉语学习动机,都存在着内在一致性。对来华留学生所采用的学习策略进行研究,留学生从情感的角度进行汉语学习的效率是比较低的,而且也较少有留学生使用,多数的留学生都会采用其他三种学习策略,即通过记忆的方式学习汉语是较为普遍的,部分留学生会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学习汉语,或者以社交为主要途径进行汉语言学习。
从来华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所采用的方法来看,以记忆的方式进行汉语学习与工具型汉语学习动机和融入型汉语学习动机都存在正相关性;通过认知的方式进行汉语学习与工具型汉语学习动机和融入型汉语学习动机都存在正相关性,其中融入型漢语学习动机的留学生所获得的成效更为明显;通过情感的方式进行汉语学习与工具型汉语学习动机和融入型汉语学习动机都存在正相关性;以社交为主要途径进行汉语学习与工具型汉语学习动机和融入型汉语学习动机都存在正相关性。
通过所调查的方式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可以明确,来华留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同,但是,内在的需求是一致的。对于汉语学习方法,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选择,目的是提高汉语言学习质量。
综上所述,来华留学生到中国进行汉语学习,学习动机不同,就需要采用相应的学习策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就需要根据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采取有效地教学的措施,做到因材施教,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