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林黛玉语言风格的形成原因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8963
张宜平

  内容摘要:《红楼梦》中有众多出色的女性形象,林黛玉是其中最出彩的人物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林黛玉的语言风格,接着分析形成这种语言风格的原因,并给出了完整的结论。

  关键词:林黛玉语言风格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性格

  一、林黛玉的语言风格

  林黛玉是一个美丽而才华横溢的少女,天生的聪明、灵性再加上古典书籍的长期熏陶,使黛玉的语言具备了高雅的特点,她语言的一大特色就是经常采用古典著作中的文言成语。黛玉绝顶聪明,所以她说话时联想快捷,反应机敏。她的语言系统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文雅”,这主要是由于她常用“书卷气”的言语表述,善用引用古文中优美的句子。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表现,而思想又是由一切与人格构成有关的因素所决定的,比如人物的个性、气质、禀赋、身份、地位、社会历史、文化教养等等。所以黛玉用语雅而不俗,现举例如下:

  黛玉道:“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供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折未供之先,意思深远!”(第38回)

  黛玉道:“正是古人常说的:‘事若求全何所乐?据我说,这也罢了,何必偏要坐船。”(第76回)

  黛玉笑道:“何妨?我的窗即可为你之窗,何必如此分晰,也太生疏了。古人异姓陌路,尚然‘肥马轻裘,敝之无憾,何况咱们?”(第79回)

  这样的文雅的言语,在林黛玉那里比比皆是。

  二、林黛玉的家庭背景

  林黛玉的语言风格与她的生活环境密切关联。黛玉出身贵族。书中说她的祖上袭过列侯,到她的父亲林如海这一辈已经是第五代了。林如海是科举出身,他对林黛玉非常宠爱,视若珍宝,从林黛玉的小时候开始就培养她读书识字。这样的成长环境,使得黛玉小时候开始便能够经常接触诗书,也为她日后在诗会中大展身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从黛玉幼年时的生活环境来看,她从小体弱多病,林如海采取封闭式的家庭教育,使她与外界没什么接触,因而黛玉用语很少受到市井语言的影响。

  三、林黛玉的成长环境

  林黛玉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入贾府的,缺少了双亲无微不至的关爱,缺少了強大的家庭背景,尽管贾母做为外婆对她非常疼爱,宝玉也对她平时的生活非常照顾,黛玉仍然会经常有一种“寄人篱下”的伤感。黛玉在还没有真正认识生活、体味人生的时候,就踏人了贾府,就得面对贾府里面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这种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对林黛玉语言风格的培养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四、林黛玉的性格

  如果把上文总结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这两个因素归纳为林黛玉语言风格形成的外因的话,那么林黛玉的性格则是内因。根据哲学的观点,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性格是形成林黛玉文雅的语言风格的关键所在。

  通观全书,林黛玉的性格是随着情节发展而变化的。刚到贾府时,她做事小心翼翼,面对陌生的环境,她不肯多说一句话,不肯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这是一个普通女孩刚进入豪门的时候为了保持住自尊而采取的措施。然而,随着对贾府环境的熟悉,再加之没有父母家庭依靠的现状,林黛玉便渐渐流露出了自己的真性情。这时,她“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的自尊,已经转变为“惟恐被人小看了他去”的自卫。手无寸铁的她为了保护好自己的人格尊严,只能靠语言与诗做为武器。因而逐渐的,黛玉形成了一种孤高的个人形象,也具有了其他人认为的“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等性格特点。

  其实黛玉性格最大的特点就是真性情。对宝玉的感情她从来都是直接的,真真切切的表露出来,丝毫不加掩饰,都是没有经过理智雕琢的真实情感。她说话尖刻等性格特点,一半是为了自尊,一半是因为宝玉的表现。偏偏宝玉又不止她一个林妹妹,宝玉还有其他很多姐姐妹妹,经常因此忽略了黛玉的感受,这就逼迫黛玉将女儿家的真情转变为“弄小性儿”,以此来约束宝玉。身边严酷的封建环境并没有泯灭黛玉的真性情。我们通览全书,黛玉在大观园中的日常表现绝无半点虚伪之处,她性格中最闪亮的点就是永远的真性情。

  概而言之,林黛玉的语言风格是在她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性格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也正因为如此,曹雪芹才能把林黛玉的鲜明个人形象描写的栩栩如生,使读者“耳闻其声,目睹其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