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论文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文体,在对一些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与揭露上价值尤为突出,但学生在写作中往往感到不知从何驳起,无从下笔。其实,这类文章写作有一个基本的思路,那就是:1、列现象;2、示弊端;3、探根源;4、发倡议。试以鲁迅先生的名篇《拿来主义》为例予以探析。
第一步:列现象。对现实中不合道德、有碍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进行列举。行文时,要注意到以下几个特点:事例选取要典型,以求警醒人们;现象罗列要丰富,以求引起读者共鸣;修辞运用要多样,以求彰显文章文采。例如:
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第二步:示弊端。每一种(类)丑陋的现象都会或多或少造成社会的损失。有些损失是明显的,人们不齿、唾弃;但一些损失在较长的时间段后才会出现,许多人看不到这种现象的危害,那就要揭示,这要求写作者具有深邃的眼光,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第三步:探根源。运用哲学的观点去看问题,从理论的高度看问题,显示思维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第四步:发倡议。多从教育、规范、引导、惩罚等几个角度谈起,高瞻远瞩,指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写驳论性的文章,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找准靶子。写作时,首先要摆出对方的谬论或反动观点,树起靶子。
②要抓住要害。鲁迅说:“正对‘论敌之要害,仅以一击给予致命的重伤。”对谬论,一定要抓住其反动本质,深入地进行揭露和批判。
③要注意分寸。对于敌人的反革命谬论和人民内部存在的错误思想,必须加以区别。对敌人,要无情揭露,痛加批驳,给以致命打击;对于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就要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李朝霞,教师,现居湖南岳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