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通过具体材料了解悬念、反转、误会三种典型的小小说情节设置方法。
②掌握小小说以小见大,文短意长的特点。
③艺术创作源于生活,从社会生活中取材,学会运用三种情节设置方法创作出情节出奇的作品。
教学重点:①了解和掌握三种情节设置方法。
教学难点:①学会从社会生活中取材创作作品。
教学方法:点拨、提问和讨论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以精典的小小说为例,通过情节分析鉴赏,让学生对悬念、反转、误会三种典型的情节设置方法产生深刻印象。从社会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课堂训练和课下写作训练而内化为运用能力。
内容:三组小小说示例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一个作家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起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丰富的生活阅历。深厚的文学底蕴。一定的写作技巧。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三种小小说情节设置的技巧。由此了解一点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小小说,又称微型小说、一分钟小说、超短篇小说,是小说文体的一种分支,一般篇幅不超过1500字。小小说与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并列为小说的“四大家族”。
关于小小说的特点,美国评论家罗伯特·奥佛法斯特总结出三条:一是立意奇特,二是情节完整,三是结局出人意料。但它的主要特点,还是在于以小见大,以少胜多,文短意长。在选材上,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一个镜头,一幅剪影;在布局上,不必求全,力求单纯;在表现手法上,大都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让人物活起来。同时,讲究含蓄,使人读后回味无穷。
下面我们就通过材料了解三种典型的小小说情节设置的方法。
二.了解和掌握三种典型的小小说情节设置方法
(一) 悬念
材料1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点拨:违反常态 造成悬念 心里猜想 毛骨悚然
材料2 临睡觉前,他把这本书的第6570页,也就是最后一页撕了下来。……
点拨:因果倒置 构成悬念
材料3 哥,黝黑的皮肤,粗壮的胳膊,像一头健壮的牛;哥,粗声粗气,蓬乱的头发,像一匹任劳任怨的马;哥,沉默寡言,起早摸黑,像一只拉磨的驴。都说哥是捡来的……
风轻轻地划过身边,传来哥喘气的声音,麦浪中飘飞着哥的滴滴汗水……哥真是捡来的吗?……
——2003年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哥,是捡来的吗?》
点拨:直接设疑 制造悬念无私的爱 强烈的震撼
总结明确:悬念设疑激趣。一、悬念能给人一种读下去的欲望。二、悬念有助于情节的展开。三、悬念有助于心理描写。四、悬念逐渐明朗化时,使故事情节达到最高潮,为故事的主题服务。
(二)反转
明确:故事情节随着它的发展,突然来了一百八十度的陡转,从而造成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这故事的结局与故事的情节开端刚好相反。在情节结束处异峰突起,出人意料。使情节顿生波澜,令读者回味无穷。
举例:莫泊桑《项链》 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
材料1 好朋友
(美国)马克·吐温
约翰在街上碰到他的好朋友麦克,便对他说:“唉,我遇到一件很麻烦的事,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什么事?我们是好朋友嘛,你有什么麻烦事就该对好朋友说,也许我能帮你想想办法。”
“我发现我正处于热恋之中。”
“这是好事啊,你怎么会觉得麻烦呢?”麦克不懈地问。
“我同时爱上了两个姑娘,她们一个长得漂亮,但没钱;另一个长得不漂亮,却很有钱。你看我应该跟谁好呢?”
“当然是那个长得漂亮的。这年头,钱算得了什么?”麦克坚决地回答道。
“对!”约翰说道:“谢谢你的好主意,再见。”说完转身就走,
“等一下,约翰。”麦克叫住他
“你能不能把那位有钱姑娘的住址告诉我?”
点拨:反转结尾 制造黑色幽默讽刺效果
材料2 《慈善家》
他有钱,他心软
听见穷人哭声就心酸——
随伸手,入衣袋,慢慢掏出……
手帕来
点拨:反转结局 讽刺伪善 效果强烈
(三)误会法
明确:作品中的人物迷惑于事物的表面现象,从而引起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造成悲剧或喜剧性的冲突。
材料1《枪》
车子愈往南驶,我愈觉得不对劲。司机始终不怀好意地透过后视镜瞅着我,恐怕我是上了贼船了。报纸上几乎天天有出租车司机在荒郊野外劫财抢色,甚至还要伤人的报道为什么我这么大意?
果然,车子刚开不久,我就感到异样了。司机一再从后视镜瞅我,瞅得我心底发毛。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他的右手从方向盘挪开,往下伸,不知在摸什么东西,大概是扁钻或刀子吧?车窗外一片漆黑,正是苗栗一带的山间,歹徒下手最理想的所在。要动手了吧?我下意识坐直身子,冷汗开始往外冒。
可什么事也不曾发生。他的手又伸了上来,放在方向盘上,没有拿什么东西。
我看到,他又从后视镜飞快地掠了我一眼。这一眼非常狠毒。我有生以来不曾看过更狠毒的眼神,使我再度直冒冷汗,再度后悔自己的莽撞。
我要去的地方终于到了。当出租车在公路局车站前一停,我立刻打开车门冲了下去。松了一口气,才想到还没有付钱给司机,便绕过车后,走到司机窗口,伸手到旅行袋里掏钱。突然,车子往前冲,迅速拐一个弯,消失在不远的街角。我最后看到的,是司机无比惊惶的神色。
怔怔地站那里,莫名其妙地把车钱再度放入旅行袋,我才看见旅行袋的右方开口突出一截枪管。那是我在台北特地为孩子买回来的玩具枪,枪管太长了,无法全部塞进旅行袋。
点拨:利用习惯心理 制造误会 引人入胜
材料2 尴尬的瞬间(学生习作)
语文课上,我正随着林黛玉在荣国府转得晕头转向,忽然感觉后桌伸来一只脚碰了碰我的脚,低头看时,一只球鞋缩了回去,片刻那只脚又伸过来蹭到了我的脚,还未待它缩回去,我瞅准了使劲一踩,一阵强忍的微弱呻吟之后,那只脚狼狈地逃了回去。我再也没有情绪去理会林妹妹了,心里恼火得要命:“哼,看上去挺老实,原来心挺歪的。怪不得每次照面,他都微笑着打招呼,眼睛好像总盯着我,还有那次我跟同桌说我爱看名著,第二天他就借我两本,什么意思嘛!不安好心!……
好容易熬到下课,我忙不迭地要站起身出去透透空气,那知,刚站起来,嘎的一声,吓了一跳,低头看时,一支钢笔被踩得粉碎,痛苦地躺在我的脚边.
天哪,那是他的……
点拨:用误会写出波澜 生活气息浓
课堂训练
第1题:要求构思情节
人物:“我”和一个身材高大的人
地点:路上
时间:深夜
第2题:要求运用反转结局
我从饭店打完工回家,路上忽然被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撞了一下,我下意识地一摸裤兜,钱包没了。我大喊“钱包,钱包”,那人不但没停,反而加快脚步跑了起来,我奋起直追,边追边喊“赶快站住,把钱包拿出来”,那人跑得更快了,我以百米赛跑的速度猛追,就在正要追上时,忽然那个人……
李艳芳,教师,现居湖北红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