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例谈语文识字教学法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1425
吴秋连

  内容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是促进学生进一步有效阅读的关键环节。而当下传统的识字教学已不能激发广大儿童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笔者从一堂优质课中,认识到正确引导学生识字,开发有效的识字教学法,使认字、写字、读字三个识字过程有机结合,对提高有效的语文识字教学以及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是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会走路的树》 识字教学法 反思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以及教学方式,故呈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但是,从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语文教学似乎只有一种教学模式:字词段落篇章的阶梯式教学模式。而识字教学也出现严重的问题:第一,教师不太重视识字的教学;第二,学生通过简单地记诵来识字。识字教学应走出就识字而识字的错误教学观,应该加强识字的内容教学,创新识字教学方法,并使认字、写字、读字三个识字过程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的识字目标。笔者从优质课网观看了山东省青岛嘉峪关学校张臻老师的《会走路的树》,从这堂公开课中,笔者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法有了新的认识与感悟。

  《会走路的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张老师以生动易懂而不乏趣味性的语言,带动班上大部分学生投入到神奇的童话世界中去,笔者认为这是一堂非常具有借鉴价值的语文课。因为张老师重视了识字的教学,她巧妙地采用多种的识字教学方法,把识字教学贯穿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教师的魅力、学生的活力以及知识的张力。接下来笔者从张老师的教学过程当中归纳出以下三大方面的识字教学方法并对其进行反思。

  一.识字教学法

  认字方法

  1、开发认字法

  从这堂公开课可以看出,张老师在最开始引导学生认字所采用的方法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怎么认字,而是把发言权交给了学生。她通过提问的方式,开发学生自身的认字方法,从而让学生进入学习的思考。如,她用“路”字,引发学生对认识这个字的方法索引、路径索引。部分学生发表了自己认识这个字的方法,笔者归纳为偏旁认字法、词组认字法、单字拆分法等。激发学生对字词最先的认识,不但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而且可以鼓励学生自我开发认字方法,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拼字游戏法

  游戏往往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最好帮手,因为在游戏中,孩子们能够自由地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并且能使他们感受到在游戏中获得知识的快乐。张老师意识到游戏对二年级学生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拼字游戏法,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愉快地认字。很多学生都拼出了这些生字,并认识了这些生字。这种认字方法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联想法

  联想法,是思维的一种方式,有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和对比联想三种。通过联想,可以进行区别认识,同时加深了对某事物的认识。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相似联想,如她在讲解“路”字的时候,提问学生并呈现了一些偏旁一样且学生已认识的字。这种联想的教学思维方式,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识字效率是非常有益的。

  写字方法

  1、纠错法

  纠错的方法,往往比直接讲解正确的思路更有效。让学生预先知道可能发生错误的所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有意识避免错别字的生成。在这堂课中,张老师通过ppt展示一个写在田字格里的错误的字,如“趣”字,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所在,在老师的引导下,把错误的笔画纠正过来,同时,她也强调了所有笔画应该在田字格里面的位置关系,教会学生书写规范和工整漂亮的字。

  2、示范与模仿

  创立示范法的Bandura认为,儿童的许多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等,从而增加良好行为的获得或减少。教师往往是学生心目中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行为的楷模。张老师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也巧妙地采用了示范的方法,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一笔一画地教会学生写字,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纸上模仿书写规范的生字。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老师会走下讲台观察学生书写的情况的同时,还给部分学生做出详细的指导。

  3、奖励法

  奖励也称为正强化,“是指当学生表现出某一令人满意的反应之后,教师呈现学生所喜欢的事物,其目的是提高学生该反应的发生概率”。1学生按张老师详解的写字要求,各个都很认真地在学习纸上写上该生字。于是张老师把班上写得最好的字挑出来,在黑板上展示,同时具体地点评了该字写得好的理由,哪个地方写得好就奖励一颗小红星。张老师利用这种奖励措施 ,不但鼓舞了写字好的学生,还给写字不好的学生树立了好榜样。

  读字方法

  1、生生互教

  1932年,陶行知从实践中总结了“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的方法,创立了“小先生制”2。陶行知认为,小孩有着难以想象的力量,小孩能做先生,小孩教小孩,小孩也可以教大人。张老师注意到了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让学生利用学习纸,同桌之间互为小先生,你不会的字,我教你,我不会的字,你教我。生生互教,形成一个非常和谐、有爱的学习环境,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搭档朗读法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加深理解文本思想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识字教学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搭档朗读法在语文课堂中不断出现。它是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有效的配合,可以提高学生之间学习的凝聚力、协调力、自信力等。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张老师通过学生之间配合朗读,及时纠正了学生读错的字词,同时特别指出句末不同标点符号代表了不同的语境,其相关字词的音调就有所不同。

  3、个别朗读法

  让学生开口朗读,是有效识字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只有读正确、读准了,学生才能真正熟练地掌握生字词。张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很注重学生的朗读,在搭档朗读之后,她又巧妙地设计了个别朗读。她采用“火车式”的小组个别朗读法,任选一列学生,学生一个接一个朗读不同的段落,教师一个接一个认真指导读错的地方。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配合游刃有余。

  二、反思不足

  纵观张老师的识字教学过程,她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运用了多种不同的识字教学法,使认、写、读三个识字过程有机结合;其次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的师生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笔者认为在这个识字教学过程还存在美中不足的地方。

  首先,在引导学生认字方面,张老师通过提问,让学生索引自己认字的方法,教师不但了解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而且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思考与探索。笔者认为,不足的是,张老师在赏识学生的想法的同时,并没有对该字进行认字的说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更为科学的认字方法,如教师可以对该字的字义进行认字教学,挖掘更富有深刻意义的认字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该字的内在意义的了解,而不是简单的对外在字形的认识。

  其次,在进行搭档朗读和个别朗读环节中,张老师在学生朗读完之后直接指出学生读错或读不标准的字词。笔者认为,教师指出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在教师指出之前,让班上其他学生来充当“小先生”参与到纠错的教学活动中,再由教师做简单的小结,效果可能会更好。因为这样不仅仅使朗读的学生意识到读错的地方,还能有效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避免发生类似的错误。教学设计的每一个小环节都要从整体出发,成功的课堂是使大部分学生都能投身于学习的舞台中去,而不是个别学生的表演舞台。

  有效的识字教学是奠定学生日后有效语文学习的关键环节,所以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要重视识字的教学,结合学情,开发更多的有效识字教学法,使学生在打好语文基础的同时,能够获得更多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参考文献:

  1.肖锋.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9:154.

  2.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司组织编写.中国教育思想史专题[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215.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