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幼儿文学》属于幼儿师范学校语文学科的一种,是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开设的一门课程,它既有理论知识,又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可以说它既是一门理论课,又是一门技能课。但当前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作者为此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幼儿文学》 教学现状 反思
《幼儿文学》是幼儿师范学校语文学科的一种,其特殊之处在于开设这门课之前,学生已对文学有了一定的学习,也接受了普通话的训练,有了一定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写作基础,口语交际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在此基础之上,幼儿文学的学习显得尤为迫切,因为它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一个提升,通过学习,让幼师生学习幼儿文学的理论知识、了解幼儿文学的特点及创作要求,能够创作一定的幼儿文学作品,掌握讲故事的技能等等;并且还会为毕业以后的幼儿园语言教学打下基础。幼儿文学是幼儿的文学,它是以3至六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求的文学。幼儿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但他们有对文学的需求,朗朗上口的儿歌,好听的故事,与老师一同演出的幼儿戏剧等等,都能引起幼儿强烈的关注。幼儿文学对幼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幼儿文学能够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发展;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知识及求知的兴趣,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提高思维和想象能力;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能带给孩子快乐,并且这种幼年时所感受到的文学之美会伴随终生,永不磨灭。幼儿文学如此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这门课安排的教学课时短,学生对这门课的认识不够,认为这门课内容过于浅显,学习的时候不够重视,甚至是忽视。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下面针对幼儿文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学生水平良莠不齐,文化素养普遍不高。近些年来,中专生的文化水平持续下降,文化课基础不好。在幼师学校里,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女生,她们在课下非常活跃,能说会道,也能与老师作简单的交流,但是让她在课堂上发言,则往往词不达意、面红耳赤、甚至于都不敢站起来。缺乏胆量、勇气。与学生交流时,世界名著没看过,问她们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几乎都是《灰姑娘》、《白雪公主》、《丑小鸭》等外国童话,中国的童话故事几乎没读过。关于《幼儿文学》,她们认为是幼儿学的文学,学习时眼高手低。比如,有一首儿歌《睡觉》,提问时她们都能回答出来这首儿歌是让幼儿认识到人与动物睡觉姿势的不同,但却回答不了还能让幼儿认识到要养成良好的睡觉习惯。在学习幼儿童话故事《冰淇淋宫》时,想当然地认为主题是互相帮助等等。在学习幼儿戏剧时,认为对自己的生活很遥远,学的也不用心。
其次,对幼儿文学的认识不够。长期以来,大家对幼儿文学课程的认识和定位都不够准确。它虽然是幼师学校语文学科的一种,但受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及《阅读和写作》和《听话和说话》,教学要求即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时间有限,而要完成的工作很多,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不能兼顾。幼师学校中很多语文教师都是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的,他们承担了此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存在着无教参书,偏重理论教学,强调其知识性,对幼儿园的语言教育课程比较陌生等问题。在教学时往往照本宣科,这样的教法学生不喜欢,教学时也力不从心。在课堂教学时,讲完理论部分后就是作品选读,理论部分的内容较为浅显,而选读部分 要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作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认真研习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幼儿文学作品之美,回忆自己的童年之美好,有情感体会。幼儿文学课并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它与《阅读和写作》、《听话和说话》、《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语言教法》等课程都有一定的关联,对作品的感知需要多元化思维。如果整体感受和情感体验被忽略,那么学生就体会不到幼儿文学带给孩子的乐趣,学生也就感受不到这门课的魅力了。
反思:
1.科学定位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不要把幼儿文学与其它学科孤立起来,它不仅是一门理论课,还是实践课,要根据目前的教学现状,教师要正确认识这门课程,依托现在幼师生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对于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通过对幼儿文学的学习,应用于将来的教学之中。所以,幼儿文学课程教学应该注重“讲练结合”,提高幼儿文学的应用性,把幼儿文学教学与培养幼师生相应的技能结合起来,并且养成鉴赏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还应该提升幼师生的文化素养,能够创作儿歌及幼儿诗,学会创编幼儿故事,能够对经典童话进行改写,排练改编经典幼儿戏剧。
2.推行读书计划,提高幼师生的文化内涵。读书,尤其是读好书,能使人受益匪浅。对幼儿生来说,要重视读书,通过阅读,开阔知识面、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水平。幼儿文学教学应引导幼师生制定读书计划,静下心来阅读,要有针对性的阅读幼儿文学方面的书籍。如《安徒生童话集》《伊索寓言》《格林童话集》《杨红樱作品选》《郑渊洁童话集》等作品。通过阅读,进行积累,只有熟悉、了解大量的文学作品,在教学时更有教学底蕴。
3.技能训练。以幼儿文学为依托,从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情形出发,让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儿歌和幼儿诗,讲述一定数量的幼儿故事,并利用幼师生的优势,制作相应的道具进行表演。进行念唱儿歌的活动,举行幼儿剧比赛,在学期结束时,进行讲幼儿故事的技能检测,这些活动都与学生的期终成绩挂钩。
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编排和表演作品的指导,重点训练学生的儿歌诵读和讲故事能力。一方面,教师要根据3岁至6岁幼儿的特点,为学生选择那些情节生动活泼的作品,并且进行指导;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举一反三,让她们根据自己的特长,自己去设计环节,比如在活动时通过自己在美术方面的特长制作相关的道具、音乐舞蹈方面设计动作及配乐,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幼儿文学学习的兴趣,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操作性。
4.充分利用幼儿园见习,组织幼儿文学模拟教学。幼儿园里有语言教学,在学生们去见习听课时,在感受到幼儿园教师用优美动听、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诵读一首首儿歌、一个个故事时,幼儿聚精会神的模样震撼了学生。组织幼儿园模拟教学,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扮演“老师”,另一部分扮演“学生”,换位思考,看看怎样的环节安排与活动设计更受幼儿欢迎,效果更好。
现在,人们对幼教越来越重视,幼儿文学的发展也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幼儿文学的教师也要时刻了解最新的见解,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进取,在幼儿文学这一领域内,使学生认识幼儿文学之美、对幼儿的重要性,努力学习,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南汝南幼儿师范学校)endprint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