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0071
通烈平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三个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赏析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让学生领略该文中所呈现的大自然的美。

  关键词:《答谢中书书》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上节课我们无不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所陶醉。其实,我们伟大的祖国哪儿不是神奇如画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请大家听课文朗读,注意字的读音、句子的节奏。

  检查听读情况:

  (1)、读对字音

  (2)、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的读音、句子的节奏。

  3、课文朗读比赛(男、女两组,根据朗读情况记分,每生最高10分)。

  4、全班齐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内容

  1、文意疏通:

  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不理解的勾画出来,同伴互助,组内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等会儿班内集体解决。

  2、翻译竞赛

  规则:

  (1)、全班分为男生、女生两组,两组同学就本课的重点词语与重点句子互考。

  (2)、出题者记10分,答题者记10分。

  (3)、不可出现冷场现象,一方或不能及时出题或不能及时答题,均按弃权对待,另一方直接出题或答题。

  (4)、问题不可重复。

  3、教师抽查,加深印象

  (1)、重点词语:①交辉;②歇;③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⑥〔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2)、重点句子

  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③实是欲界之仙都。

  译:这里实在是人间天堂啊。

  ④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四、文本解读

  1、文章的题目是《答谢中书书》,该如何去读?谁能给大家具体解释一下?

  明确:读法:答/谢中书/书 解释:给一个姓谢的任职中书的朋友的书信。

  2、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

  明确:总领全文的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全文围绕“美”展开。

  3、文章描写了哪些美丽的景物?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明确:山峰直插云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下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4、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任选一个角度,用“这里有__之美,你看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示例,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明确:

  (1)、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你看,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2)、这里有色彩配合之美,你看,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3)、这里有晨昏变化之美,你看,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4)、这里有动静相衬之美,你看,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

  5、“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写如此美景,绝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为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抒发。请大家再次齐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明确:“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九中学)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