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职学校如何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精神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8262
王学孟

  内容摘要: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培养新时代人才的责任担当精神成为了教育领域关注的课题。本文主要探索了中职学校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精神的有效路径,旨在加强中职学生人格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责任担当意识,促进学生未来长远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生 责任担当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既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当今“两个一百年”攻坚目标的重要交汇时期,教育教学工作者肩负着无与伦比的历史重任[1]。中职学生作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力军,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精神,有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为此笔者就中职学校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精神的有效方法展开了如下研究。

  1.以身作则,用人文情怀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

  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青年阶段,他们通常将教师视作学习榜样,因此教师个人的品行修养就成为了中职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典范,为了积极发挥言传身教的带头作用,中职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在强化个人专业素养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文化修养,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人文清欢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例如,在教授“壮丽的山河”一文中,教师可令学生课前通过自我查询资料的方式,了解祖国山河秀丽的图片、视频等内容,在课上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现“壮丽山河”的美景,带领大家一同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观景象,同时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和知识传播者,可通过“文天祥过零丁洋”、“岳飞满江红”等名篇故事的讲解,用深厚的人文底蕴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深爱之情,从而为学生今后服务社会、建设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2.渗透生活,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

  實践证明,校园文化对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和个人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职学校为了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精神,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的渗透作用[2]。新时期背景下,教育领域更加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展开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要求教师注重师生互动,通过换位思考的新型思维模式,从学生角度出发,重视学生内心发展状态。中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重要时期,逆反心理较重,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异常排斥,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成果,促使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不断提升个人道德素养,教师必须注重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条件。例如,教师可通过“中国梦”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党委号召下展开研讨活动,邀请学生积极发言和交流,充分阐述自身的观点,借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建有益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3.三位一体,用社会参与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精神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互相促进、互相推动,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获取更加理想的教学成果。针对学校,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关系,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如校信通等,与学生家长建立紧密联系,同时教师需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以实例为依据,引导家长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督促学生学习和成长。例如,学校可通过创建家访制、定期对话制、优秀贾平评选等活动机制,加深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促使家长参与到学校责任感培养工作当中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与此同时,社会作为锻炼人才的巨型炼钢炉,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和感知真实的社会,学校可通过举办社会调研活动的方式,增进学生对社会贫困群体、残障人士的了解,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不仅是社会集体的一员,并且担负着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重任,从而促使学生在社会活动参与过程中培养责任担当精神。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必须立足当下,在重视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同时,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促使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陈擎苍.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J].求是,2016(17):27-28.

  [2]王华.培养敢于担当精神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5(Z1):2-3.

  本文系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GS[2017]ZJ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