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产物,是高校进行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持,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河北省高校开展的“红色文化进校园”等相关活动,虽然受到广大同学的喜欢,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但是“红色文化”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普及较少,也面临着一些列的问题,因此,加强“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播至关重要。
关键词:红色文化 基本现状 原因 措施
一.“红色文化”的相关理论概述
1.“红色文化”的基本含义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主要以“三红一创、山青保林”为第一代关于红色文化的记忆(《红旗谱》、《红日》、《红岩》、《创业史》、《山乡巨变》、《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红色文化”作为中华名族文化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期间蕴藏了独特的民族记忆和民族文化,其传达的爱国情怀、集体信念和崇高理想等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对于大学生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促进作用,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
2.“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
第一,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一种巨大力量,过去人们总是通过说教的理论形式宣传我国的爱国主义,这很难使得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对于部分不熟悉当代社会背景的大学生产生共鸣。“红色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大学生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奋斗的历史过程中感悟爱国主义情感,规范个人的行为,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以及对于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主要强调个人服从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于集团、民族和国家的利益,我们的一切行动和言论也应当遵守以集体利益为第一的原则。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由于个人思想和心智的不成熟,部分学生集体荣誉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一项紧迫的任务。阅读“红色”书籍,特别是选取能够震撼大学生心灵的优秀红色影视作品,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遵循时代的节奏,体会红色影视作品所带来的天下一家的群体主义的社会观,这对于塑造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把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不断转化为行动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逐步达到自己的远大目标。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私奉献的过程中,当代大学生特别需要学习“红色文化”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才能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坚定自己的信念,将个人理想转化为社会理想,通过自己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不断结出丰硕的成果,保障中华民族精神朝着正确方向健康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二.河北省高校“红色文化进校园”的基本现状
1.“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在高校中发展较少
根据网络的统计数据和调查分析的方法,对于河北省29所高校的校园文化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河北省只有四所高校具有固定的时间、地点和场所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以“红色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活动,燕山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和河北工程大学,占河北省总院校的14%。四所高校分别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理念,开展了符合学生特点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学习“红色文化”教育的院校较少,它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得到相关的重视。
2.高校实施“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主要途径
首先,燕山大学作为以理工类为主的高等院校大力推进“红色旋律”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主要以讲座、读书会和红色影院的形式定期举行活动,并建设“红色旋律”网站使学生在活动中思想能够得到净化并坚定自己的信念,增强人文气息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次,河北师范大学作为师范类的院校,具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在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研究生学生活动月和顶岗实习支教等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红色文化,特别是在建党90周年中,通过大型音乐舞蹈以红色文化教育为背景,以歌曲、舞蹈和朗诵的形式再现了革命时代的场景,在校园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最后,河北大学通过开展传统文化课程,组织开展传统文化和讲座、诵读、展览、演出和参观等各种活动,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而河北工程大学则通过打造精品红色社团和出版红色刊物的形式营造了良好的红色文化环境。
3.“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产生的效果
一方面,塑造良好的精神风貌。通过“红色文化”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大学生领悟到我国在革命时期坚定的理想信念,使70%以上的大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学习方面的四六级通过率和在省级和国家级的各种比赛中均获得了出色的成绩,参加人数也一直呈增加趋势。另一方面,打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对于形成健康的校园文化和塑造大学生的心理品格具有重要的影响。将“红色文化”的教育内容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传播了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品质,发挥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感召力,保障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性。
三.“红色文化”在高校发展中得不到重视的原因
1.个人与时代的差距
“红色文化”的具体内容涉及的时代主要指五六十年代,与现代的“90后”大学生所生长的时代背景和所接收的教育完全不同,因此,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很大的差距。“红色文化”中蕴含的基本内容使得部分大学生很难理解当代的时代背景,也无法体会到那些为革命事业奋斗勇于探索和勇于牺牲的宝贵品质。
2.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说教的形式进行授课,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的过程。学生和教师之间没有建立一种平等的互动关系,这种被动的授课形式并不能在实质上达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能力的教学目的。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研讨,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endprint
3.功利主义的盛行
康德认为,非功利性是一切终极价值的条件,大学和学者不能以功利性的态度来从事学术研究,“求真”是大学的核心,大学要“为真理而真理”。而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功利主义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比较注重未来社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更多的人会选择理工类的相关专业,忽视对人文科学的探索。
四.加强“红色文化”在高校建设中的措施
弘扬先进文化和民族精神,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通过自己的实践能力弘扬和发展民族精神,传播“红色文化”和正能量,能够将“红色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转化为现实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模范,因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挖掘红色资源教育
定期举行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带领学生参加革命英雄纪念馆或者革命遗址,进行红色调研形成调查报告,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自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集体观念。另外,参观红色旅游景点,在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校园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利用红色文化和先进文化引领时代主题,才能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2.宣传红色作品
通过媒体和社会舆论的效应,加强红色优秀作品的传播。利用市场的开发资源,出版出能够不拘泥教学限制、符合时代潮流、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红色经典作品,比如书籍、影视作品等。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各族人民在建设伟大祖国和美好家园的过程中,不断培育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是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要能够创造出属于地方红色旅游特色的文化品牌,增强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90后”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转变的过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好坏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弘扬和培育了各具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而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能够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人生未来的发展走向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捐赠、公益消费、公益义演、公益拍卖和西部支教等各种献爱心的活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当代大学生锻炼的自己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五.结语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能够培育和塑造大学生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念、思想道德意识和精神风貌,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当代优秀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反映。?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对于营造良好的时候风尚,形成健康的校园文化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注释:
1.张建.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路径[J].岭南学刊,2012(6).
2.陈昉.红色文化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7).
(作者单位:河北燕山大学)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