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从《窦娥冤》看关汉卿的儒家思想及男权主义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8032
王欣悦

  内容摘要:《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关汉卿通过《窦娥冤》表达了对元朝统治的不满,对当时社会现实做出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体现出对于儒家文化落寞的强烈的个人忧患意识。主人公窦娥及其他人物的设计包含着关汉卿的特殊用意,承载着关汉卿个人的生命意识和文化精神,体现了关汉卿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和强烈的男权意识。

  关键词:儒家文化 忧患意识 男权主义

  关汉卿是元代著名的剧作家,《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品。

  一.关汉卿的精神支柱为儒家文化

  1.肯定窦娥的贞节,反对女子再嫁

  关汉卿创作《窦娥冤》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表达出对于再嫁的否定的态度,弘扬“失节事大” 的儒家正统观念,赞美窦娥的贞节观。剧中第二折几乎整个篇幅为窦娥斥骂选择再嫁的蔡婆,寄生草中首尾以你怎样我怎样的对句表现窦娥与婆婆的不同性格,表示自己坚决不改嫁的决心,通过窦娥与婆婆守与嫁之间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窦娥行为的肯定。窦娥用“公公也,则落得干生受”,“旧恩爱一笔勾,新夫妻两意投,枉教人笑破口”来羞辱婆婆,到后来直接斥责“婆婆也,你岂不知羞”,实际上表达了作者本人对妇女再嫁行为的嘲讽,并进一步通过窦娥做出“劝天下前婚后嫁婆娘每,都看取我这傍州例”的警示,以此告知天下妇女,窦娥悲剧的造成不是由窦娥拒绝再嫁而是由蔡婆选择再嫁引起的,因此女子应当守节。

  2.赞美窦娥的“孝道”

  对于张驴儿父子,蔡婆的行为可以算作“助纣为虐”,是她的懦弱自私给窦娥招来了灾祸,而即使是这样一个婆婆,窦娥依然能做到尽极孝道。“你道他匆匆喜,我替你倒细细愁:愁则愁兴阑删咽不下交欢酒,愁则愁眼昏腾扭不上同心扣,愁则愁意朦胧睡不稳芙蓉褥。”三句词采振拔的愁则愁起调的排句,表现出窦娥对婆婆的深切关心;窦娥在公堂上为救婆婆不惜委屈认罪,牺牲自己的生命和名节;被押赴刑场途中怕婆婆伤心央求刽子手走后街,“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即使自身难保也不忘对婆婆的关心和体贴;她变成鬼魂后还体念蔡婆的老来无依,央求父亲将之收养,代为尽孝,窦天章听后云:“好孝顺的儿也”,这是作为封建家长给予女儿尽孝的肯定,也正是关汉卿给予窦娥温良恭顺的孝道的高度肯定。

  3.赋予窦娥不妥协的反抗精神

  窦娥对婆婆再嫁决定断然不从,严词拒绝;张驴儿逼婚不成诬陷胁迫窦娥,她没有害怕退缩,毅然选择对簿公堂;当官府重刑拷打窦娥,打得她“肉都飞,血淋漓”也绝不屈从;在被打入死囚牢被判斩首时,她对张驴儿严词痛斥:“我做了个衔冤负屈没头鬼,怎肯便放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贼”;在窦娥绑缚刑场斩首时,她高呼:“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她怨天咒地,怒斥鬼神,痛骂官吏,发下三大誓愿,爆发出无辜百姓对罪恶社会腐朽官吏的愤怒控诉;在被杀害后仍不放弃抗争,终致沉冤昭雪。全剧四折窦娥的反抗对象经历了由张驴儿变为昏官虐吏至整个官场最后至整个黑暗社会,但自始至终没有退却。关汉卿赋予窦娥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斗争意志,敢于斥骂官府官吏,甚至天地鬼神的反抗精神,也正是自我人格的彰显,是对温柔敦厚、中正平和、怨而不怒、含蓄蕴藉的传统诗教的反叛。窦娥对黑暗势力的强烈反抗,是作者对于这个朝代不满的反抗,是其本人及其代表的整个阶级对于黑暗统治决不妥协的反抗,窦娥对传统道德规范的坚决遵守,实际表现的是关汉卿对于封建礼教的坚决遵守,窦娥对真理和正义的执着追求,实际上反映了关汉卿和他所代表的社会力量的不妥协不放弃的思想及一种对于儒家文化的价值理念坚定拥护的信念。

  二.作品表现出儒家文明败于野蛮文化的忧患意识

  在当时的元朝,窦娥悲剧具有普遍性,千万个像窦娥一般的弱小良善难以自保,饱受压迫,满怀冤屈却无处伸冤,这样的统治是原始的、野蛮的。关汉卿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反映元代的社会现实时,其审视的理性立足于儒家文化基础之上。窦娥在生活中守节尽孝,严格恪守封建伦理道德,但是却被封建社会无情地抛弃。她的善良美好体现着儒家文化的精神及使命,她的冤死暗示着儒家文化被冷落,儒家文化所倡导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被遗弃,儒家文化的思想统治地位的动摇,儒家的独尊权威被挑战,因此,作者对元朝的野蛮统治极为不满。窦娥的不幸遭遇的描写凝聚着作者对于儒家文化存亡的担忧,由于这种危机意识,关汉卿通过窦娥对元代社会的朝政黑暗、吏治腐败、法纪松弛、道德沦丧进行了否定及批判,对元朝统治者进行揭露及控诉,而这样的控诉,无疑直接表现了关汉卿的忧患意识。

  关汉卿和其他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一样,虽然憎恨贪官污吏,知晓“衙门从古向南开,个中无个不冤哉”,了解“为善的受贫穷命更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这种黑白颠倒的社会现实,却仍寄希望皇帝来革新政治,肃清贪官污吏,相信还有窦天章这类好官能够替天行道、主持正义。所以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关汉卿不仅仅做了批判,更在结局中做出了补救和改造的展望,因此,窦娥要求父亲“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关汉卿弘扬儒家文化,希望元代统治者在其统治思想中注入儒家文化的民本意识,从而秉鉴持衡,肃清吏治,窦娥的要求实际上表达了作者渴望能够亲自参与国家的秩序整顿和建设的责任感,渴望整顿混乱的社会秩序,促使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在关汉卿的其他作品如《蝴蝶梦》、《鲁斋郎》中也特别强调清官对于吏治清明的作用,《窦娥冤》题名为“秉鉴持衡廉访法”,就表达了作者寄希望于统治阶级任用清官来为万民除害,改造黑暗混乱的社会,并且设想自己能够投身其中的政治愿望。

  三.男权意识根深蒂固

  首先,仔细阅读《窦娥冤》便可发现其实剧中很多言论都不合窦娥的身份:第二折中窦娥道“旧恩忘却,新爱偏宜;……亏杀前人在那里,更休说本性难移”,窦娥对蔡婆婆再嫁的行为批评用词未免太过尖刻,在任何社会形态中晚辈这样教训长辈都是非常过分,更何况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仔细分析可以发现,窦娥对蔡婆婆再嫁的叱责如此严厉是因为她当时用的是一种男性的视角,或者说窦娥在封建文化的影响下自然而然的用一种男性的思维方式来对婆婆的行为进行评价,因此才会如此气愤,而此处支配窦娥思想的便是关汉卿。“对蔡婆婆来说,窦娥就是一个以女性形象出现的男性文化警察”。

  其次,在窦娥之魂向窦天章陈述冤屈时,窦天章怒斥女儿之十恶不赦,一字一句字地剖析何为三从四德:“我当初将你嫁于他家呵,要你三从四德……到今日你辱没祖宗世德,又连累我的清名。”当亲生女儿来找爹诉说冤情,窦天章的第一反应是怒斥,而不是同情或询问冤情,并且一字一句地对窦娥进行关于三从四德的教育,看起来非常不合情理,但这正体现了关汉卿对于三从四德封建文化的弘扬。

  再次,张驴儿父子的有恃无恐也根源于其性别优势。张驴儿对窦娥的苦苦相逼,实际上是男权社会中男性阶级对女性阶级的一种支配心理与占有心理。在想要霸占窦娥为妻不成,反被窦娥推了一跤后,张驴儿赌誓道:“我今生今世不要她做老婆,我也不算好男子”。在男权制下,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实际上极为类似于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尽管‘女性类似阶级的地位在阶级的范围内极易产生混淆,但‘主要的社会和政治区别,其基础不是财富和地位,而是性别”。张驴儿作为剧中人物,其个性也是关汉卿赋予的,张驴儿气急败坏下的赌誓正是一个流氓面对此状况的应有反应,关汉卿熟知这样的心理,才会把张驴儿的形象刻画得如此惟妙惟肖。可以说张驴儿对于窦娥不从产生的挫败感本质上是在男性作为统治阶级的时代下被被统治阶级拒绝的挫败感,这在本质上也体现出关汉卿的男权意识,整个封建社会存在的基于性别之上的不平等。

  参考文献:

  [1]王季思.《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上)[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第7—30页.

  [2]马银琴,周广荣.《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9(205).

  [3]徐扶明.《元明清戏曲探索》[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13).

  [4]张燕瑾.元剧三家风格论[J].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6(4).

  [5]张维娟.从《窦娥冤》看关汉卿的男权本质[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3(5).

  [6][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良明译[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第54页.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