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不是吧”的叹词化及用法考察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0413
聂环

  内容摘要:现代汉语中的“不是吧”有两种意义:揣测和感叹。本文重点讨论“不是吧”的叹词化,通过考察发现其最基本的情感因素是“惊讶”,在具体的语境中还被赋予了相应的情感态度;此外还从语义特征、语法意义及语用价值和语用特点等方面对“不是吧”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不是吧” 叹词化 惊讶

  在日常的交际用语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不是吧”这句话,如:

  (1)他的这种道歉难道意味着丢脸吗?不是吧。他的这种做法反而是勇于改正错误的表现,不是吗?(《番禺日报》2014.1.6)

  (2)甲:这支笔是小王的吗?

  乙:不是吧,他好像没有一支这样的笔。

  (3)甲:听说小李今天去北京了。

  乙:不是吧,我早上还碰见了他呢。

  (4)表哥看不过去说:“不是吧,跟一只狗抢食物吃,羞不羞人啊!”(《广州日报》2014.2.22)

  例(1)中的“不是吧”表明了说话人的否定立场和主观态度,即不赞同“道歉意味着丢脸”这个观点;例(2)中的“不是吧”表示答话人的一种否定揣测,并且从“好像”一词可以看出,答话人的否定揣测没有一定的根据,语调低平;例(3)中的“不是吧”也表示一种揣测,但较之例(2),其揣测则具有一定的根据性,同时也体现了答话人的“惊讶”之意,相当于“没有吧”、“不会吧”;例(4)的“不是吧”则是一种感叹,表明说话人很惊讶,完全不能相信某件事情竟然发生了,而且也流露出对听话人的一种鄙视之意。

  通过上面一组例句的比较,我们会发现,前三例中的“不是吧”由“不(否定副词)/是(判断动词)/吧(语气助词)”三部分构成,“吧”去掉后基本不会影响句子的完整性,“不是”可看作偏正短语;这几例中“不是吧”的意思比较实在,均表明了说话人的否定立场。但例(4)中的“不是吧”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固化结构,“吧”去掉后整个句子的意思就不完整;“不是吧”的意义比较空灵,除了表示“令人难以相信”的“惊讶”之意外,还带有语境所赋予的其他情态,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判断,这将是本文的考察重点。为了方便叙述,笔者将前三例中的“不是吧”记作“不是吧1”,而将后者记作“不是吧2”,若无特别注明,下文中的“不是吧”均是指“不是吧2”。

  一.“不是吧”的叹词化

  现代汉语词类丰富多样,叹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邢福义将其归入副词。刘丹青认为“叹词是词类中最特殊的一类。它是唯一不与任何词发生句法组合关系的词类,它的功能就是没有句法组合功能”,如“啊”、“哎哟”、“喂”等。但汉语中还存在着大量在形式上看起来不是叹词而实际上具有叹词功能的词或短语,用来表示说话人的即时感性反应,并且在具体的语境中其功能凝固失去了原有的组合能力,如“我晕”、“我的妈呀”、“天哪”等,举例如下:

  (5)甲:来,这是你让我帮你带的早餐。

  乙:我晕!怎么放这么多辣椒啊。

  (6)“哟,我的妈呀!你踩着我脚啦!”凤娇一声尖叫,埋怨着挤上来的一位姑娘。(铁凝《哦,香雪》)

  (7)维尔谈到这次“一箭三雕”的天文发现时,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天哪,这简直太令人震惊了。”(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从形式上来看,“我晕”是一个主谓结构,“我的妈呀”是一个带了语气词“呀”的定中结构,“天哪”是实词“天”后面带上了语气词“哪”,根据邢先生的划分,这些语言单位是不可能归入叹词的,但它们的确具有叹词的功能,故笔者比较赞同刘丹青的观点,认为这些词已经叹词化了。

  其实表感叹的“不是吧”和“我晕”、“我的妈呀”、“天哪”等具有同样的特点,如例(4):“不是吧,跟一只狗抢食物吃,羞不羞人啊!”在这句话中,“不是吧”表示说话人看到对方行为的即时反应,其语境功能也固定了,若换成“不是你吧”,其意义就变了。虽然有时可把“不是吧”说成“你不是吧”,但其扩展仅限于此,不能像表否定揣测的“不是吧”一样进行其他的扩展。所以笔者认为表感叹的“不是吧”已经叹词化,是一个固化结构。储泽祥、曹跃香对固化的定义是:“两个或几个紧挨在一起的语言单位,由于频繁使用而化为一个相对稳固的、整体性的语言单位。”“不是吧”正是这样的语言单位。

  二.“不是吧”的语义特征及语法意义

  2.1语义特征

  为了凸显“不是吧”的语义特征,我们首先来看一组例句:

  (8)——“嘿,哥们儿,不是吧,我今儿早上6点就看见你在洗衣服了,怎么还没洗完啊?”

  ——“我妈妈要来了。”(《京华时报》2005.2.7)

  (9)郑秀文形容自己变成大肥妹后,第一次照镜子就惊叫:“不是吧!我真是没有想过自己可以肥成这样,都成300磅了!”(《江南时报》2001.5.15)

  (10)网友发言:不是吧,法国居然还给老人家发旅行支票?在国内,老人家要是想疗养一次,休息一下,不仅费用高,而且可去的地方又不多,各种适合老人的软硬件服务也不够。(《广州日报》2013.7.30)

  例(8)是中午发生在男生宿舍的对话,“不是吧”体现了其中一人对另一人洗衣服从早上6点洗到中午这种行为的“惊讶”;例(9)是郑秀文对自己体重的“惊讶”;例(10)是网友对法国老人福利的“惊讶”。通过以上例句,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每一例中的“不是吧”都带有简直令人难以相信的“惊讶”之意,所以“不是吧”的基本语义大致可概括为“我简直不能相信”。但在不同语境下,“不是吧”还可能带有其他的情态意义,如:

  (11)女:你睡不着觉可以给我打手机呀。

  男:给你打手机不是更睡不着了吗。跟你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女:不是吧,你忘了,你不经常是给我打着打着电话就打起呼噜了吗?(《京华时报》2006.6.13)

  (12)甲:我不在家,改天吧?

  乙:不是吧?瞧你小气的,怎么跟上大学时一样呀,算了。(《京华时报》2006.11.28)

  (13)甲:这广播里是谁在唱歌啊?

  乙:不是吧,五月天的歌都听不出来!

  例(11)是一对情侣打电话的内容,当男友极力以甜言蜜语讨好女友时,女友的一句“不是吧”立马戳中了男友的“谎言”,使得对话的甜蜜场景瞬间尴尬起来,同时还体现了女友的埋怨心理;例(12)中的乙本来是想到甲家蹭饭的,不料遭拒绝,心中难免有一种失落,且有种瞧不起甲认为甲很小气的意味,这两种杂糅在一起的情感就是通过“不是吧”体现出来的;例(13)的“不是吧”则露出答话人对问话人的鄙视之意,鄙视其落伍不懂时髦。

  2.2语法意义

  叹词化的“不是吧”可以单独成句,也可以是句子的一部分,作为句子的外位成分,如:

  (14)不是吧!说曹操,曹操就到!

  (15)“捏泥巴?不是吧,这幼儿园小孩的玩意!”我说道,老师笑了笑。(《番禺日报》2013.7.22)

  “不是吧”单独成句时,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用法,如:

  (16)昨天下午1时,阿Sa与陈伟霆从郑州返港,两人并肩步出机场后发现已经被媒体包围。这对新晋情侣本来无意受访,但最终还是大方合照,其间陈伟霆还亲热地搭着阿Sa肩膀。当记者大喊“吻她”时,阿Sa笑说:“不是吧!”(《京华时报》2010.10.12)

  该例中的“不是吧”除了有惊讶之意外,还有委婉拒绝的言外之意,使得提出该请求的记者不那么尴尬。“不是吧”的这种用法是比较少见的,在检索到的语料中只此一例。

  三.“不是吧”的语用价值和语境特征

  3.1语用价值

  3.1.1表达的简洁性

  相较于“我简直不能相信”,“不是吧”的表达显得更为简洁,比较下面一组例句:

  (17)a.不是吧,这是你,一下子没认出来啊,这也太美了吧,你让我们这些女生情何以堪啊。(《信息时报》2013.4.21)

  b.我简直不能相信这是你,一下子没认出来啊,这也太美了吧,你让我们这些女生情何以堪。

  例句b是“我简直不能相信”对“不是吧”的替换,“不是吧”表达的简洁性是显而易见的,体现了语言运用的经济原则。

  3.1.2隐含意义的丰富性

  (18)“不是吧,这么贵!”连续几天下午,在虎门市场叶菜摊位老板谢叔的档口前,几乎每位光顾的市民都要如此抱怨……(《广州日报》2013.4.11)

  (19)不是吧,博览会没东西好看吗,买门票进来就为话费充值?(《广视新闻》2010.8.28)

  例(18)的“不是吧”除了表明市民难以相信菜价如此之贵以外,也表露了市民对物价一路飙升的抱怨;例(19)中的“不是吧”一方面体现了说活人对人们买门票进去充话费这种行为感到惊讶,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说话人的疑惑,希望有人能够为此现象作出一定的解释。可见“不是吧”除了最基本的“惊讶”之意外,还有一定的言外之意。

  3.2语境特征

  由于“不是吧”偏向于口语,所以基本不出现在正式的对话场合中。通过观察相关语料,我们可以发现“不是吧”有如下特点:

  1.使用者多为年轻人群体,中老年人及儿童很少使用。如:

  (20)不是吧。你不是说要自杀吧。(《江南时报》2003.3.20)

  (21)不是吧,作业明天就要交了,你还没写!(大学生对话)

  2.多出现于一些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众时报中,一些娱乐频道、综艺节目的人物对话也会用到“不是吧”,如:

  (22)主持人:欢迎您。这个掌声是不是让你想到了诺贝尔的获奖现场的那份热烈?

  克鲁格曼:不是吧,那他们的鼓掌是瑞典式的,而你们是中国式的掌声。(中央电视台《对话》2009.6.15)

  (23)主持人:话筒给旁边这位女士,你有一个雅号,叫杨箕一枝花对不对。

  观众:不是吧。(中央电视台《乡约》2008.12.20)

  3. 当所获得的消息非常令人震惊时,人们一般都会使用“不是吧”来表达自己的极度“惊讶”,如例(17(a)),当林志颖变身“宅男女神”这个爆炸性新闻在网络上流传开来时,众多粉丝纷纷在网上评论,“不是吧”就体现了粉丝对林志颖男扮女装美艳妆容的难以置信。

  4.手机短信中偶尔也会出现“不是吧”,例如:

  (24)甲:XX又忘了锁寝室的门,结果被阿姨发现训了一顿。

  乙:不是吧!她怎么总是这样啊。(笔者收到的短信)

  四.“不是吧2”和“不是吧1”的区别

  前文已提及“不是吧1”和“不是吧2”是有区别的,为了方便人们更好的理解“不是吧”的意义,笔者认为对二者进行区分是有必要的,那么它们到底有何区别呢?现我们将进行如下区分:

  1.从语音上来看,“不是吧1”整体上比“不是吧2”的语调要低,因为前者作为揣测用语,在说话依据不充分的情况下,说话人一般都会采用低平调来表明自己的观点或立场,以显示自己的谦和或文明礼貌,这样也有利于会话顺利进行;而后者主要表示一种惊讶的情感,音调自然要高,同时“不”的音拖得较长且重读。如:

  (25)甲:这张海报是张华画的吗?

  乙:不是吧,我听说是李丽画的。

  (26)不是吧,你有没有搞错,明明是你约我吃饭的,你现在又不去了。

  例(25)的“不是吧”语调低平,表现了说话人的谦和态度,符合礼貌原则;例(26)中“不是吧”的语调很高,体现了说话人的惊讶之外的愤怒之情。

  2.从语汇上来看,“不是吧1”可以进行成分扩展或添加,如例(25)可以扩展为:

  甲:这张海报是张华画的吗?

  乙:(应该)不是张华画的吧,我听说是李丽画的。

  扩展后句子的意思不变,但“不是吧2”则不能进行扩展,也无法扩展。

  3.从语法上来看,二者都可以单独成句,也可以是句子的一部分。当作为句子的一部分时,“不是吧1”可以充当句子的主干谓词性成分,而“不是吧2”只能充当句子的外位成分。例如《京华时报》:

  (27)儿子,见到长辈要问好,知道吗?你不叫人,别人会觉得你不懂礼貌。你是个不懂礼貌的孩子吗?不是吧?(《京华时报》2009.6.22)

  (28)致庸笑着逗他道:“小子,你的样子大概连个正经小二都不是吧,要是我猜得不错,你倒像是店里烧火的!”(电视剧《乔家大院》)

  (29)不是吧!他真的来了!

  由于“是”本身是一个判断动词,所以“不(否定副词)+是(判断动词)+吧(语气助词)”这个结构充当句子的谓词性成分是可以的。

  五.余论

  现代汉语中“不是吧”的两种意义并存,通过比较发现叹词化了的“不是吧2”和没有叹词化的“不是吧1”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经过仔细揣摩,笔者认为“不是吧2”的意义受到了“不是吧1”的影响。虽然“不是吧2”的基本情感意义是表示惊讶,但仍然存有说话人些许的“疑惑”,说话人在使用“不是吧2”时一方面是想表达自己的惊讶、愤怒或抱怨等情绪,另一方面是想从对方那里获得确切的答案,证实事件的可靠性,从以上例句我们都能体会到这一点。二者的这个相同点很可能与“吧”的使用有关,朱德熙认为“吧”可以用来“表示说话的人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还不确定,提问是为了让对方证实”。

  以上只是笔者对“不是吧”作出的比较粗疏的解释,希望更多的人能对其进行深入的发掘,以便更好地了解汉语事实,促进汉语的发展。

  参考书目:

  [1]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2]储泽祥、曹跃香:《固化的“用来”及其相关的句法格式》,《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第2期。

  [3]储泽祥、金鑫:《固化的“一条龙”及其使用情况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期。

  [4]刘林:《汉语语气词“吧”的人际功能》,《理论界》2012年第12期。

  [5]刘丹青:《实词的叹词化和叹词的去叹词化》,《汉语学习》2012年第3期。

  [6]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