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说说诗家语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5153
殷 静

  诗歌较之于小说、散文等其他文学作品,语言更为精炼含蓄,生动形象,拥有某些特殊的表达,王安石将诗词中这些特殊的表达称为“诗家语”,其特点主要是:

  1、多义性

  歧义是一般情况下使用语言需要避忌的毛病,但是在诗歌里。恰恰要避免词义的单一化,总是尽可能地使词语带上多种意义以造成广泛的联想,取得多义的效果。

  例如: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陶渊明《归园田居》)陶渊明诗中的“虚室”与“户庭”对举,可以理解为虚空闲静的居室,然而“虚室”观于《庄子人世间》“瞻彼阗者,虚室生白,吉详止止”。陆德明《经典释义》引用司马彪云“室比喻心,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陶渊明所说的“虚室”又是用《庄子》的典故,指自己的内心而言,在陶诗里,这两种意思都有,造成多义性。

  又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树木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种说法虽然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2、隐微性

  诗句含蓄曲折,表达不平实质直,字面义放在诗句中不可通。

  例如:“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诗中的“浮云”既不是辞别的对象,也不是辞别时的情景,而是与友人“一别后”彼此行踪飘忽不定的比喻,同样,“流水”也是比喻别后“十年间”光阴之容易消逝。

  王安石有两联常被人提起的诗,一联云: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鸭绿”指春水,所谓“春水鸭头绿”;“鹅黄”指新柳,黄色嫩黄如鹅雏。这是用颜色来替代所咏之物。另一联是“绿成白雪桑垂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白雪”代“丝”。“黄云”代“麦”,这是以相喻之物来替代。

  3、颠倒性(倒装式)

  由于格律的限制或修辞的需要,在表达中使用变式句,即将句子中某些语法成分不按常式排列。有前后颠倒现象。

  如:“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扬补阙》)这两句正常语序是“怜新雨后竹,爱夕阳时山”。除了句中词语倒置外,还有句间倒置的现象。如“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按正常思维方向,应先一路走来,到了“绿杨阴里白沙堤”才发出“最爱湖东行不足”的赞叹。又如:“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萎鹦鹉洲”应为“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再如杜甫的“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先写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语序的颠倒变化,能使正常语序下难免贫弱的句子变得刚健老练起来。

  4、跳跃性(省略式)

  句中没有动词或形容词。纯名词组合,完全是意象组合,类似蒙太奇手法。

  例: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③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这些诗句最大限度地丰富了自身所要表达的内容。

  5、交错性(互文式,互补性)

  上下文中相对举而独立的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种修辞方式叫做互文。有当句互见和对句互见两种情况。

  例:①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②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雄兔脚扑朔眼迷离,雌兔脚扑朔眼迷离)

  把握了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有利于准确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思想感情。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