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语文实践活动成功三支点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4120
语文实践活动成功三支点

  邹士友

  内容提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著名的教育观点,语文实践活动要成功,必须要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做到制度化的保证,再加上教师必要的指导,从而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 语文实践活动 兴趣 制度 指导

  新课标要求老师应带领学生回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那么,怎么样才能搞好语文实践活动?

  一、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是语文实践活动成功的基础

  陶行知认为:兴趣越多,则从事努力;从事努力,则成效越著。为了达到“学生有兴味,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的效果,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1、语文实践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语言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脱离了生活实际的语言,学习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受到自己的年龄特征及认识水平的制约,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生活范围和经验积累,老师要熟知学生的生活特征,了解学生在某时某条件下,对什么感兴趣,找准实践活动的切入点,使实践活动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

  2、竞争方略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合理运用

  实践证明,竞争方略的运用,对激发学生兴趣极其重要。搞一项专题调查,举行一次主题辩论会,举办一次手抄报展评,不是都可以让学生跃跃欲试吗?既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分析、归纳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得到增强,竞争意识得到提高。学生具有了勇于实践和善于竞争的能力,无疑在当今社会和今后发展中都有积极的意义。“不会竞争就不会生存”,现实中的实例正说明这一点。

  二、语文实践活动的制度化是语文实践活动成功的可靠保证

  教师要对语文实践活动统筹安排,使之有章可循,充满条理性、层次性、教育性、全员性,让学生在参与中,知识与能力、性格与修养形成螺旋式发展,不断进步和提高。

  1、语文实践活动的条理性和层次性

  条理性是指语文实践活动根据教学需要合理设计,该参观时参观,该浏览时浏览,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而不是孤立存在。层次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活动本身的层次性。活动的设计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而进;二是学生能力的层次性,学生是有差异的,老师要善于面对学生差异,指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扬长避短,达到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2、语文实践活动的全员性

  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喜欢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歌咏比赛、书法竞赛、成语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给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达到人人有所得,人人有进步的目的。

  3、语文实践活动的教育性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更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要在工具性教学的基础上,更注意其对学生人文性的熏陶,使学生在活动中,思想情感不断升华,思维的广度与尝试不断发展。搞一次效游,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的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助老扶残学雷锋活动,使学生受到关爱他人的品德教育——语文实践活动就是要帮助学者增长为一个品格健全的人。

  三、教师必要的指导,是语文实践活动成功的助推器

  学生限于自己的年龄特征、经验积累和认识水平,对事物的认识尚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识方法也存在不恰当之处。教师要以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朝着高收获的方向发展。

  1、无论什么实践活动,离开科学的方法,就没有高成效

  在组织实践活动前,教师要对活动的目标、方法、评价等加以明确,使学生在活动时有章可循,避免盲目性、随意性。

  2、认识深度上的引导

  限于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在认识事物时,经常只会注意到表层特点,使认知偏离原定目标。如在初春,见到一棵嫩绿的草,由此联想到整个春天,想象到五彩缤纷的春天,体会到一种顽强、旺盛的生命力,还可以感悟到没有隆冬就没有阳春的道理等。这些体会、感悟,就是一种深层次思维活动的结果。这种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对学生的终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之,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和深化,我们要积极、科学、有效地组织语文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入更广阔的学习天地。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