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林间

时间:2023/11/9 作者: 台港文学选刊 热度: 13038
林清玄

  

  

  自序:白孔雀的心

  凡属美者,

  不仅经常为美,

  且为其自身而美。

  如果人生值得活,

  那只是为了注视美。

  ——柏拉图

  白孔雀开屏了

  到台北故宫博物院看画,心里还记着宋徽宗的《腊梅山禽图》,宋徽宗在画里用美丽飘逸的瘦金体题着淡淡的诗句:

  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

  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

  说他愿意一辈子醉心于画画,也不愿意做皇帝,皇帝是白头的工作,而艺术是千秋的志业呀!

  走在至善园安静的小径上,突然,有一个陌生的小男孩沿着小径奔走,逢人就说:

  “白孔雀开屏了!”

  “白孔雀开屏了!”小男孩一路叫,一路笑,沿路与人分享他发现的喜悦。

  识与不识的人,听见这个消息,都随他往至善园角落的鸟园走去。

  我随着小男孩走到鸟园,果然看见了白孔雀美丽而惊人的开屏。令我更为惊奇的是,不止一只白孔雀开屏,而是两只白孔雀同时开屏,还有另一只硕大的蓝孔雀也开屏了。

  三只孔雀在不算宽敞的鸟园中,一起张开了动人的尾羽,闪着光芒的尾扇在园中抖动,更使人感觉到春日的喧哗与春情的萌动,但旁边的几只母孔雀不为所动,静静地、埋着头吃着槽中的饲料。

  白孔雀与蓝孔雀的开屏,有着惊人的美,使我敛容肃立,心里突然浮起一个念头:“是园中的孔雀为美?或是画里的花鸟为美?自然中美的实质或艺术中美的实质是一致的吗?自然美与艺术美是不是同一个品质?”

  去眉眼盈盈的地方

  这使我一边欣赏孔雀,一边深思。

  一个无法在自然中探触到美的人,是否能具备艺术欣赏的眼光呢?

  一个对生活之美无感的人,能不能在创作中找到美呢?

  一个人可不可能欣赏孔雀开屏又吃孔雀肉呢?

  一个人能不能一边写诗作画,一边焚琴煮鹤呢?

  这些问题的答案应该都是否定的,因为生活之美、创作之美、自然之美、艺术之美都不是独存的,而是同一品质的。

  先是看见了孔雀的、花鳥的美: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再看见了草坡上的野草与昆虫皆美:

  除之不尽,爱之可也。

  接着看见了怪石与荆棘,各有各的情境:

  花若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抬头远望群山,低眉俯看流水,一静一动,一刚一柔,一猛一媚,一仁一智,正是人生之美的飞梭,织成一片锦绣。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我要去眉眼盈盈的地方,去看那美丽的山水,山水正以眉眼和我对语呢!

  这世界上并没有必美之地,文学艺术家因此要锻炼看到什么都能映现出美丽的心影,打开心眼去看见美的境界,并不断去追寻更高远之境。

  美,是同一品质

  我喜欢钱穆先生说过的一个故事。钱穆青年时代有一天路过山西的一座古庙,看到一位老道士正在清除庭院中的一棵枯死的古柏。

  钱穆好奇地问:“这古柏虽死,姿势还强健,为什么要挖掉呢?”

  老道士说:“要补种别的树!”

  “补种一棵什么树呢?”

  “夹竹桃。”

  “为什么不种松柏,要种夹竹桃呢?”

  老道士说:“松柏树长大,我看不到,夹竹桃明年就开花,我还看得到。”

  钱穆先生听了,大为感叹,他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丛林的开山祖师,有种夹竹桃的吗?”

  钱先生常以此勉励门人,做学问的人不要只种桃种李种春风,还应该种松种柏种永恒。

  文学家、艺术家不只是学问家,心地高远能望见松柏,却也能欣赏夹竹桃开花的美丽。

  美,是同一品质。

  智巧兼优,心手双畅

  我从前练书法的时候,常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去看历代书法家笔墨,感觉到书法家的笔墨之美与山水自然的美浑然相通:蔡邕的字有如初耕耘的田园,怀素的狂草像是奔向大海的河流,欧阳询的书帖是秋天的桦树林,王羲之的行书则是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颜真卿的楷书是夕阳下的青草,宋徽宗的瘦金诗帖仿若蝴蝶飞入竹林……

  一个完全不认识字的人,也能贴近那种刚健与婀娜;正如一个第一次张开眼睛的人,会被河山的壮阔与柔媚感动。

  我特别喜欢唐代的书法家孙过庭的《书谱序》,里面写书法的文字曾使我吟诵再三:

  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

  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

  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

  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

  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

  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

  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

  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

  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

  翰不虚动,下必有由,

  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

  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

  天呀!这是多么美丽的文字!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展览室绕室三叹!

  平面的书法,一下子悬针垂露,一会儿奔雷坠石;大鸿与鸾凤飞舞,野兽与蛇蝎惊骇;站在最危险的高峰绝壁边上,有时重得像奔跑的云,有时轻得像蝉的翅翼;舒展的时候如泉水注流,顿挫的时候安顿如山;纤细时像初升的月亮跳出山崖,潇洒时又像众星列在星空;这种与自然相应的妙有,不是光靠力量运作就能成就。

  可以说是智慧与巧妙都达到优异的境界,心手相连畅达无碍,一笔一墨不是无中生出,而是必然的存在;在一画之中,在笔锋之处起伏变化,在一点之内,在毫间折锋回笔。

  永远抒情的心

  我喜欢这书帖,是看到了艺术与自然之间的紧密相连,文字与艺术的窍门不就在这里吗?

  像是一只开屏的白孔雀,突然展翅,飞入了画图之中。

  也像是一只图画中的竹鸠,突然飞到我们的眼前歌唱。

  我在册页中读到的美,在自然中,我也见及。

  我在卷轴里发现的情意,在生活里,我也体会。

  我看一笔的乾坤,也看万象的神奇。

  我观一画的盎然,也观万物的生意。

  文学家的心是无碍的,他出出入入,入而体会白孔雀之心,出而看见白孔雀的美。

  在某些特别神秘的时候,我们象形、转注、假借、会意,把心境凝注于纸,那一刻,就像白孔雀开屏。

  在我们生活的四周,充满了美好,也充满了情意;在我们生命的历程中,充满了生生之机,也充满了洋洋之趣;那是因为敏锐的品味使一切普通的都变为美,进而使心性变得神奇、浪漫、古典。我的文学、我的创作,正是根源于这敏锐的品味。

  近年来,我随手写下创作的感想,先后完成了《玄想》《清欢》,现在把这本书定名为“林泉”,对我而言,创作正如林间涌泉,是天然的,可以无量涌出;是清澈的,可以无限畅饮。

  我相信,现在乃至未来,文学家可以书写都会、机械、电子、科幻,以及人性的灰暗和纠葛,但在我的心灵深处,永远有一道清泉在密林中涌出。我始终相信,文学的终极是在走向道、走向自然、走向真情与挚爱,走向一个更超越而高远的世界。

  文学,是温柔的心,浪漫的美,完满的感性,永远的抒情……

  春风沉醉的晚上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

  万年后小花的轻呼

  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

  来震撼我斑斓的彩翼。

  ——戴望舒

  打开花园的壁灯,摆上一壶薰衣草茶,唤小儿小女来坐下,妻子端来一些手制的小点。

  月光缤纷得像金色的粉末,一片一片地洒在花园里,我们遂整个被花所围绕了。

  三色堇在风中拍手,矮种牵牛以各种颜色笑着。

  凤仙花哗然,大轮黄玫瑰抬头看着月色。

  夜来香与月桂花,低声交谈,交换着制造香氛的秘诀。

  大理花和波斯菊,牵手跳舞,谈着上星期春雨的甜蜜。

  孤独的山茶,静静地把头探出围墙,不知道在寻找什么,也许是去年落在山上的某些消息。

  这春天的夜呀!如许美好,令人沉醉。

  这也是花园经历了漫长的冬日与沉沉的春雨后,我们家的第一次饮茶。

  不明原因地,有某些句子跳上我的脑海,我说:“这是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

  “春风为什么会令人醉呢?不是只有酒会令人醉吗?”小儿子问。

  妻子说:“喝酒是身子醉了,春风是心醉了。”

  春天的夜风确是温柔而美好,带着无以名之的香气,我轻轻细细地呼吸,才想起“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一篇小说的篇名。随着小说的记忆,那一刹那,在春风中醒转了。

  郁达夫的小说是我的高中老师王雨苍借给我的,当时郁达夫的作品是不是禁书,或是台湾尚未出版,我已经记不得了。但王老师是北大毕业的,藏书很多,知道我喜欢写作,就借我一些三十年代的书。

  有许多书我已忘记了,偏偏记得《春风沉醉的晚上》,也许是题目太美好了,与郁达夫的其他作品有了很大的反差。

  《春风沉醉的晚上》写的是一个默默无名的作家,租住在上海的贫民窟,一间无法站直的小阁楼里,阁楼还隔成仅可容身的两间。一间住着一位烟草工厂的女工,女工的房里有一扇窗,因此比作家黑暗的住房贵了“几个小洋”,作家的窘境也就可想而知。

  作家神经衰弱、昼伏夜出,每天夜晚都出去散步,看着“深蓝天空里的群星”,“作些漫无涯际的空想”。

  作家唯一的财产是几本书,还有一件破旧的棉袍,因为白天睡觉,夜间出没,也就没有感觉到季节的变换。

  有一天,作家的一篇文章发表了,收到了五元钱的稿费,不得不在第二天白天到邮局领钱,发现一路上的行人都在看他,自己走不了几步,就颈上、头上像下雨地冒汗,才知道春天已经来了,只好把所得的大部分稿费拿出买了一件单衣……

  小說的结尾,作家依然在春风沉醉的晚上出门散步,“云层破处也能看得出一点两点星来,但星的近处,黝黝看得出来的天色,好像有无限的哀愁蕴藏着的样子”。

  王老师曾与我谈过这篇小说,他说:“确实有作家这样生活的,你想当作家也要有心理准备呀!”

  确实,作家的生活,在物质上并不丰足,但是在春风沉醉的晚上,他的心里是有所感动的。在漂泊潦倒的时候,靠写作赚来的钱还比不上女工,在他的内心深处却有一点“什么”,那就像一粒春天的种子,等待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从土里发出新芽。

  或者有一天可以开出满树的花,结出无数的果。

  “来,剥石榴给孩子吃!”妻子轻拍我的肩,使我的心神从远处拉回到我们的园子。

  桌上两颗硕大的艳红的石榴,静静地摆在麦森的白瓷盘里。我剥开石榴,像红宝石般透明晶亮的石榴籽儿突然爆开,爆得满盘、满桌、满地,孩子笑得前翻后滚的。

  石榴的滋味又酸又甜,变化多端,我们捡拾盘中、桌上的石榴籽儿,边捡边吃,然后,把地上的石榴籽儿捡到花盆里。

  小儿子说:“希望可以长出很多很多的石榴。”

  “种子虽小,却可以长成大树;种子虽少,却可以长出很多很多的水果。”妻子说。

  我感觉,春风从象山那边吹来,微微的,覆盖着我,令人沉醉。

  蜉蝣抒情

  莫为心懈而伤感,还有别的爱等着;

  恨过也爱过就有无怨的时光。

  永恒在前,我们的灵魂

  就是爱,即使一再地别离。

  ——叶慈

  孩子读到一本书,书里讲到蜉蝣,说到蜉蝣的幼虫生活在水中三年,蜕为成虫只有几小时的时间。

  “这蜉蝣的生命真短,我好想找一只蜉蝣来看看!”孩子睁着好奇的眼睛说。

  “现在是冬天,哪里去找蜉蝣呢?”我说。

  “不如我们上网去看看吧!”

  如今的孩子,有什么疑难都是要上网的。

  我们在Google上查找“蜉蝣”,出乎意料的,光是“蜉蝣”,网上找到的共有一万七千两百多项。再把范围缩小一些,只搜寻繁体中文,总共也有九千九百多项。

  孩子伸伸舌头:“这要怎么找起呢?”

  我们花了许多时间寻找蜉蝣的资料,一上网,时间就会与感觉脱离。等我们回过神,已经过了三个小时,但是,对于蜉蝣,我们还是停在基本的认知:

  蜉蝣,昆虫纲蜉蝣目,幼虫色淡褐,栖息水中,以微生物为食;约三年,蜕皮为成虫,浮出水面交配产卵,数小时即死。

  比较触动我们的,是上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网站,谈到匈牙利的提索河上,每年夏天都会有“提索花季”(Tiszaviragzas)。世界最巨大的长尾蜉蝣,体长和翅膀都有十几厘米,它们会神奇地在同一时间浮上河面。潜伏河中三年的数百万蜉蝣,刹那布满河面,就像河上开满蓝色和褐色的花朵(雄虫的翅膀是蓝色,雌虫是褐色)。

  刹那的美丽太惊人,使提索成为最著名的蜉蝣国度;更惊人的是,三小时之后,提索花季的百万狂花,同时凋谢!

  蜉蝣三年潜伏,只是为了三小时的怒放,难怪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称蜉蝣为“短暂存在的事物”,这短暂的存在实在是够惊人!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网上还有许多美丽的蜉蝣照片,列印下来仔细欣赏,小小的蜉蝣也有着动人的美:大大的黑眼睛、透明的蓝翅膀、优雅的长尾巴,以短暂的一生全部用来追求爱情,然后以身相殉。无言的图片中充满了启示,我们眼前的一切不都是短暂的存在吗?

  孩子没见过蜉蝣,感受与我并不相同,他说:“还是不知道蜉蝣是什么样子!”

  望着电脑的屏幕,我多么希望指着一只正在雨中寻觅伴侣的动物,对孩子说:“那就是蜉蝣!”

  今年雨季刚来的夏天,我开车带孩子上山去玩,到了下午,雷鸣电闪,突然下起大雨,我们只好躲在车里,等待狂大的雨势歇停。

  不知不觉间,空中有翅膀闪动,数不清的蜉蝣,突然占领了整个山头;几万只蜉蝣,或许是几百万只蜉蝣,在空中飞舞闪动,穿梭在黄昏的雨中。我的车里正播放着女高音卡拉丝的歌声,蜉蝣仿佛随着歌声,跳着爱情之舞,一片繁华、璀璨、壮丽!

  看到那么大的场面,我们都静默无声,等到心情平息,我对孩子说:

  “这是双溪的蜉蝣花季,可惜世界上只有我们一家人看见!”

  蜉蝣满山满空飞舞的情景,是再多的电脑资料与照片所无法描摹的。在电脑前面,我们有主控权、主导权,使人们自以为巨大;但是在大自然面前,我们渺小短暂,一如蜉蝣;我们没有主导权,只能叹息、惊呼、动容。

  我们只是整个花季的一朵小花!

  时代会走向何处呢?

  如果我们过度沉溺于电脑网络,时代就会走向冷漠、无感、失智、平板,我们会逐渐失落,失落我们的感官、感觉、感受、感知、感情,一年一年走向无感,一代一代走上无感的路。我们将不再抒情、不再浪漫、不再追求心灵的境界与高度。

  我们似乎应该走离电脑与电视屏幕,就像一只蜉蝣浮出水中,飞离河面。

  蜉蝣一生的意义,并不在河里的三年,而是飞出水面看见世界的三小时。

  蝉也是一样,七年的蛰伏是默默无声,只为了七天的放怀歌唱。

  人也是这样,我们花许多时间读书、受教育,花许多时间坐在电脑桌前、电视机前,最终必然有深刻的意义,就是找回人的原汁原味。

  原汁是抒情,原味是思想,只有抒情与思想并美的人,才是人所要追求的原型原貌。

  如果我只是一只蜉蝣,我不要人在电脑里知道我只是朝生而夕死,只是张开眼睛就飞向死亡。

  我要在河岸、在山上让人看见我;看见我为了爱情而歌舞,而献身。我在河里的三年都是为了与那饱满的一刻相逢,“朝闻道,夕死可矣!”指的就是我这充满热情追求的一生呀!

  人们不要太小看蜉蝣,我们在同一刻埋入河中,三年后的同一个小时诞生,如此精确的生命,除了蜉蝣,又有谁能做到?更别说同时面对死亡了。

  我们也懂得思考,雌蜉蝣在求爱仪式完成后,会以薄弱的翅膀飞向上游几里外产卵,这样,卵顺着水流,才能漂到母亲的栖息地,年复一年,永不失误。

  我们不成比例的大眼珠,是为了让我们最快找到伴侣,因为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蹉跎!

  我再告诉你们一个人类还不知道的消息。在一万年前,欧洲重要的河流都有“蜉蝣花季”,如今只有匈牙利的提索才有蜉蝣花季。那是因为欧洲大部分河川已经污染,不适合我们居住了。如果人类不警醒,终有一日,蜉蝣将会灭绝,人就只好在化石和琥珀中,寻找蜉蝣的踪迹了!

  想要在文学中有追寻、想要在艺术中有探索、想要在人生中有体会的人,不能只坐在电脑前面。

  我们,生在现代的人,一切已经够平面了,我们只有靠自己创造,远离电子、伪造、模仿,才可能有立体的感情。

  在不抒情的时代,只有拨开重重迷雾,才有机会建立一种抒情的心。

  国王的菩提樹

  奇哉!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释迦牟尼

  夏日时节,我喜欢在台北的仁爱路散步,尤其是从福华饭店走到台北中山纪念馆的那段路,有时计程车开到一半,会忍不住叫司机停车,宁可下来步行。

  没有其他的原因,只因为那段路上有美丽的菩提树,夏日正在换装。

  换上新衣的菩提树,颜色是变化万千的,昨天清晨还是粉红色的嫩叶,今天黄昏已经成为橘红色。

  而我知道,明天会由橘转绿,一路为绿所染,黄绿、翠绿、深绿、墨绿,终于整条路的菩提树,一片盎然的绿意,这时,就进入盛夏了。

  不知是不是年龄或阅历的缘故,我愈来愈不喜欢收听或阅读关于气象或时令的报告,宁可花更多的心情去关注身边植物与山水的变化。例如,透过木棉花的开谢,感知春来春去;透过溪水的清浊或缓急,推想山中下雨的情景;看云听风,以知悉明日的气清景明或雨路难行;以及观看一棵菩提树叶子颜色的变化,计算着夏季的脚步。

  这些奇妙的心境,使我仿佛回到了故乡童年的农田,那时,没有现在资讯或媒介的阻隔使我失去对自然的亲爱,或者说,使我轻忽了自然那么直接的表白。

  我感觉,可以和一棵树一起呼吸,与一朵花同时起舞,随一阵风吹抚田园,跟一片云飞越群山……阻隔着我与自然朋友的皮髓骨肉都会在刹那间化除,只有心意依存,能化入附着于一切美好的事物。

  走在仁爱路上,虽然人声车声不绝,我好像又回到那种田园之感,因为那些菩提树实在太美了,美到令人忘却身心与物质的困陷。

  在路边的西雅图咖啡店点了一杯咖啡,我决定专心专情地欣赏最高大最华美的一棵菩提树。

  就好像许久许久之前……

  我看到了一个国王,走向庭前的一棵菩提树。

  虽然贵为国王,却受到半数的臣民所鄙弃,国王非常苦恼,在庭院中绕着高大的菩提树散步。

  当时也是盛夏吧!菩提树的叶子繁茂而翠绿,每一片都是那么美、那么完整、充满了生机。

  國王忍不住抬头仰望菩提树,叹道:“我多么希望像你呀,菩提树!我多么希望我的臣民接近我、吸附我,就像你的叶子一样接近你、吸附你!”

  菩提树笑了,说:“国王!你看错了真相,叶子吸附着我,是因为我不吝于给予,我把一切的养料、一切的水分、一切的美好,源源不绝地、毫无条件地输送给它们,它们才会紧紧地吸附我!如果我有丝毫的私心,叶子马上就会背弃我了。”

  国王被菩提树感动了,离开菩提树之后,努力把一切最好的奉献给他的臣民,原来鄙弃他的人民也慢慢改变了态度。

  到了冬季,已被称为仁君的国王,偶尔抬头看见庭院中的菩提树,他大吃一惊,因为所有的菩提叶都已掉落凋零,背弃了那棵大树。

  走到菩提树下,国王抬头问菩提树:“你不是说完全地给予,就会使你的树叶永远不背弃你吗?”

  菩提树说:“亲爱的国王!我没有说过‘永远,但这也不是背弃。在一切的因缘中,我们随顺、改变、放下。叶子有一天会飘零,离开母亲;总有一天,我也会枯萎,离开了土地,国王!你与臣民的相聚相会,也是如此呀!”

  如果我们深情地进入一棵菩提树,树总会给予我们回应与启示,庄子曾那样深情地化为一只蝴蝶,王维曾深深地化入一座山,李白曾那样与月对酌……

  乔达摩王子曾坐在菩提树下,进入远方的一颗星。

  迦叶尊者曾无言又深情地贴近一朵花的心。

  这世界从未隐藏它的智慧与启示,下雨的时刻,欢喜的人看来是甘霖,悲伤的人看来是眼泪;心清的人看来是醍醐,心浊的人看来是酸雨……雨何尝有什么隐藏呢?

  传说有一位治国无方的国王,去向一位智者求教,使自己成为有智慧的人。

  智者指着马路的一棵菩提树,对国王说:“传说菩提树曾使许多人得到智慧,你站在那棵菩提树下,仰头看太阳,告诉我悟到什么,我就可以教你智慧了。”

  国王站在菩提树下晒太阳,苦思着智慧,但什么也没有想到。

  过了两个小时,国王实在受不了,跑进屋内询问智者,智者正在喝着冰镇的菩提叶茶。国王说:“我已经站了很久很久了,你可以教我智慧了吗?”

  智者说:“你悟到什么了?”

  国王说:“我什么也没悟到,只觉得大热天站在马路上晒太阳,自己像个大傻瓜!”

  智者说:“很好,很好!上次你的部属来找我,在马路上站了一整天,还不知道自己是傻瓜呢!可见你并不是最傻的!你要变成有智慧的人,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自己尽量不做傻瓜,另一条是不要叫傻瓜替你做事!”

  在我们进入一棵菩提树之后,菩提树就会对我们说许多许多故事。古代有那么多圣人在菩提树下悟道,使菩提树成为圣树,相信绝非偶然。

  咖啡杯底的最后一滴咖啡依然香醇,这路边的台北菩提树,也和菩提迦耶那棵有佛陀金刚座的菩提树一样的圣洁。

  那飘流在空气中任人取用的智慧觉察,也没有什么分别。

  我继续午后的散步,思及一个文学家必然要有自然之心。自然之心是永存的,不会随时节变化的,一千年前和一千年后,山水大化还是以真挚的面貌与我们相映。

  就在菩提道转入木棉大道的街角,有一家贩卖手机与电器的店家,许多一年前出厂的手机,一元即可购得;门口堆积着的是老旧的唱片唱盘、录影机、CD放映机、电视与空调。别以为那是故障的机器,那是在快速流转的时代中被淘汰的机种。

  电器以季为流行,手机以月为流行,偶像以星期为流行,广告以日为流行。

  人站在流行之中。

  我不追随流行,我是自己心的国王,我五十年前爱看菩提树,现在依旧爱看菩提树。

  菩提树有自然之心。自然之心,永远流行。

  海潮音

  忽然想起你,但不是此刻的你

  已不星华灿发,已不锦绣

  不在最美的梦中,最梦的美中

  忽然想起

  但伤感是微微的了

  如远去的船

  船边的水纹……

  ——夐虹

  整理房子的时候,在书房的角落找到一个巨大的贝壳,被灰尘布满;我稍一擦拭,贝壳那特有的如玉光泽,立刻照亮我的眼睛。

  我双手捧起这比我的头还大的贝壳,贴在耳上,立刻传来一阵一阵遥远的海潮音,海潮音里藏着一个故事,呜呜地唱着。

  这贝壳是母亲特地从乡下提到台北来送我,她用红色绲金边的包袱巾提着,从家乡旗山坐客运车到高雄搭火车,到了台北火车站,再转乘计程车到我的家里。

  母亲兴冲冲地打开布巾,捧起一个外壳粗砾洁白、内壳晶亮鹅黄的贝壳,然后,母亲的眼睛发亮,用贝壳盖住我的耳朵,说:“你听听。”

  海潮的声音立刻从母亲手中的贝壳传入我的耳里,呜呜呜,低哑悠长,不停地鸣唱。

  “我特地带来给你,第一眼看见就想拿给你。”母亲温柔慈爱地说,“这一世人还没看过这么巨大的海螺。”

  妈妈知道我喜欢新奇的事物,到了四十几岁还像个孩子,她找到什么奇怪的东西就会想带给我,例如她送过我一颗外公用过的金袖扣,一只巨大的飞鼠标本,一件她少女时代亲手缝制的金色毛衣,一些日据时代的龙银……

  “妈,这海螺怎么来的?”

  “讲起来,话头长呀!”妈妈说。

  原来,爸爸妈妈在乡下养了一些土鸡,农忙闲暇也卖些土鸡蛋。

  土鸡蛋本来是自己吃的,因为生产过多,就卖给附近的邻居。她在玄关桌上放一个磅秤和一篓土鸡蛋,旁边一个小盘和一本账簿,完全采取自助式。如果有现金,称好了鸡蛋,丢钱到小盘;若没有现金,就自己写在账簿。每隔三个月,妈妈会统计账簿,再出去收钱。

  乡下人心淳厚,这账从来没出过差错,母亲坚信蛋一个也不会少。我初以为是无从查考,后来也相信乡下人确实是朴实。

  有一回,妈妈去收账,一个乡亲硬是凑不出钱来还给妈妈。妈妈说:“没关系,没关系!下回再算吧!”

  妈妈鞠躬告辞,走在田埂上,突然有人在背后大叫:“后发婶仔!后发婶仔!”原来是那个欠鸡蛋钱的人,提着一个巨大的贝壳追上来。

  “这是我以前在东港打鱼时,捞到的海螺,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就留下来做纪念。听说后发婶仔喜欢新奇的东西,不知道能不能拿来抵鸡蛋的账?”

  妈妈说:“没问题!”

  上次那飞鼠标本也是抵鸡蛋的账得来的,从此远近传开,大家都会拿家里的东西抵账,妈妈来者不拒,她对我说:“反正,我们也不是靠鸡蛋吃穿!”

  我们家多了不少“奇珍异宝”,有那些最为特殊的,妈妈就会带来给我,对我说:“要好好珍惜,这个值五十斤鸡蛋哩!”

  我听着海螺传来的海潮音,仿佛还听见妈妈的话语。爸爸妈妈都离世多年了,我对他们的思念就像藏在海螺深处,看来虚空,却蕴含了整个海洋的潮声,只要侧耳倾听,就从四面八方涌来。

  一个平常的海螺,“讲起来话头长”—竟藏着一段长长的故事。故事还会更长—我把它放在孩子的床头,让他们不时拿来听,可以听见大海的声音,还有阿嬷的叮咛。

  作家不只喜歡新奇的事物,而是对一切事物保有敏锐、觉察的心,去看见事物的意义,去听见感性的声音。因此在作家的生活里,没有什么事可以轻轻估量,也没有什么情感可以无感地流去。

  当我体贴海螺之时,是体贴了整个海洋。

  当我听见海潮的声音,也听见了对妈妈的思念。

  创作者寻找生命中的海螺,渴望把海螺贴近别人的耳朵,让有缘的人也可以听见海潮音。

  在听见海潮音时,也同时听见了心海的消息。

  黄杨发花

  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

  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

  成立鄞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

  ——董其昌

  种在花盆的一棵黄杨树,突然开花了。

  更精确地说,不是开花,是发花。因为黄杨树的花不是一朵一朵开起来,而是一簇一簇如烟火放射出来。

  枝叶青翠茂盛的黄杨树,满头满颈都发射出白色的花蕊,并有了淡淡的清香,使我有一种莫名的欢喜。在这之前,我从未看过黄杨树开花,甚至不知道黄杨是会开花的。

  这棵只有一尺高的黄杨树,很难想象已经五十几岁了,唯有仔细端详树干上粗糙的纹理与硕大纠结的根部,才能想象出半世纪的风雨。

  如果不看根干,这黄杨的整个感觉依然那么年轻,叶叶青翠、枝枝硬朗,每天都会发现新抽的嫩枝与新长的叶片。

  更不可思议的是,现在有满树怒放的花。

  这非凡美丽的黄杨树,是我五十岁生日时,妻子送我的礼物。她说:“五十而知天命,这黄杨树就一副很知天命的样子。除了知天命,还有年轻的活力。”

  妻子知道我喜欢黄杨木,近几年搜集了一些黄杨木的古董雕件,一尊释迦,一尊观音,一件福禄寿三仙,两只案头笑狮,还有一对数百年的古画框……

  黄杨木的古雕件已经愈来愈稀有了,因为黄杨木本来就是稀有的木头,大部分的雕件又是小件,精巧细致,一向是收藏家的抢手货。但是我喜欢黄杨木,并不只是为了收藏的价值,是因为黄杨的木质坚硬、细致、光滑,有着非常绵密的纹理。它的颜色古典含蓄,自有一种贵气。若从美的观点来看,它不像黄花梨那么富丽,不像黑檀木那么沉重,不像酸枝那样刚强,也不像桧木那样柔顺,什么樟木、榉木、榆木更不用说。

  以木材之美、颜色之雅、肌里之清观之,诸木材中,黄杨为第一。

  妻子送我一棵活的黄杨树,我的欢喜是无法形容的,就好像研究琥珀的考古学家,发现琥珀中夹着的一只蛱蝶,突然飞出,停在案前。

  我每天都会坐在黄杨树前,静静地与树对望,很难相信,就在我出生的时候,那棵黄杨也同时被植入盆中。五十年了,黄杨树如果长在森林,应该会有人的十倍高,因为受到花盆与泥土的限制,它竟然只长了一尺。它成长的速度以分厘为计,当它想起森林中以丈尺为量的同伴时,不知道有着什么样的心情?

  幸喜,虽然生在小小的盆中,黄杨并不减损美的风姿,它是一棵美丽黄杨的具体微缩,如果它放大,它也是无以伦比的大树。

  花盆限制了它,土地局限了它,这五十年来,它依然努力地长成一棵美丽的树,一片叶子也不轻忽,甚至在每年的夏日,它照样开花结果。森林中的黄杨,花果比它大了十倍,但它的清雅芬芳却远胜于它们,当然它的价值也不会输给那巨大的黄杨树呀!

  看着黄杨树发花,结出三个角的果子,夏日才进入了秋天,我想到这好像是文学与人生的关系。人生是一座巨大的森林,文学则是把森林的大树浓缩为小小的盆景,文学必然是受限于时代和社会,正如盆景受限于花盆与泥土。

  但不论森林中的崇伟巨树,或是盆景中的低微小树,我们都可以创造相同的美。

  北宋最知名的画竹名家文同(字与可),最擅长的就是把丈寻之高的竹,画入尺寸之大的画幅,而气势雄浑不减。

  他的好朋友苏东坡曾写过一篇《筼筜谷偃竹记》,谈到文同的画竹: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苏东坡谈的虽是竹子,却也是自己的创作心得。先是要“成竹在胸”,从一寸之萌的小竹子到剑拔十丈的大竹子,都看见它活生生的样子。在竹子与心手交会的某一点上,创作的灵感是“少纵则逝”,虽然竹子是静态的,创作的心却是活泼生动,要追逐竹子的神韵与美感。创作到了最后的境界则是“心手相应”,这不只是画竹,而是所有的创作都相通的。

  透过艺术家从竹子中取出的一段竹子,如果“心手相应”“胸有成竹”,就能画出整个竹林的美!

  所以苏东坡才说文同的竹子:“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与文同一样有名的明代画竹大家夏仲昭,因为画竹只画一枝,一枝而独秀,常常一图写成而万众倾服。求画的人捧着金元宝在门口等着,所以后世的人称赞他的画“太常一个竹,西凉十锭金”。

  文同的时代也是如此,听说求画的人捧着最好的绢等在门口,连门槛都踩坏了,文同气得把绢摔在地上,说:“我恨不得把这些绢拿来做袜子。”

  我看着桌上的黄杨开花,总会想起文同和夏仲昭的故事,数寸之萌而有丈寻之势,一竹中有万竹的精神,一棵小小的黄杨也正是万里黄杨的写照!

  生在小岛的作家,常有人会认为心胸气派太小,无法写出巨作。从天然环境看来,正像黄杨生于盆中,但是如果能独创格局,展现最美的风姿,一枝也可以独秀,一景也可万众倾服呀!

  一个人如果不识美丑或仙俗,纵使住于黄杨树林之中,也会山深秋老,无以欣托:但一个人如果胸有诗情与哲思,就能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小小青草都能生起无比的情境,何况是又古又美又珍贵的黄杨,年过五十还开出满树奇花,简直是气象万千,时空俱永了!

  遇到有“火眼金睛”的创作者,莫说是一整棵黄杨树,只要有三寸见方的一块小黄杨木,就能无遗地表露佛陀的智慧与菩萨的慈悲,使见到的人都动容敛目,心眼俱开,受到真、善的启发,美、圣的感动,一切也就那样的洞然明白了。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天成与妙手,人间处处,需要的是炯然的慧眼,在发芽处,在开花时,在结果的一刻,在凋零的当下,有着灵醒的一瞥。

  吸恨石

  如果酒是香甜,

  我要与它同饮欢畅;

  如果酒是苦涩,

  我也要分享它的苦杯。

  ——王尔德

  我收藏许多石头,最宝爱的是一颗黄蜡石。

  这黄蜡石最早的主人是张大千,张大千的石头怎么会跑到我的手里呢?

  话说张大千旅居在巴西的时候,自辟了一个林园“八德园”,大千居士喜欢奇石、松鹤、莲花,他住的地方自然种莲、植松、养鹤、满布奇石。

  后来,张大千移居到美国洛杉矶,新居在千里之外,奇石、松鹤、莲花都无法带走,只好放在巴西。

  几年之后,画家朋友吴炫三到巴西开画展,抽空去看看八德园。到了八德园大吃一惊:园林久未整理,早就残破了,莲花枯萎,青松凋零,仙鹤飞去,奇石蒙尘……吴炫三看到一代大师的居所破败至此,非常伤心感慨。

  这时看见园林中的石头,或玄奇、或秀逸、或峥嵘、或淡雅,拍去灰尘后,美不胜收,他告诉我说:“不愧是张大千,他收藏的石头,个个是瑰宝,只是一般人看不出来。”

  吴炫三询问当地人,找到屋主,想向屋主买一些石头回来供养。确实,石之精者摆在案上,自有神灵,总会让人生起膜拜的心。

  万万没想到,巴西屋主竟然说:“我正在为如何丢掉这些石头伤脑筋呢,你喜欢就全部带走吧!”

  吴炫三表情淡淡,内心却欣喜若狂,立刻请了一部货车,把所有的石头运往碼头,装上货柜,运回台湾。

  这批张大千的石头历经海上三个月的航行,才运回台北。开箱的时候,吴炫三邀请我去欣赏,并且慷慨地说:“你喜欢什么石头,就拿去吧!”

  我虽然爱石如痴,但知道石头的宝贵,和爱石者的心情,所以,只选了最小的一颗,五公斤重的黄蜡石。

  看起来瘦小,抱起来沉重;看起来素朴,摸起来细致;远看黯淡,近看明朗……这真是一颗美丽的石头。

  我经常摩搓、爱抚那块石头,想到因缘多么不可思议,张大千的石头转来转去,经过多年的时空,成为我最喜欢的藏石。

  想到大千居士居住在台北摩耶精舍时,我曾有缘得见,后来又写了一本书《白髯三千丈》。当时陪我去的朋友,一直怂恿我收藏一幅大千的画作,张大千夫人也答应以超低价卖一幅给我。可恨那时我还是穷作家,所有的存款加起来还买不起一幅张大千打折又打折的画作。如果当时买了那幅画,现在有超过三十倍的增值了。

  画作虽然无缘,佳石却是有缘;收藏虽然有恨,心中却是无憾。

  我为那颗张大千的石头,取名为“吸恨石”。

  当我的写作遇到了瓶颈,我喜欢摩搓那颗“吸恨石”,想到大千先生一生的创作,质与量都到了无法计算的地步,创作从来不辍,无论喜怒哀乐、家国动荡,都不影响他的创作。

  有一次,我到四川青城山旅行,特别去看张大千的青城山别苑。当时大千为了躲避日祸,住在青城山的上清宫附近,他每天作画,随手就送给青城的道士和朋友,留在当地的就有数百幅画,带走的更不知多少。在战火中,每天都画数幅画,平安时,画作更多。

  我的创作又有什么好烦恼呢?不断去做就是了,我摸着张大千的石头,心情很快就转化了。

  遇到生活中的困境,或者感到悲伤,或者愤恨不平,或者心情不畅,我也会抱起那颗“吸恨石”。

  想到大千先生最喜欢题四个字在卖出的古董或送出的画作:“别时容易”。别时容易的后面当然是“见时难”。不只是画作、古董,这人间的一切因缘,不都是别时容易见时难吗?

  所以要珍惜眼前的一刻,连悲伤、愤恨、难过都是值得珍惜的,因为“别时容易”呀!

  我想到密勒日巴—伟大的西藏密宗上师—有一种能力,把业障(一切不好的因缘和情境)转化到木、石、泥土等,甚至使木头碎裂。我没有这种能力,但当我抚摸“吸恨石”,感觉到人生无常,许多事虽然凡人无法承担,但石头永恒,能承担世界,仿佛就得到美好的转化了。

  作为一个文学家,“转化”是多么重要。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生命中的爱、恨、情、仇,直接写在纸上,那不是美好的创作,而是要通过一个“转化”的过程,爱的变成深刻,恨的化为激励,情的转成绵长,仇的翻作玉帛,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切就有了意义与价值。

  在自然里学习转化,随着石的坚硬、花的柔软;随着树的翠绿、天的蔚蓝;随着云的飘飞、河的流动……处处都能转化我们的心,使我们更广大、更深刻,更能看见自己的卑微与渺小。

  每在转化那一刻,就会感受到创作的幸福。

  每在转化过后,就会发现自己更纯粹、更清淳的内在。

  看过人生多少故事的“吸恨石”呀!依然优美如昔,一如在八德园中蒙尘,也不会消减它的光芒。

  信天游

  毋须缅怀夏日喜乐与年少欢庆

  这一切,都已成为美丽回忆

  留存于诗画与歌谣之中

  它们披上崭新的华服

  随时重返眼前

  守护着你,伴你蜕变成长

  而友谊的花朵

  绽放在心中

  ——赫曼·赫塞

  “爸一定很高兴,他在天上看着黄河呢!”

  我们站在晋陕大峡谷的绝壁边,看着巨大的黄河,安静地回转成一个圆圈,像是精工雕成的黄玉环,淳珍感动地说。

  夕阳把最后一抹金,泼在古渡头的墙垛上,却把最后的一粒珍珠,映着妻子的眼睛,闪着金色的泪光。

  我说:“爸爸一定很喜欢把以他为名的学校盖在这里。”

  我们被感动包围,手牵手,踏着夕阳的流金,走回陕北高原的刘家山村,走回“富贵和平小学”。

  这一次(上世纪八十年代)跋涉万里来陕北,是因为用大陆的版税,在偏远贫困的陕北高原捐建一所学校。由于岳父方贵和先生,生长在大陆贫苦的农村,一生奉献给台湾教育界。想要回大陆办教育,一直是他最大的愿望,可惜天不假年,变成了他未完成的心愿。

  我们找到这贫困无比又美丽无比的山村,为村民盖一所学校,并取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名字“富贵和平小学”。

  为了亲眼目睹小学的建造,我们从西安飞延安,又从延安坐了两小时到延川,再由延川坐了两小时狭窄颠簸的山路,才住到古代王宝钏所居住的“寒窑”。

  寒窑里家徒四壁,寒窑外却是传说媲美“美国大峡谷”的“晋陕大峡谷”。黄河在这里用十千米長的圆规,划成一个正圆,河宽约一千米,左边是万山连绵,右方是千峰竞秀;前面是壁立千仞,后面是高原万顷;谁能想象,这么壮观伟大的景色,却是世人罕知的呢!

  万山沉沉,金光闪耀,我们有机会在这么美好的地方为孩子盖学校,来完成岳父的遗愿,一切都令人欣然。

  回到村里,夕阳已经沉落,吃过简单的面食,正打算就寝。村长刘海勤跑来找我商量:“林老师,您千里迢迢来为我们盖学校,村民不知道如何表达心里的感谢,想要为您唱信天游哩!不知道行不行?”

  “信天游?”

  “我们这里的山歌,唱腔、歌词都非常自由,也有古曲,也有自己编的歌,统统叫‘信天游。”

  “太好了!就请大家来唱歌吧!”

  村长家门口,有一盏大电灯,用发电机轰轰轰地点亮了。在这无水无电的山村,平常是没有电灯的,只有开群众大会才点灯。“因为用油发电,油太贵了,村里点不起!”村长解释说。

  看到电灯亮起,隐在黑暗中的村民,从角落中冒了出来,聚集在广场。全村的人都来了,男人和小孩坐在地上,女人站在外围,男人轮流地站到灯下,唱起了高亢、沙哑,像黄土一样沧桑、如黄河一样丰沛的山歌。

  听不懂陕北的土腔,使我更专注于唱山歌人的表情,以及山歌中深情的腔调,歌词在空间化去,只留下情感流荡于空中。

  村长解释,这些“信天游”,最多的是歌颂爱情,其次是山河的咏叹,再来是事业的追求,以及生活的艰苦。

  所有的山歌不都是这样吗?“河为证”“山为盟”“水之恋”“天之爱”,用河山的永恒、水天的一色来见证爱情;站在壮大无边的高原上,看着白云自由来去,黄河的奔流不返,才能有“信天地,大遨游”的气势呀!

  男人们在广场上,为我们唱歌唱了一夜,最后,我唱了《打开心内的门窗》和《天顶的月娘》两首闽南歌,作为答礼,晚会才在热烈的气氛下结束。

  电灯熄灭了,更显出月亮与星星温柔的光芒,轻轻抚慰这幽静的山村。

  村长点起烛光,找出一瓶他珍藏了二十年的陕北名酒“西凤酒”,酒香四溢。

  這时,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来人是三位女性,六十多岁的祖母、四十出头的媳妇,还有十三四岁的小丫头。

  老祖母腼腆地说明来意:“刚刚男人在唱歌,我们也很想唱,感谢林老师让我们的小丫头也有机会念书。但是不能唱,等男人散了,特别来唱给老师和师母听。”

  原来,在陕北山区,女人的地位很低,不管是什么事,都是男人先,女人后;男人坐在炕上吃饭,女人蹲在灶边吃饭;男人说话的时候,女人不准说话;男人唱歌,女人只有静静听的份……

  “平常不给唱的,女人唱歌会风骚,今天看在林老师的分上,许你们唱两首吧!”村长说。在刘家山村,村长是很有威严的。

  老中青三个女人,唱的歌真是动人好听,时而柔情婉转,时而热情澎湃;时而低回不已,时而高入云霄;我和淳珍听得目瞪口呆,这么优美的歌声,制作一张唱片是绰绰有余了。

  最后,她们合唱了一首歌,是歌颂黄河的,我特别请村长把歌词翻译出来:

  你晓得吗—

  天下黄河几个几道弯?

  几十几道弯上,几个几只船儿?

  几个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儿?

  几十几道弯上,几十几个艄公,来把船儿扳?

  我知道—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九十九道弯上,九十九只船儿。

  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儿。

  九十九道弯上,九十九个艄公,来把船儿扳……

  这首“信天游”回旋往复,愈唱愈高,愈唱愈远,最终淡去,就像黄河流到不可见的远方。

  唱完了,她们拿出自己亲手缝绣的鞋垫儿送给我们,上头绣了各种美丽的花草。歌声与花草,真是人间最好的礼物!

  高山上的春风,天空飘流的云朵,高原上的黄色油菜花,高耸的崖壁、神秘的河流……哪一样不是最好的礼物呢?

  “信天游”不只是情意之歌,是感恩之歌,也是优美的艺术之歌,使黄土地的夜色披上了彩虹的外衣。

  心意是没有疆域的,艺术也是没有界限的,文学与山歌,只要有真正的感情,在最偏远的山上也会感动我们。

  凌晨,我被山上的安静吵醒,在刘家山村散步,我走过一棵百年的柳树,穿过早就被废弃的小庙,在一棵两百年的槐树上靠了一靠,走进一个刚推平的新校园,园里有我和淳珍亲手种下去的柏树。

  柏树一定会长成大树,天天,在朝阳中,迎接唱着信天游小曲的孩子,走入校园。

  置身“富贵和平小学”,我想到七十几年前,在千岛湖畔诞生了一个农家的孩子,他也曾走过柳树,靠在槐树,穿过柏树,爬山涉水到数十里外求学。他坚持读书,后来在新竹女中、新竹师专教了一辈子的书,在万里外的台湾,教育了无数英才。

  他的名字叫方贵和,愿他的精神如老树长存不朽,带领这些大山的孩子,照看他们、保佑他们,走出灿烂的人生,天涯海角,任我遨游。

  静静看着庭边槐树,淳珍不知何时站在身边,紧紧地握着我的手。

  我们无言地看着千山万峰在宇宙中苏醒,背景有昨夜的信天游歌声:

  “你晓得吗—……”

  “我知道—……”

  牵手的一刹那,世界整个明亮了。

  寻找“正山小种”

  容我为你再续

  一壶好茶

  在另一生命的形貌里

  偿还

  所有未尽的因缘

  ——陈育虹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桐木关,海拔一千六百米,我们坐在茶农家里,品饮着今年刚刚制成的春茶,春茶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的茶叶未冲泡时,极细极细,有如针尖;颜色极黑极黑,有如墨汁;香气极深极沉,有如沉香。

  光看茶叶,像西方一般的红茶,黑黑细细并不醒目。

  开水一冲,茶叶的魂灵在水中复活,舒缓张开的茶叶大小如指尖,颜色像被仙女的棒子点过,化为纯红而带一点金色,香气随烟,缭绕在山村屋内。

  像桂花、像肉桂,又像兰花,但比桂花含蓄,比肉桂清雅,比兰花深厚。

  含啜一口茶汤,学习武夷茶人试茶,把茶汤吸漱得震天价响,让茶汁在舌尖四周打转,并让茶汁充溢在口腔,这时才在心里深叹了一口气:“‘正山小种真正名不虚传!”

  我喝过的红茶难以计数,“正山小种”当是其中的佼佼者。

  会遇到“正山小种”,算是因缘殊胜。

  今年春天,我和妻子计划到武夷山,寻找著名的“武夷岩茶”。武夷岩茶名冠天下,其中尤以大红袍、半天妖、金钥匙、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水仙、肉桂闻名。爱茶的人总会以朝圣的心情,不远千里到武夷山访茶。因为这些名山好茶,一定要亲自前往才能找到。

  为了到武夷山,我阅读了许多武夷岩茶的书籍和资料,“正山小种”这个奇特的茶吸引了我的注意。

  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初,武夷山的红茶不仅闻名中国,还外销到欧洲,其中最出名的是“正山小种”。早在明万历三十五年(一六〇七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就从澳门收购武夷茶,经印尼爪哇输往西欧,“正山小种”是最早被欧洲皇室贵族饮用的茶。

  因为“正山小种”扬名四海,它的制法传入福建东北,发展成“功夫红茶”;传入闽北的成为政和、坦洋、白琳三大功夫红茶;传入江西宁州,成为“宁红”;传入铅山,成为“河红”;传入安徽祁门,成为“祁门红茶”。

  这传承了四百年、几乎是世界红茶发源的“正山小种”竟然少有听闻,便在我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神秘的种子,这颗种子不时萌芽:“到了武夷山,非要到山上去找找英国女王喝的‘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的品级,从清朝(一七一七年)崇安县令陆廷灿的《续茶经》里可以看出:

  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其最佳者,名曰功夫茶。功夫之上,又有小种,则以树名为名,每株不过数两。

  后来,董天工著作的《武夷山志》(一七五一年)中也写到小种:

  茶之产不一,崇建延泉,随地皆有,分岩茶、洲茶,附山为岩,沿溪为洲,岩为上品,洲次之,采摘烘焙,须得其宜,然后香味两绝。第岩茶反不甚细,有小种、花香、功夫、松萝诸名,烹之有天然真味,其色不红。

  我到了武夷山,才知道一般的茶店里买不到真正上好的“正山小种”,因为产量实在太少了。朋友告诉我:“上好的‘正山小种产在自然保护区,要申请入山证才能进入,而且路途遥远,来回要一整天。”

  为了寻找传闻中的好茶,一天算什么呢?我们决定等证件申请下来后,入山去找“正山小种”。

  武夷山是观光胜地,自早到晚都是人潮汹涌,但一般观光客并不会进自然保护区。我们租了车从人潮拥挤的观光区,坐了两小时,进入人迹稀少的自然保护区,才看见真正的武夷之美,也才知道为什么武夷山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了。

  小时候在地理课本读到“武夷山”,以为武夷山只是一座山,直到亲见,才知道武夷山是无数的山连绵叠翠而成,共有九十几座大山,它的高大与壮阔远远超过我的想象,保护区的面积超过五百六十五平方千米,森林的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夏日的武夷山区,一片翠绿,深浓无边的绿,完全把人间的烟火阻隔在重山之外。

  车子爬升到海拔一千米,就到了星村乡桐木关一带,“正山小种”就产在这里。

  武夷山人告诉我:“‘正山小种从前的名字是‘星村小种或‘桐木关小种,后来,因为小种红茶盛行,政和、坦洋、北岭、屏南、古田、沙县及江西铅山都盛产红茶,为了区别,才把武夷山产的称为‘正山小种,以维持正统,外地的红茶称为‘外山小种或‘人工小种来加以分别。”

  小小的桐木关约只有五十户人家,户户相闻,像极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正在沏茶时,我看见一位中年男子端着一碗饭,走出家门,到隔壁串门子,便与邻居一起吃起中饭,这种情景,使我回想起儿时的乡间情趣。

  在“正山小种”的茶香中,为我们沏茶的小姑娘说,“正山小种”虽然价钱很高,但是产量很少,茶农不能赖以维生。他们除了种茶,还种竹子、采红菇、捕角怪維持生计。

  “两百多年来,英国女王就是喝这个茶呢!”小姑娘边沏茶边笑盈盈地说,然后指着山上的一个教堂十字架,说:“那个教堂就是英国人盖的,还有清朝留下的英国官舍,那时候设有‘监茶使,就是英国女王的特使。每年负责监察、收购,并用船运回英国!”

  她话题一转,说到正山小种不只味美圆润,是完全不用加味的红茶,而且非常耐泡,可以泡七八次,一般的红茶是没有这个能耐的。

  “我在电视上,看英国人用大壶泡这种茶,不对!不对!‘正山小种就像一般功夫茶,要用小壶泡才好喝!”

  她非常轻巧地把仿若白玉的瓷杯推到我们面前,“正山小种”的颜色酒红,松香与茶香飘动。

  我屏气凝神,喝了第一口魂牵梦萦的“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有一种古朴之气,正如古代隐居深山的侠士,或在森林古寺修行的禅师。平时劈水担柴,褐衣布履,看来并不起眼,只要凝神敛目,就会让人感受功夫深不可测。

  “可以带我去看看茶树吗?”我说。

  我们跟着小姑娘穿过后院的门扉,抵达“正山小种”的茶园。说是茶园,实非茶园,只见零零落落的茶树,蔓生在石砾缝中,枝干强劲,高约二尺。茶叶小如眼睑—呀!原来“正山小种”是由此得名,茶树与茶叶都是出奇的小。

  “自古以来,在武夷山区都是半发酵茶,为什么唯独‘正山小种是全发酵的红茶呢?”

  小姑娘告诉我们一个有趣的故事:

  清朝道光年间,时局动乱不安,有一队官兵路过崇安星村,当时青茶刚刚采摘,尚未烘干。茶农见官,纷纷走避,官兵也不知青茶是茶,就地睡在青茶上面。等到官兵走后,青茶已因积压发酵,变成黑色。

  茶农赶紧烘炒,以松柴烘干,竟产生了特殊的香气,运到福州销售。洋行的人“物以稀为贵”,定了高价,想不到反而销路大好,全发酵的“正山小种”于是正式诞生,在一八七〇年左右,外销欧美即高达两万四千担。

  另外一种说法是,制好的半发酵茶,在长期海路运送欧洲时,继续发酵,而成为全发酵茶,这是为什么欧洲人不懂得饮用青茶的缘故。

  我想,是第一种说法比较可信,这也正如山中的侠士与禅师,他们的修行总是带着偶然的天机,不是人工所制造的。

  唯一的必然是,“正山小种”从古到今,都是以松木烘制,茶叶中带着淡淡的松烟之香,与桂圆的清甜相融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滋味。

  同样是“正山小种”,品级也分成多种,最好的是春天以茶芽制成的,其次是第二次采摘的,再其次是秋天采摘的。茶价低者一百,高者上千。

  在茶农家试茶,最好的茶总是最后才会出场。小姑娘泡了今年春天最好的“正山小种”,茶色乌润,汤色红浓,滋味更含蓄而深长。前面的几泡“正山小种”令人啧啧称奇,后面的这一泡令人无言以对!

  品茶结束,小姑娘说:“这一泡茶是不卖的!”

  询以何故?她说:“卖给英国茶商后,我只剩下两斤,都被订走了,一斤是去年一位领导特别吩咐,另外一斤是一个英国的动物学家去年就订了,今年来做研究时要喝。泡给你们喝可以,要卖就没了。”

  爱茶的人怎可喝了好茶之后,空手离开呢?

  我向小姑娘展开了游说,领导好茶很多,半斤也就够了;英国学者一个人来做研究,半斤也就够了;我们远从千里之外来找茶,若不能带点茶回去,实在太可怜了。

  小姑娘看我们心诚意切,就把仅存的“正山小种”让了一斤给我们。

  当我们带着那一斤“正山小种”下山时,感觉行囊中非常饱满,仿佛把整个武夷山的山水,天地灵气所钟,全部化为片片茶香,带出山外。

  回到台北,每次泡“正山小种”就想到武夷山高深而遥远的山村,极小极小的茶叶仿佛饱含着深意。文学家对这个世界的追索正是如此,在偶然的阅读中生起一个意念,随着意念的丝线去追索,于是有了武夷山,也有了桐木关,又有了“正山小种”,有了人生一次奇特的因缘。

  创作是在玄想的一念与锲而不舍的实践中完成的。我和淳珍跑到武夷山寻找在人间已被遗忘的珍品,不也是一念玄想的实践吗?

  我想到欧阳修写《醉翁亭记》,说到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山水之间。

  在寻找“正山小种”的过程,我也是意不在茶,意在会心,意在一点永不失去的浪漫之情。

  创作与人生的追寻探索,也是如此,一般人渴望浪漫之情或意会之心突然击中自己;文学家不只向外追求,而是保有诗情,创造浪漫之情,也保有慧心,期待相约而再来的时刻!

  创作小语

  一、玄想

  若有广大的心,一片茶叶,也可以跨泰山、超北海,与千里外的知音相逢聚叙。若有细腻的情,一片茶叶,也能润灵台、破孤闷,与我们最微细的心思相会同行。

  创作者在安静中倾听生活,使生活的片刻凝结成永久。文学家在生活中静观心象,由心象中流出智慧之言。

  散文家的幸运是诗歌与哲学都一起进入生活,如同咖啡的糖与奶,哲学滋养了诗歌,诗歌润泽了哲学。

  在文学家的心里,总与世上的一切保持着神秘的相思,就如同相思花所勾起的感受、想法与心情。

  写作的魔力与趣味就在这里,文学家试图在形式与内涵中创造一个并美的境界。

  二、清欢

  文学家的心上如果有翅翼,那必然是美的翅翼。

  文学是一种清净的欢喜。这种清净的欢喜,使文学家成为富足的人。

  创作之钥是等待梅子熟了,自然地摘取,二十岁有二十岁的梅子,五十岁有五十岁的梅子。新梅有新梅的好,宜于鲜食;老梅有老梅的好,宜于釀醋造酒。

  一个对自然的美好毫无感受的人,他绝不可能迈入文明的世界。

  在世俗的生活中,宇宙、天堂、永恒、无限、神圣、天使……都是那么遥远,可是当一个人深深融入一粒沙、一朵花、一只百灵鸟,也就进入了生之秘境。

  文学家的写作与手工艺相同,是一个民族在普世中独特的精密手工;作家与一般人的生活无异,只是内心里有更细致的巧思。

  当下,是深刻而终极的生命体察,最全然、最自由、也最知实。

  三、林泉

  是园中的孔雀为美?或是画里的花鸟为美?自然中美的实质或艺术中美的实质是一致的吗?自然美与艺术美是不是同一个品质?

  创作者寻找生命中的海螺,渴望把海螺贴近别人的耳朵让有缘的人也可以听见海潮音。

  遇到有“火眼金睛”的创作者,莫说是一整棵黄杨树,只要有三寸见方的一块小黄杨木,就能无遗地表露佛陀的智慧与菩萨的慈悲,使见到的人都动容敛目,心眼俱开,受到真、善的启发,美、圣的感动,一切也就那样地洞然明白了。

  一个作家手无缚鸡之力,但四两拨千斤,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贡献有时远大于政治的枭雄。

  文学家往往能从表面平淡的事物去进入更宽广的世界。

  对于文学家,一支五万元的金笔与一支五百元的钢笔的珍贵是不分轩轾的。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