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盐河旧事(六题)

时间:2023/11/9 作者: 台港文学选刊 热度: 13859
汪 良

  汪良的父母都是戏迷。

  汪良尚在襁褓中,就跟着父母亲到戏园子里去听戏。旧时,盐区人无处寻乐儿,“落子园”里听戏,便是最为体面而又开心的事了。

  落子园,坐落在东盐河桥的北端。那里原是一片白茫茫的盐碱地。每到冬闲,沭阳、临沂、安东卫那边来耍猴的、卖艺的都集中在那一带。

  最初的落子园,盐区人称之为闹子园。至今,盐区上点岁数的人,还是把“落”字当“闹”字读。可见,当初落子园里是多么闹腾。

  民国十七年(公元一九二八年)前后,天津小靳庄来了位姓史的商人,看准了“落子园”里能发“戏”财,便集股(巧借盐商手中的银子),在此地建起了一座颇具规模的新新剧院,给盐区的达官显贵们,营造了一处既可以玩乐,又很排场的好去处。

  汪良父母便是那一时期的铁杆戏迷。说不清是哪一天,汪良拨弄着他细嫩的指尖儿,在汪老爷的瓜壳帽上,敲奏出西皮快板的完整板点。

  那一年,汪良不足四岁,可他已经是戏园里的常客。

  戏园子里,“嗡嗡”作响的铁皮炉上,时常烘烤着汪良尿湿了的小鞋子。卖香烟、瓜子的小二,也都熟悉汪良,他们脖颈上坠一个装满香烟、糖果的木盒子,时不时地就转悠到汪良跟前,逗引他买。有时,那跑堂的小二,也会帮戏主提来木桶,拧着一条条煞白的毛巾,在诸位老爷、太太中间飞舞,空中接住毛巾的爷,脱帽于桌边,即松开领口,擦拭一番后,随手将余热犹存的毛巾放在桌边。回头,那跑堂的小二前来收取毛巾时,顺便會兜售他胸前的香烟、洋火、桂花糖。

  汪老爷就是在那样的时刻,突然发现他脱在桌边的瓜壳帽儿,被他那宝贝儿子当皮鼓一样,“嘀嗒、嘀嗒、嘀嘀嘀嗒!”地敲出了板点儿。

  汪老爷觉得很好笑。

  戏园里散场以后,汪老爷领着他的宝贝儿子到后台,如同说笑话一样,把汪良在他瓜壳帽上敲鼓点的事,与戏园的“班头”讲了。

  班头看小小的汪良,眉目清秀,撩人爱怜,如同逗猫、引雀儿一样,鼓动着嘴角,在汪良跟前演奏着戏园子里开戏前的“急急风”。

  可接下来,令班头没有想到的是,他口中的那串“锵锵锵”尚未停息,汪良便鼓动起小嘴巴,把“锵锵锵”后面“咚锵、咚锵、咚咚锵”给演奏出来了。

  那一刻,班头看傻了!

  汪老爷也看傻了。

  汪老爷不晓得他晚年得来的小揪儿(小儿子),天生还是个小戏骨呐。

  班头说,这孩子有天赋。随手摸过一把京胡“刚各,里格啷”地拉了一段“过门”,让汪良听。

  汪良先是用嘴巴哼出了那个“刚各,里格啷”,随之,他摸过京胡,一手把持着弓弦、一手张开四指按于弦上,有板有眼地拉出了那段音调。

  这是汪老爷怎么也没有料到的。

  汪家,几代人经营盐的买卖。要说与戏结缘,也只是到了汪老爷这一代才添了这点嗜好。正因为如此,汪老爷结交了不少梨园里的朋友。譬如汪良的母亲,就是汪老爷从新新剧院领回来的角儿(戏子)。

  想当初,汪良的母亲初来汪家时,是抱着一把琵琶踏进汪府大院的。

  那时间,汪家大太太早已吃斋信佛,听不进《春江花月夜》那种放荡的浪曲。而痴迷于戏曲的汪老爷,偏偏就要在那“浪曲”中与汪良的母亲欢度良宵。

  后期,汪良的母亲考虑到大太太的感受,干脆不在家中弹奏琵琶。甚至,一度不在家中哼歌唱曲儿。

  岂不知,她的儿子——小小年纪的汪良,偏偏对戏曲执迷而又偏爱。这是传承,或者说是汪良母亲的基因所致。汪老爷劝说汪良母亲,将她那束之高阁的琵琶翻找出来,教汪良一技之长。

  汪良的母亲开始不依。

  后期,汪老爷说的次数多了,汪良的母亲便轻叹一声,冲着汪老爷摇摇头,说:“琵琶,乃是妇人们把玩之物,汪良岂能学的。”转而,汪良母亲告诉汪老爷,若想培养汪良戏曲方面的才能,不妨到淮安府去请吴大鹏。

  那一时期,淮安府的吴大鹏,是梨园里极富盛名的人物。苏北、鲁东南一带,只要是吃开口饭的(唱戏的),没有哪个不晓得吴大鹏。

  汪老爷想想也是。

  改日,汪老爷便备足了盘缠,雇一艘小船,准备穿盐河、走运河,顺水南下,到淮安府去请吴大鹏。

  启程的前一天晚上,汪良提出来,想跟父亲一起去。

  那一年,汪良十三岁,但他已经是盐区梨园内叫得响的“小票友”。此番,父亲要去给他请名师,他心中自然十分欢喜,且巴不得早日相见呢。

  汪老爷依了儿子。

  六天后,汪家父子从淮安府把吴大鹏接到盐区。

  盐河口小码头上,汪老爷请吴先生下船。没料到,吴先生拱手作揖,说他不必下船了。

  吴先生说,他教不了汪公子。

  吴先生在淮安启程时,原本是备了竹笛、笙、箫与三弦,计划到盐区后,教上汪公子一年半载。没想到,舟楫之上,吴先生每吹奏一曲,汪良不但能复奏,还能巧妙地加进河上的风声与舟桨的划动之音,令吴先生叹为观止。

  两年后,汪良十五岁时,凭借他对音乐的天赋,考入京师大学堂。

  盐区随起传言,说汪良原本就是吴先生的儿子,他怕下船后显露“真相”。此事,多为猜测,不可当真。

  汪良成为名满京城的音乐大师,这是事实。由他谱写的《运河谣》《打石榴》等名曲,至今仍在盐河两岸,乃至全国各地传唱。

  (原载《当代人》2020年6期)

  口 风

  小得子,烧茶水的。

  天成大药房的院落西侧,紧挨着洗澡堂、理发铺,有一处青砖灰瓦的小套院,酒坛子似的门头额砖上,题刻着两个瘦金体的蓝字——茶坊。

  小得子就在里面。

  小得子挺勤快呢,他把套院里的柴火码成一面千疮百孔的“柴火墙”,原本散落一地的煤块块,被他当作牛羊一样“圈养”在墙角的一处栅栏里。坐北朝南的两间小房子里,一间是小得子的起居室,一间就是茶炉房。

  每天清晨,小得子会准时把炉水烧开。待炉盖上的报热哨发出“追追”叫声时,小得子会用湿炭把炉火压一压,关上抽风的炉门,到茶坊外面的空地上去伸个懒腰,深吸两口新鲜的空气,企盼听到茶炉鸣叫的人,尤其企盼老爷、太太房里那些粉面含笑的小丫头们,前来他这里打开水。

  “小袖子,你的壶盖掉了!”

  小袖子知道他是骗人的,冲小得子噘起粉嘟嘟的小嘴,翻个白眼儿,不睬他。

  小得子见人家不睬他,他也不恼,反倒乐颠颠地跟在人家身后,喊呼:

  “牌子,牌子呢?”

  牌子,即用来打热水的小竹牌,也叫筹子,是小得子自己用竹片做出来的。长长窄窄的一块扁平的小竹片上,用火钩子烫出一道火痕,表明可以打一壶开水;烫两道火痕,你就可以装走两壶开水。一块牌子上,最多只能烫出四道火痕儿。因为,打水的人,一次最多只能拎起四把水壶。这些,都是小得子自己琢磨出来的。

  东家,或者说是头柜德昌让他小得子烧茶炉,就等于把茶炉包给他一样。要么,天成那么大的家业,就烧茶水这一项,都很难管理的。

  这样,小得子把茶水的筹子做出来,老爷、太太房里用多少开水,尤其是药房大堂内每天用多少开水,都是用茶水的牌子来掌控的。

  “牌子呢,牌子?”

  小得子跟在人家身后要牌子,其实就是想跟人家说说话呢。你想,他一个大活人,整天闷在那灰突突的锅炉房里,多么寂寞无聊呀!所以,每当有人来打开水,他总是要找个话题,与人家拉呱几句。譬如,老爷、太太房里的丫头在那装开水时,他会问老爷昨夜几时回来的,以及昨日晚间,老爷、太太都看了什么戏。有时,他也打探后院里碾药的徒工中,又有哪个提升到前堂柜台里抓药了。

  这样一来,小得子知道的事情就很多。

  “前堂的三柜,马上要升二柜了。”

  “后院徒工中,最近将要有人升至前堂去抓药。”

  这类敏感的话题,好像都是茶炉房里最先传出来的。

  小得子当初来天成当学徒,盼望的就是某一天能穿上白大褂,站到天成大药房的柜台里面去抓药。可他三年学徒下来,连柜台里面药斗的名称都没背下来,更别说那些甘草、黄芪、连翘、车前草的用途了。用头柜德昌的话说,他小得子是属狗的——记吃不记打。

  与小得子同一年进天成当学徒的,好多都被派往外地购药,或到前堂去抓药了。唯有他小得子,被安排到茶炉房来烧开水。就这,还是小得子的父亲卖了两头大肥猪,帮他走了门子的。

  天成里选人、用人的制度挺严格。新来的徒工,首先要在后院里碾三年药。中间,还要学会切药、抓药、包药等粗活。然后,再到前堂去认药、背药、打算盘、判断药材的品级。三年后,优者上柜抓药。尚无长进者,再留用一年,仍无长进,将会被辞退。所以,像小得子那种学无所成者,能够留在天成里做事,就已经是万幸了。

  天成是什么地方?盐区首家大药房。有人说,天成的屋檐下,窝里刚出壳的麻雀,都可以宰杀出四两肉。可见天成的油水有多大。

  天成里一个普通的徒工,一旦升至前堂去抓药,每个月可得两块大洋。当时,三块大洋可在盐区购买一亩薄田。这就是说,天成里的徒工,一朝出徒,那就离荣华富贵不是太远了。而天成里任何一个岗位,向来都比较抢手。

  那种“抢手”的背后,潜藏无数人的汗水与泪水。好多徒工在天成辛辛苦苦地忙活了三四年,结果还是抹着泪水离开了。

  天成里的徒工晋升,极为艰难。首先要经过摸测(考察)、举荐、试用等三四个环节,最后轮到头柜德昌来定夺时,十之二三又将被刷下来。

  德昌把持着天成,已经很多年了。

  但,德昌在天成里像个闲人一样,整天这里转转、那里看看。时而,他也端个茶杯,如同转着玩一样,转到小得子这里查看他院子里乱不乱。

  那样的时候,小得子总是满脸堆笑,很是殷勤地帮德昌的杯子里加满开水,说一些德昌爱听的话语,问其当初与他一起学徒的那些人,今后会在哪个岗位上高就。德昌不经意间,也会露一点。但,更多的时候,德昌会背后丢一句给他:“好好烧你的茶水吧!”

  小得子呢,从德昌那里得到一点口风,就会把话传开。对方问他的消息是从何处听来。

  小得子自然不会说出德昌。但,小得子会很得意地告诉你:“你就等着擎好吧!”

  由此,每逢天成里人事变动,提前几个月就有人往头柜德昌家里跑了。

  德昌呢,为了避嫌,往往会选在天成公布晋升人员名单时,他躲到外地去选购药材了。

  德昌那样做,无非是想表明他与此次人事变动没有关系。其实,在这之前,他已经把晋升人员的名单提供给东家了。而今,正式晋升人员的名单公布出来以后,先前被传言的人,有可能真的上榜了,也有可能没在此次公布之列。

  这里面的学问,外人是很难参透的。尤其是小得子,他甚至会选在某一天遇见德昌时,问:你不是说,谁谁谁怎样怎样吗?

  德昌回答他的,仍然是:“你好好烧你的茶水吧!”

  (原载《广西文学》2020年7期)

  顾 妈

  三少爷是小姨太生的,顾妈把他带大。

  那个时候,曹家已经没落了。空落落的一片宅院,白日里鸟雀落在花坛、石阶上寻觅草籽、扑食虫蝶;晚间只有大太太門前亮着一盏过夜的灯(先前是两盏灯)。后来,等三少爷的米粥里无糖搅拌时,大太太门前那盏过夜的灯也灭了。

  曹家赔了官司。说是过些时候,眼前这个庭院都要割让给人家。前些时候,衙门里来了两个差役,把左右的门庭都给封了。

  “曹老爷他们到底还能不能回来?”

  这话,先前是顾妈问大太太。

  后来,是大太太来问顾妈了。

  两个女人相对无言时,倒是那个不知忧愁的三少爷,乐此不疲地缠着顾妈,一会儿要去前院的草丛里捉蜻蜓;一会儿又要到树上扣知了。

  顾妈呢,向来都是个好性子。三少爷要扣知了,她就找来根竹竿,系上个丝扣儿,仰起脸来去树上扣知了;三少爷要捉蜻蜓,她还真就猫下腰来,去草丛里捏那红蜻蜓、绿蜻蜓细长的尾巴呢。

  晚间,三少爷跟着顾妈睡。临到上床的时候,三少爷总是躲着顾妈不想洗脚。顾妈围在床边,装作怎么也捉不到三少爷的样子,东抓一把,西挠两下,最终总算是把三少爷给捉到了。三少爷看着顾妈那个笨手笨脚的样子,每回都是笑得“咯咯”的。

  然后呢,顾妈就哄着三少爷开始洗脚呢。

  顾妈手持一根芦柴棒,先是搅匀跟前那盆冷热相伴的水。随后,便托起三少爷那双肉乎乎的小脚,念念有词地哄着三少爷说:“小脚小脚你莫麻,放根柴棒剔剔牙!”好像三少爷那双小脚是一对大嘴巴,“吃”了一天的脏东西,就等着晚间顾妈来给剔剔“牙”似的。其间,顾妈会将那根光滑的芦柴棒儿,放在三少爷的小脚丫子里,来回磨蹭几下,磨得三少爷的小脚痒痒的,三少爷仍旧笑得“咯咯”的。

  入夜,三少爷时而会看到顾妈暗自抹泪,便问:“顾妈,你怎么哭了?”

  顾妈不知道三少爷醒了,忙不迭地说,是蚊虫飞到眼里了,哄三少爷快点掖好被角去睡。

  有一回,三少爷偏不睡,他要知道顾妈为什么抹泪。顾妈轻叹一声,就告诉三少爷,说她想家了。

  三少爷问:“你的家不是在这里吗?”

  顾妈说:“不,这里是你的家。”

  三少爷问:“你的家在哪儿?”

  顾妈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

  其实,顾妈是没有家的。顾妈从小就被卖到周家(大太太娘家)。在周家时,顾妈伺候周大小姐(大太太),并陪着大太太一起来到曹家。顾妈在曹家抱大了大少爷、二少爷。而今,又抱大了眼前的三少爷。

  顾妈本想曹家人能为她养老送终,没承想曹家父子摊上一场人财两空的官司。曹家少奶奶(小姨太)一看曹家落难,扔下襁褓里的三少爷,转身就另攀高枝去了。顾妈陪着大太太,一直守着曹家这片空落落的院子。

  曹家在盐区不是什么大财主。但曹家人喜欢侍弄园子。原先有两个花匠昼夜忙碌,把曹家的庭院侍弄得四季花香。而今,相继都撤了,唯有一个担水的聋子,还住在前院破旧的花房里(花房里早已经不养花了)。聋子是个光棍,好像暂无去处,他每天清晨或傍晚,往大太太这边挑一担水,抱一把扫帚,把大太太门前的枯草、落叶打扫干净,也算是没有忘了他还是曹家的奴才。

  大太太跟他说过,让他另谋营生。

  那聋子似懂非懂,仍旧每天清晨或傍晚,来给大太太担水、打扫门前的枯草和落叶。聋子早已经不拿曹家的薪水,也不吃曹家的饭菜(大太太家的后厨,在那场官司以后就撤了),聋子自己在花房里烧饭吃。大太太也于半年前,跟着顾妈学会了用三块砖头支锅烧粥喝。

  大太太不想再留身边人。

  大太太让顾妈走。顾妈不走。顾妈说:“死,也要和太太死在一起。”

  大太太一再劝,让顾妈另寻一户人家去做事。

  应该说,那时间大太太已经知道他们曹家朝不保夕了。所以,大太太选定一个晚上,拿出橱柜里的一床还算新崭的花棉被,挑了几件顾妈能穿的衣服,给顾妈打了一个包袱,让她带上。

  顾妈哭了。

  大太太把一副耳环摘下来,说是给顾妈做个念想。

  顾妈推让不要。

  是三少爷替顾妈接过来,硬塞到顾妈手里的。

  那一年,三少爷刚好七岁。他问顾妈:“要到哪里去?”

  顾妈说,她要回家。

  三少爷问:“是很远很远吗?”

  顾妈含泪摸着三少爷的头,说:“是,很远很远。”

  其实,顾妈是要到南山盐渡庵。

  前几天,也就是大太太赶顾妈走的时候,顾妈已经到盐渡庵里去过一回了。她在那里剃了度,但不是把头发都剃光的那种,只在头顶上剃了一个柿子饼那样大小的一个小圆圈,里面浅浅地烧了几个“点”儿。此番,她来到曹家,来到大太太这边辞别时,她把头发挽上去,正好盖住了那一团斑点。

  现在,天色已晚,大太太催促顾妈上路。

  大太太说,聋子找了头毛驴要送她。顾妈这才注意到大门外确实有个人影在晃动,好像还听到驴子的鼻息声。顾妈没有急着走,她还在那为大太太的那副耳环而推让。

  大太太说:“实在没有了,你就拿上吧!”

  顾妈说留给三少爷。

  大太太说,他还是个孩子。大太太说顾妈初到一个新地方,总是要用些钱财的,一再让顾妈拿上。

  顾妈握着大太太给她的那个包有耳环的小方巾,抹着泪水回到她与三少爷住了几年的那间卧房,依依不舍地在那坐了又坐。末了,顾妈抹着热泪,“扑通”一声,给大太太跪下来,连磕了三个响头,起身往外走时,她还不时地抹着泪水回头张望。

  大太太没有送她。大太太就那么静坐在昏暗的油灯下,眼看着顾妈远去后,眼窝一热,“叭嗒!”一滴泪水,打在了她面馍一样的手背上。

  是夜,大太太给三少爷铺床理被,发现顾妈把那方小手巾包塞在被垛里了。顾妈只带走了大太太给她的那床花棉被……

  后来,听说顾妈在盐渡庵圆寂时,就裹着那床花棉被入了殓。那应该是顾妈的遗愿。

  (原载《微型小说选刊》2020年12期原创版)

  艞 夫

  刘喜是个艞夫。他昼夜守在西艞口那兒,给行人搭桥,帮船只引渡。而今,守艞口那职业没了,艞夫自然也就没了。

  艞口,类似于渡口,又不是渡口。同样是一河隔开两岸人家,可渡口上有码头、有船只穿梭在河水两岸,而艞口,两边建桥墩,像桥不是桥。艞口上面的艞板,如护城河上那跳板,可以拉升起来。但护城河上那叫跳板,而艞口上面的跳板不叫跳板,叫艞板。

  原因:艞板下可以行船,跳板则不能。

  刘喜的职责,就是守着西艞口,看船只过来了,将艞板“咯吱咯吱”地升起来。瞅河两边有行人等艞,他再“吱咯吱咯”地将艞板放下来。

  刘喜住在艞口东侧的一间小茅屋里。那小屋两面开窗,一面朝着河道(可见河里行船),一面正对着路口。他盘腿坐在屋内的小床上喝酒、嚼花生米,就可以看到路口有没有行人要过河。

  刘喜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窗外那个横跨马路两边的龙门架,搬动滚筒上的绳索,将艞板摇起来,再放下去。

  这城池,东面临海,北面是一条宽阔的通海大河,打东南盐田延伸过来的那条运盐河,绕至城西以后,望见城北的大河,调头投奔过去,恰好就把城里人家“圈”在水中了。

  小城里的人要想出城,要么乘船出海远行,要么就从西艞口那儿出去。

  刘喜呢,一个喜欢吃猪头肉、嚼花生米、喝“大麦烧”的鳏夫,每天喷着满嘴的酒气,“嘎巴嘎巴”地嚼着花生米或猪耳朵干,在那“咯吱咯吱”地升降艞板,看到哪家好看的媳妇过来了,他还会哄骗人家,说:“船只马上就要过来啦!”故意让人家在他的窗口多站一会儿。

  回头,真有船只来了,他反而不急着给人家起艞了。他蹲在艞板上,与船客们搭话,问人家:

  “大浦过来的吗?”

  大浦是渔港码头,从那边过来的船上,都有鲜鱼、活虾、青壳蟹。

  回答:“盐场过来的。”

  他知道盐场过来的船上没啥好吃的,便会放下一只牛眼大小的吊篮,让人家抓两把白花花的海盐给他。说是自个要腌咸菜,其实他转脸就拎到对面餐馆里换酒喝去了。

  常跑西艞口的船家,都了解刘喜,每逢路过,备两条活鱼给他,起艞可快。有熟客,还能从船上“噌”一下,将两块茶砖或事先用荷叶包好的牛板筋,直接从那临河的窗口扔给他。

  刘喜每天嘴里喷着酒气,在西艞口两边走来晃去。无聊时,他也会到对面餐馆里帮人家杀羊、捉猪,或是坐到旁边一家小店门口帮人家折叠烧纸。刘喜手劲大,一刀砖头样厚的火纸到他手上,如同摆弄瓜皮、树叶似的,上下一摇一晃,就摇晃成扇面一样了——便于折叠。

  这城里死了人,都要通过西艞口,抬到河西的滩涂上埋掉。所以,西艞口那边,与刘喜为邻的,有两三家小店,专卖死人用的烧纸、瓦罐等冥物儿。

  先前,河西的滩涂上是没有人家的。后来,沭阳、临沂那边的“跑脚汉”(出苦力的),在河西那边搭“地笼”砍大柴、拓荒种菜,慢慢地晚间便有了灯火。但刘喜很少为河西人家专门起艞,尤其是夜间,若是河西那边有人要进城,刘喜会板起脸来问:“这么晚了,还进城干什么?”

  对方回答:“打火油。”

  刘喜摆摆手,说:“收艞了。”言下之意,你回去好歹凑合一晚上吧。刘喜知道河西人家不读书、不绣花,晚间有没有火油无所谓。

  若赶上对方是抱着孩子等在艞口,刘喜就猜到那孩子生病了,急着进城瞧医生。那样的时候,刘喜也就不说什么了。但有求于刘喜的那户人家,考虑到夜间唤起刘喜起艞怪难为情,多少会扔两个铜板给他。

  西艞口的艞板,每到晚间都是升起来的。便于船只夜间自由航行,同时还可以防止城外的蟊贼借助夜色入城行窃。

  天亮以后,艞口两边最先过艞的多为河西菜农,他们把时令的青菜、瓜果,早早地挑至艞口。刘喜呢,知道那些菜农都是下苦力的穷人,对方给他些青菜瓜果,他也不多要,够一两顿下酒菜也就罷了。但刘喜对外乡来卖狗皮膏药、专治麻风病的江湖游医们,就没有那么宽容了。

  那些江湖游医,凭一张巧嘴吃遍四方。他们在刘喜的艞口处张贴小广告。刘喜不允许他们把龙门架上贴得花里胡哨。刘喜给他们指定一处地方——艞板底下。

  别看那是艞板的另一面,那可是艞口处最显眼的地方。你想嘛,艞板升起时,那些张贴在艞板下面“专治牛皮癣”之类的小纸片,如同一个牙口不好的人去看牙医,瞬间张大嘴巴,满口的虫牙、蛀牙、豁牙,还有口腔溃疡啥的,都暴露出来了。

  现在想来,刘喜的那个创意,还是蛮好的。一来净化了空间,二来刘喜可以从中讨一点收入。但凡在那艞板底下张贴宣传单的人,多多少少都要给刘喜一点好处。河边开餐馆的厨子,手指头被刀具碰破了,找到刘喜这儿,总能寻到江湖游医们留给刘喜的止血药面儿。刘喜守在那艞口,什么人都交,可谓白道、黑道他都通。

  有一年冬天,河西窜来一股土匪,进城抢了一户人家。

  天亮以后,官府追查下来,发现那伙歹徒来去无踪,办案的差役便怀疑刘喜通匪——给他们放艞板了。

  刘喜说他是冤枉的。

  刘喜说,土匪们进城打劫,自有他们一套办法,并非像常人那样,都要通过他的艞口入城。

  差役们想想,刘喜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于是,告诫他一番如何守好艞口的话语以后,就把他放了。

  可转年春天,那伙歹徒被官府捉拿,当真就牵扯上了刘喜。

  原来,那伙歹徒午夜入城时,一人装病,骗过刘喜放艞。出城时,又塞了点银子封住他刘喜的口。

  现在,案件破了,刘喜被认定为帮凶。

  刘喜觉得怪委屈!

  (原载《广西文学》2020年7期)

  “摊 事”

  小青妈妈的客人少了。

  偶尔,有个客人来,见炕上还有个玩纸船的孩子,犹犹豫豫地张望两眼,找个理由,谎说“去街上吃点夜宵”啥的,闪身就撤退了。小青妈妈慌忙系着衣扣追至门外,温温和和地贴着人家的脸颊说:“没事的,孩子一会儿就睡了!”小青妈妈百般地想挽留人家,可对方还是头也不回地走了。

  有段时间,小青妈妈把小青送到他姨家(其实,是一个比小青妈妈还要老的同行那儿)。可小青妈妈仍然招揽不到客人。

  小青妈妈上了年岁,眉眼之间,不似先前那样俊俏了;再者,她所居住的那个地方也不行,三五户人家,门挨门地挤在一个小院儿里,进来出去,都避不开邻里们的眼睛。客人们觉得尴尬,小青妈妈也怪难为情呢。

  后期,小青妈妈干脆不做那皮肉营生,拾起女人家的针线活计,帮码头上的船夫、盐工们缝补衣裳。其间,也有盐工以缝补衣裳为由,找到小青妈妈这里来过夜的。

  但,那样的老客,给钱也不是太多。小青妈妈还是沉下心,以缝补衣裳来贴补家用,闲暇时,她也纳一些花花绿绿的鞋垫儿卖给人家。

  小青妈妈的手艺可巧,她纳好的鞋垫儿,一刀切开,便是一双。即左右两只鞋垫儿扣在一起纳花,中间夹些竹叶或苞谷叶,待鞋垫上的花朵、虫鸟纳好以后,用刀片沿着中间夹层切开,两只鞋垫,如同一对双胞胎似的,一模一样地就显现出来。

  街口修鞋的宋瘸子,包揽了小青妈妈所纳的那些鞋垫儿。

  每天,宋瘸子在他鞋摊旁的两棵小树之间,拉扯起一根麻线绳,将小青妈妈一针一线纳出的那些鞋垫儿,用竹镊子夹在麻线绳上,如同一条条剖膛开肚的咸鱼干似的,一溜儿整整齐齐地悬挂在那儿。前来修鞋子的人,看到那些好看的鞋垫儿,摘下来垫在鞋窝里试过以后,感觉合适,顺手就会买上一双或两双,喜滋滋地带走了。

  隔几天,宋瘸子会选在傍晚收摊以后,一瘸一拐地来到小青妈妈这里结一回账,顺便再带走一些小青妈妈新纳的鞋垫儿。有时,宋瘸子也会在小青妈妈屋里喝碗茶,或小坐一会儿。

  有人说,小青妈妈与宋瘸子有一腿。谁知道呢,反正小青妈妈本身就是个“卖”的,谁给她钱,她就跟谁睡呗。至于小青妈妈会不会与那个指甲缝里都是臭鞋味道的宋瘸子上床,外人就不知道了。小院里的人家,只是感觉宋瘸子每次来,都要在小青妈妈屋里磨蹭老半天。怪不正常的!

  民国二十七年(公元一九三八年),盐区沦陷。盐河码头上,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日伪军。小青妈妈生怕出门惹事情,干脆就不去码头上帮船工们缝补衣裳了,专心在家纳鞋垫儿。那段时间,小青妈妈纳的鞋垫儿多,宋瘸子到小青妈妈那儿跑得也勤。

  有一天傍晚,日伪军上门来登记门牌号。

  小青妈妈原认为一家一个门牌号。没想到他们那个小院里的几户人家,合用一个门牌号。

  当时,小青妈妈就疑惑了,她问那个“叮叮咣咣”往大门上钉牌牌的“二鬼子”:“为什么不是每家每户给个门牌号呢?”小青妈妈心里想,万一哪一天,有客人奔着门牌号来找她,找到别人家里去怎么办?

  没想到,往门上敲打门牌的那个“二鬼子”,停下手中的活计,白了小青妈妈一眼,说:“你傻呀!”

  那“二鬼子”没好说,钉上这门牌号,就等于在日本人那里注册了“户头”。往后,日本人摊粮、派草、出劳役,全凭户头来“点卯”,给你们几户人家合用一个门牌号,可以节省劳役和钱财,难道不好吗?

  果然,没过几天,日本人摊派劳役时,就依据门牌号来定人头数。比如修炮楼需要20位民工,就从一号至二十号门牌号来“点卯”,一家出一个劳工。其间,日伪军会提前一天,把派工单(一个用竹片做成的“摊事”牌)斜插在你家大门上。那上面堂而皇之地写着两个大字“摊事”。明着告诉你,你家摊上事了。

  第二天,那户人家就要持“摊事”牌,到日本人指定的工地上去扛石头、挖壕沟、下死力气地去给日本人卖命。如有违抗,日伪军将会包围那户人家,并将那户人家的主人拉出来“炸屁眼”儿——往屁股眼里塞雷管。同时,召集周围邻居们都来观看,以达到“炸”一儆百的效果。

  当然,遇上哪户人家确实没有劳动力,日伪军也会为其指明一个变通的办法,即“出钱不出力”或“出人不出工”。

  出錢不出力,很好理解,轮到你家出劳工时,你家确实没有合适的人去干苦力,那就出钱,让别人替你去劳役。而出人不出工呢?这里面的道道就很微妙了!挑明了说,即家中有漂亮的女子,被日伪军看上了,以找去“洗衣做饭”为名,到日本据点里供他们玩乐。

  小青妈妈那几户人家领到“摊事”牌时,日伪军,还有小院里的几户人家可能都有那个意思——想让小青妈妈去给日本人“洗衣裳”。

  其间,也就是“摊事”牌插到小青妈妈家那小院的大门上时,小院里的一个孤老婆子,见到那吓人倒怪的小牌牌,主动给小青妈妈送来半瓢鸡蛋。言下之意,你就替大家去“洗衣裳”吧,这鸡蛋全当是给你补补身子。

  没想到,小青妈妈不去。

  小青妈妈提出来,大伙一起凑钱,找人替他们劳役,并带头把她应该摊到的钱数,率先放在当院的石磨上。

  另外几户人家,看小青妈妈掏了钱,虽说也都相继随了份子,但是,他们个个都觉得很委屈。甚至,还莫名其妙地恨上小青妈妈。

  (原载《边疆文学》2020年4期)

  重 托

  盐区这边,最有名的画家是郝逸之,最出名的篆刻家是汪道能。他们俩弄不到一起去。汪道能瞧不上郝逸之那些浮在水面上的破画。郝逸之看不上汪道能刀尖下那些横七竖八的“蚂蚱腿”。

  好在他们俩所追求的艺术范畴不一样,平时也很少碰面儿。

  郝逸之主要是画盐河里的小渔船,以及盐河边的礁石、蒲柳、海鸟之类。盐区人家,但凡是沾点书香的,客厅里、餐桌上方,或大或小总要弄两幅郝逸之的画作挂上。

  郝逸之除了画海边的渔船、海鸟,他还画水下的梭子蟹、大头鱼、对钩虾,以及吐水冒泡的各种花显子(贝类)。那些诱人胃口的鲜鱼、活虾,很适合挂在达官显贵的餐厅里。

  汪道能练就的是指尖上的功夫,又称刀尖上的艺术。他能在方寸之间,雕刻出山水佛光;也能在楼、堂、馆、宇的门檐上、岩壁上,凿出“紫气东升”“南无阿弥陀佛”等字大如斗的匾额和招牌。汪道能最拿手的是刻章。

  盐区,历任县官到任后,其私人印章都是汪道能雕刻的。

  汪道能有个远房的亲戚在县里做文书(类似于早年的红案师爷),专管县长的文件收发,官职倒也没有多大,但他行走在县府大院,县里面的事务,他总是最先知道的。此人与汪道能常有来往。前面几任县官的印章(含闲章),都是他从中搭桥,找到汪道能篆刻的。

  民国早期,能到地方上任职的官员,肚子里大都有些墨水,好些还是晚清的秀才,他们舞墨弄枪,都有两下子。即使武官执政,也不排斥书香。所以,每任官员来了,汪道能都要精心雕琢几方印章送去,且不计报酬。事后,他那个远房亲戚,会变通途径,给他一些补偿。

  现在想来,汪道能与他那位远房亲戚所做的事情,可谓三方受益。首先是刚刚到任的官员,屁股尚未坐在县太爷的宝座上,便有人送来了“一县之印”,那叫一个认可、舒坦,不亚于当下初次见面就送对方一个万元的“大礼包”;再者,就是汪道能那亲戚,他行走在县上数年,自然也想在官位上有所提升,给新来的官人送几枚印章,既容易接受,又可以与新来的官员套上近乎;至于汪道能,他的受益更是不可估量。你想嘛,本地方的父母官,行走文书,泼墨挥毫,都在使用他汪道能雕刻的印章,那叫一个长脸、荣耀!

  有人说,汪道能的一枚印章,可以换三头骡子两匹马。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好多人在酒场、茶肆里提到汪道能,都会把他的“官印”当作美谈。唯有画家郝逸之,没把他汪道能放在眼里。

  在郝逸之看来,汪道能那两下子,摆不上台面儿。

  郝逸之早年在天津卫开过画店。当时,是盐区在京做官的沈家二公子沈达霖帮了他一把。所以说,郝逸之是见过世面,也是见过官人的。他汪道能的那点套路,在他郝逸之看来,太好笑了。

  郝逸之会画画,也会写字、刻章,甚至装裱他也在行。

  而汪道能只是写字、刻章,他不会画画,这与郝逸之相比,如同四条腿的板凳少了一只腿。所以,汪道能没法与郝逸之相比。但是,汪道能的书法比郝逸之见功夫,这在盐区是公认的。所以,他们两个人谁也瞧不起谁,也正常。文人相轻,古来有之。

  问题是,郝逸之在盐区的名气太大了,处处罩住汪道能。外面来求画、购字的,或是盐区这边的文化交流,大都是奔着郝逸之来了。好些书画界的活动,汪道能都是过后才听说的。文人被鄙视到这一步,那种苦涩与酸痛,恐怕只有自己知道了。

  所以,汪道能另辟蹊径。你郝逸之越拿他汪道能不当盘菜,汪道能越要把他的“菜”做到官府里去,做到厅、堂、庙、宇,给你刻在匾额上、雕琢在石头上。怎么的!

  民国十六年,盐区新来了一位县官,姓郑,名之轩。此人行武出身,斗大的字识不了几个,但做事情倒也干净利落。初到盐区时,赶上海潮溃堤,亟需要一笔资金来“补救”。而此时,汪道能为其特制的一套印章,恰好呈到了郑县长的手上。其间,汪道能那位亲戚,自然要在中间向郑县长表功一番,说此人的印章如何珍贵,云云。

  行武出身的郑县长,一听说此人的印章很值钱,脑袋瓜子一拍,说改日把那套印章,还有前面几任县官留下来的闲章之类,统统拿出来,同时再邀请书画界的一些名流们,捐献些字画,搞一次拍卖(类似于当今的义卖),所拍卖到的钱,将全部用于修筑海堤。

  消息传出,郝逸之知道该是他露一手的时候了,省得那位不知道盐河里水深水浅的汪道能整天在县衙里唱“独角戏”。郝逸之精打细磨了一幅八尺整张的画作,想必是要在拍卖会上独占鳌头。

  可郝逸之怎么也沒有料到,拍卖会的当天,他那幅八尺整张的《鱼虾满仓》,竟然没有拍过汪道能一枚指盖大小的印章。

  这是郝逸之万万没有料到的。

  汪道能呢,被人抬到了艺术巅峰以后,本该大展宏图。可他一改常态,就此金盆洗手,再不为他人写字刻章了。

  有人说,汪道能名气大了,一字难求;也有人说他那是故意“压字”,以求将来把自己的印章、书法,卖个更高的价儿。

  可事情的真相,只有汪道能自己知道。那次拍卖会,他可算是伤筋断骨了。他怕自己的印章无人认购,同时保全他那位亲戚在县长面前不失言,重金雇来外乡的“拍托”儿。当场,是给自己长了脸面。可事后,汪道能捏着鼻子,付给那“拍托”十六亩上好的盐田——几乎倾家荡产。

  (原载《安徽文学》2021年1期)

  相裕亭,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签约作家,连云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盐河系列小说三部。其中,《盐河人家》获“五个一工程”奖;《看座》获第16届全国微小说一等奖、入围“首届汪曾祺华语小说”奖;连续六届获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出版《盐河旧事》等20余部作品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