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日子也跟着成熟了。秋天的田野热烈而浓艳,浑厚的味道在天地间流动。地里长出来的植物果实,或藏在脚下,或挂在腰间,或举在头顶,这些庄稼果蔬,正用尽力量完成自己最后的奉献。庄稼林木错落有致,密密层层,全是根据人们的意愿种植,人们用智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操控管理着田野。方方块块的庄稼地如同斑斓的大棋盘,左一片玉米,右一片大豆,前面的一大片水稻正扬花。人们在田地里往来劳作时,有种指点江山的英雄感。天高地广,蓝天白云,这里清丽的田园景色、浩瀚的蓝空、不远处无际的大海,以及呼啦啦飞翔的鸟群,是许多人心中的诗与远方。这里离我老家不远,同在渤海滩涂上,熟悉的大海和庄稼地的气味,让我有种回到生命初心的踏实感。
2021年9月晴朗的一天,我走在青阜农业公社的田地里。这里林带、田地、道路相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设计感让人舒适,如同一曲嘹亮而轻快的口哨在耳边响起。远远地看到一个小型水库水光闪亮,如同大地上一股生命的泉水不停地涌出。走在田间小路上,微风吹过,浓浓的稻花香随风飘来,这香味迎着阳光载歌载舞,仿佛要到蓝天上跟云朵相会。我深深吸一口气,慢慢吐出来。稻花的甜香充满鼻息沁入肺腑,温暖和力量很快注入身体。真香啊!我由衷地赞叹。稻田边的柳荫下,坐着七八个乘凉的老人,他们见到我就打招呼。我与他们聊起天,眼前这片稻子有多少亩?近百亩地。这片稻子长得真好啊。嗯,今秋又丰收了,明年这里还要多种,扩大一倍呢。虽是陌生人,但善意的脸相对,彼此眼神中流露出接纳和柔和。看到他们我就想到暮年的姥爷,他一生在土地上耕作,老迈时仍没有停下勤劳的手。姥爷与这些老人现在的样子那么相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许人们在同一块土地上待久了,面目神态、说话的腔调,都会有些相似吧。
庄稼是田野的精魂,人是庄稼的主人,人们付出辛劳和汗水,获得自己想要的果实。自农耕社会以来,人们年复一年地种植,侍弄庄稼果蔬,收获归仓。这些农活把人们牢牢限制在田地周围。想想这些,就让人有种为了生存而自设藩篱的悲悯。但正是这种春种秋收的辛劳和期待,让人们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不必四处奔波寻找食物和水源。《诗经·小雅·甫田》中记下地里的庄稼获得了大丰收的情景:“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农夫之庆。”那是人类农业生产及发展的古代样貌。
庄稼按着月令生长,进入八月就离成熟不远了。离家几十年了,我终于在渤海滩涂上再次闻到熟悉的稻花香,心里酸酸的。眼前的稻田平阔,旺盛的稻棵秀出硕大的穗子,齐刷刷举在头顶,微风过处,氤氲着一种富足美好的氛围。许多人会说,不就是司空见惯的稻子吗?但稻子对我和海边滩涂上的家乡来说,是一种美好而深刻的改变。
稻香阵阵,送我精神飞翔的翅膀,也带着我的思绪远行。稻子常在温暖多雨的南方种植,在淡水充足的田地里生长。在地球北温带渤海边的盐碱滩上种稻子古之不见,而我家乡的人们做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大海的风暴潮汹涌南侵,苦咸的海水将昌邑北部沿海的田地悉数淹没,庄稼凋零枯萎,颗粒无收。渤海边的人祖辈在贫瘠的土地上种庄稼,本就是十年九不收。海水漫灌更雪上加霜,人们愁肠百结。要活下去就要找出路。危难时,人们的思维就无限扩展,在大田里挖淋碱沟,灌河水淘洗田里的盐碱,并尝试种水稻。人们历经磨难,终于成功了。第一个带头种水稻的人叫付春发,是海边龙池镇王家庄子村的党支部书记,后来当选了全国人大代表,见到了毛主席。那时,县里的小喇叭连续广播他的事迹和荣耀。我从记事起,就有大米饭吃。虽生在盐碱滩涂,但我是吃着大米饭长大的。
盐碱滩涂上生活的人对稻子的情感是炙热的。童年的记忆里,每当姥爷端起大米饭时,都会满怀感慨地说几句话:“多亏有了共产党,感恩领袖毛主席,我们一家人才吃得上大米饭。”姥爷发自内心的话,姥娘也特别认同。姥爷说,早年间,咱这北海边上,隔些年就有大海潮。有一年海潮特别大,潍河又发了大洪水,南来的河水北来的潮,看着地里一片咸水,房前屋后一片烂泥,地里两三年也种不出庄稼,没活路了。想不饿死就要去逃荒,故土难离,穷家难舍,寻死上吊的心都有。我跟着村里人蹚水去北海滩看庄稼地,茫茫的旷野,死一样寂静。天和海相接,水茫茫一片,哪有庄稼地的影子,天和地只剩一线,天低水满,苍黄无边。1964年大海潮,我们就不怕了,有了共产党领导,心里有了主心骨。共产党一心为人民,组织人们团结起来种水稻。我做梦都想不到,北海灘上竟然长出了稻子,盐碱滩变成了米粮川,古来没有的。茫茫的旷野,有了望不到头的青青稻田。秋天收了稻子,碗里就有了热腾腾的大米饭,感激,感恩,我们这代人里出了能人啊,给子孙后代开辟出了一条活路。听人说,我们还能过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好日子。你们这些孩子有福气啊,我年纪大赶不上了,但我已经很知足了。姥爷的讲述给了我最早的家乡底色和精神启蒙。
姥爷长长的白胡须,满脸皱纹,端着碗感慨万千的样子,直到现在我想起来,心里依旧是酸酸的。姥爷那一代人经历过国土沦陷、战火纷飞、饥寒交迫的日子,真心热爱党,热爱新中国。姥爷牵着牛下稻田耕地,一身疲惫地回家来,但他的脸上总是温暖和快乐。他常说,眼是虚幻,手是好汉,认准了就去干,手是最诚实的。我们这些凡人跟着世上的能人沾了大光,人间奇事啊,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地上不见绿,兔子不拉屎的盐碱滩涝洼地,还能种出稻子。看着吧,往后还会出现更多能人,让人们过上想不到的好日子。
自从种水稻,北海边的人们吃大米饭成了稀松平常的事,多余的大米用小推车推到昌邑南乡换地瓜或地瓜干。这种换大米的民间交易,还换出了不少好姻缘。经常到南乡用大米换地瓜干的大嫂,来来去去几次,与南乡的人熟悉了,就当起媒人。南乡姑娘来了,小伙子的父母见到伶俐的姑娘很满意,对大嫂言听计从。大嫂张罗着买猪肉,焖上一大锅米饭,又让小伙子领着姑娘到河里捉鱼。小伙子健硕能干,频频在河里摸到大鱼扔到岸上,姑娘欢喜地将活蹦乱跳的鱼捡到提篮里。小伙子将小河围堰上预先布置好的虾笼打开,小虾倒进提篮里,不停地跳跃,透明而肥美。回家的路上,两人边走边聊,小伙子很喜欢梳着两条大辫子身材窈窕的姑娘,姑娘用一双杏眼偷偷打量小伙子,两人眼光一碰,瞬间都听到了自己的心跳。招待姑娘的饭菜用大瓷盆盛得冒尖,红烧肉、大鲤鱼、小虾汤、大米饭,姑娘虽然羞涩也吃得放不下筷子,大饱口福。吃完了饭,大锅里还剩下不少大米饭。两个月后的春节前,姑娘就嫁过来成了小伙子的新媳妇。
北海滩上种水稻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昌邑南乡姑娘嫁到海边来,不少小伙子娶到可心的媳妇。渤海滩上土地辽阔,河网水渠密布,古来一直贫寒的北海滩,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过上了鱼米之乡的好日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连年干旱,河水断流,人们放弃种植水稻,但经过多年水稻种植,许多海滩地已不再盐碱,变成了大片可以种植其他农作物的良田。每年蛙鸣如鼓时,海边的人们就非常想念青青的稻田和秋后金黄的稻穗。
时隔三十年,能在北海滩涂上的稻田里,深深地呼吸着稻花香,怎不叫我心里舒畅呢?走进稻田里,看到稻子们相互依偎,郁郁葱葱地站立着,一垄垄、一方方绵延到渺远处。我弯下腰,用手摩挲稻棵,把脸贴在久违的稻穗上,稻穗正在扬花,鼻子凑得越近香气越浓,我深深呼吸,沉醉在稻子们浩大的世界里。阳光下,稻叶上细细的绒毛清晰可见,稻粒还青嫩瘦削,颇有少女的羞涩感。和风柔软地掠过,稻子们的身姿或袅娜,或刚健,手挽手嘟着嘴,摇摆着身子,仿佛在演奏一曲大合唱。人站在其中也被稻子们同化,有一种共情随着稻花香而生,心中回归的喜悦自然地浮现在脸上。稻棵汲取田地里的养分和水分,正努力把自己变得健壮饱满。再过些时日,稻穗就有了低眉思索的精神重量,一穗稻花变成一穗稻米,一穗清香变成一穗成熟。稻粒的金黄质感,浓缩着辛劳和汗水,沉淀着岁月的意义。沉甸甸的稻穗给众多生命提供丰富的营养,喂养着整个世界。那一刻,我感到岁月里模糊混沌的心灵照进一束清澈的光,默契愉悦的瞬间,整个身心与旷野同时沉浸在博大壮美之中。
海德格尔说,生命充满了劳绩,但还要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土地上。青阜农业公社的稻田被人们打理得很精细。稻田中间铺设了木板小路,方便人们进入稻田深处;稻田边有弯弯的木桥,有稻草扎成的耕牛;稻田四周的沟渠里荷叶亭亭,荷花盛开,荷香与稻香相互交融,像一首长长的诗,吟唱着一种艺术的雅致。稻田被种田人用精细和诗意浸泡,有一种现代艺术感。诗意的稻田里,人既被稻子的清香陶醉,也被种田人不俗的艺术创意打动。从春到秋,首届苜蓿美食节、潍坊市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潍坊市第三届农民趣味运动会在青阜农业公社举办。许多城市观光客前来休闲游玩。将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地种到这个水准和规模,在山东是唯一,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
许多年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就在中国大地上生根,中国共产党为老百姓描绘了美好的前景,革命先驱和奋斗中的人们,精神始终是富足的。姥爷那一代人对国家的美好未来深信不疑,始终怀着无限希望。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心里的幸福,就是温饱、安宁、健康、自在。姥爷那一代人怎会想到,曾经荒凉的北海滩上,现代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生态农业”“规模农业”“科技农业”“智慧农业”“观光农业”逐渐形成。老一代人怎么会想到,泥水粪肥的稻田被打理得如此精致。青阜农业公社的大片稻荷并植,荷香稻香溢满人们的鼻息,田园景色如人间仙境。陶渊明的“带月荷锄归”之美,被现代人开车听歌去种田的悠闲代替,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广泛应用,人们坐在驾驶室,轻松种田、施肥、收获,站在田头遥控无人机打药、除杂草、灭害虫。坐在树荫下喝茶乘凉聊天,代替了以前灰头土脸疲惫不堪的辛劳,美滋滋地目送着粮食装车回家。
同一块滩涂,多年前旷野无际荒凉苍茫,现在旷野有稻,且稻浪如海。我在田埂上抓一把泥土,泥土散发着特有的味道,那是被人们的双手和汗水捂熟了的味道,泥土在手心里有种握出油的肥沃。“后稷稼穑”的神话,在当代变成了现实。我听柳树下乘凉的老人说,青阜农业公社集约化耕种,以前人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累都被机械代替,他们把自己的地交出去,每亩地每年都有收入,年底还能分红。年轻人可以抽身外出打工赚钱,老年人不用再辛劳下地忍受烈日风雨,可以在这里看着秋天丰收的庄稼地,摇着蒲扇聊聊天。老人们说,党领导人民走的路子对,发展也快。青阜农业公社原来自己村里的土地,加上外村流转托管土地有10万亩,形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区。现在,国家的助农政策好,高精尖大型农业机械充足,各种种植补贴到位,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富裕。不只是青阜农业公社,沿海滩涂上许多村子,人们有地有粮心里不慌,不少村民在村里开纺织厂,在北海滩上晒盐,搞渔业养殖。以前换大米引来媳妇,现在能嫁到海边的姑娘,进门后就成为腰缠万贯的“老板娘”。
革命烈士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是的,茍日新,日日新。新时代的中国是仁人志士心中那个“可爱的中国”。现在的小康社会是无数人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通过不懈努力和奋斗建成的,有智者的才华与洞见,有勇者的热血和传奇。我眼前的北海滩涂,经历过洪荒,刀耕火种,封建社会,人民公社,新时代集约化农业,一代代人,一次次发展进步。无际的海边旷野从一个蒙昧的野孩子,变成了面目清秀、生机勃勃的青年才俊,他一颗逐渐丰满的心灵,越来越多地营养着世界。
渤海滩涂上的青阜农业公社和许多村子是中国乡村发展的一角,人们爱国爱党,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向心力越来越强。滩涂的旷野上“有稻”,旷野亦有幸福“大道”,山东千千万万的乡村,正走向物质的丰富斑斓和精神上的阳光明媚。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