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的竞争最终取决于人才和人的素质的竞争。国家强大,民族的伟大昌盛,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现代教育的核心就是提高人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音乐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不但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成长,同时它对促进高职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健全和完善其人格魅力、尤其在提高高职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实用型和创造型的高职院校学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音乐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现代教育的核心是提高人的综合能力与创新精神。在此过程中,音乐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替代的有效途径。国务院前副总理李岚清在《让交响乐走入大学校园》讲话中指出“音乐的美育功能不只是一般的提高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等,它对人的智力开发、特别是提高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和能力等方面都有所帮助,音乐对社会文明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一项报告中提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是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完整的教育应该同时包括“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目前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由于存在着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强调专业教育忽视综合素质教育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局面将会使高职学生成为工作的机器,情感单调,刻板、冷漠,如果真是这样那将会给社会带来多大的灾难啊!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积极推进,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主要是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性和技术性人才”。高职院校是积聚人才又输送人才的地方,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以技术人才为主的技术后备力量的任务。高职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获得将来求职和生存的基本能力,为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准备。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面向全民。所以更加要求高职教育关注人的成长,关注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音乐素质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全面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又是不可替代的有效途径。那么。音乐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究竟能取到什么样的作用和价值呢?
一、音乐教育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
音乐是一把开启人类智慧的神奇的“金钥匙”,它的作用主要是开发人右脑的潜能。所以音乐教育不但有力于大脑的生理健康,而且有利于大脑潜能的全面开发。有关研究证明,音乐能提高人的脑注意力。增强人的记忆力,扩展人的想像力。音乐之所以有着如此神奇的功效,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音乐是彻头彻尾的创造性艺术。因此,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大脑的健康和健全。
一个人的注意力对于其智力的提高以及进行创造性劳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音乐恰恰是提高人的注意力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优美的旋律能引起听者的下意识的注意,并抑制住其它的思路和杂念,导致大脑的集中,从而提高人的注意力。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记忆力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希腊曾有位悲剧大诗人阿斯基洛斯说过这样一句话:记忆是智慧的母亲。日本社会心理学家南博教授说:“人类思想、活动能力的发生,又是以记忆力为动力基础。因此,记忆力的增强,也就是增进能力的基础。”据有关研究表明。缓慢优美的音乐能提高人的记忆能力,增强记忆的效果。有关专家经过试验得出结论:优美的音乐能使人的左脑进入抑制状态并得到休息,此时人的记忆力是通常状态下的2.17-2.5倍。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诺贝尔奖获得者加拿大物理化学家格哈德·赫兹堡认为:“古典音乐可以激发科学想像力,得到自然世界秩序的情绪暗示。”事实证明了,凡是有成就的科学家,大都在音乐上有较高的造诣。例如,牛顿,爱因斯坦,钱学森等这些著名科学家的大脑功能是全面开发的。同样我国学者研究结果阐述了以下三个结论:1、开发右脑、发展形象思维是早期治理开发的重要途径;2、音乐不是单纯的技能课,而是与语文、数学等同样开发人脑的重要学科,在挖掘人脑的潜能、启迪灵感思维、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伟大的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要是我能重新安排我的生活,我必须规定自己读一些诗篇,听相当数量的音乐。用这种方法,或许能使正在衰退的脑子增加活力。对诗篇和音乐丧失兴趣,就等于丧失幸福;对智力的发展,对精神素养的提高,一定会有不良的影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直截了当的说:“我的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无疑都有力的说明了音乐教育对于人的智力开发、特别是提高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和能力等有着独特的作用。
(二)音乐教育有利于提高和促进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说过:“音乐始自人自身内”。音乐教育以人为本。音乐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乐有塑造性格、甚至改造人的力量,对于人的情感的影响是任何语言都难以代替的。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和人的生命本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生命中不能没有音乐。没有音乐就没有完美的人生。亚里士多德相信:“因为音乐。我们获得了我们人格中的某种特质。”我国古代的孔子关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名言。则表明只有通过音乐的学习才能完成一个人的修身,最终成为一个完全的人。自有人类,音乐就伴随着人类的劳动和生活。音乐忠实的用音符记载和传承着人类的灿烂文明。对于年轻,富有才华。具有无限活力的高职学生来说,如何通过艺术认识人类文明的历史,并创造出新的文明,就必须要具备丰富的文化底蕴。
人际关系对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是人文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今的社会。人们之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日益扩大。对于当代的高职学生来讲,能否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在未来社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当代的高职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实际技术操作能力,更离不开与人沟通,和谐相处的能力。音乐教育能够增强高职学生的群体意识,培养团队精神。优秀的音乐作品总是超地域、超时代地作用于不同社会群体的人,以共同的美感把人们聚合在一起,而这种聚合,又是充分地保持了个人的特点,因为音乐作品作为被个体矫正的个体,是独特的、自身完整的:它又有点像代数公式,是寄托情感的符号对象,使人能够输入个人的经验与体验。我们都知道,集体的演唱和演奏不同于独唱或独奏,是因为“合”最注重共性而不是个性。但是它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因为它可以利用强大的集体力量,在音域,音色,音量上有更大的表现空间,
因而赋予音乐更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所以,很多参加过合唱训练的学生都很有体会,合唱体现的是共性而并非个性,突出的是合作而并非个人,从发声训练到曲目演唱,都需要集体配合,步调一致,需要学生具有全局观念,整体意识,要讲团结。讲协作。因此,在音乐教育中可以非常自然有效的培养学生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良好意识。
音乐教育还能够有效的培养人的交际能力。正如贝多芬所说的:“音乐使人的心灵爆发出火花”。学生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不管是器乐曲,还是声乐作品;不管是亲身演唱演奏还是欣赏,都获得了艺术、生命、追求的美好情感。因此,音乐使人变的有修养、有风度,这就使得他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更富有魅力和吸引力,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交往对象。音乐教育能使我们在社交中充满魅力而又睿智风趣。
(三)音乐教育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个健康的人的标准是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我们的教育的最终目标终究是使高职学生在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和良好的发展。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的,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现在的社会变化快,竞争压力大;而高职学生又正处在青春期,年少气盛;生理和心理发展都处在不平衡、不稳定的时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事物的影响:往往会感到迷惑不解。困扰的情绪时时产生:如不能正确的处理。不但会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还会做出一些不可预料的过激的行为。据有关数据表示,大学生自杀率每年都在递升,一般都是心理健康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积极地引导他们逐渐学会调节和驾驭自己的情绪,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更好的学习和生活。而音乐具有独特的心灵治疗功能。在倾听音乐时,人的呼吸、脉搏、心跳会随着音乐的节拍和高低、强弱的变化而变化。优雅抒情的旋律能解除人们抑郁阴味的情绪,热烈欢快的旋律能使人精神焕发、充满活力:安静舒缓的旋律能镇静人的神经,恢复疲惫焦虑的情绪:辉煌壮丽的旋律能使人充满自信和斗志,充满竞争力。
所以,在你失意落寞时,请你听听贝多芬的《命运》,那震撼人心的命运的敲门声和汹涌澎湃的音乐能使你重新振作起来,昂扬的斗志又被熊熊燃起。当你悲伤感怀时,请听听中国的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它像一股心灵的清泉,扫去你心头的哀伤,让你受伤的心灵得到抚慰和宁静。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是非语性的。它不同于其他一切艺术。黑格尔说过:“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作用于心情。”因此,音乐能使人减缓各种压力,拥有轻松的心情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正如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所说:“音乐使人从内心感到透彻,音乐也是人的最后的希望和最终的避难所。”
因此,音乐教育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四)音乐教育有利于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造力的根本是创造性思维。人类的进步和文明史都离不开“创造”这两个字。21世纪人才竞争的重要标志是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现代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提高人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2004年初,胡锦涛在首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国家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音乐教育是获得此种能力的有效的途径和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创造出来的艺术,它本身就充满了创造的本体和实质。所以,音乐教育具有培养受教者的创造力的巨大潜能。
音乐教育能有力地激发高职学生的想像力,并且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没有想像力,人类的思维和创造力就无法发展。而音乐恰恰是想像力的产物,音乐是在想像中创造产生。每部优秀的音乐作品都凝结着作曲家伟大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二泉映月》的凄凉艰辛,《黄河大合唱》的激情澎湃,《红旗颂》的庄严等等,对大学生都有强烈的感染力。通过赏析,不仅仅培养了学生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增强了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更丰富了他们的想像力和创作力。通过音乐教育,将极大地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独特的教育功能,使其更好地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