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数字文化产业视野下的传统文化创新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理论研究 热度: 13098
李凤亮 周梦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并作出系列重要讲话,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擘画方向、把舵领航。文化创新作为其中关键议题,不仅是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能,也是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最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315),“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313)。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开展传统文化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我国数字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文化产业各细分领域与数字化实现深度融合,这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也为之营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时代意义,探索传统文化创新路径,并对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所需处理的三对关系作出初步思考。

一、传统文化创新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理性审视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有坚定信心和发展期望。“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349),是文化自我觉醒、文化责任担当的充分体现,由此凸显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根基与精神涵养。

  构建文化自信需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弘扬传统文化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与灵魂,架起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精神桥梁。只有当构建起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价值体系,并以此带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时,才能培养出坚实的民族力量和强大的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因此,我们要努力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紧跟数字时代步伐,推动文化创新,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历了数千年洗礼后仍散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其中蕴含的思想精髓、道德理念和人文价值为发展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内在滋养。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1)而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顺应时代趋势,推动创新发展。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要以理性的态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2),将阻碍社会进步的消极因素剔除,对仍有时代价值的内涵思想加以改造,积极与数字化相融合并赋予传统文化新的表达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二、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创新路径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应积极拥抱数字新技术,以IP化和科技融合创造高质量的文化内容;融合多元数字媒介,采取精准分发策略到达目标受众,提高传播效率;借助网络圈层与数字场景丰富视听觉体验,增强用户黏性,以此释放巨大消费潜力;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造虚拟商业空间及数字藏品新形态,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表达,加强版权保护。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数字化激发传统文化,呈现古为今用、创意夺目、开放包容的局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文化体系,为深入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新思考。

(一)数字化生产:IP全链路与新技术融合

传统文化在数字化生产中主要以两种形式表现。第一,利用数字化载体表达传统文化内容与思想,比如中国传统戏曲、相声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作品,由之前的现场观演转为新兴的音频、短视频、长视频等数字内容,并通过线上形式传递给观众;或融合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全息投影等高新技术,注重传统文化的数字创意表达,增强沉浸感和体验感。第二,传统文化元素为数字化产品赋能。受工业化时代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的影响,当前众多数字化产品依旧存在同质化严重的现象。部分生产者尝试在数字产品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生产出具有“中国风”特色的创意产品,使其与其他同类竞品形成差异;同时结合线下生产,拓宽产业链,并以“跨界融合”打造宣传热点。

  以往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记录——保存——展示”的方式,以保护和复原为主,内容形式单一。静态化的发展无法吸引当代消费者的兴趣,与现代文化市场需求严重脱节。而数字化生产通过IP化和新技术融合使传统文化实现“活态”发展,各类创新业态层出不穷。

  IP化推动传统文化内容和思想形成独特且具有影响力的原创概念或文化符号,继而在网络视听、电子游戏、网络文学等相关数字内容领域延伸扩展,使传统文化打破以往传承形式单一的藩篱,呈现出多种艺术表达方式。同时,在IP跨界联动的过程中更易碰撞出艺术创作灵感,赢得年轻受众的喜爱。例如,腾讯集团打造敦煌文化IP,不仅制作出了《王者荣耀》飞天游戏皮肤,还衍生至音乐、影视等领域,邀请韩红合作敦煌风主打歌《遇见飞天》、联合出品《敦煌:生而传奇》纪录片等,让敦煌文化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维度展现。再如,网络影视作品《庆余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并在人物对话中融入大量中国古典诗词,让传统文化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从而迅速成为现象级IP。影视剧的火热播出使得原著小说再次受到追捧,其同名手游、电子有声书及网络影视剧《庆余年2》也随即上线开发。当下对传统文化进行IP化开发的成功案例不断涌现,通常提取传统文化符号价值并采取IP全链路运作,促使传承方式创新化、多样化发展,延长了精品传统文化IP的热度。

  随着5G、VR、AR、AI等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传统文化内容不再局限于以网络文学、网络影视、数字音乐等数字形式为载体,而是借助新互联网技术背景下涌现的数字虚拟人、沉浸式文化等新兴业态,探索更加沉浸、交互的数字内容体验。次世文化于2020年推出的超写实虚拟人“翎”便融合了中国风的特色——在最初设计虚拟形象时参考了旦角的眼角特征(臧梦璐35),具有极强的传统文化属性。作为跨次元国风虚拟偶像,“翎”多次参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于2021年初登陆央视舞台,参加国风选秀综艺《上线吧!华彩少年》,虚拟技术加持下的国风偶像让传统京剧国粹焕发新生。此外,2022年广西南宁举办的《清明上河图》科技艺术沉浸特展采用全息AI投影、动作捕捉等技术让画中静态人物按预设轨迹动了起来,并通过VR技术、智能可穿戴设备等让观众体验明朝苏州城迎亲嫁娶、金莲走索、教场射箭等活动(李志雄杨馨怡吴丽萍8)。展览运用新数字技术营造出全浸入式的古代文化艺术氛围,带领观众穿越到明朝领略苏州城的盛世景象。传统文化在技术赋能下开辟出更加多维的创意空间,文化艺术体验不断升级。

(二)数字化传播:多元视听媒介与精准分发

传统的传播方式多局限于线下,因此传播范围有限、成本高,且多为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单向传播路径。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数字化传播具备范围广、效率高、双向交流等特征,因此解决了过去观众“看不懂”和“找不到”传统文化内容的困境。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分析用户历史数据并按标签对用户和内容进行分类,促使传统文化艺术和目标受众群体实现了快速精准的匹配。同时,趋向音视频化发展的媒介具备直观具体的表达方式,使传统文化以简单有趣的形式呈现,有助于在普通大众中推广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

  以往的传统文化艺术只能依靠书本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或以演艺剧院、博物馆、传承基地等线下面对面的形式进行传播,因形式较为严肃正式,且传承内容注重专业性、完整性和原真性,故普通受众接受程度有限,传统文化知识无法得到大面积推广普及。而在数字化时代,多元的视听媒介表达方式简单直接,降低了受众门槛,由此拉近了传统文化与普通大众之间的距离。一方面,数字内容由最初的文字、图片转为以视听媒介为主要发展阵地。传统文化内容也由之前的图文描述转向更为直观的音视频呈现,丰富的视听效果充分调动观众的感官系统,吸引用户注意力。另一方面,晦涩难懂的传统文化知识通过视频展示或语音解说的形式变得通俗易懂,以故事情节、场景化展示增强代入感,结合音乐、滤镜、特效等剪辑功能增添趣味性。非遗文化就借助数字化视听媒介从“鲜为人知”变成“家喻户晓”。越来越多的非遗艺人加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以简单快捷、有趣互动的方式分享相声、昆曲、皮影戏、油纸伞等传统文化,将古老的文化艺术打造成人人都懂的新时尚。例如,盘纸手艺传承人严美娟通过短短15秒的抖音短视频就能展示一件盘纸小饰物的做法,其中包括剪、卷、捻、拼等多道复杂工序。再如,90后“孟津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畅杨杨与网友在评论区、直播中互动时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按网友提议剪出冰墩墩、皮卡丘、甄嬛小像等年轻人喜爱的形象并推出相关剪纸教程短视频,对网友创作的剪纸作品进行“作业批改”,让观众在简单易懂的互动交流中学会剪纸。音视频化的数字媒介通过生活化、娱乐化的表达方式让观众不再抵触古老久远的文化艺术,使其积极参与互动、创作、传播等活动,为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迈出关键一步。

  以往对传统文化以传承保护为主,传播渠道资源有限、分发效率低。喜爱传统文化的受众囿于时效性低、空间距离遥远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而无法获取该内容,因此信息和目标受众之间缺乏连接的桥梁。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传播强调信息与用户的精准匹配。用户可在数字平台中直接搜索感兴趣的内容,平台也会根据用户历史数据和互动反馈分析得到用户画像,基于此判断出用户偏好从而进行个性化推荐。其次,这种推荐算法不仅基于内容向用户推送其感兴趣的信息,还基于平台中用户建立的社交关系向用户好友推送相同内容。于是,当传统文化爱好者频繁接收到传统戏曲、诗词书法、汉服等传统文化内容并点赞、评论时,其平台圈层好友也会因此获取相同的信息并对传统文化加深印象、引起兴趣,从而扩大了潜在受众群体范围。截至2022年6月,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抖音视频的覆盖率高达99.74%(孙亚慧8),数字化传播平台帮助非遗文化爱好者更易获取自己心仪的信息。在过去一年中,抖音上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播放总量达3 726亿次,获赞总数为94亿次(8),这惊人的数字从侧面证明了非遗文化内容在抖音平台上与其目标受众实现了精准匹配。之前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逐渐步入百姓的寻常生活,不仅摆脱了传承发展后继无人的困境,传播效率也正不断提高。

(三)数字化消费:圈层化与场景化

互联网科技不断革新和民族文化自信大幅提升促使数字化消费绽放新活力,传统文化市场逐渐形成圈层化、多场景的新消费特征。圈层化通过个性标签和情感连接增强了顾客黏性,多元场景运用丰富的感官刺激和交互体验激发了用户的参与热情,从而促进了传统文化消费不断增长。

  互联网将传统线下分散的传统文化爱好者聚集起来,形成“古风音乐”“汉服”“非遗”“古典舞”等多个网络圈层,这种小众标签也成为彰显其独特个性身份的重要标志。圈层内网络好友因兴趣爱好相同、价值取向一致而产生共同话题,经常围绕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展开热切的讨论交流,让彼此感受到尊重和热情,由此逐渐形成强烈的信任感和群体认同感。为了维护群体利益,圈内成员愿意主动参与到创作、传播及消费相关传统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同时,传统文化圈层内的艺术家和传承人也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形成私域流量,建立专属自己的粉丝群,深挖个性化消费需求,圈层粉丝黏性不断增强。比如,魏式道情皮影戏传承人魏宗富在快手平台直播,上线一年内不仅收获了众多粉丝,还获得了15万元收益,其中包括经线上粉丝引荐到上海、四川、新疆等地进行现场表演的线下收入(刘妮丽2),传承人借助线上圈层打造了新的消费模式。除此之外,抖音平台上也有很多非遗艺术家通过线上形成的圈层激发了消费活力。据抖音《2022年非遗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非遗项目直播场次同比增长642%,获得直播打赏金额的非遗主播人数同比增长427%(孙亚慧8),由此可见,圈层化使传统文化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

  随着数字化程度不断加深,以往脱离大众视野的传统文化产品也开始积极与全息投影、智能穿戴设备、语音交互、VR、AI等新科技融合,运用多种场景化创新丰富用户体验,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数字文化消费中的场景主要分为现实场景和虚拟场景。在博物馆、展览馆等现实场景中,裸眼3D、全息投影等数字展示技术可呈现立体的虚拟人物、物品和历史故事情节,还原历史场景、遗失文物及未来虚拟场景,以生动具象的方式向观众普及历史文化及传统艺术作品(张晔9)。而在艺术剧场、大型晚会现场和文旅景区活动中也使用全息投影等数字展示技术,结合声、光、电等技术,共同展示动态的3D舞美效果,营造出虚实融合的舞美效果,为观众带来视觉盛宴。2021年12月,腾讯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举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七十周年·古琴艺术数字文创专场活动”,在古琴音乐会现场采用了全息投影的方式配合古琴音乐,打造出高山流水的沉浸式意境。现场还展示了“减字谱”“大象无形”“弦外幽深”等数字互动装置(荣87),古琴声音被可视化转译,当观众拨动琴弦时,屏幕中就实时显示出各不相同的山水形状。古琴与水墨画的交互场景吸引了年轻观众积极参与互动,沉浸有趣的体验价值增强了普通大众的消费意愿。

  而虚拟场景则一方面通过VR头显/一体机、手柄、触觉手套、移动智能终端等硬件设备提高人机交互效率,打造4K/8K超高清视觉体验;另一方面,通过制作VR游戏、VR沉浸式高清影片、VR全景景区、虚拟分身等数字虚拟内容,为传统文化艺术创造了高沉浸感的数字场景,丰富了变现渠道。例如,敦煌研究院开发“云游敦煌”小程序,不仅为观众打造了随时浏览敦煌壁画的VR虚拟场景,还可以在虚拟场景中设计个性化的“云彩丝巾”,通过AI技术构建“云试戴”场景,以互动个性的体验增强用户购买意愿。再如,2021年12月,爱奇艺“奇遇VR”上线《墨之韵》中国书法绘画模拟游戏,以中国传统书房风格装饰虚拟空间,玩家通过手柄感应运笔力度,进行临摹书写,吸引了国内外喜爱中国风的VR受众付费体验(《“国风”吹进元宇宙》)。多元的场景创新重构了感知氛围,追求交互体验、感官刺激的智能场景触发了消费者的体验欲望和购买动机,从而产生了购买行为。

(四)数字虚拟平台:基于区块链的产销革新与“零售”IP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热度持续攀升,如何通过数字虚拟平台让传统文化在虚拟世界中重获新生、绽放熠熠光彩,值得探究。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助推下,文化产业已逐渐产生云演艺、云游戏、数字虚拟偶像、数字藏品等多种新型数字文化业态。优秀传统文化也借助新业态发挥出无限潜力。其中,基于区块链等技术所形成的数字藏品、版权平台及IP商业平台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愈发凸显,依托数字虚拟平台构建起传统文化IP新生态和数字资产新形态,对传统文化生产、消费及保护传承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区块链集成了分布式计算与存储、密码算法、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技术,具有数据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征(《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传统的数字化平台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多存在数据易丢失、侵权举证难、变现困难等问题,而区块链技术通过分布式账本、加密技术等为数据的确权和追溯提供了保障,增强了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的数据存储安全性及版权保护效能;运用智能合约实现合约条款自动验证及执行,极大地提高了传统文化产品的交易信任度及产业协作效率。同时,基于区块链打造传统文化IP数据库,其链上IP授权新模式为传统文化内容的商业化运作提供了新思路。例如,蚂蚁链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版权保护平台,使原创传统文化艺术作品一经上传便能确权,并能与全网95%以上的内容进行搜索对比,查看作品是否被侵权。其次,蚂蚁链打造的“IP商业平台”不仅提供了庞大的IP数据库,还打破了过去预付高额授权费来“批发”或“买断”IP的交易方式,允许消费者按需求量付费,比如消费者希望使用某传统纹样制作1万个福袋,则只需支付1万个福袋的纹样IP授权费用。这种方式让IP授权实现了“零售”模式,在交易过程中相关收益按约定比例分成给IP版权方,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激发了消费者的参与动力与艺术者的创作热情。2021年,阿里巴巴借助蚂蚁链技术打造版权保护平台“天猫IPmart”,设计师与商家通过平台中引入的IP纹样进行服饰、日用消费品的二次设计并投入生产销售,“按件付费”的零售模式让中小商家有机会参与到年轻人喜爱的IP跨界联名产品创作中(孙冰 103)。利用蚂蚁链版权保护平台为传统文化原创作品的生产及版权保驾护航,同时借助IP商业平台降低了IP授权合作的门槛,催化传统文化IP的变现模式创新。

  除了以版权平台、IP商业平台构建传统文化IP新生态以外,数字藏品也是数字虚拟空间中催化传统文化数字资产形式创新及消费模式革新的又一成功范例。数字藏品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包含了非遗文化、影视、航天航空、体育、艺术品等多领域,以音频、视频、图片、3D模型、数字纪念品等数字内容形式呈现(袁璐15)。国内数字藏品平台主要突出其版权确权和收藏功能,弱化交易属性,因此使得艺术收藏更加亲民化。博物馆文物及国家非遗等历史文化作品借助数字藏品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其年轻时尚化样态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交易收藏,部分文创数字藏品成为现象级爆款。例如,河北博物馆镇院之宝长信宫灯3D数字藏品在蚂蚁链鲸探平台限量发售一万件,上线即告售罄。用户可随时打开手机页面,观看悬浮在手机屏幕上的长信宫灯,可放大、多角度细品文物魅力(15)。2022年,敦煌研究院、吴文化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等众多机构在蚂蚁链鲸探平台、元物之门、人民网灵境·人民艺术馆等多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化平台发行相关传统文化数字藏品,以盲盒的形式增添消费趣味性和神秘感,更易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满足藏家的收藏偏好。数字藏品作为新型数字资产,自2021年起以迅猛之势构建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以传统文化创新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1),“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1)。只有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坚持将传统文化精华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相结合,才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以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

  因此,如何在数字化时代赋予中华五千年文明鲜活的生命力并以此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新样态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1),以数字化科技激发传统文化的新内涵、新活力,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为此,数字文化产业视野下的传统文化创新需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第一,守正与创新。守正是创新发展的首要前提,“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1)。我们首先应积极学习和继承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坚守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规范和价值理念,以此提高文化认同感、弘扬民族精神。同时,更要借助数字化手段推陈出新、去芜存菁,结合时代精神与当代审美要求对传统文化内容与演绎形式进行创新,让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散发新的生命活力。只有坚守中华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才能稳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长根基。

  第二,创意与创新。创意激发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让传统文化产品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在数字化时代,Z世代已逐渐成为主流消费群体,他们独立的人格和注重精神价值的消费需求促使文化产业从业者摒弃以往“从众消费”的标准化思维,进而大力推动个性化创新发展。只有不断吸纳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鲜思想与创意,以消费者感兴趣的方式对传统文化的生产创作、推广宣传及消费等多个环节进行创新,才能让更多年轻人愿意走近传统文化、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积极参与、共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三,包容与创新。开放包容的心态成就了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交流互鉴与多元融合中走向世界。中华文明自古就秉承着“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开放精神,因此才有了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未来在文化领域也应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积极拥抱数字化科技,对世界上的不同文化观点、创造方式采取更自信、更包容、更开放的态度,“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1),并将其恰当地运用到中华传统文化创新中。同时,我们还应加强交流合作,借助数字化平台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舞台,让更多人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欣赏接受中深入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

  当前,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发展还不尽成熟,尽管国内已纷纷构建相关数字化平台并展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囿于传统文化内容庞杂、部分传统手艺传承人缺乏数字化创新意识、部分商家只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等因素,目前被合理开发创新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是片鳞半爪。然而,随着国家战略层面日益重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及文化消费需求不断提升且数字新技术迅猛发展,未来数字化创新将广泛应用于传统文化生产、传播、消费、保护等多个环节,并以此建立传统文化内容全覆盖的生态体系,深度挖掘其人文精神内涵,逐步实现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我们有理由相信,数字文化产业视野下的传统文化创新迎来了新时代,也必然将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增添更加澎湃的动能与活力。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国风”吹进元宇宙》,光明网,2022年5月25日,2022年8月26日访问

  [Guangming Net.“Metaverse with a Chinese Style.” 25 May 2022.26 August 2022 < https://m.gmw.cn/baijia/2022-05/25/35762610.html >.]

  李志雄 杨馨怡 吴丽萍:《清明画卷动了 文旅业态活了》,《广西日报》2022年4月15日第8版。

  [Li, Zhixiong, et al.“Bring a Life to the Riverside Scene at Qingming Festival and the Cultural Tourism Commercial Activities.”GuangxiDaily15 April 2022.]

  刘妮丽:《老手艺人的直播瓶颈》,《中国文化报》2021年9月11日第2版。

  [Liu, Nili.“The Old Craftsmen Encounter the Bottleneck of the Live Streaming.”ChinaCultureDaily11 September 2021.]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21年6月7日,2022年8月26日访问

  [Office of the Central Cyberspace Affairs Commission and Cyberspace Administration of China.“The Instruction of Driving th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f Block Chain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7 June 2021.26 August 2022 .]

  荣:《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70周年古琴艺术数字文创专场活动举办》,《人民音乐》2(2022):87。

  [Rong.“The 70th Anniversary of 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 and the Digital Creative Activity of Guqin.”People’sMusic2(2022): 87.]

  孙冰:《从纹样IP到“纹创”造物 非遗正新生》,《中国经济周刊》11(2021):102—103。

  [Sun, Bing.“From Pattern IP to Its Creation—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Reviving.”ChinaEconomicWeekly11(2021): 102-103.]

  孙亚慧:《传统技艺变成了“新国潮”》,《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7月27日第8版。

  [Sun, Yahui.“When the Traditional Skills Turn into New National Trends.”People’sDaily(OverseasEdition)27 July 202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Xi, Jinping.XiJinping:TheGovernanceofChina.Vol.2.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1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

  [---.XiJinping:TheGovernanceofChina.Vol.3.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2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

  [---.XiJinping:TheGovernanceofChina.Vol.4.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22.]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

  [---.“Hold High the Great Bann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ive in Unity to Build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in All Respects.”People’sDaily26 October 2022.]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第2版。

  [---.“Speech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ommemorating Confucius’ 2565th Anniversary and the Fif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ucian Association.”People’sDaily25 September 2014.]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人民日报》2022年5月29日第1版。

  [---.“Deepen the Stud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History and Promote the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to Build Stronger Cultural Confidence.”People’sDaily29 May 2022.]

  袁璐:《文博文创倾注年轻化体验受青睐》,《北京日报》2021年12月24日第15版。

  [Yuan, Lu.“Younger Experiences in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Creative Products Become Popular.”BeijingDaily24 December 2021.]

  臧梦璐:《传统网红走下神坛,虚拟偶像抢占舞台》,《光彩》1(2022):34—37。

  [Zang, Menglu.“When Traditional Online Celebrities Come Down from the Altar, the Virtual Idols Stand on Stage.”Brilliance1(2022): 34-37.]

  张晔:《数字展示技术让文物展品再次鲜活,蹦出“新生命”》,《商展经济》4(2022):8—11。

  [Zhang, Ye.“The Digital Display Technology Brings a Life to the Cultural Relic Exhibition.”TradeFairEconomy4(2022): 8-1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