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古典诗学研究”专题主持人语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to the Issue in Focus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理论研究 热度: 14415
刘小枫

  Liu Xiaofeng

  理解西方人对“诗”(poiēsis)的本质含义的理解,始终是我国文艺理论面临的基本问题。对“诗”的所谓纯文学理解曾长期占据支配地位,正如政治的理解也曾主导文艺理论。本组文章致力于回到古希腊的雅典时期,重新审视西方人所理解的“诗”,探讨“诗”与哲学和政治之间复杂的关系。

  刘小枫的《希罗多德与古希腊诗术》从希罗多德《原史》中对“诗”一词的使用入手,探查了希罗多德的“诗”论和作诗式的写作,究竟如何面对具体的民主政治的处境。这一探究隐含的前提是:对民主政治的哲学思考,催生了对“诗”的关注“诗学”的诞生。

  柏拉图创作的哲学对话,也因应于这一雅典民主的政治语境。林志猛的《诗艺与德性》通过考察柏拉图在《法义》中如何引用传统诉歌诗人,力图揭示传统诗歌在柏拉图笔下的双重作用,即借助这些诗歌维护传统德性,并再者藉之指向更加完整的德性追求。

  19世纪的德语诗人荷尔德林在思想史上有很高的地位,海德格尔认为他试图返回对“诗”的古希腊式理解。娄林的《荷尔德林与德意志的命运》则力图证明,荷尔德林的诗歌写作其实带有现代式的哲学目的,这同时也是政治目的,即用诗歌传扬康德这位德意志民族的摩西的批判哲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