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人民有着丰富的舞蹈文化遺产,在众多舞蹈家们走进畲族群落进行开采、发掘、改革并创新畲族舞蹈之后,畲族舞蹈才得以形成如今较为典型的“猎步”、“坐蹲步”、“悠荡步”的动作类型。舞蹈编导们在推陈出新的基础上保留了畲族舞蹈原汁原味的风格,力求传统与创新的高质量结合,畲族舞蹈在朝着繁荣的方向发展的同时,民族性与艺术性兼具,其带给舞蹈编导们的启发是有目共睹的。笔者通过从“坐蹲步”的蹲和“悠荡步”的胯部变化中,找寻舞蹈新的动律与动作路线,借以畲族舞蹈中“重心的下沉”去延伸新的动作路径,讨论新的编创角度。
一、畲族舞蹈的历史背景与演变过程
畲族是位于我国南部的一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他们多分布在广东、江西、浙江、福建、安徽等省份。历史上记载,畲族人民为了延续子孙、维护本民族人民健康发展,频繁的民族迁徙成了他们自保的方式之一。他们虽“生活闭塞”,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却保存得相当完善,畲族人民的农业、狩猎、工艺、民歌、舞蹈都极其具有文化研究价值。
广东凤凰山是畲族祖先的居住地,据古籍《后汉书》记载,畲族最典型的图腾文化来自盘瓠传说,即畲族始祖盘瓠出世转形时的“龙麒”。“龙麒”图腾是对畲族影响最深远的精神纽带,最初畲族的舞蹈就是模仿图腾的活动形象创作的,图腾文化是畲族舞蹈最早的起源之一。畲族舞蹈体现了自然崇拜与图腾崇拜,每当族里举办祭祀活动时,畲族的男女老少会精心打扮、身着盛装、手持乐器,哼唱着畲族民歌、跳着畲族舞蹈,现场气势十分磅礴。到了近代,在躲避战争的民族迁徙中,畲族的文化艺术遭到了严重破坏,全民性的舞蹈民俗活动被瓦解,大型的民间活动销声匿迹。后来的畲族舞蹈不得已转由少数专职人员去传承,然而可传承的专职人员又并非人人都能担任,必须是要有丰富阅历的长辈,这样的高门槛无疑又加大了畲族舞蹈传承的难度。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畲族舞蹈可以说是完全停滞不前了,单单继承就如此困难,更不用说开采与创新,畲族舞蹈也因此走向了衰弱。
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年长有学识的舞蹈家和舞蹈工作者走进畲族群落,他们积极地开采、发掘、改革、创新畲族舞蹈,畲族舞蹈文化得以呈现出新的姿态,如浪潮翻涌般蓄势待发。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追求并向往现代化的生活与新型的娱乐方式,早期单一舞蹈动作已不能满足畲族人民的情感需求。随着舞蹈家的艺术化加工与探索性的尝试,他们以畲族舞蹈动作中的“悠荡步”和“坐蹲步”为起点,在适应新时代舞蹈审美的基础上加以艺术的美化和创新,从而形成了一大批现代化的畲族舞蹈作品。虽然此时舞蹈作品的音乐还较为单一,但舞蹈也遵循着社会发展形态,反映着畲族人民的喜悦之情,畲族舞蹈传承与革新的目标有了阶段性的成果。
近年来,中国的舞蹈界涌进了新鲜的血液,外国艺术与中国文化碰撞融合,让我国的舞蹈编创有了新的思考,舞蹈工作者开始将单一的情绪性舞蹈向着丰富多彩的情节性舞蹈转变。在有着细腻情感的前提下,舞蹈被赋予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作品变得更加吸引观众,畲族舞蹈文化也因此受到了很好的发扬。随着舞蹈编创思维的逐渐成熟,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舞蹈的编创产生了更多可能性。舞蹈编导们也做到了推陈出新,在保留畲族舞蹈原汁原味风格的基础上,做到了传统与创新的高质量结合,使得畲族舞蹈在民族性与艺术性兼具的前提下向着更繁荣的方向发展。
二、畲族舞蹈的动作形态特征
畲族人民具有较强的民族认同感,其舞蹈动作始终遵循着本民族的发展轨迹,除了保留着舞蹈动作最根本的文化特质外,还增添了不少风格性与民俗性。在基本步上,畲族舞蹈动作多以自然的正步、小八字步、大八字步、丁字步为始,这一点与其他少数民族舞蹈大致相同。从动作外部来看,畲族舞蹈的脚部动作和膝盖动作看上去力度过于松弛,但只是单从动作外形看给人以“松懈”的错觉,亲身体验过畲族舞蹈便可感受到动作的巧妙之处。畲族舞蹈中的踏步与前点步位,遵循着脚尖外开的原则,踏、点的膝盖呈弯曲状态,显得跳脱有韵,不死板亦不松软。交叉点步和前弓步的动作,要求舞者有较好的身体控制力、稳定性与协调性,只有在舞者找到自身重心的前提下去转换,才可使舞蹈动作连贯。
畲族舞蹈映射着畲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畲族人民常年挑水、扛木头,常行走在凹凸不平的山坡路上,身体不由自主地摆动。为行走得力,畲族人民养成肩、胯一边顺的身体姿态,膝盖的弹性和韧劲增强,“坐蹲步”便由此而来。“坐蹲步”保持着双膝上下颤动的动律,正如挑着扁担行走在山间一样。舞蹈动作的重心落于一脚,要求舞者立腰拔背,动作沉稳且健美,这一动作和藏族舞蹈动作也略有相似之处。两种舞蹈的共同点是都要求舞者用下肢带动上身的移动,且上身保持松弛,同样都是颤膝动律,藏族舞蹈的膝部多为屈伸动律,而畲族舞蹈的膝部强调重拍向下,脚步稳健有顿挫感,二者的动律特征大相径庭,藏族舞蹈自如悠然、优美流畅,畲族舞蹈则淳朴刚劲、灵活健美。
坐蹲步的舞姿与傣族舞姿也有相似点,二者均要求呈现出“三道弯”的舞姿形态。傣族舞的“三道弯”是头至胯、胯至膝、膝至脚的“身体三道弯”,以及指尖至手腕、手腕至手肘、手肘至肩膀的“手臂三道弯”;而畲族舞蹈坐蹲步则着重强调身体的三道弯舞姿,胯蹲的位置近乎和膝盖持平,并在深蹲松胯的动作基础上自然地呈现出三道弯的舞姿,这需要舞者有较强的足部控制力。结合上述对比可知,傣族舞蹈多为延伸的线条美,畲族舞蹈多为顿挫的朴素美。
居住在山间的畲族人民会遇到山区的飞禽走兽,狩猎成为他们的主要生产活动之一。在狩猎过程中,畲族人民为躲避猎物袭击,脚下步伐表现出时快时慢的特点,这也是畲族舞蹈中“猎步”的雏形。“悠荡步”是畲族人民在赶鸟动作中提取的,这个动作格外突出送胯的特点,胯部主动的收与放结合上肢动作的松弛,在荡悠的过程中呈现空间律动美。舞者由内在气息带动外在肢体,动作流畅自如,独具韵味。手臂的摆动似汉唐古典舞中的“舞袖”动作,随着身体的起伏与倾转,手臂自然地随胯悠至空中,勾脚屈膝的半蹲动作更凸显身体的协调性。在畲族民歌的节奏里扭胯踏步,体现了身心合一的舞蹈境界,松弛的舞臂与脚下顿挫步伐相配合,协调统一地彰显畲族舞蹈的风采。
由此可见,畲族舞蹈动作的构成与产生有其特殊的背景,从基本关节部位动作的解构探索畲族舞蹈动作的形态特征,沉稳而敏捷、顿挫而健美、松弛而舒展,上下身的协调配合与对身体力量的灵活控制构成了畲族舞蹈独有的审美形态。畲族舞蹈丰富多彩的动作设计体现着畲族人民的生活日常,特有的舞蹈动作形态反映着畲族人民质朴与敦厚的性格特征。
三、畲族舞蹈动作对舞蹈编创的启发
对舞蹈编导来说,在确定了舞蹈作品内容之后,如何赋予舞蹈作品合适的舞蹈动作语汇将是舞蹈编导需要面临的挑战。从我国丰富的民族民间舞蹈动作中提取适合编创的动作,是舞蹈编导常用的、具有较好成效的编创方式。舞蹈编创需要注意两方面,一是舞蹈动律的提取,二是舞蹈动作的改编与创新。畲族舞蹈重心向下的特点是编舞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点,在舞蹈编创中,如何进行重心的转换,重心的高低变换会产生怎样的视觉体验,这些都能引起编导的联想和思考,从而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舞台视觉效果。
在表演畲族舞蹈中坐蹲步的“蹲”时,膝盖弯曲的同时有一个向下的力,借助屈膝的力量给予一个向上的动势,再通过重心的转换与不同空间的选择进行下一步动作的编创,从而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以重心的转换进行舞蹈编创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通过膝盖的弯曲带动重心上下与左右的躯体变化是舞蹈动作的“主干”,再设计与之匹配的四肢语汇作为舞蹈动作的“枝叶”。比如芭蕾舞的阿拉贝斯克舞姿,要求舞者身体上挺重心上提,需要舞者有较强的身体控制力,对比于身体重心较低的现代舞动作,芭蕾舞者需要具有更好的舞蹈动作基础。而中国古典舞中弓箭步、踏步位等动作脚位重心的转换,提高了舞蹈的流畅度。从畲族舞蹈中膝盖的屈伸与重心的转换出发,编导可以依赖人体膝盖的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借助膝盖由下至上的蓄力过程,引起重心的无穷变化,产生出不同空间的不同舞姿,在曲折中寻找一种结构稳定的美和动作折线的美。
畲族舞蹈有上下动律、左右动律和前后动律,坐蹲步就是一个典型的上下动律的舞蹈动作,而悠荡步有左右动律和前后动律的特征。编导在编舞的过程中可从动律出发,围绕一个特定的动律去引申出不同的舞蹈动作。例如以畲族人民狩猎、挑水、赶鸟、爬山、扛木头等生活行为来提取动作元素,编导则可以通过自己所要表达的舞蹈主题去找寻与之匹配的生活动作并加以改编,在上下动律的框架里增删舞蹈动作,先纵观全局再精细雕琢,从而创作出具有一定动律美、富有风格性的新型舞蹈动作。在民族民间舞的编创中,编导多以本民族的动律特点着手,在本民族舞蹈动律框架下改编创新。既不失本民族舞蹈的本土特色,又充分展现舞蹈艺术的肢体美感;既贴合音乐节奏的重复性与变化性,也具有编导独到的思维模式与审美体现,畲族舞蹈的动律走向特点能够为舞蹈编导们提供全新的编创思路。
送胯、摆胯也是畲族舞蹈的显著动作之一,胯作为身体的核心部位,承担着舞蹈整体动作走向的职责。畲族舞蹈“悠荡步”动作中的胯走的是一个“下弧线”,这样的移动路线在舞蹈的编创中常为编导所用。在舞蹈编创设计时,可以将这个下弧路线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比如在头、肩、胸腰、背、手肘、指尖、膝盖、脚尖等细小的关节点上做这样的路线规划,选择身体的两个部位同时运动,或者在脚下移动步伐中加上下弧线的动作路线,通过无限的重组与拆分创作出精美的舞蹈动作语汇。不管是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或是芭蕾舞,编舞从路线角度切入不受任何舞种的限制,舞蹈的编创就是在动作的拆解与重组中进行的。
畲族人民以真实淳朴的生活创作了本民族特有的畲族舞蹈,舞蹈编创通过拆分动作、重组动作创作出崭新的舞蹈元素。由此可见,舞蹈编导的艺术创作与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始终是密不可分的。舞蹈以人的身體为载体,通过肢体动作表达思想情感与艺术之美,舞蹈编导结合舞蹈者的身体素质情况,采用不同的舞蹈思维与舞蹈想象,创作出一部部舞蹈佳作。从畲族舞蹈一个小细节出发,舞蹈编导通过不断思考、不断实践,在一次次否定与修改后,给予观众最佳的舞蹈呈现效果,这就是畲族舞蹈给予舞蹈编创的启发。
四、结语
不同民族的艺术文化是本民族的重要精神宝藏,得益于自然环境的滋养与历史的沉淀,畲族舞蹈才有今天此番备受瞩目的成果。在舞蹈学者的开采与挖掘下,畲族舞蹈展现出丰富的民族性与风格性,与此同时也给予舞蹈编创新的创作启发,畲族舞蹈文化随着畲族舞蹈的发展逐渐传播至各地。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舞蹈编创思路越来越开阔,在完成基本动作编创之外,如何保留优秀传统做到创新发展,如何利用民族文化遗产创作经典,如何推动舞蹈艺术的高水平发展,这些问题都是舞蹈编导应该去思考和解决的。
参考文献:
[1]陈琳.畲族舞蹈研究与教学[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9.
[2]薛峰.畲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功能与魅力价值[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12):159-161.
[3]刘小霞.浙西南畲族舞蹈的艺术特征探析[J].丽水学院学报,2020,42(01):48-52.
[4]徐艳.浅谈闽东畲族舞蹈的风格特征[J].戏剧之家,2016(15):161.
[5]徐艳.探析畲族舞蹈创作中“文化符号”的多元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8.
[6]叶嫣.浅析畲族文化艺术的价值与特点——以景宁畲族自治县为例[J].大众文艺,2016(13):50-51.
(作者简介:尹露,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舞蹈编导;易丽清,女,本科,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
(责任编辑 王瑞锋)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