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之文化多元化的综合影响,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音乐作品的录音质量,赋予了作品“二次生命”,丰富了人们的听觉体验。多元文化赋予了流行音乐创作主题更多的选择性,也使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更多的可能。因此,笔者将从科技与文化,即混音技术与审美转变作为切入点,对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前景作出分析。
一、当代流行音乐的特点
通俗而言,流行音乐具备“流行”的要素,其创作过程注定不会过于烦琐。当代流行音乐的旋律简单,词作浅显易懂,与大众生活有着极强的联系,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因此,当代流行音乐具有的最为普遍的特点,就是生活性、通俗性,是立足于大众的音乐艺术形式。(一)当代流行器乐作品的特点
即便器乐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发展,但当今时代流行音乐器乐作品的创作与发展方向仍未出现较大的偏移。当代流行器乐作品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电子音乐的加入,诸如AUTO-TUNE 等元素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流行音乐器乐作品的层次,为听众带来了更加具有层次感的体验。(二)当代流行声乐作品的特点
从舞台表演的角度出发,当代流行音乐主要是以歌者通透的声音、丰富的情绪吸引听众,加之作品朗朗上口的词作,既降低了传唱的难度,又为作品赋予了更多生活气息,使得当代流行声乐作品更容易为各年龄段的听众所喜爱。[1]除此之外,个别具有强烈个人演唱风格的歌手也为流行声乐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多样的风格极大地提高了流行声乐作品的演唱深度,也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二、当代流行音乐发展的特色与价值
(一)当代流行音乐独具魅力
流行音乐不仅因其较低的传唱难度与饱满丰富的情绪而广受欢迎,当代流行音乐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附加价值也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以备受年轻人关注的音乐节为例,流行音乐作品形成的规模效应为青年群体抒发个人情感、觅得心灵归宿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而年轻人的拥护也进一步促进了流行音乐作品的高效传播。换一种角度而言,青年群体对流行音乐的喜爱确实促进了流行音乐的传播与发展,但是具备更广阔发展空间的流行音乐也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民众的审美作出影响及引导。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民众的需求也由简单的物质需求转变为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始产生了对艺术美的追求,在这种追求的风潮之下,形成了对流行音乐、时尚文化的喜爱,又推动了流行音乐的继续发展。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公众审美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除此之外,随着流行音乐的蓬勃发展,这种影响也终将扩散到经济发展的领域,演唱会的举办促进了供货商、场地提供方的发展,简单的演唱活动也发展成为结合了购物、展示等功能的综合型活动,于经济、文化的双重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当代流行音乐具有进步性
回首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从无人问津到家喻户晓,流行音乐的崛起与继续发展离不开民众思想开放的影响,而民众日益增长的对艺术美的更高追求,也终将反过来作用到流行音乐的发展轨迹之上,使其向着完美、多元的方向发展,这种特性也使流行音乐能够紧跟时代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日趋完善。在我国,流行音乐的定义是相较于其他音乐类型形成的,是超出常规的音乐类型之外的定义。从发展历程来看,流行音乐于我国繁盛于20 世纪80 年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此前始终对音乐持全盘否定态度。[2]恰恰相反的是,自春秋战国时代伊始,我国民众便对音乐思想怀有深刻的认识,儒家、墨家、道家思想均对音乐有着独特的理解。其中,儒家倡乐的思想认为音乐能够对国家统治提供一定的帮助;道家“大音希声”的思想则认为音乐应当以纯粹的、不加修饰的自然之声作为基础;而墨家则认为音乐是“脱产者”的专属,不应当存在于劳动者的阶层中,对音乐的发展持悲观态度。而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证明了墨家思想对音乐的看法是较为狭隘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流行音乐也定然能够丰富人民生活。
(三)当代流行音乐广受欢迎
流行音乐顾名思义,可以被解释为“流行的”一种音乐,是相对于古典的概念存在的,是经过比较而形成的音乐种类。[3]相对于巴洛克时期及古典时期的交响乐、奏鸣曲,流行音乐的欣赏与解读并不需要听众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其朗朗上口的旋律,通俗易懂的歌词足以向公众展示出音乐作品的内涵,这种质朴的美感恰恰能够符合大众的基本需要。更深层次而言,流行音乐也恰恰是利用了其重复旋律、重复歌词的强调作用,强化了歌曲情绪的感染力,使作者的情感得以更清晰地传达给听众,并在公众心中引起共鸣。当代的流行音乐多是展示了创作者面对现状的情绪,生活中的压力、人生中的挫折都能够成为主要的创作题材,而听众也可以收获“感同身受”的体验,从而实现压力的释放,在音乐中实现对内心的治愈。流行音乐确不如古典音乐精妙,但较“高处不胜寒”的古典音乐而言,流行音乐多了些人间的烟火气息,而它正是凭借着接地气的、对人的基本生活的关怀,才能够从众多音乐类型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受公众欢迎的音乐类型。三、当代流行音乐中混音技术的应用
(一)当代流行音乐常用的压缩技术
平行压缩又名并联压缩,顾名思义,指的是原音轨信号同时发送到另一条高压缩比压缩器的轨道上,与原音轨的信号呈现出并联的姿态,同时发送到总音轨上。平行压缩多用于当代流行音乐中,无论是说唱、摇滚,抑或是贝斯、底鼓,但凡是需要突出的音轨,都会于作品Y 轴上突出地置顶于听众面前。[4]平行压缩的优势在于能够维持原信号的特征,又能够为后续的处理工作带来便利,实现了响度提升、特性保留的双重功能,是流行音乐中较为主流的压缩技术。柔性剪峰是一种新型压缩方式,通常被使用于母带处理的工作中。众所周知,当代流行音乐作品普遍会应用压缩器或限制器对音轨进行削峰,随后再拉高,通过这样的处理能够提升整体响度而又不会产生削波的失真,具有相当的优势。在经历了长足的发展过后,SIR Audio Tools 公司的Standard CLIP一跃成为市面上主流的剪峰器。
传统限制器往往是通过对超出阈值部分的音频进行粗暴地消除的形式进行削峰,而新的Soft-Clipper 插件则更像是使用“锉刀”对超出阈值的音频进行打磨,从而起到削峰的效果,通过柔性处理得到的音色与模拟式压缩器的结果相似。通过“打磨”得到的音频在提升整体响度的过程中并不会出现失真的情况,更容易丰富听觉效果。
(二)当代流行音乐常用的频率处理技术
动态均衡器也被称为动态EQ,即便诸如SSLChannel 的“老旧”插件仍然牢牢地占据着自身混音师的混音机架,但流行乐或是说唱音乐领域中动态均衡器的使用也十分普遍。以主流的FabFilter Q3 为例,它是以在选定频段上设定一个响度阈值,当信号达到阈值时,对信号进行调控,以实现衰减或是拉高。动态均衡器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频率处理,在追求音频穿透力的流行趋势下,动态均衡器能够起到极大的高频增益效果,但又不会引入过多齿音,效果十分出色。四、当代流行音乐的审美转变趋势
(一)流行音乐电脑化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音频处理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流行音乐更高层次的发展,能够实现听众多元化的需求。例如,电子合成器类别新型乐器的出现实实在在地打破了音响的统治地位,在起到替代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创造出非凡的声音,这种高度发达的数字音频技术能够模拟突破人类想象力限制的音色,从而为流行音乐的创作带来更加丰富的可能。又如近年来备受欢迎的说唱音乐,说唱主要是以押韵为主的音乐形式,相较于传统作品而言,它更注重创作者的临场发挥能力,重视节奏与韵脚的把控。传统意义上的说唱音乐主要是以类似“单口相声”的讽刺音乐存在的,以“顺口溜式”的带有攻击性的语言的一种音乐,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出了旋律说唱。[5]在新时代,与AUTO-TUNE 类似的电子变声器的出现进一步拉高了说唱音乐发展的上限,使本就灵活的说唱音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印证了现代电子数码技术促进流行音乐发展的客观事实。(二)流行音乐多功能化
当代流行音乐仍然以社会性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即为展现民众的所思所想,在获得情感共鸣的同时推进流行音乐的口口相传。这也表明,流行音乐自始至终仍旧保持着其“接地气”的、生活性的特征,能够简明扼要、浅显易懂地抒发一种情感,展现一种精神,进而对公众的精神生活产生影响,展现出极高的社会价值。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要时刻随着公众需求的变化而产生变革,任何不变的艺术形式终将埋没于时代,成为历史中的一粒尘埃。当代社会流行音乐是为人们提供消遣、释放压力、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人们可以在聆听流行音乐的过程中获得放松,实现情绪调节的目的,从而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接下来的工作生活中。从这个角度出发,当代流行音乐仍然能够满足当代社会民众的精神需求,也必然能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而不会为公众所抛弃。
(三)流行音乐多元化
在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中,社会文化的细微变化,都会对其发展方向做出影响。而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当代极具才华的作曲家与演唱家为人们带来更为丰富的听觉体验,各种思潮得以在简短的流行音乐作品中得到诠释。但是,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也注定流行音乐必将遭受一定程度的“曲解”。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对流行音乐的理解与剖析需要一定的“感同身受”,听众与创作者的多元观点注定相同的作品也会呈现出多元解读的状况。[6]这也就要求流行乐创作人能够保持较高水平的创作技法,在保持自身作品特色的同时拉近作品与生活的距离,降低作品解读的门槛,从而降低“误会”“曲解”等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有的作品观点固然是积极的,蕴含着鼓励人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但个别歌手在翻唱中却着重强调负面情绪的部分,将原本饱满的作品进行片面的解读,这削弱了流行音乐的积极价值,更不会对其积极发展起到正向帮助。因此,创作者也要精进创作技法、严谨情绪表达,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保持流行音乐的积极价值。(四)流行音乐“出圈”化
随着我国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诸如《我是歌手》等歌曲类真人秀节目在电视娱乐节目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又形成了更为广泛的规模效应,促进公众对流行音乐节目、流行音乐节投入了更多的关注。歌曲真人秀节目的出现诚然促进了流行音乐文化的“出圈”发展,但也意味着音乐市场定然对当代音乐创作者、歌曲演唱者具有更高的要求。对于创作者或是歌手而言,歌曲真人秀节目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展示自我的舞台,又为其编曲、制作能力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对于听众而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表现力远胜于单调的CD、音乐广播,听众能够收获到更加立体的视听体验。当公众沉浸于真人秀节目中,也自然对音乐创作者及歌手的心理预期处于高位,音乐审美的口味也愈加挑剔。这样的“高标准”会反过来对音乐创作产生作用,要求创作者迎合不同听众的不同审美标准,促进流行音乐“完美化”的发展。(五)流行音乐民族化
自流行音乐传入我国伊始,得益于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国音乐人能够将戏曲、民族声乐、器乐中的不同元素融入流行乐创作中,实现民族化的流行音乐创作。民族化的流行音乐既贴合了当代流行音乐的创作技法,又包含了民歌、戏曲演唱的方法,旋律悠扬富有中国风,更容易激发听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提高民族化流行歌曲的影响力。除此之外,随着流行音乐民族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古诗词也被普遍应用于流行音乐创作及演唱中,传统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能够与流行音乐的现代气息融合,借用流行音乐的载体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再续发展,更实现了二者的互利共生与共赢。五、结语
可以预见的是,我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先进的混音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流行音乐的上限,而我国公众审美潮流的变化呈现出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对立而统一、相互结合的特性,又为流行音乐的创作及演唱带来了丰富的可能性。因此,当代流行音乐注定能够随着我国时代的进步而继续发展,我国的音乐人也应当顺应技术、文化发展的潮流再接再厉,促进我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

最新评论